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振
生活中,工作中,總有些人喜歡拿別人跟自己比較,比著比著,便感到自己勝人一籌,生出許多優(yōu)越感來。到此如果能打住,更加珍惜已擁有的幸福,也還算是一個不錯的“比較”,實際上比出了知足惜福的情懷和幸福感。怕就怕有些人比出了戾氣、怨氣或灰心喪氣、嫉妒眼紅之氣,讓“比較”成為人生失敗的一條導(dǎo)火線。
確實要與人比較,就要有一個正確的方法。古人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辈荒苣米约旱摹俺摺比ケ葎e人的“寸”,也不能拿自己的“寸”去跟別人的“尺”較勁。說來說去,要處理好尺度和比例的問題。
有價值的比較必定是“尺度”量齊,比例適中?!俺叨取?,要用同一把尺子量人量己?!氨壤?,取人生的某個橫斷面和某個時刻的“變量”要相等,要合理,不能比例失調(diào)。
有的人喜歡拿自己全部的人生成果跟別人比某一年、某幾個月的業(yè)績,怎能不比出優(yōu)越感?有人喜歡把自己某一時刻的“春風(fēng)得意”去跟別人的“人生低潮”相比,比出一大串的倨傲之氣,最后看不起甚至鄙視別人。有人喜歡把自己“術(shù)業(yè)有專攻”的優(yōu)勢拿出來同別人的“自學(xué)成才”相比,比出一大堆的虛榮和狂妄。還有的人把人生60年的奮斗成果與20多歲“后浪”的業(yè)績相比,然后不停地批評“后浪”,怎么看他們都不順眼……這些“比例”不當(dāng)?shù)谋容^,實際“沒有”比“有”更好,因為很容易讓人墜入自高自大、盲目樂觀、驕傲自滿的泥潭。
“反比”的情況也存在。所謂“反比”,就是用自己的“寸”去跟別人的“尺”相比,結(jié)果越比越傷心。有個朋友生活本來挺順心順意的,但自從參加了一次同學(xué)會,看見一些同學(xué)衣著光鮮、香車出入,“反比”自己粗衣布鞋,一下子心情跌到“冰谷”之中,本來還幸福感滿滿的,突然間就覺得自己太“寒磣”了,情緒低落,飯菜無味。還有的人跟別人“反比”,不是比出斗志和上進(jìn)心,而是比出醋意和嫉妒心,不是思考自己為什么“平庸”,而是恨熟悉的人為什么進(jìn)步那么大,比出了怒氣、戾氣,讓自己走進(jìn)人生的死胡同。
所以,做人最好不要去攀比別人,那種“拿尺比寸”或“拿寸比尺”的比例嚴(yán)重失調(diào)的比法更是害人害己。
如果確實要比,就要有智慧地比。自己與自己的過去比較,只要每天都有進(jìn)步,過得一天比一天舒心,日子越過越舒坦,這就足矣。
(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