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以學生社團為載體的農業(yè)類職業(yè)院?!班l(xiāng)土”人才培養(yǎng)的探索與實踐
      —— 以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職業(yè)學?!胺沁z”社團為例

      2021-02-13 06:35:14陳逸林
      關鍵詞:淮安技藝鄉(xiāng)土

      陳逸林

      (江蘇聯(lián)合職業(yè)技術學院 淮安分院,江蘇 淮安 223300)

      一、背景與意義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于2017年1月印發(fā)了《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意見指出“推進職業(yè)院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示范專業(yè)點建設,豐富拓展校園文化,推進戲曲、書法、高雅藝術、傳統(tǒng)體育等進校園?!?017年初,時任省委書記李強也在高層次人才座談會上指出:要讓鄉(xiāng)土人才“香”起來。省委省政府在《江蘇省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實施規(guī)劃(2018—2022年)》中提出,要大力開展鄉(xiāng)土文化保護工程,深入江蘇農村調研整理當?shù)貍鞒卸嗄甑膬?yōu)秀傳統(tǒng)民俗、價值觀念和道德準則,挖掘其潛移默化地凝心聚力、陶冶情操、淳化民風的人文價值。作為全國建校最早的農業(yè)學校之一,蘇北地區(qū)唯一一所農業(yè)類五年制高等職業(yè)學校,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職業(yè)學校兼具培育農村人才、服務新農村建設的雙重任務。學生社團是職業(yè)院校學生“第二課堂”的重要載體之一,既是學校日常教學活動的有機補充,同時也是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興趣、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場所,為學生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主動參與學校管理、展示個人才華提供了嶄新的舞臺。[1]然而,如今職業(yè)院校的社團大多以歌舞表演類和體育競技類為主,社團培育專業(yè)性技能人才的功能沒有得到體現(xiàn)。為了更好地發(fā)揮社團服務學校的職能,社團活動應更多地融入專業(yè)、技能等職業(yè)要素。[2]

      作為一所具有百年歷史的農業(yè)類職業(yè)院校,本著立德樹人和培養(yǎng)“鄉(xiāng)土”人才的德育宗旨和培養(yǎng)目標,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職業(yè)學校立足自身專業(yè)特色,以“非遺”社團為載體,努力打造富有“鄉(xiāng)土”特色的校園文化。同時,通過組織開展社團活動這一易于讓學生接受的形式,使學生在同“非遺”傳承人學習交流的過程中逐步體會到掌握一門技藝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從而更加重視對自身專業(yè)技能的磨練,在技能大賽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比賽中斬獲獎項,成為具有一定競爭力的技能型人才。

      二、“鄉(xiāng)土”人才的概念

      “鄉(xiāng)土”人才是國家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重要帶動者。這一大類重要人才包括大型種養(yǎng)殖能手、能工巧匠、農民企業(yè)家等實用型人才。他們往往能夠拉起一個團隊、辦起一個企業(yè)、興起一個產業(yè)。一般認為,農村“鄉(xiāng)土”人才分為五種類型:管理型人才、藝術型人才、實踐操作型人才、外出創(chuàng)業(yè)型人才、技術型人才。[3]他們是生產經驗豐富、有一定管理知識與經驗或多才多藝的“土專家”“田秀才”“種養(yǎng)王”,或者是有高層次的技術和專業(yè)水準的高學歷技術專家。[4]本文所指的“鄉(xiāng)土”人才是指具備一定專業(yè)知識,通過參加社團活動對民間鄉(xiāng)土技藝例如泥人、紙扎、絨花絨鳥等產生興趣,進而意識到學習技能的重要性,在省市級技能大賽獲得成績,畢業(yè)后投身三農的農牧業(yè)專業(yè)技能人才。

      三、實踐與探索

      (一)走訪探尋,調研“非遺”傳承項目

      2017年9月,學校團委出臺了《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職業(yè)學校社團指導老師管理辦法》,并且為社團指導老師提供了活動場地和相關的設施,為社團的有效運作提供了制度和物質的保障。學校隨后出臺了《“鄉(xiāng)土名師”進校園主題活動組織實施方案》,明確了活動方向和活動內容,將本項活動作為加強傳統(tǒng)文化教育、凸顯學校辦學特色的一件大事來抓?;窗采锕こ谈叩嚷殬I(yè)學校所在的淮安區(qū)(古稱山陽)由于據(jù)有京杭運河運輸之利,自隋代以來日漸成為南北交通航運的樞紐,明清時期更是成為漕運總督府駐地。水運的發(fā)達也促進了淮安區(qū)經濟文化的繁榮。為了響應中華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的號召,進一步打造 “鄉(xiāng)土”特色文化,讓學生成為技能型人才,學校于2017年1-3月通過走訪當?shù)厝罕?、查閱當?shù)乜h志和拜訪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等部門專家等多種形式,對淮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尤其是涉農“非遺”項目開展了廣泛調研。與此同時,為了了解學生對淮安區(qū)當?shù)亍胺沁z”傳承項目融入校園第二課堂的接受度,學校專門設計了線上調查問卷并發(fā)動在校學生進行填寫。雖然從問卷調查結果來看,80%的學生對于當?shù)氐摹胺沁z”項目知之甚少,但是有超過90%的學生認為如果能親眼看到傳承人展示這些技藝,將會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而有70%的學生認為這些技藝如果能走進課堂,讓他們親身體驗,既可以了解當?shù)剜l(xiāng)土文化,同時也能夠讓他們的手更靈活,心更巧。本著培養(yǎng)“鄉(xiāng)土”技能型人才的核心目標,學校最終選擇了泥人、瓷刻、紙扎、蛋雕剪紙和絨花絨鳥等五個富有鄉(xiāng)土氣息的市級“非遺”項目作為社團活動的主要內容。

      (二)社團招新,聘請“鄉(xiāng)土”技能名師

      為使學生了解本土“非遺”項目,豐富校園文化內涵,同時推動學校鄉(xiāng)土技能人才培養(yǎng),學校于2017年3月底開展了社團招新暨“鄉(xiāng)土技能名師進校園”活動。學校邀請了5位淮安市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泥藝傳承人潘玄武、絨花絨鳥技藝傳承人錢鳳池、紙扎技藝傳承人李國連、瓷刻技藝傳承人季云華和蛋雕、剪紙技藝傳承人吳小琦來我校作為社團指導老師。這五位老師同時也各自擁有一家手工藝品店,每年接待游客近2萬人次。

      (三)宣傳發(fā)動,擴大“鄉(xiāng)土”文化傳播

      為了擴大本次活動的影響力,學校學生處、團委通過開展班會課宣講、播放相關影音資料和戶外展板展示介紹鄉(xiāng)土“非遺”文化等系列活動,讓更多的學生切身感受到具有鄉(xiāng)土特色“非遺”文化的魅力。學校還將校園文化建設與此次活動結合起來,利用每周的素質教育課,定期組織學生觀看了解與國內“非遺”有關的視頻資料,引導學生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形成“人人知、人人愛、人人學”的良好局面。另外,學校還邀請五位技藝傳承人來到學?,F(xiàn)場,為近兩千名在校師生展示家傳技藝。學生在觀看中了解“非遺”技藝的精湛,在與五位傳承人的交流中感受到了鄉(xiāng)土“非遺”帶來的魅力,當場就有近500名同學報名要求參加“非遺”社團。

      以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職業(yè)學校為例,為了助力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展示學校辦學特色,該?!敖q花絨鳥”社團和“泥塑”社團利用假期和課外活動時間深入學校周邊社區(qū),向居民宣傳介紹絨花絨鳥和泥塑這兩個淮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既鍛煉了社團學生的交際溝通能力,也擴大了“鄉(xiāng)土”文化的影響力。

      (四)實踐操作,感受鄉(xiāng)土藝術魅力

      一般來說,職業(yè)院校的學生學習專業(yè)知識、鍛煉操作技能的主陣地在課堂。然而,組織好社團活動對于提升學生專業(yè)技能也有著重要的作用。[5]社團成員個性心性不同,他們在參加社團活動時往往比在課堂上思維更加活躍,實踐更加主動。[6]

      “非遺”(鄉(xiāng)土技能)社團利用每天下午的課外活動時間上課,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老師講解;第二階段為學生動手實踐操作,要求每個學生每一次課上交一個作品。以泥塑為例,每次塑造一個人物需要經過5個階段。(1)選料:選粘性強、顆粒細的粘土;(2)加工:粘土中加入適量的水與棉絮,用木錘反復捶打,直至成為熟泥;(3)構思:據(jù)對塑形對象的觀察與體會,在腦中形成初稿;(4)塑形:適當借助工具,通過捏、拍、堆、貼、刻、刮、削等技法,進行細部塑形與刻畫;(5)修飾:待半成品陰干后,進行打磨修飾,噴彩,適當勾繪。

      從一堆平淡無奇的粘土到最后成為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至少得經過5個步驟才能完成。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充分感受到了鄉(xiāng)土藝術給他們帶來的獨特魅力,也體會到了動手操作、掌握一門技能是一件極其有成就感的事。

      (五)學有小成,展示師生精湛技藝

      2019年10月,為了讓2019級新生感受“非遺”文化帶來的魅力,同時讓參加“非遺”社團的同學們進一步增強學習的獲得感和成就感,學校團委在主教學樓廣場舉辦了“匠心傳承·鄉(xiāng)土非遺”作品展,吸引了2019級800多名新生前往觀看。作品展覽期間,很多同學駐足觀賞,并互相興奮地交流。作為學校社團指導老師的淮安本土“非遺”傳承人向現(xiàn)場近兩千名學生展示了自己的家傳技藝,活動取得了良好的反響。本次展出作品內容積極向上,普及非遺知識和健康生活理念,營造了全校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濃厚氛圍。本次作品展主題在暑假前就確定了,在五位社團指導老師的指導下,社團的同學們都花費了不少心血,反復修改之后,才最終創(chuàng)作出了自己滿意的作品。這次展出的作品也是老師們從100多個作品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展覽現(xiàn)場,多件非遺作品奪人眼球。在淮安市級非遺傳承人錢鳳池的指導下,絨花絨鳥社團的孩子們帶來了精心創(chuàng)作的作品《豐收》。該作品采用堆錦技藝,以柿子和畫眉鳥為題材,寓意五谷豐登、國家富強、人民安康。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家富強,文化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這個作品也反映出國家在不斷進步,人民對文化的追求越來越高,非遺傳承人的地位也不斷提升。該作品美好的寓意和精巧的技藝贏得了在場觀眾們的一致稱贊。

      此外,為了響應市委市政府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的號召,學校還定期組織“非遺”社團走進社區(qū),向前來參觀的居民熱心介紹非遺文化的相關知識,并詳細講解了自己作品的制作工藝。生動的剪紙,華麗的紙扎,富有鄉(xiāng)土氣息的泥人,古樸的刻瓷,都讓居民興趣盎然,對同學們的作品交口稱贊。

      四、成果與反思

      (一)利用多種渠道,擴大校內宣傳力度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職業(yè)學校通過在廣播站、宣傳欄、黑板報等非遺進校園的宣傳活動,介紹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基本知識,結合鄉(xiāng)土技能名師進校園系列活動的深入開展,使學校數(shù)以千計的學生對本土“非遺”項目有所了解,增強師生對當?shù)匚幕恼J同感,也豐富了我校的校園文化內涵。

      (二) 輻射周邊社區(qū),增加影響力

      通過社團進社區(qū)等活動,擴大了這些“非遺”項目的影響力。學校經常性地帶領漢服社團、非遺社團進入社區(qū)和河下古鎮(zhèn)等景點,為廣大社區(qū)居民和外地游客帶來一場視覺盛宴。通過與居民及游客的互動,不僅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也為弘揚和保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三)鍛煉學生技能水平

      通過社團這一為學生所喜聞樂見且易于接受的形式,也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和實踐操作能力,為后期的專業(yè)學習打下了基礎。經過社團活動結合專業(yè)訓練,培養(yǎng)了一批市級省級技能大賽的優(yōu)秀選手,社團內先后有數(shù)名同學在果樹嫁接、藝術插花、農業(yè)機械操作等農林牧漁類技能大賽上先后獲得榮譽,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鄉(xiāng)土技能人才。其中,汽高1501班牧高1502班賀夢豪同學和楊闖同學因為在技能大賽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上的出色表現(xiàn),分別被評為2018年度2017年全國最美中職生和江蘇省最美中職生。

      (四)傳承“非遺”文化

      2020年9月5日至7日,由江蘇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淮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中國(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在淮安里運河文化長廊景區(qū)舉行?;窗采锕こ谈叩嚷殬I(yè)學校瓷刻社團指導老師季云華、剪紙蛋雕社團指導老師吳小琦、泥塑社團指導老師潘學武受邀帶領部分社團學生參加了此次盛會。在鄉(xiāng)土技能名師們的指導下,同學們讓近35萬人次的海內外游客近距離地感受到了“非遺”工藝品的獨特魅力。而社團學生也在游客們的駐足圍觀和嘖嘖贊賞中進一步增強了“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幸?!钡男拍?,同時也讓更多的社會人士在色彩紛呈、形式多樣的活動中,主動了解鄉(xiāng)土文化、自覺走進非遺項目、積極參與非遺傳承。

      結語

      職業(yè)學校學生大多具有性格活潑好動、興趣廣泛的特點,但同時他們進行深層次探究的耐心還不足。當他們看見這些藝術成品之后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紛紛報名踴躍參加社團,然而經過了多輪枯燥的練習,真正能完全堅持下來的人比較少。同時由于社團活動不具有強制性,學生流動性較大,因此對中華傳統(tǒng)手工藝術只是略知一二,淺嘗輒止。學校還進一步落實非遺文化進課堂,嘗試將該項活動擴大化,普及化、正規(guī)化。只有這樣才能為非遺文化的傳承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培養(yǎng)出更多的“鄉(xiāng)土”人才。[7]

      猜你喜歡
      淮安技藝鄉(xiāng)土
      親近鄉(xiāng)土
      科教新報(2024年23期)2024-06-16 07:17:01
      非遺技藝絨花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工會博覽(2022年33期)2023-01-12 08:52:40
      “天下第一筍”——淮安“天妃宮”蒲菜
      華人時刊(2022年15期)2022-10-27 09:05:50
      梨園尋夢淮安緣
      華人時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1:58
      凝眸古城淮安
      華人時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1:56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華人時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1:46
      治理的技藝:三代王官學新說
      原道(2020年1期)2020-03-17 08:10:24
      鄉(xiāng)土中國
      技藝精湛 星光燦爛——來自歐洲的Herrmans
      中國自行車(2018年7期)2018-08-14 01:52:44
      技藝并舉 厚積薄發(fā)
      中國篆刻(2016年11期)2016-09-26 07:40:44
      金堂县| 西青区| 宜州市| 盐源县| 福清市| 田东县| 岳池县| 贵州省| 皋兰县| 嘉义县| 龙陵县| 民丰县| 杭锦旗| 信丰县| 卢氏县| 南通市| 涞水县| 古交市| 清涧县| 肃宁县| 昭觉县| 西乌珠穆沁旗| 深圳市| 通道| 攀枝花市| 定结县| 凉山| 绍兴县| 察隅县| 绥化市| 周至县| 丹江口市| 陆川县| 鄯善县| 永福县| 长兴县| 武平县| 乐山市| 子洲县| 屏南县| 钟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