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吳新
摘要:目的:觀察泮托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松陽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2例。對照組給予奧美拉唑治療,觀察組給予泮托拉唑治療。比較兩組止血時間、黑便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jié)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止血時間、黑便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短,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P<0.05。結(jié)論: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給予泮托拉唑治療,能加快臨床癥狀消失時間,促進疾病恢復,且不良反應少。
關(guān)鍵詞:消化性潰瘍;上消化道出血;泮托拉唑
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生與胃酸分泌過多及幽門螺桿菌感染密切相關(guān),且患者進食刺激性食物、精神壓力較大等均會損傷胃黏膜功能,進一步增加消化性潰瘍發(fā)生風險[1]。很多患者對消化性潰瘍不夠重視程度,隨著病情進展導致上消化道出血,加重病情。本研究主要觀察泮托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松陽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2例。對照組男24例,女18例;年齡28~76歲,平均(46.83±5.91)歲。觀察組男23例,女19例;年齡29~75歲,平均(46.58±5.36)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注射用奧美拉唑鈉(國藥準字H20033394)80 mg+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1次/d,治療5 d。觀察組給予注射用泮托拉唑鈉(國藥準字H20158008)80 mg+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1次/d,治療5 d。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止血時間、黑便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兩組不良反應(口干、惡心、頭痛)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 兩組止血時間、黑便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對比
觀察組止血時間、黑便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必須及時治療,否則隨著出血癥狀的持續(xù)惡化,患者會出現(xiàn)血壓降低、嘔血等,甚至危及生命安全。該病主要發(fā)生原因為胃蛋白酶及胃酸分泌過多,損傷胃黏膜屏障,導致胃黏膜出血[2]。治療不僅要重視血容量的補充,還應做好止血、抑酸、胃黏膜保護工作。
質(zhì)子泵抑制劑是治療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常用藥物,且種類較多。奧美拉唑有利于提升胃內(nèi)PH值,但是容易引發(fā)不良反應。泮托拉唑為苯咪唑類衍生物,是新型胃酸分泌抑制劑,其特點為弱堿性,能選擇性抑制胃黏膜細胞壁中的H+-K+-ATP酶,起到抑制胃酸的效果,進而減少其對潰瘍出血面的侵蝕,發(fā)揮較好的效果,降低再出血風險。有研究表明,泮托拉唑?qū)A胃酸分泌等抑制效果較為明顯,且藥效持久,用藥后能快速起效,且作用時間較長。泮托拉唑是新一代質(zhì)子泵抑制劑,可聯(lián)合其他藥物應用,不會影響肝臟細胞P450酶系活性,能保證其他藥物安全代謝,安全性較高。因此,泮托拉唑在肝腎功能不全或減退患者中具有較好的適用性。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止血時間、黑便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短,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P<0.05。
綜上所述,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給予泮托拉唑治療,能加快臨床癥狀消失時間,促進疾病恢復,且不良反應少,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呂勝來,袁學進,邱洪兵,等.大劑量奧美拉唑與奧曲肽治療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對患者輸血量的影響研究[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8,47(9):1062-1064.
[2]韓筱.泮托拉唑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藥效學與藥動學研究[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9,13(6):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