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承新
父親在世時常言: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yī)生開處方。他不但這樣說,也這樣吃。每當蘿卜收獲季節(jié),他大吃特吃。無論紅燒吃還是煲湯喝,他都喜歡;無論涼拌下酒還是洗凈生吃,他都愛。有時候碰到父親心情好,他大展身手,把蘿卜刨成絲,用鹽去水,和面粉一起攪拌成蘿卜絲丸子,再用菜籽油炸,炸出的蘿卜絲丸子,色澤金黃,外脆里嫩,香噴噴的,特別好吃。受父親的影響,我也愛上了吃蘿卜。
日常生活中,蘿卜是一種常見的蔬菜。品種眾多,又分紅蘿卜、白蘿卜和青蘿卜。有一種是水果蘿卜,人們稱之為紅心蘿卜,它皮青肉紅,除了可以紅燒涼拌之外,皮去掉后,可以當水果吃,肉吃到嘴里有一股甜絲絲的味道。當然,其他品種的蘿卜也可以生吃,只不過比它多了一份辛辣,少了它那份獨有的甜味。還有一種蘿卜特別小,像千禧果一樣紅艷艷的,小巧玲瓏,充滿了喜慶,雖不起眼,卻常常以冷盤涼拌的姿態(tài),登上高檔酒席的大雅之堂。
在我們故鄉(xiāng),生長著兩種蘿卜,一種紅蘿卜,另一種是白蘿卜,夏天播種,秋天收獲。它們大小約在小酒杯口到茶杯口之間。紅蘿卜適合紅燒,常見于秋冬季節(jié),春夏幾乎看不到。白蘿卜用于煲湯,偶爾也有紅燒,不多。它不像紅蘿卜,只能在秋冬兩季看到,一年四季在菜市場都能看到它。除了秋冬兩季,其他兩季的白蘿卜,或是外地貨,或是本地菜農(nóng)種的。因為,在我印象中,故鄉(xiāng)的蘿卜一般的都是在夏天播種,秋天結(jié)果,到了秋末收獲,其他兩季都不種植,主要是因為農(nóng)田以生長糧食為主,蘿卜以菜的形式附帶種一些。
起初,我有一點想不通,為什么在春夏季節(jié)看不到紅蘿卜?外地運來的蘿卜,或本地產(chǎn)的蘿卜,也只有白蘿卜,而沒有紅蘿卜。我有這種想法,來自我平常喜歡吃紅蘿卜燒肉。為此,我特地向一位廚師請教,他從營養(yǎng)養(yǎng)生的角度回:“白蘿卜煲湯,含豐富的維生素,喝此湯,能防止人皮膚老化,阻止色斑形成,促進消化,加快腸胃蠕動,有消除便秘、排除人體毒素的功效?!彼@一說法,我顯然不滿意,因為不管是紅蘿卜還是白蘿卜,都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我在抖音視頻上也曾看到過,有人用紅蘿卜煲過湯。后來我又詢問菜農(nóng),他解開了我心中的疑團。他說:“我們這里人煲湯,愛清湯,喜歡把湯煲得稠稠的,呈乳白色。用白蘿卜煲湯能夠做到這一點,而紅蘿卜則不行,用紅蘿卜煲湯,紅蘿卜的顏色就融入湯汁里,改變湯的顏色,達不到乳白色的效果。另外,白蘿卜能代替紅蘿卜做紅燒菜,而紅蘿卜卻不能代替白蘿卜煲乳白色的湯。還有一點,紅蘿卜屬于水蘿卜,不能長時間保存。它生長性極強,碰到溫濕的環(huán)境,在空氣中都能生根長葉,使得蘿卜內(nèi)里空心,不好吃。”
在菜市場,一年四季常買到一種大白蘿卜,約有大人的半個膀子長,蓮藕一樣粗,外地生長的。這種白蘿卜能紅燒,能煲湯,能涼拌,價格又不貴,一塊多錢一斤,超市搞活動時,七八毛就能買到,深得人們的喜愛。還有一種大青蘿卜,差不多和大白蘿卜一樣粗長,一樣的吃法。這種蘿卜也是水性蘿卜,在北方農(nóng)村常見,在南方幾乎看不到,偶爾農(nóng)村有一些農(nóng)戶種植,在少數(shù)超市里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蘿卜除了以上的吃法,還能做成餡,包餃子,包燒餅和包子。在我們故鄉(xiāng),蘿卜最暢銷的時節(jié)有三個。一是中秋佳節(jié),幾乎家家戶戶都要買一些蘿卜回家做成餡包燒餅;二是,秋末蘿卜收獲的季節(jié),絕大多數(shù)人家,都要買十幾斤或幾十斤蘿卜回家,腌制蘿卜干,以備平常早上做小菜吃;三是要過年的時候,千家萬戶忙蒸包子,好多人家喜歡用蘿卜做餡,那個時候鄉(xiāng)村的天空,到處都彌漫著一種混合著蘿卜味肉味發(fā)酵面的氤氳香味,那是故鄉(xiāng)最美的味道,常讓在外的游子日思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