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清龍
(江蘇省如皋市搬經中學 226500)
由于現在社會在不斷更新,各種觀念逐漸產生變化,傳統(tǒng)的高考要求以及形式不在能夠滿足現在社會的發(fā)展,需要對其進行更新,摒除問題,為社會輸送人才,高考在不斷地進行改革,更加傾向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選拔優(yōu)秀人才.在對化學學科進行考察的過程中,主要是對其基礎認知、邏輯思維和綜合能力進行考察,讓學生不僅能夠了解化學基本元素,更要能夠深入到化學中去,了解化學變化,還要能夠自主進行探索,深入到化學實驗中去,養(yǎng)成科學創(chuàng)新的意識.因此教師要能夠緊跟化學改革的腳步,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能綜合能力的考查,轉變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提升自我能力,對化學有更濃厚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由于時代在不斷進步,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在日漸擴大,高考作為選拔人才的重要形式,其制度也需要不斷完善,以更加公平、公正、科學的方式來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和全能型的人才.因此高考制度不斷進行改革,在這一改革之下,學校的招生模式、管理體系以及教師的教學內容都在不斷改變.化學是非常基礎的學科,也是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的學科,既要能夠符合高考的改革方向,又要讓學生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以前在高中一年級下學期的時候,學生就會面臨選擇文理班,一些喜歡化學但是物理知識比較差的學生,可能就會選擇文科,而放棄了化學知識的學習,這不利于化學的普及以及學生化學知識的積累.而在新的高考制度之下,現在已經不分文、理科,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化學學科,很多學生覺得化學實驗特別神奇有趣,所以化學逐漸成為熱門的學科,對于化學教師來講,選擇化學的人數在不斷增加,教學任務也在逐漸加重,需要不斷對化學教學進行完善,來應對高考改革的挑戰(zhàn).
1.打好化學基礎,開展深度學習
高考改革之后,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考察的更多,也更加嚴謹,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最主要的還是學生要對基礎的化學知識有一定的掌握,在此基礎之上來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有更多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能夠夯實基礎,要讓學生的化學基礎更加牢固,才能夠應對高考的改革,有了堅固的基礎才能夠真正讀懂化學.不僅如此,教師還應該要把握教學深度,學生要了解化學的基本概念,能夠熟練掌握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式,還要理解每一個定律的含義,并且熟練使用,這樣才能夠熟練使用化學知識,為高考提高分數奠定基礎,也能很好地在生活中進行化學知識的應用.學生在掌握了知識點之后,教師還要加強知識的鞏固練習,選擇的題目讓學生檢驗自己的學習情況,要能夠適合學生的學習基礎和本節(jié)課的重點學習內容來進行習題選擇,要接近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這樣學生才能夠更有針對性地掌握知識,提高課堂效率.
2.培養(yǎng)化學思維,傳授學習方法
化學并不是一門抽象性很強的學科,同時也不是一門需要死記硬背的學科,它更注重的是化學思維的養(yǎng)成,思維是化學學科學習的靈魂,如果只注重概念的理解而讓學生死記硬背,學生在對化學知識進行應用的時候就會比較難,所以教師應該要讓學生養(yǎng)成化學思維,能夠在生活中養(yǎng)成滲透化學的意識,這樣學生才能夠主動探索生活與化學之間的關系,能夠讓學生在濃厚的化學氛圍中,對化學提高認知.
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傳授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做好指導.教師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化學知識相對比較復雜,尤其是化學元素更是化學學習的基礎,需要學生牢固掌握,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一定的方法來進行學習.比如說,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繪制化學元素性質表,根據元素的密度、硬度、熔點、顏色來進行歸納,這樣學生更能夠更好地進行區(qū)分.還可以把相似的化學方程式進行匯總,這樣把相應的知識點進行總結,更能夠有效地進行區(qū)分和靈活使用.對于一些化學反應原理的知識,教師要注重引導從基礎的概念出發(fā),理解概念,了解產生反應的原因,慢慢引導學生深入其中,掌握化學知識點.
3.理論聯系實踐,注重能力培養(yǎng)
由于傳統(tǒng)的高考模式影響比較深遠,化學教師大多數注重對理論知識的講解,并沒有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中進行應用和實踐,這樣容易造成學生理論和實踐的脫離,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也是與當下高考改革不相符的,為了能夠更適應新高考的要求,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更新,要能夠注重實際,在實踐中進行化學知識的檢驗和應用.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情景,可以通過多媒體來演示一些比較復雜的化學實驗,讓學生感受實驗的神奇.一些簡單的實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動手,通過操作化學實驗來理解化學反應產生的原理,在模擬的化學環(huán)境中,讓學生提高對化學的興趣.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實踐作業(yè),讓學生把小蘇打與白醋放在一起進行觀察,并用化學知識來進行解答,在課堂上與學生分享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這樣能夠把所學投入到生活中來進行使用,這樣能夠拉近化學學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掌握化學的主要內容.
4.更新教學方式,倡導合作學習
在以前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往往是采取填鴨式的教學形式,教師進行講解,學生被動聽講并對知識進行吸收,這樣不利于學生的知識理解,也是一種比較枯燥的教學方式,學生很難對化學產生興趣.但是在新的高考改革之下,自主合作式的教學學習方法成為了教師需要使用的新方法,能夠引導學生完成學習目標.
教師可以把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進行小組之間的共同討論,為學生制定教學目標,讓學生來進行分工,通過學生的自主合作來對化學知識進行探索,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對化學知識有更多的吸收,通過彼此之間的合作,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的學習思路得到開拓.特別是對于一些學習積極性比較差的學生來講,通過積極性學習積極性比較高的學生進行帶動,這樣能夠讓全班的學習動力更強,化學思維更加開闊.除此之外,教師還要與學生共同進行探索,在課上要對于學生的提問要積極地進行回答,與學生共同探索化學知識,以一種平等的身份來與學生共同交流,這樣能夠讓學生有更多的自主思考的時間,讓學生能夠培養(yǎng)主人翁的意識.教師要注意身份的轉變,在新課改之下,教師是教學活動的推動者,而非是主導者,應該把更多的學習時間和機會交給學生,讓學生占據主導地位,這樣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才能夠得到激發(fā),對于知識會有更深的感悟.比如說,教師在講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CuO與H2發(fā)生反應之后,哪種元素的化合價會產生變化,是會上升還是下降?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分析,然后讓小組之間進行討論,陳述自己的觀點,交流答案,有不懂得可以統(tǒng)一在課堂上進行提問,教師有針對性地與學生共同探索,鞏固學生的知識體系.
高考改革是對原有高考中一些不合理的制度進行的新變革,有利于全能型人才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化學知識.教師要能夠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制定新的教學目標,能夠優(yōu)化課堂,與學生之間進行互動,能夠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打好化學基礎,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有效地建立知識體系.除此之外,還要注重實踐與理論的結合,不斷讓自己的化學素質變得更高,在實踐中理解理論,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加自信地應對新的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