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世紀以來,傳統(tǒng)的很多東西已經(jīng)不怎么招人待見,但“過年”依舊是中國人心中圖騰一般的存在。
所謂“百節(jié)年為首”,春節(jié)(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tǒng)佳節(jié),它不僅集中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而且還是祈福、攘災、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過年的習俗很多,需要籌備的相應物品就多,籌辦的這個過程就是辦年貨。不過,都2021年了,我們辦年貨也別只是盯著新衣服、水果糖以及臘味、窗花、春聯(lián)等,也該選擇一些更符合潮流、更加健康的新年貨了。
常言道,生活需要儀式感。過年的正式啟動,便是從置辦年貨開始。由此,辦年貨更像是一種儀式,讓人在忙碌的喜悅當中迎接年的到來。
年貨是什么?在物質(zhì)并不豐富的年代,年貨是一桌難得吃上一頓的好飯菜,年貨是盼望已久終于買到手的新衣服,年貨是小孩子口袋里紅紅綠綠的水果糖,年貨是老奶奶一直舍不得買的小氈帽。而在物質(zhì)豐富的今天,年貨也成為釋放消費沖動后,為自己增添的一份好心情,年貨映射出的是物質(zhì)生活小康后的精神愉悅。
說起來,辦年貨這個事兒,還真是歷史悠久。
據(jù)考證,辦年貨的習俗初生于漢朝。漢武帝時將一年的歲首定為農(nóng)歷初一,許多過年習俗相繼誕生,置辦年貨就是其中之一。兩漢時期的年貨清單中,爆竹必不可少,直到今天,春節(jié)頭一天的早晨仍然能夠被鞭炮聲弄醒。
唐宋時,酒開始進入年貨的范疇。著名詩人王安石有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梢钥闯?,爆竹仍然是年貨中的“主角”,屠蘇酒作為黑馬開始嶄露頭角。而對聯(lián)作為年貨新星也在此刻粉墨登場。畢竟王安石詩的下一句便是:“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宋朝人會玩是出了名的,不管是飲食、娛樂,還是夜生活,都讓后世為之慨嘆。置辦年貨這么有儀式感的事兒,自然也不會差。成書于元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以前,為追憶南宋都城臨安城市風貌的著作《武林舊事》中有一節(jié)《歲晚節(jié)物》,羅列了一大堆年貨清單:“臘藥、錦裝、新歷、諸般大小門神、桃符、鐘馗、春帖、金彩、縷花、幡勝、饋歲盤盒、酒檐、羊腔、果子、五色紙錢、糝盆、百事吉、膠牙餳?!笨梢钥闯觯纬^唐朝,出現(xiàn)了穿新衣、備禮盒等新風俗。
到了清朝,置辦年貨的市集出現(xiàn)。清朝沈太俟的《春明采風志》中就記載:“琉璃、鐵絲、油彩、轉(zhuǎn)沙、碰絲、走馬,風箏、鞬毛、口琴、紙牌、拈圓棋、升官圖、江米人、太平鼓、響葫蘆、琉璃喇叭,率皆童玩之物也,買辦一切,謂之忙年。”
隨著時代變化和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年貨也在不經(jīng)意間發(fā)生了變化。
共和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物資匱乏,多數(shù)人還遵循著老習慣,年貨禮物仍以食物為主。那時候因為白面稀缺,摻雜著其他糧食面的餑餑也是人們春節(jié)探親的首選。
到了六七十年代,市場商品短缺,為保障供應、控制銷售,國家對主要商品全面實行按計劃、憑票供應制度。東西都是憑糧票、油票、肉票等供應,置辦年貨不僅“一票難求”,有了票也不一定能換購到東西。于是,老老少少都大早,甚至通宵在供應站門口排長隊搶購年貨,曾是春節(jié)前的一道“風景線”。
80年代雖然物資仍然匱乏,但雞鴨魚肉購買已經(jīng)方便許多,人們會在春節(jié)前曬紅苕干、做肉丸子、買瓜子……有的單位職工福利還會發(fā)些肉類、副食之類的。那會兒還很流行一種麻紙包的、上邊蓋著一張紅色油面紙的點心,人們會拎著它走親訪友。條件好點的,會去副食商店買成盒的點心,里邊裝著桃酥、蛋糕,又或是一斤白糖、一包茶葉等。如果能帶幾瓶水果罐頭或新鮮水果,那真是特別有面子。
到了90年代,人們采購年貨的方式發(fā)生了變化,到超市購物成為“時髦”。敞開式的貨架、自由選擇的方式,打破了曾經(jīng)拘束的購物環(huán)境,人們的采購熱情空前高漲。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家家戶戶漸漸富裕起來,不管是游子回家還是走親戚,都不流行帶米面饅頭這類食物。香港和廣州進入內(nèi)地的外貿(mào)品、衣服、新鮮的小玩意兒,諸如手表、吹風機等才是那時的流行,不過最常見的還是煙酒、罐頭、蛋糕和點心這“四樣禮”。
進入新世紀,隨著科技和社會的進步,年貨也越發(fā)豐富起來。網(wǎng)購讓人們的生活更方便,年貨的采辦便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可以隨心所欲購買到自己想要的年貨。年貨的范疇也從基礎(chǔ)常規(guī)年貨,演變成定制款、創(chuàng)新款,有新意,也更有心意。
下面便從衣、食、住、行4個方面,各為大家推薦一份別出心裁的年貨。
衣
羽絨服
溫馨提醒:選購時學會鑒別質(zhì)量
在辭舊迎新的新春佳節(jié),人們都愿意穿一身新衣服以一個好的精神面貌邁入新的一年。一件保暖的羽絨服就是不錯的選擇。但不少人卻不知道,一件質(zhì)量好的羽絨服該怎么選。
大家在選購羽絨服時,可以按照以下5個步驟判斷羽絨服好壞:
一看。包括有無產(chǎn)品質(zhì)量標簽、檢測報告等,還要注意標簽上羽絨種類、含絨量和充絨量是否標示清楚。
二摸。質(zhì)量好的羽絨服摸起來手感柔軟,有完整的毛片,有羽毛梗但不能多,同時還要保證毛梗細軟。再掂一掂羽絨服的重量,一般來說,重量越輕、體積越大的越好。
三按。用手按壓羽絨服,隨即松開。如果迅速回彈恢復原狀,說明羽絨的蓬松度良好。否則,回彈性差,拎在手里有沉重感的則說明含絨量低,或可能摻了一定量的毛片或粉碎毛。
四拍。用力拍一拍羽絨服,如果有羽絨鉆出或針腳處有粉塵溢出,說明布料防鉆絨性差,或者縫紉針眼太大,這種羽絨服會越穿越薄。
五聞。鼻子接近羽絨服仔細聞,如有明顯異味或臭味,就有可能填充了劣質(zhì)羽絨,建議不要購買。
食
堅果
溫馨提醒:送堅果禮包慎選對象
在物質(zhì)資源如此豐富的今天,食物已經(jīng)算不上稀罕物,但仍是年貨的重要內(nèi)容。采辦堅果、零食禮包,無論是送禮還是自己吃,都十分適宜。
小小的堅果,又脆又香,還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蛋白質(zhì)等有益成分,對心血管健康和記憶力都有幫助。不過,吃堅果不能過量,否則容易生痰生熱。這是因為,為延長保質(zhì)期、保證口感,市面上的堅果加工方法多為烤、炒、油炸,高油高糖高鹽,吃多了容易上火。同時,堅果油脂含量高,中醫(yī)認為膏脂難以運化,容易化生痰熱。比較隱蔽的風險是,這種上火很多人不會想到是吃堅果造成的,長時間積累疊加,會使“火”久郁體內(nèi),逐漸演變?yōu)椤疤禎瘛保霈F(xiàn)舌苔厚、口黏膩、雙腿沉重、乏力等表現(xiàn)。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人體平均每日需要攝入大豆及堅果類25~35g。而不同的堅果含有不同營養(yǎng),混著吃更能補充人體每日營養(yǎng)所需。最近很流行的每日堅果采用高阻隔保鮮獨立小包裝,多種堅果與果干搭配,每天1袋,營養(yǎng)均衡。與牛奶、酸奶等乳制品搭配食用,營養(yǎng)美味更加倍。建議大家在選購堅果時一是要選擇有品牌、包裝的,最好是真空包裝;二是要選擇日期臨近的;三是要盡量選擇還未剝殼的、原味的,以免添加過多的鹽和油。
此外,美味的堅果也不是人人適宜。干堅果類食品通常采用烤和炒的方式制作,容易引起口腔和咽喉的干燥,咽喉疾病患者不宜食用;學齡前兒童尤其是3歲以下幼兒食用時應有家長照顧,最好將堅果碾碎,避免發(fā)生嗆入氣管的危險;堅果含有大量膳食纖維和油脂,有“滑腸”作用,腹瀉患者禁食,肝膽功能不良者也應慎食含高脂肪的堅果;高淀粉的栗子吃多了容易膩膈滯胃、肚子脹氣,所以脾胃不好、大便稀溏的患者要少吃;淀粉類堅果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通俗的講就是糖分高,糖尿病患者應少吃。
住
除螨儀
溫馨提醒:勤用才有好的除螨效果
春節(jié)有“掃塵”的習俗,即年終大掃除?!皦m”“陳”同音,年前掃塵還有“除陳布新”的寓意。提到打掃,就不得不提近幾年很火、居家也很實用的除螨儀。
那么,該如何選購除螨儀?日常生活中又該如何正確除螨呢?
其實,除螨儀的功效只與吸力有關(guān)。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曾經(jīng)針對20款除螨儀(器)開展過比較試驗。試驗顯示,除螨效果與吸力大小相關(guān),吸力越大,除螨效果越好,除螨效果基本與是否具有紫外線殺菌功能、拍打功能、加熱功能沒有直接關(guān)系。河南省中醫(y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yī)師趙巍解釋,除螨儀自帶的紫外線可以起到殺菌的作用,但是除螨作用并不大。如果不考慮殺菌功能,在選購時不用特別考慮產(chǎn)品是否附加紫外線殺菌功能。
建議大家在選購除螨儀時,首先要明確自己的使用目的,有針對性地購買。其次是盡量選擇結(jié)構(gòu)簡單、易拆裝、易清潔的產(chǎn)品,使用后及時清洗集塵盒。帶有除螨吸頭的手持式吸塵器的功能更綜合,除螨效果更好,但價位普遍偏高。如果僅需要除螨功能,可選擇除螨儀類產(chǎn)品,價位相對較低。如果家中已經(jīng)購有吸塵器,則可以咨詢商家配備合適的除螨吸頭,以增加除螨功能。最后,要獲得好的除螨效果,可以增加機器使用頻次,而且每次使用時應增加往復吸除的次數(shù)。
平時生活中,還可采用物理方法消滅螨蟲。如在清洗衣物、被褥前,最好使用50℃左右的熱水燙洗10分鐘以上,對螨蟲有一定殺滅作用。衣物、被褥、床罩、床單等要經(jīng)常曝曬,使用防螨床罩、枕套也有一定作用。
行
老人鞋
溫馨提醒:不能給老人添麻煩
足健康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guān)。原衛(wèi)生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孫隆椿曾指出:“長壽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無論多大年紀都能走能動。遺憾的是,現(xiàn)實社會中,很多老人因為足部問題,走不出門,甚至走不動,這嚴重影響到健康壽命。”
于是,在我國老齡化速度快、規(guī)模大的背景下,各種“老人鞋”打著“安全舒適”“適合老人”等旗號頻頻出現(xiàn)在街頭巷尾的廣告中。但老人鞋真的更適合老人嗎?又真的安全舒適嗎?
事實上,長三角消費者權(quán)益保護委員會聯(lián)盟此前對“老人鞋”開展的比較試驗發(fā)現(xiàn),在80批次樣品中,鞋底過軟的占20%,鞋底過硬的占15%。一些樣品材質(zhì)偏重,柔軟度和彎曲性也很差。在80批次樣品中,58.75%的“老人鞋”執(zhí)行“旅游鞋”標準,7.5%的“老人鞋”執(zhí)行“休閑鞋”標準,其余33.75%未標注標準。沒有標準的所謂“老人鞋”,產(chǎn)品質(zhì)量自然良莠不齊。一些產(chǎn)品支撐性、減震性能很差,老人穿上后不僅沒有保健功能,反而存在安全隱患。
那老人到底該如何選鞋呢?
其實,人老了,腳也是會變的?!拔页=o父母洗腳,發(fā)現(xiàn)他們的腳確實變了?!睆偷┐髮W附屬華山醫(yī)院副院長馬昕教授指出,人老了,腳有“四變”——變寬、足趾變形、脂肪墊變薄、腳變干。因此,老人要盡量選更寬大、透氣性好的鞋子。尤其是患有糖尿病、下肢血管疾?。ㄈ珈o脈曲張)的老年人,容易有足的腫脹及營養(yǎng)不良,鞋子是否寬松、透氣就顯得格外重要。因老人平衡能力和應急反應能力下降,輕巧輕快的鞋子更易崴腳,因此最好選鞋底硬、鞋墊軟的鞋子。同時還要考慮到鞋底的防滑性能,通常橡膠底的鞋子防滑性能較好。
很多老人對自己的腳部變化并不知曉或不在意,還是像年輕時一樣穿鞋,可能導致疼痛等各種不適。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三醫(yī)院足踝外科主任張奉琪教授建議,如果穿鞋出現(xiàn)腳腫、腳兩邊發(fā)紅、腳底板疼、腳趾頭發(fā)青4種情況,一定要記得換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