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玉英 張繼娜 張澤寧
摘 要 文冠果是我國北方地區(qū)生物質(zhì)油料能源樹種,陜北是其主要分布地域之一。通過在陜北旱區(qū)多年的人工種植與研究,對文冠果的種子處理、育苗方式、造林方法等進行研究,結(jié)果得出:(1)春播種子處理可用沙藏法,也可一次性浸泡4~5 d(不換水)播種;秋播種子浸種12 h后瀝干,用3%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 min進行殺菌,最后用1%的辛硫磷溶液拌種后播種。(2)幼苗高度達10 cm以上時,結(jié)合灌水增施尿素225 kg ?hm-2,防止苗木“自封頂”現(xiàn)象。(3)苗木運輸前蘸泥漿,運輸途中禁止?jié)菜#?)秋冬造林于翌年春季灌水,春季造林于栽植后10 d左右灌水,澆透即可。
關(guān)鍵詞 文冠果;育苗;造林;陜北旱區(qū)
中圖分類號:S565.9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21.06.027
陜北黃土高原次生林區(qū)是文冠果( Xanthoceras sorbifolium )天然分布區(qū)的主要分布地域之一[1]。文冠果耐旱、耐寒、耐瘠薄土壤能力強,在水土保持、防沙治沙中廣泛應用[2]。文冠果作為我國特有的珍稀木本油料樹種,被稱為“北方油茶”,不論是在綠化造林或是作為經(jīng)濟林發(fā)展前景都十分廣闊[3]。
為降低造林成本,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以期更好地服務于生產(chǎn)實踐,就近年來的試驗,總結(jié)出了適宜于陜北旱區(qū)的文冠果栽培技術(shù)。
1 播種育苗
1.1 種子選擇
選取樹勢健壯、豐產(chǎn)的優(yōu)良結(jié)果株,在果皮由綠色變?yōu)辄S褐色,由光滑變?yōu)榇植?,果實尖端微有開裂,種子由紅褐色變?yōu)楹诤稚珪r即可進行分類采摘。經(jīng)過脫殼、通風陰干后過篩,選擇優(yōu)種(小粒品種類型≥0.6 g?粒-1)作為育苗種子。裝入網(wǎng)袋置于通風避光處備用。?
1.2 種子處理
1.2.1 春播種子處理
(1)將種子、濕沙按照1∶4的比例攪拌均勻,置于背風避光的儲藏坑(寬1 m,深1 m,長根據(jù)種子量決定,坑內(nèi)間隔1 m豎草把留置通氣孔),冷庫(0~10 ℃)或冰窖內(nèi)儲藏。沙(冰)藏100~120 d后,將種子取出沖洗后用3%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 min,置于透光處催芽,每天噴灑溫水、翻種2次,待種子有10%露白時即可播種。
(2)對未沙(冰)藏的種子,一次性浸泡4~5 d(不換水)后瀝干播種。
1.2.2 秋播種子處理
常溫浸種12 h后瀝干,用3%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 min,用1%的辛硫磷溶液拌種后播種。
1.3 播種量和播種時間
平作150~300 kg?
秋季播種于10月下旬至土壤封凍前進行。春季播種于4月下旬—5月上旬進行,冷藏儲備的沙(冰)種子于5月上旬播種。
1.4 播種方法
采用手推倉轉(zhuǎn)式文冠果播種用滾筒點播,株距10~20 cm,行距30~40 cm,播種深度5~8 cm,無專用設備時可采用穴播或條播。催芽種子播后立即覆土壓實,據(jù)土壤墑情適時灌水。
1.5 播后管理
出苗前用24%果爾乳油450~600 mL?
2 造林
2.1 造林地選擇
應選土壤深厚、濕潤肥沃、通氣性好、無積水、排水灌溉條件良好、pH7.5~8.5的梁峁灘澗地、塬地,以背風向陽地塊的緩坡地為佳。
2.2 整地
根據(jù)不同的地形需采用不同的整地方法,荒山坡地采用魚鱗坑整地,規(guī)格為80 cm×60 cm×30 cm,沿等高線延伸,呈品字形排列;荒山灘地和退耕平緩地帶采用水平階整地,規(guī)格為200 cm×100 cm×20 cm,階間距呈品字形排列;平坦地可全面整地,營造經(jīng)濟林應全面深耕30~40 cm,旋耕耙平。
2.3 造林方法
2.3.1 直播造林
采用大粒種子品種(單粒種質(zhì)量≥1.0 g),春季在定植點上鋪設黑色地膜0.5~1 m2, 用點播機每穴點播種子3粒,播種深度5~8 cm,秋季播種應用50%咯菌腈3 000倍液拌種。
2.3.2 植苗造林
采用高50~80 cm,地徑0.5~0.6 cm以上的苗木造林,將苗木放入坑內(nèi),填入適量濕潤細土,提苗輕踩,填土至根莖處踩實,栽植后苗木根部培高30~40 cm土堆。栽植后立即澆透水,春季造林于栽植后10 d左右澆第2次水,秋冬造林于翌年春季灌水。
2.4 撫育管理
2.4.1 修剪
(1)生態(tài)林。需進行修枝、平茬撫育,剪去枯枝、病蟲枝、風折枝、機械損傷枝。對多年生文冠果自然生長的放任樹,可平茬更新。
(2)經(jīng)濟林。初春修剪時讓結(jié)果枝只留頂芽,把下面的芽全部疏除,集中營養(yǎng),讓頂芽多開花結(jié)果。夏季修剪包括抹芽、除萌蘗、疏枝。冬季修剪骨干枝、結(jié)果枝組,采用疏、截、縮、甩、放等方法。文冠果從環(huán)痕處發(fā)芽發(fā)枝,應在距飽滿芽0.5 cm處回縮,剪口成馬蹄形為宜,以減少剪口暴露的面積[4]。
栽植前5年,每年5月、8月各施一次復合肥,撒施1 kg??株-1,與土混拌,灌透水。栽植5年后,每年開花前20 d追施一次氮肥,開花后10 d和果實膨大期追施復合肥各1次,每年秋季的10月上、中旬追施基肥,每株每次追肥1 kg,追肥時將化肥均勻撒在樹盤內(nèi),拌勻后,灌透水。?
應水溶肥、餅肥、農(nóng)家肥、生物菌肥、葉面肥交替使用。
2.4.3 灌水
每年3月—6月中旬在萌芽前期、新梢生長期、花期、果實膨大期,根據(jù)墑情灌水1~2次,澆水量以樹盤內(nèi)水滿為宜,果實采收前15 d不再澆水,每年土壤結(jié)凍前澆1次防凍水。6月下旬—7月上中旬文冠果果實迅速膨大后到種子轉(zhuǎn)化脂肪酸時期,需保證水分充足。
2.4.4 主要病蟲害防治
(1)莖腐病。苗木初發(fā)病時,莖部出現(xiàn)水漬狀褐色病斑,病斑向下擴展繞莖環(huán)通后,苗木地上部即枯死,枯葉不落。病原為一種真菌,結(jié)合苗木出圃蘸漿時,添加50%多菌靈400倍液浸泡苗干莖基部和根部10 min,防止在造林后受病菌感染。
(2)煤污病。主要在葉片、枝干上形成黑色小斑點,覆蓋枝葉表面,嚴重時葉片霉變早期脫落,甚至整株死亡。采用2%阿維啶蟲脒3 000倍液、權(quán)潤(助劑)15 000倍液或50%多菌靈1 000液混合噴施,連續(xù)使用2次。
(3)蟲害防治。主要蟲害為隆脈木虱、黑絨金龜子、蚜蟲、黃刺蛾等。采用40%樂果乳油1 000倍液噴灑樹冠防治蚜蟲。噴施50%的辛硫磷乳油防治黑絨金龜子幼蟲,在成蟲出土前噴施40%的二嗪濃乳油進行防治[5]。
參考文獻:
[1] 康永祥,康博文,劉建軍,等.陜北黃土高原文冠果群落結(jié)構(gòu)及物種多樣性[J].生態(tài)學報,2010,30(16):4328-4339
[2] 李瑞平,張永信,王鑫.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qū)退耕還林重點樹種——文冠果[J].河北林業(yè)科技,2003(1):51-52
[3] 田秀銘,馮建民.文冠果豐產(chǎn)栽培管理措施[J].特種經(jīng)濟動植物,2019,22(2):31-33
[4] 蔡龍,范宗驥,劉璇,等.文冠果栽培及修剪技術(shù)探討[J].綠色科技,2012(1):77-78
[5] 楊文輝.文冠果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分析[J].基層農(nóng)技推廣,2020(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