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趙老先生為某城中村村民,同其妻子共養(yǎng)育三個子女。小兒子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無獨立生活能力。老伴在世時,兩個人輪流照顧他。老伴去世后,趙老先生一人無力照顧小兒子,同村鄰居徐某念及趙老先生多年鄰里情義,主動幫他照顧小兒子。后城中村拆遷,老人分得160萬元拆遷款。老人立下遺囑,由三個子女及鄰居徐某均分。趙老先生去世后,其債務人持借據(jù)上門要債,稱趙老先生生前借款50萬元,要求趙老先生的孩子償還。趙老先生的孩子稱,其父親將拆遷款分給鄰居徐某,應由徐某償還借款。
請問,老人的借款該由誰償還,是否需要徐某償還?
答:《民法典》第1163條規(guī)定,既有法定繼承又有遺囑繼承、遺贈的,由法定繼承人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清償?shù)膫鶆?,超過法定繼承實際繼承價值部分,由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按比例以所得遺產(chǎn)清償。第1159條規(guī)定,分割遺產(chǎn),應當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chǎn)。在本案中,鄰居徐某屬于受遺贈人,趙老先生的子女繼承的數(shù)額足夠清償債務,因此按照法律規(guī)定,應由趙老先生的子女清償其生前所欠債務,徐某無需償還債務。在子女清償債務時,應為趙老先生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小兒子保留特定的遺產(chǎn)。
律師 陳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