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連峰 王學(xué)剛 韓勤 范洪彬 鄭文武 宋莉昕
摘 要 蒙古櫟( Quercus mongolica )是國家二級珍貴樹種,也是我國東北林區(qū)中主要的次生林樹種,在園林建設(shè)中也有廣泛應(yīng)用。播種育苗是蒙古櫟有效的繁育方式。文章闡述了蒙古櫟的播種技術(shù)中種子處理、播種,大苗培育及病蟲害防治等關(guān)鍵技術(shù)。
關(guān)鍵詞 蒙古櫟;播種;栽植;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792.186.05 ? ? ? 文獻標(biāo)識碼:A ?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21.06.029
蒙古櫟( Quercus mongolica )是殼斗科櫟屬落葉喬木,經(jīng)濟價值高,是重要的用材及綠化造林樹種,屬深根性植物,入土可達(dá)數(shù)米,成年大樹可高達(dá)30 m。在我國華北、東北、西北各地均有分布,是國家二級珍貴樹種,也是黑龍江林區(qū)中主要的次生林樹種。材質(zhì)堅硬,耐腐蝕,是建筑、車船等的常用材料,也是營造防護林、水源涵養(yǎng)林的優(yōu)良樹種。[1]
1 ?播種技術(shù)
1.1 種子采集及處理保存
在東北地區(qū)蒙古櫟的種子成熟時間在8-9月,成熟后的種子會自動脫落掉到地上,可直接揀取或在種子成熟脫落前上樹采摘,種子采收后帶回浸泡于水中,選出籽粒飽滿有光澤、黃褐色、粒大的純凈種子,置于干燥陰涼的環(huán)境進行貯藏。
1.2 播種
蒙古櫟播種可以在秋、春兩季進行。壟播、床播均可。春播在春季土壤解凍后進行,盡量早播;秋播在土地封凍前進行,最好隨采隨播。秋播前用0.5%高錳酸鉀水溶液浸泡種子,進行消毒處理,浸泡4h后撈出,用清水沖洗干凈進行播種。春播前7 d進行催芽處理,將上一年貯藏的種子,將種子放在45 ℃溫水中浸泡24 h后撈出用0.5%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浸泡4 h進行消毒處理,撈出加入3倍體積含水量50%~60%的濕河沙均勻混合,置于溫度25~30 ℃環(huán)境進行催芽,約10%種子出現(xiàn)裂嘴時即可播種。壟播溝深5 cm左右,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nèi),播幅3~5 cm,播種量120~150 g?
1.3 苗期管理
1.3.1 澆水 在黑龍江省東部山區(qū)土壤濕度較好,秋季播種后不用噴水,一般在上凍前視土壤濕度而定,如果土壤水分較小,則適量噴水。黑龍江省西部地區(qū)秋播后立即噴水噴透。在土壤上凍前澆透水。春季出苗期和幼苗生長期視天氣情況及土壤濕度狀況控制噴水量,保持土壤濕潤為宜。水分切不可過大,苗圃地如果有積水,一定要排出,否則會大大降低出苗率。
1.3.2 間苗除草 苗木生長10 cm左右開始間苗,一般間苗2次。第1次間苗應(yīng)根據(jù)苗木生長狀況去除弱苗、病苗,適當(dāng)留密。在7月上旬第2次間苗,也是定苗,間去病苗弱苗,疏開過密苗,同時補植缺苗斷條之處。密度保持20~30株?
1.3.3 施肥 為了促進幼苗生長,提高苗木質(zhì)量可于6月下旬或7月上旬葉面噴施1次0.2%的磷酸二氫鉀;或者也可在7月中旬追施1次尿素,每667 m2用量6~8 kg,施用時開溝深施10 cm左右,有利于尿素的吸收。施肥時一定要注意施用時間,施用時間如果偏晚,可能會造成苗木徒長,從而導(dǎo)致苗木越冬時出現(xiàn)凍害、枯梢現(xiàn)象。
1.3.4 越冬管理
播種成活后的小苗一般在苗床上保留2~3 a后出圃造林。第1年冬季越冬管理尤其重要,到10月中下旬土壤封凍前將床面噴透水,保證小苗含水充足安全越冬。在翌年4月上旬,將苗圃地噴透水,之后進行苗木撫育管理。經(jīng)過2年的管理,苗木保存率可在85%以上。
2 大苗培育技術(shù)
2.1 田間栽植
近年來,蒙古櫟在園林中應(yīng)用廣泛。選用2~3年生的優(yōu)質(zhì)壯苗進行田間栽植培育綠化大苗。4月中旬將苗木起出,起苗時注意不要傷到根系。將有機械損傷、病蟲危害及不良根系小苗剔出,并按小苗高度進行分級。然后進行修根,將過長的苗根剪掉,保留根幅20~30 cm。栽植時保持根系舒展,單株栽植,株距100 cm左右,栽植后踩實、澆透水。
2.2 田間管理
適時進行除草、中耕等撫育管理外,培育園林大苗最為重要的是修枝整形。修枝時一般保持主干通直生長,修去側(cè)枝,枝下高1.5 m以上。隨著苗木生長隨時修剪保留3~4個健壯、分布均勻的側(cè)枝,每個側(cè)枝再保留3~4個健壯、分布均勻的分枝,使冠形美觀緊密、側(cè)枝發(fā)達(dá)。
3 病蟲害防治
蒙古櫟常見的害蟲是為害種子的櫟實象 ( Curculio dentipes ?Roelofs),其幼蟲赤褐色或黑色,腿節(jié)棍棒壯,成蟲體長7~9 mm。幼蟲常存在于種子內(nèi)進行蛀蝕,種子外并無柱孔,僅能見一小黑點,受害種子未熟早落,每個種子里一般有1頭幼蟲,如果有3頭以上幼蟲危害就能使其失去芽力。防治方法:將種子放進50~55 ℃的溫水中浸泡30 min[3]?;?qū)⒎N子用2%噻蟲啉微膠囊懸浮劑、25%滅幼脲進行防治,可完全殺除幼蟲[4]。成蟲羽化前期至羽化盛期,特別是產(chǎn)卵期可用90%敵百蟲1 000倍液進行噴霧,可有效抑制櫟實象的為害。
4 結(jié)語
蒙古櫟是北方用材林、園林綠化等應(yīng)用廣泛的樹種之一。播種繁育成功與否取決于幾個
參考文獻:
[1] 劉雙.蒙古櫟播種育苗造林技術(shù)[J].農(nóng)業(yè)開發(fā)與裝備,2019(12):158
[2] 王曉麗,張坤,周新峰,等. 蒙古櫟播種育苗造林技術(shù)[J].黑龍江科學(xué),2019,10(4):70-71
[3] 孔繁洋,劉洋,張啟昌.不同溫度對蒙古櫟種子殺蟲效果的影響研究[J].吉林農(nóng)業(yè)科技學(xué)院學(xué)報,2013,22(3):1-2
[4] 張登森,丁明亮,王海峰. 三種無公害藥劑對櫟實象甲防治效果的研究[J].吉林林業(yè)科技,2014,43(5):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