梁建華,趙 飛
(廣州南洋理工職業(yè)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廣東 廣州 510900)
理想是人們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信念是人們對某種事物或思想的堅信不疑并堅定踐履,信仰是信念的升華,是信念的最高表現形式。理想信念是一個人的思想靈魂和精神支柱,理想信念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關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養(yǎng),意義重大。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而理想信念教學一直以來又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點和難點。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1921-2021)是中國共產黨從成立、發(fā)展、壯大到實現長期執(zhí)政的歷史,它記錄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發(fā)展歷程。百年黨史蘊含著生動、豐富的理想信念教育資源,與理想信念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邏輯高度吻合,具有極高的教育價值。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歷史是人類最好的老師”[1]。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在理想信念教學上合理而充分的運用,可以有效提升說服力、引領力、親和力和感染力。
從哲學的視角解讀,價值是指客體能滿足主體需要的效能屬性。作為客體,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能夠滿足作為主體的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哪些需要?而大學生在理想信念上又有哪些基本需要?對這些問題,有必要進行系統(tǒng)梳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有三部分基本內容: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個人理想教育(主要包含生活理想、職業(yè)理想、道德理想)和社會理想教育(主要包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教學的基本目標就是使大學生確立科學崇高的理想信念,具體而言,就是要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胸懷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牢固確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2]35。教學邏輯體現為“理想教育——信念教育——信仰教育”這樣一個由低級到高級漸次螺旋式上升的教育進程。大學時期是選擇、確立和堅定理想信念的關鍵期,大學生只有解決好理想信念問題,才能健康成長成才。習近平總書記也曾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3]54梳理理想信念教學基本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邏輯可知,大學生在理想信念方面有四個基本問題(又是重點難點問題)需要解決:第一,大學生需要確立什么樣的個人理想?個人理想如何融入社會理想才能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大化?第二,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增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第三,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第四,堅定共產主義信仰。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以“事實勝于雄辯”的豐富史實和歷史邏輯很好地解答了這些基本問題,其教學價值有三個基本表征:昭示崇高價值、釋疑解惑價值、導航增信價值。
昭示崇高價值是指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能夠昭然和示范大學生確立科學崇高的理想信念,把個人理想有效融入社會理想的價值。從性質看,理想信念有科學與非科學之分;從層次看,理想信念有崇高和一般之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標,就是要啟發(fā)和引導大學生確立科學而崇高的理想信念,把個人理想有效融入社會理想中。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百年黨史的主線,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百年黨史的主題。中國共產黨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開放的不懈奮斗以及新時代的接續(xù)奮斗中,一路披荊斬棘,鑄就了百年輝煌。期間,涌現出許許多多領袖人物、英雄人物、英雄團體,他們秉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情懷,為了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老一輩革命家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新時代的楷模們無私奉獻,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些榜樣因此也實現了自己人生的最大價值,獲得了社會的普遍贊譽和尊重,他們能做到這一點,“靠的就是一種信仰,為的就是一個理想”[4]116。這些榜樣本身就是最經典、最鮮活、最具說服力的理想信念教育案例。榜樣以自己的實際行動,闡釋了一個人只有確立科學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險阻,一往無前;榜樣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演繹出崇高的理想信念不能只著眼于追求個人、小家庭的榮華富貴,更要著眼于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幸福、社會的發(fā)展進步,因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5]501。人的本質屬性的社會性,決定了大學生只有確立科學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最大程度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榜樣的所作所為昭示大學生如何把個人理想融入社會理想中,當前,就是要融入到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社會共同理想中,并為之不懈奮斗,才能在報國興國的使命擔當中,通過奉獻社會來成就自我。
釋疑解惑價值是指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能夠解答大學生理想信念方面的疑問和迷惑之價值。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點難點。當前,受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影響,大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危機”。他們的疑惑集中表現在:“誕生于19世紀中葉的馬克思主義有沒有過時?”“誕生于西方的馬克思主義能夠繼續(xù)指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嗎?”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發(fā)展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發(fā)展和壯大休戚相關,命運與共。中國共產黨在成立之初,就自覺地選擇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至今從未動搖改變。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篳路藍縷奠基立業(yè),開拓創(chuàng)造百年輝煌的歷史。中國共產黨正是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并善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和時代特點結合起來,才能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時期和新時代的接續(xù)奮斗中取得輝煌成就。正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中國共產黨100年間改寫了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基本走向。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的成功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是顛撲不破的真理,馬克思主義只要與本國國情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就具有強大而持久的生命力,就具有永恒的時代價值,因為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揭示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馬克思主義是科學,“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6]38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邏輯和偉大成就,是破解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危機”最好、最具說服力的歷史素材,它能夠幫助大學生解開心中的疑惑,使他們在史實中深刻領悟和體認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光芒,理解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信服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從而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增強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堅持以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7]的信心。
導航增信價值是指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能夠指引正確的前進方向,增強大學生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增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堅定共產主義信仰的價值。當前,國內國際形勢錯綜復雜。從國內形勢看,我國正處于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轉型、改革攻堅克難時期,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出現了思想多元和價值觀多元的復雜狀況,貧富差距、住房醫(yī)療等社會問題仍未得到完全解決。在國際上,發(fā)生于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使世界社會主義遭受重挫,陷入發(fā)展低潮,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發(fā)展也同樣遇到了困境,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得最好。此外,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fā)達國家,當前對我國經濟上遏制、政治上污名化,還制造各種事端阻撓中國的發(fā)展,加之鼓吹自由主義和私有化的新自由主義等國外社會思潮也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在國內國際多種因素的疊加影響下,一些涉世未深、理想信念還未成熟定型的大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三信危機”,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信念的危機、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信心的危機、對共產主義信仰的危機。
中國共產黨在建黨之初,就把共產主義確立為自己的遠大理想。在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持續(xù)奮斗的百年征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進行社會主義建設艱辛探索,開辟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成功推進改革開放,實現全面脫貧、走向共同富裕,所取得的非凡成就令世人矚目。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百年奮斗得出的歷史結論”[7]。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體現了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和正確性,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獨特優(yōu)勢,揭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光明前景。共產主義不僅是一種科學的思想體系和美好的社會形態(tài),也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現實運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每向前發(fā)展一步,都是在日益向共產主義遠大理想靠近。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的實踐主線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實踐主題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踐特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的發(fā)展邏輯,為幫助大學生理解掌握中國近現代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發(fā)展趨勢,強化大學生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情感認同,增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堅定共產主義信仰提供了嚴密的歷史邏輯和深厚的歷史依據?!懊麋R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能夠幫助大學生“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guī)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8]32。
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的理想信念教育價值要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得到充分應用,其基本的路徑就是要利用百年黨史資源建構好理想信念教育三維立體課堂。三維立體課堂是由線下課堂、線上課堂、實踐課堂有機統(tǒng)一而組合成的課堂,三種課堂上下聯動、里應外合、理論與實踐貫通,在相輔相成、相互作用下,共同推進理想信念教學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完成。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中的基本史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會議、重要文件、偉大精神、歷史場景、歷史節(jié)點、場館遺址等都包含著理想信念教育元素,蘊含著豐富的理論資源、生動的實踐經驗和偉大的精神力量,是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不可多得的寶貴的優(yōu)質資源。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百年黨史資源建構好三維立體課堂?下面分別對此進行探討。
線下課堂是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實體課堂,屬于主課堂陣地。其教學主線是大學生應該確立什么樣的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教學主題是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增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共產主義信仰。教學主要任務是向大學生介紹、闡釋與理想信念教學主線、主題相關的理論及要義,以啟發(fā)引導大學生確立科學崇高的理想信念,成長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利用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資源建構好線下課堂,關鍵點就是要在百年黨史的宏大敘事中精選出與理想信念教學主線、主題和主要任務相匹配的資源,在此基礎上,綜合利用多種教學法去建構線下主課堂,諸如啟發(fā)式灌輸法、問題討論法、經典案例分析法等。此時,百年黨史的選擇和利用有三個指向:其一,作為理論啟發(fā)應用時,可重點選擇百年黨史中能夠揭示出社會理想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發(fā)展趨勢的資源,以作為理論啟發(fā)的論證和支撐材料,因為掌握理論是堅定科學崇高理想信念的基礎。如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等基本史實;毛澤東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全面脫貧等重大事件;遵義會議、十一屆三中全會等重要會議。這些資源的有效應用,深刻揭示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科學性和現實性,以豐富生動的史實展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光明前景,能幫助大學生透徹地理解中國共產黨的能,馬克思主義的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好。其二,作為問題討論指向應用時,可在百年黨史中重點選擇與理想信念教學主線、主題、主要任務相關的疑點、重點、難點問題開展討論,以達到明辨是非曲直,堅定科學崇高理想信念的教學效果。如個人理想能否脫離社會理想而存在?為什么個人理想要和社會理想同向同行?為什么要選擇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好在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zhàn)?為什么說共產主義不是渺茫的,它體現了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必然趨勢?為什么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實現具有長期性、艱巨性和曲折性?百年黨史能夠以其深厚的史實資源和歷史邏輯回應和解答這些疑點、重點、難點問題。其三,作為案例分析指向應用時,可重點選擇百年黨史中與理想信念教學主線、主題、主要任務相關的重大事件、榜樣人物和英雄團隊、偉大精神等相關的典型案例進行深度分析。諸如,抗日戰(zhàn)爭、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精準扶貧等重大事件;領袖人物、英雄人物和英雄團體等榜樣;紅船精神、長征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疫精神等偉大精神。通過對這些典型案例的深度分析,增強大學生對科學崇高理想信念的情感認同、思想堅定以及行動自覺。
線上課堂是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網絡課堂,它是對線下主課堂的補充和擴展,它對線下主課堂起輔助教學作用。線上課堂的建構要堅持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突出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為基調的自主學習特色。線上課堂的建構包括教師導學、學生自主探究、檢視評價三個基本模塊。在教師導學模塊,與教學專題或教學單元(章、節(jié)、目)相對應,教師要圍繞理想信念教學的主線、主題和主要任務,利用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的豐富資源生成探究學習主題并發(fā)布。如從百年黨史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社會共同理想對國家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從百年黨史看崇高科學的理想信念對人生價值實現的重要意義和作用(以領袖人物、英雄人物為例);百年黨史中的領袖人物、英雄人物的理想信念有哪些共同特質?從中國全面脫貧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偉大成就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等探究主題。教師還要列出閱讀書目和相關文章,如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原著書目和相關文章、紅色經典書籍、中央重要決議和文件等。同時,發(fā)布導讀指引、開辟讀書體會交流角,讓學生通過閱讀吸取書籍中的智慧和力量,通過讀書體會的分享交流,加深對理想信念相關理論的透徹理解,提升堅定科學崇高理想信念的理性自覺。在學生自主探究模塊,由教師發(fā)布自主探究學習話題,并在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中精選上傳與理想信念自主探究學習相關的視頻、文字、歷史圖片等資料,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究基礎上,發(fā)布自己發(fā)現的問題、產生的疑問、獲得的結論和感悟,并就此開展師生和生生網上對話與交流。也可由學生發(fā)布自主探究學習話題、上傳學習資料、分享探究所得、開展互動交流,但教師要始終注意網絡引導和輿情調控。在網絡上通過與歷史的對話,使大學生在思想的激蕩中形成對科學崇高理想信念的理解、認同和堅信。在檢視評價模塊,教師對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中與理想信念相關的知識點、重點、難點等問題進行系統(tǒng)梳理,形成問卷或測試題,學生通過完成問卷或測試題檢視自主探究的學習成果,發(fā)現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教師通過檢視評價模塊,肯定學生所取得的學習成果,檢視存在的問題,糾正認識偏差,調整原有的教學方案使之達到最優(yōu)化。
實踐課堂是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社會課堂,屬于實踐拓展課堂,它是對以理論啟發(fā)為重點的線下課堂和以自主探究為重點的線上網絡課堂的延伸拓展。它通過社會實踐這座“橋梁”,把學生通過線下課堂和線上網絡課堂獲得的與理想信念相關的知識、理論、感悟和現實之維打通,使大學生在社會場域中,通過親身的實踐體驗,確證真理與謬誤,糾正認識偏差,強化對科學崇高理想信念的情感認同、知性解讀、理論轉化、思想堅定、知行統(tǒng)一。
實踐課堂的建構有三個基本向度:其一,把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中的重要遺址(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遺址等)、重要場(展)館(毛主席紀念堂等場館,航母、宇宙飛船等展館)開發(fā)成理想信念教學實踐基地,組織學生定期開展走訪參觀實踐,讓大學生在歷史場景中,了解歷史、把握未來、體察經驗、感悟理想信念的真諦及力量。其二,把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中有關革命、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各個時期的代表性場所,開發(fā)成理想信念游學(旅游性學習)、研學(田野式研究學習)線路或基地,以寓教于游,寓學于研究中。如針對革命時期,可開展重走長征路、重上井崗山等游學研學活動;針對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可開展紅旗渠、塞罕壩林場等游學研學活動;針對改革開放時期,可開展鳳陽小崗村、深圳特區(qū)等游學研學活動;針對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時期,可開展十八洞村等脫貧地游學研學活動。其三,圍繞理想信念主題開展采訪英雄榜樣、對話英雄榜樣、學習英雄榜樣的實踐活動。采訪和對話英雄榜樣可以圍繞以下話題展開:英雄榜樣在理想信念方面有哪些表現特質?英雄榜樣科學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怎么形成的?科學崇高的理想信念對英雄榜樣自身以及社會的發(fā)展進步有什么積極作用?學習英雄榜樣的實踐活動有兩個基本指向:一是反思指向,即反思大學生自身與英雄榜樣在理想信念方面的差距,為在思想上向英雄榜樣看齊、行動上向英雄榜樣學習提供認識基礎。二是行動指向,即在行動上向英雄榜樣學習,確立起科學崇高的理想信念并見之于人生實踐。通過“行走在大地上、求真于場景中”的社會實踐,以增強大學生理解、認同并堅定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共產主義的信仰,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堅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
在利用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資源建構三維立體課堂時,有兩個根本的問題需要面對和解決:其一,教師要向學生澄明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的主線、主題、主流和本質,以促使學生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知史愛社會主義、知史明責、知史增信(信念、信仰、信心)。其二,教師要引導學生堅持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以及當前的社會現實問題,以全面、辨證、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歷史、現實和未來的內在聯系,自覺抵制和擯棄歷史虛無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