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慧
【摘要】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對如何在減負背景下繼續(xù)保持或提升學生的學業(yè)優(yōu)質性是當前重要的探索研究課題。初中階段的語文課程不僅是基礎課程的學習關鍵,也是素質教育的保證,應該根據(jù)政策的要求因勢利導,尋求更加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在實踐中,應該立即轉變教學觀念,建立有效的師生溝通方式,并建立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案,從而讓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關鍵詞】減負;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一、減負背景下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目的
近年來,傳統(tǒng)教育方式已逐漸旁落至由校外培訓機構進行了分擔,其影響巨大。一方面,校外培訓機構為滿足資本利益,對教師質量和教學態(tài)度的提升,甚至吸引校內名師參與,這造成了校內教師力量本身是一種弱化;另一方面,學生不再滿足于學校的“正餐”,而逐漸轉向吃校外培訓機構的“零食”,這種現(xiàn)象對校內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學成果也造成了淡化稀釋,長期影響下對教學質量是一種下降。為此,減負背景下加強學校教學質量,提高課堂教育效果,是順應政策、勘正教育主陣地的重要目的。
近年來,大量的關于學生課后作業(yè)負擔重,各種補習班,造成孩子從小學開始直到高中一直是在盲目的書山學海中蹣跚前行,孩子失去了童年的詬病不斷。事實上,不僅孩子需要一個豐富多彩而非只有學業(yè)的童年,從教育規(guī)律來說,學就學得有效,玩就玩得盡性,這同樣符合教育理念?;诖?,減少校外培訓機構對學生的負擔,減輕課后作業(yè)的負擔,不僅僅是政策上讓也是讓孩子回歸課堂,倒逼課堂教學質量,也是符合學生學習規(guī)律的一種體現(xiàn)。
二、減負背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現(xiàn)狀問題分析
(一)教學模式單一
減負背景下,以減少學生學習負擔和壓力為主要方向和內容,而當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存在的教學模式單一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學效率的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多以教師對課件內容的講解為主,學生處于被動聽課狀態(tài)。較為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降低了學生興趣,限制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形成。比如對于需背誦課文或段落教學內容,多以要求學生硬性背誦和記憶為主,使得學生在未充分理解文章內涵和作者情感思想的情況下,單純靠死記硬背方式進行背誦,加大了學習難度,使學生感受到較大學習壓力,與減負政策背景相斥。除此之外,教師以自己課程教學進度安排來控制課堂教學速度,缺少了與學生實際知識掌握情況的結合,導致教學速度控制效果不佳,存在過快或過慢現(xiàn)象,均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缺少課堂互動
課堂互動活動的開展對于調動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有較大引導作用,但是傳統(tǒng)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在初中語文課堂互動活動中,多以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舉手回答的方式開展。教師會受到潛意識和慣性思維的影響,往往會選擇舉手次數(shù)較多、活躍性較高的學生進行問題的回答。這一現(xiàn)象使得不善于表達或者對知識理解不透徹不敢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得不到教師關注,打擊學生積極性,也會使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存在缺失和不全面現(xiàn)象。初中語文課堂師生互動形式單一,學生之間缺少互動活動的開展,降低課堂教學氛圍,無法使學生獲取更多學習思路,降低學生學習效率,無法起到減輕學生學習難度的教學目標。
(三)評價內容不全
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教學評價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教學進度以及學生學習成績兩大方面,缺少對教學理念、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氛圍、教學效率等方面內容的綜合性考慮。不完善的教學評價,無法正確指導教師扭轉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理念,使學生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xiàn),使課堂教學氛圍變得越加沉悶,學生積極性下降,進而形成不良循環(huán)。除此之外,教師對學生學習指點和評價方面也欠缺鼓勵、引導等較為正面的激勵策略,多以批評、指正為主,無法真正做到與學生開展平等交流與溝通,導致學生負面情緒較大,無法提升學生學習自信。
三、減負背景下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轉變教學觀念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觀念以教師講授、板書,學生聽課為主。課堂的高效與否與教師講授水平以及學生注意力、理解力、記憶力等因素有關。這種方式并不符合提高學習效果的客觀規(guī)律。一方面,學生的保持注意力集中四十五分鐘往往較難;另一方面,僅利用了學生的眼睛和耳朵來接受知識,而忽視了學生的自主思考和溝通能力進行學習顯然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以減負為背景,提高課堂效率,應該轉變教育觀念。第一,轉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多用提問引導、學生分組討論等方式,形成對課程內容的吸引;第二,講授方式要貼近于生活實際,采用生活實例的方式對比課文,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第三,課程設計要合理,注重習慣的養(yǎng)成,例如隨文練筆的形式,在不知不覺中增加了學生的語文閱讀理解和作文能力。以七年級下冊《黃河頌》閱讀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可以結合閱讀教學內容,通過組織學生欣賞《黃河大合唱》系列詩歌的形式,營造更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在針對第二章《黃河頌》內容進行較為詳細的內容、情感、寫作手法方面的知識講解。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新穎的教學方法,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通過跟讀、演唱等方式,加深對文章中作者情感的體會與感受,使學生掌握更多運用語言方式抒發(fā)情感的方法與寫作技巧,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除此之外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存在部分教學內容與現(xiàn)代學生生活實際差距較大的內容,比如七年級下冊《土地的誓言》教學內容中涉及到眾多鄉(xiāng)村生活的氣息與片段,這對于現(xiàn)代城市學生而言存在一定的距離感和年代感,為了增進學生對文章所描寫事物和情感的理解,可以通過組織學生觀看類似圖片或視頻資料等形式,使學生通過視覺、聽覺等途徑豐富對教學內容所述場景的想象與理解??傮w而言,轉變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理念,需要教師充分立足學生實際,從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和壓力角度出發(fā),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途徑,運用先進教學方法,營造良好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二)建立有效溝通方式
一是建立有效的溝通方式是教與學之間的潤滑劑。一方面,增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感情,更易于教師的教學。特別是在對學生學業(yè)成果的評價方面,教師不應該以對學生的成績好壞來評價學生,甚至明顯的溝通態(tài)度的轉變,這對學生的打擊往往更甚于成績本身造成的影響,應該以鼓勵為主、提醒為主,當然,對不同的學生性格,教師應該采取針對性的溝通方式往往更加有效。特別是對于學習基礎較差,積極性不高的學生,教師需要運用更多耐心和關注,使學生感受到教師與之溝通過程中,對自身的重視與尊重,增進師生情感,使學生可以聽從教師的正確指導,逐步提升學習積極性,利于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
二是有效的溝通方式本身就是一種有力的教學方法。高效的課堂,應該是氣氛活躍的課堂,師生不斷產生互動的課堂。帶動這種氣氛,本身就需要教師要有十分巧妙的溝通能力,善于調動學生的情緒,善于生動、有序的組織授課。例如,課堂之中的提問、做小游戲、行為演繹、朗讀等都是這種溝通行為的表現(xiàn)形式。先進教學模式當中包含很多初中語文課堂互動活動形式,可以借助情境教學、問題引導、探究式教學模式的開展與應用,增強初中語文課堂互動效率。比如分組討論式教學方法的應用,可以使具有不同學習能力和興趣愛好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使學生通過與其他同學的溝通與交流中獲取更多觀點和考慮問題的方向,拓寬學生知識眼界。仍以上述內容中提及的《土地的誓言》教學內容為例,為了提升學生對教學內容所述場景和情感的深入體會,可以通過組織學生討論的方式,將學生所見所想進行描述和情感抒發(fā),引導學生對文章內涵開展更為深入的分析與體會。
三是對學習行為習慣的管理溝通應該重于其他。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保證學業(yè)取得較高成就的有力方式。日常,教師應該多注重對學習行為的培養(yǎng)和管理,但是實踐中,往往存在語言過于嚴厲,方式不太恰當而達不到應有的效果。例如,上課時個別學生交頭接耳未認真聽講,聰明的教師可以選擇提問的方式而非直接點名批評的方式,這更加容易讓學生接受。但也有的教師存在自己講自己的,而忽視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管理,則更加不可取。
(三)高效課堂教學設計
課堂教學模式是承載知識內容并有效輸出的方式,要讓其高效則更應該順應學生的行為習慣,因勢利導才能事半功倍。對此,應該從課堂教學模式上采取更加豐富有效的方案設計。以朱自清的《背影》課文為例,描述的是父親在車站送別孩子的場景,筆觸細膩,感情真摯。這樣一篇文章的教學目標不僅是學習文章的敘述方式,更是豐富學生情感的好文章。首先,教師可以提前下載一些類似于動畫朗誦的方式,在多媒體板上進行播放,讓學生很快代入文章所表述的那種氛圍之中,這能更加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了提升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的聯(lián)系性,還可通過引導學生對自身經(jīng)歷過的分別、父母為自己辛苦付出的情感體會等相關內容,使學生對相應場景通過語言或者寫作的方式進行情感表達,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然后,利用開放式的命題讓學生們分組討論感受,通過不同學生所描述的差異性較大場景及情感特點,豐富學生見聞與體會。接著,通過小組間比較的方式說出各自的感受,教師在此過程中針對學生對場景描述及情感表達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引導,同時還要給出較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最后,教師進行系統(tǒng)的總結和歸納。教師的點評內容和形式需具有全面性和多樣化。從學生學習積極性、表達方式、句型運用等方面給具體的評價,并針對學生存在問題,給出指導意見,使學生在課下可以以此為據(jù)開展相關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減負背景下,讓課堂教學更加高效不僅是順應政策,也是符合教學規(guī)律和學生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對于初中語文的高效課堂建設,應首先轉變教學觀念,建立有效的溝通方式,然后針對課本內容和教學大綱針對性的設計課堂教學方式,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效的完成課堂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周文學.如何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探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17):14-15.
[2]孫蓓蓓.構建高效課堂,提升教學效果[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9):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