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貴州銅仁 554300)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健康與健康教育成為很多人關注的重點,迅速有效地進行健康教育,對控制疫情更大范圍爆發(fā)起著先導作用。學前教育作為教育的起始階段,奠定著國民教育發(fā)展的基礎。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居于學前教育五大領域首要位置,是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1]。因此,當前教育專業(yè)教育教學也非常關鍵。新冠狀疫情期間,高職學前教育何去何從?線上教育又該如何改進?
線上教學中,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綜合了各大出版社和網站等多種相關資源,形成41個任務點,其中視頻教學資源14個,占總任務的34.15%;文檔資源27個占總任務的65.85%。視頻資源中8個為教師PPT錄制講解,5個實訓教學。視頻講解與文檔資料內容相似,是對文檔內容的視聽化,無動畫、圖片等資源。教學是對多種網上資源的搬運,無科學化提煉。教學法課理論化過多,結構不合理。
線上教學中,教學方式多是單向,多停留在教師講授上,師生互動率不高,而信息化的運用在簽到的管理,在教學內容和教學質量監(jiān)管上運用較少。
線上學習對學生自主性要求較高,學生自主學習情況不佳,以A班為例,據(jù)學習通統(tǒng)計,總人數(shù)57人,章節(jié)視頻自主學習率平均為49%,其中100%完成學習任務的17人,完成60%—99%10人。14人完成1%—59%,16人未進行自主學習。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前教育專業(yè)核心課程,應用性和實踐性較強[3],在課程開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教學實踐能力是最主要的教學目標。而學生知識掌握流于表面,技能操作片面化主要是由于以下幾點:
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對教學效果有著重大影響。在線上教學中,教師往往選擇利用網上現(xiàn)有的資源,拿來就用,不注重對資源優(yōu)化。在教學內容選擇上傾向教材理論,缺乏幼兒園實踐。課堂模擬少,且不是面對面,實時指導少;教學方式偏向傳統(tǒng)理論講授,教師容易忽略學生主體地位;教學評價量化評價忽視學生綜合發(fā)展。
內驅力是個體學習的最大動力,也是影響學生自主學習水平和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學前兒童健康教育中,學生進行學習大多數(shù)出于考試的需要,學生沒有建立起內在的學習動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學習內驅力的缺乏,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單一,學習注意的時間較短并且容易分散,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得不到好的發(fā)揮。線上教學,課堂紀律監(jiān)控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靠學生的自覺。網上五花八門的應付教學的小視頻即反映出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心理。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脫離學校制度化、群體化管理,養(yǎng)成的懶散習慣固化。
1.深研教材,明晰思路
教材是教師執(zhí)教的依據(jù),通過精細的研讀教材,明確每章節(jié)的核心知識點,重難點和常見考點,為學生提供明確的學習方向。
2.課前交流,掌握學情
開展教學前,提前與各班班主任和學習委員聯(lián)系,了解學生基本情況,做好各項準備。
3.細化教案,建構知識
在線教學需要有詳細的課程教案,從課程的知識結構、大綱、課標,結合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現(xiàn)狀,選取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組織教學策略,爭取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4.科學整合,資源優(yōu)化
教學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是一群人智慧的匯集。為給學生更全面科學的學習,創(chuàng)建教學團隊,整合優(yōu)質資源,實現(xiàn)資源多元化和最優(yōu)化[4]。
教學時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互促進,教師即教的“師”,也是學的“生”,在每一次開展在線教學時厘清思緒,帶著積極的姿態(tài)去成長。在健康教學中不僅是專業(yè)知識的相互學習和交流,也是思想和心理的直面碰撞。因此,課堂教學要有相對的包容性,從專業(yè)和相關領域去拓展學生的思路,促進學生健康教育教學全面發(fā)展。針對教師專業(yè)化水平弱的問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提升:
1.堅持立德樹人,從“心”上線
疫情時期,每一個逆行的身影,都牽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在線上教學中,更多的結合阻擊疫情的實時軼事,討論健康的目標與內容,同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民族文化滲透線上課堂,促進師生有效互動[5]。如在課堂上跟學生討論鐘南山院士、醫(yī)護人員日、火神山建設者們和一線公安干警們的實事,加深學生職業(yè)道德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在這場戰(zhàn)役中深刻理解到民族強大和國家的擔當。因此,在線上課堂,跟學生交流這場戰(zhàn)役中的實事和英雄,讓學生從榜樣中汲取力量,從英雄中樹立偶像?!暗隆弊植鸥玫刈⑷雽W生心上,有助于學生在未來成長為一名教師時,形成教師良好的職業(yè)道德。
2.貫徹理實一體,從“興”上線
在課堂教學中,侃侃而談只是學生的催眠劑,興趣是好的導師。經過對教材、教案和課件以及其他課程資源的精細研究和整合后,以學生身心發(fā)展和社會需求為依據(jù),將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與活動指導的重難點進行分析,并結合教師資格證考試的內容,將知識串聯(lián),讓學生學會運用理論知識。同時邀請幼兒園一線教師為學生講述健康知識理論在幼兒園中的使用,貫徹課證融合,理實一體,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教育教學技能,強化學生專業(yè)發(fā)展,為學生步入幼教崗位做好準備[6]。
作業(yè)通常是強化學生知識的一種手段。我們常常說“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的有用性其實是在輸出。按照斯塔費爾比姆“CIPP”模式,“用”其實是對學生成果的檢驗,但是不單是檢驗成果,學生在“用”的過程中也是一輪鞏固和學習的過程。教學法課程有教案設計、說課、試講等環(huán)節(jié),因此,在作業(yè)的設置上,更多地讓學生進行模擬實訓演練,才能檢驗學習效果。
3.踐行寓教于樂,從“新”上線
線上教學是為學生發(fā)展服務,線上教學是很多老師的第一次嘗試,新形象、新姿態(tài)會為教學目標的達成建立良好基礎。
(1)行為“生”范,微笑而來
學生具有向師性,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是良好教資教態(tài)的開端,也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范本。鏡頭前教師多一些微笑,學生就會多一份親近和信任,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健康心理的構建和良好師生關系的發(fā)展[7]。
(2)愛與尊重,互相理解
慈愛與嚴厲,嚴厲與尊重是并存的,嚴師出高徒的嚴是同原則、職責相聯(lián)系的。線上教學不是面對面,掉線、斷電等情況時有存在。在線上教學期間,開課前應發(fā)通知給學生做好準備,存在特殊情況可以私信或者電話說明,特殊時期,對學生應有更多地理解和包容。
(3)張弛有度,開心教學
在線教學的核心是教學,在線給予的是一種新方式。在線要給提供學生一種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如在教學時可以玩一些互動小游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如在習慣養(yǎng)成教學中,用柯達伊音樂教學手勢進行《洗手歌》游戲教學,即活躍課堂又能讓迅速掌握七步洗手法。
4.注重教學質量,從“欣”上線
自信是健康人格的重要標志之一。當前形勢下,賞識教育有助于樹立學生的自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美”,老師的欣賞是學生學習的動力。花式鼓勵要建立在個體差異性上,不是一鍋燉的亂夸,綜合考量學生多方表現(xiàn),多元化評價,讓學生喜歡上在線課堂,學生學習的質量才能夠有保障。
教師在教學完成后,應當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效果和自身教學表現(xiàn)進行反思,為自身建立成長檔案袋,進行自我剖析、研究,發(fā)現(xiàn)自我的不足,向有經驗的同事學習,不斷提升自我專業(yè)化水平。
戰(zhàn)“疫”時期,給健康課程提供了很多的活教材,積極的備課和互動促進教師成長。教師是學生的人生導師,既要讓學生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我價值,也要讓學生明白專業(yè)性的“材”之價值,更要讓學生在當代社會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學生是“修行者”,是“識途者”,但終將會成長為“守護者”,教師要做的就是把專業(yè)、德育更好地融入學生的成長歷程中。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在線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理念和全面的教育教學技能,在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過程中,提升自我專業(yè)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