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旅游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民宿建筑物在不斷增多,民俗建筑物在整體的規(guī)劃上需要符合城鄉(xiāng)建筑的發(fā)展,還要與當地的經濟接軌,符合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室內設計,提高民俗建筑物的整體水平,且民俗建筑物修建在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地方還可以帶動當地的旅游經濟的發(fā)展,本文針對民宿建筑與室內空間設計做出探究,以供相關學者參考。
關鍵詞:民俗建筑;室內空間設計;旅游業(yè)
由于旅游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當地民宿行業(yè)的發(fā)展,使得民宿建筑的數量不斷增加,就民宿建筑而言,需要滿足當地建筑規(guī)劃,還需要與自然環(huán)境相適應,因此,為了符合當地的文化特色,不僅室外的建筑需要加之改良,還需要將現代化設計理念融入室內設計,室內設計需要從多角度進行分析,讓整個房屋的設計深得人心,使得游客具有更好的旅居體驗。
1、民宿建筑的意義
民宿是為游客提供居住的場所,其場所具有舒適性、人文性、地方特色性。在目前旅游業(yè)爆火且競爭激烈的背景下,民宿建筑的室內設計也有所不同,民宿和酒店一樣,從本質上來說,都是提供游客居住,但是從主觀上講,民宿自身帶有的個性特色與酒店居住是不同的。民宿通過對當地傳統文化的了解,在設計上會加上一些特色元素,使室內的空間呈現鮮明的特點,讓游客在參觀游玩的時候,還可以體驗到居住的舒適性[1]。
2、民宿建筑和室內設計的問題
目前,在眾多的民宿建筑中和室內的空間設計中,都能發(fā)現類似的問題,需要加以改善,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
2.1設計的同質化
由于部分民宿建筑和室內設計在發(fā)展中為了追求效率,并沒有對當地的特點加以考察,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僅僅是結合已有的民宿風格,加以改良,使得設計師在設計時,通常采用固定的模式,造成民宿建筑和室內設計同質化的問題嚴重,設計缺乏創(chuàng)新,未將當地人文風情結合在一起,未將當地特色元素很好的突出,影響設計的整體效果。
2.2外部設計不足
民宿建筑和室內設計的過程中,在關注內部環(huán)境的同時,還需要關注外部的環(huán)境。外部的建筑構造是民宿建筑重要的組成部分,然而大多民宿建筑在外部構造都缺乏獨特性,沒有從民宿的整體角度考慮。
2.3設計的過度化
從民宿建筑的現狀來看,在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偏離了地方特色,酒店化的問題比較嚴重,民宿是為了讓游客在外旅游能體驗到不一樣的居住環(huán)境,但是有的區(qū)域的民宿建筑在修建時,卻違背了初衷,酒店化氣息比較濃厚,沒有將民宿的地方特色呈現出來。
3、民宿建筑和室內空間設計的改進措施
3.1堅持差異化發(fā)展
民宿建筑和室內空間的設計中,需要從當地的旅游特色入手,提高民宿設計上的差異性,民宿建筑和室內空間的設計中,需要結合當地的自然風貌,體現當地的特色。民宿設計應該是一個有品位的環(huán)節(jié),在設計中,民宿不再是一棟房子,差異化的表現是內在思想的表達,從民宿的內部裝飾中,可以充分的利用地形的文化元素,傳達出地方的文化特色,在構造中滿足游客對居住的舒適、品質的要求,個性化是民宿的特有標簽,也正因為如此才會讓人們對民宿獨有鐘情,但是由于各地民宿數量持續(xù)的暴增,且未能推成出新,未能堅持差異化原則將會阻礙民宿的進一步發(fā)展。對此,在拓寬民宿的發(fā)展空間時,就應避免同質化,要打造差異化的民宿特色[2]。
3.2外部空間的科學化設計
民宿建筑和室內空間在設計中,外部的空間設計應該與旅游的景區(qū)特色相結合,將地方特點展現出。民宿建筑在設計中,窗戶的朝向采光應該充足,保證每個窗戶都能觀察到外面的風景。建筑外部借助竹子以及木材等原料,起到裝飾的作用,使得建筑在構造中能貼近自然。
3.3民宿內部的客房改造
充分考慮整體的布局,使得當地的文化特色可得到體現,避免酒店化設計,從實際中考慮布局與整體的結構。就民宿建筑房內設計而言,在為旅客提供住宿體驗時,還應充分將這一作用擴大,住房設計需要從整體角度出發(fā),從本土的地域特色來考慮,主要參考當地的生態(tài)元素或者歷史元素入手,在使用裝飾材料上,可以將本地材料入手,就地取材,在木材的選取上,可以使用樹枝加以裝飾,通過刷漆、拼接的方式,變廢為寶,讓廢棄的樹枝再利用,既節(jié)省了成本,也具有十足的創(chuàng)意性。將原建筑的窗戶重新設計,使得陽光的照射面積擴大,這樣能將室外與室內景觀有效結合,從設計的裝飾中,注重簡單化,使得放置的物品更加清晰直觀,保留地方文化元素[3]。
3.4民宿餐廳的設計
民宿餐廳在設計上,需要把握整體的要點,在設計中,需要注重餐廳的室內規(guī)劃,在餐廳的基礎功能之上,對餐廳的空間進行再分配,借用傳統的設計方法,將傳統的墻面打造成通透落地窗,將大門打造成玻璃門窗,或者木質的推拉門,使得游客在進出過程中,能夠將視角延伸到室外,在就餐的同時,也能欣賞窗外的風景,通過光的照射,營造出與當地特色相符合的氛圍。在照明設計中,采用簡單的燈具裝飾,以柔和的燈光打造出出靜謐的情景,提高就餐的使用感。在飯廳中,在梁柱等需要接觸拼接的部分,以木質的材料為主,告別冰冷的水泥鋼筋,給人以舒適感。除此之外,在空間上,就餐的空間要足夠的大,同時為了獲得更好的就餐體驗,可以采用屏風或木質窗戶等進行遮擋。同時,在就餐的出入口位置,也應預留足夠的空間,保證游客的出入通暢[4]。
3.5民宿周邊的公共空間設計
在民宿建筑中,還應保證民宿周邊的公共空間具有地方特色。因為公共區(qū)域能夠讓游客更加直觀的體驗到民宿的魅力,在民宿的空間結構中,需要考慮游客的安全性,能夠讓游客感到心情放松,同時,相關的基礎設施,例如垃圾桶、洗手間等都應該做好標識。公共空間是游客休息的場所,需要將當地的民宿建筑的風格融入大自然環(huán)境中,展現地域文化,保持當地原有的地理風貌,讓游客體驗到原生態(tài)的自然風光[5]。
結語
民宿建筑對于當地的經濟具有帶動作用,可以讓當地的居民堅守鄉(xiāng)村,振興鄉(xiāng)村。因此,有必要重視對民宿建筑與室內空間設計的構建,結合當地的地域文化、人文背景,對民宿建筑合理的改進,提高游客居住體驗感,以更好促進當地民宿行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高茹.地域文化在民宿室內空間設計的應用研究[J].居業(yè),2021(08):5-6.
[2]何方園.民宿建筑與室內空間設計[J].藝海,2021(08):94-96.
[3]劉月玲.民宿建筑與室內空間設計分析[J].藝術研究,2020(02):31-33.
[4]顧海璇.針對民宿建筑與室內空間設計分析[J].建材與裝飾,2020(03):105-106.
[5]李文成,童丹.民宿建筑與室內空間設計的應用研究[J].藝術品鑒,2018(03):187-188.
作者簡介:聶晶晶,身份證號:13010519880130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