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福建摩尼教文書中的《下部贊》引文辨析
      ——《下部贊》異本探秘

      2021-03-10 06:44:16康高寶borsa
      關(guān)鍵詞:摩尼教霞浦電光

      [匈]康高寶 (Gábor Kósa)

      (羅蘭大學(xué) 東亞研究所,匈牙利 布達佩斯 H-1088)

      本文探討了一個驚人的現(xiàn)象:在與唐代敦煌文書相隔千年、相距萬里的明清福建科儀文獻中,居然有出自類似敦煌《下部贊》的贊美詩集的引文。論文第一部分嘗試總結(jié)前人對《下部贊》直接引文的研究,第二部分提出可以從霞浦和屏南文書(合稱福建文書)中辨析出更多類似《下部贊》的引文。

      一、福建文書中先前鑒定出來的《下部贊》引文

      眾所周知,敦煌《下部贊》在福建文書中被多次引用(1)大部分引文已由元文琪(參見《福建霞浦摩尼教科儀典籍重大發(fā)現(xiàn)論證》,《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5期171-172頁)和林悟殊(參見《摩尼教華化補說》,蘭州大學(xué)出版社2014年版)輯出,讀者可以方便地參閱。。以下是筆者以前的一篇論文中分析過的引文清單[1],根據(jù)《下部贊》贊美詩的順序排列(2)筆者用屏南文書的最新發(fā)現(xiàn)的引文補充了原來所列的表。在本文中使用的縮寫如下:H=《下部贊》(敦煌);MG=《摩尼光佛》(霞浦);XQK=《興福祖慶誕科》(霞浦);DQK=《點燈七層科冊》(霞浦);ZKW=《貞明開正文科》(屏南)。本文是“Quotations from Chinese Manichaean Hymns of an Unknown Collection.” In: Antonio Panaino - Andrea Piras - Paolo Ognibene (eds.) Studi Iranici Ravennati IV.(Indo - Iranica et Orientalia. Series Lazur). Milano - Udine (forthcoming)的修訂版。:

      1.H011:MG45/4-5[2]437,MG74/9-75/1[2]483;

      2.H030:MG32/6-7[2]468,MG43/8-44/1[2]472,XQK4b/1-2[3]379圖31,DQK3/1[4]111;

      3.H042:MG29/3-4[2]467,XQK1b/4-5(謝道璉的副本[5]171),XQK 1b/4-5(陳培生的副本[5]171),DQK2/6-7[4]109,[3]382圖34;

      4.H119:MG45/2-3[2]473;

      5.H127:MG43/4-5[2]472,[6]203圖6b;

      6.H135:MG43/2-3[2]472,[6]203圖6b;

      7.H140:MG11/5-6[2]461,MG44/4-5[2]473,ZKW.1(W04021-2[7]122),ZKW.2(F03020-2[7]122),ZKW.1(W13075-7[7]123),ZKW.2(F10079-81[7]123);

      8.H160-163:ZKW.1(W23133-24139[7]125),ZKW.2(F21171-7[7]125);

      9.H164-167:ZKW.1(W24140-5[7]125),ZKW.2(F22178-82[7]125);

      10.H169-172:MG48/2-49/4[2]474,[8]143圖3;

      11.H193:ZKW.1(W01001-2[7]122),ZKW.2(F01001-2[7]122);

      12.H206:MG45/8-46/1[2]473,XQK4b/3-4[3]379圖31,DQK2/2-3[4]111;

      13.H301:MG9/2-3[2]460,MG56/6-7[2]477;

      14.H303:MG10/2-3[2]460,MG57/3-4[2]477,MG60/5-6[2]478;

      15.H410-414:MG34/2-7[2]469。

      通過對這些詩句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jié)論:

      1.霞浦文書中總是至少引用一整行(列)敦煌抄本(四乘七,即28字),在霞浦文書中呈現(xiàn)為兩行(每行七加七即14個字,共28字)。沒有發(fā)現(xiàn)引用少于敦煌抄本一行(例如七或十四個字)的例子。

      2.引文看起來也與抄本的其他部分不同,因為它們在第一個和第三個七字句之后通常有一個顯眼的空格,這一特征也出現(xiàn)在敦煌《下部贊》(圖1)中。

      H042MG29/3/4XQK1b/4-5XQK1b/4-5

      圖1 《下部贊》(H)、福建文書《摩尼光佛》(MG)以及兩份《興福祖慶誕科》(XQK)[2]10圖版15.3

      3.相隔1000年,引文出奇的精確:自然有一些差異,但可以忽略不計,可以歸咎于文字訛誤或?qū)Ξ?dāng)?shù)貎x式的一種適應(yīng)[1]。

      4.從上面的列表可以看出,引文來自整個敦煌《下部贊》的各個部分,因此它們的范圍包括從開頭,經(jīng)過中間部分,直到結(jié)尾:

      H011、H030、H042:贊夷數(shù)文

      H119:嘆無常文

      H127、H135、H140:普啟贊文

      H160-163:稱贊忙你具智王

      H164-167:一者明尊

      H169-172:收食單偈

      H193、H206:嘆諸護法明使文

      H301、H303:嘆明界文

      H410-414:懺悔文

      5.有《下部贊》引文的福建文書中,《摩尼光佛》抄本的引文明顯偏多,抄本第43-45頁的引文相對較多(43/2-5、43/8-44/1,44/4-5,45/2-5,45/8-46/1),不過在它之前的部分(9/2-3,10/2-3,11/5-6,29/3-4,32/6-7,34/2-7)和其后的部分(48/2-49/4,56/6-7,57/3-4,60/5-6,74/9-75/1)還有其他引文。此外,《下部贊》引文也出現(xiàn)在霞浦的另外兩份抄本[XQK(1b/4-5,4b/1-4),DQK(3/1,2/6-7)]和屏南的兩份抄本(ZKW.1,ZKW.2)中。在后者中,引用出現(xiàn)在不同的地方(W01001-2、W04021-2、W13075-7、W23133-24145;F01001-2、F03020-2、F10079-81、F21171-7、F22178-8)。同樣有趣的是,在抄本中的某個地方出現(xiàn)引文似乎沒有任何明顯的原因。

      所以,寫這些福建文書,尤其是寫《摩尼光佛》的人,一定對我們所熟知的敦煌《下部贊》很熟悉。因此,《摩尼光佛》和其他一些抄本的編纂者要么知道《下部贊》本身,要么——我將在下面論證——他/她知道唐代另一種更大部頭的贊美詩集,其中包含比目前已知的《下部贊》更多的贊美詩,但也包含敦煌抄本的所有贊美詩。

      至少有兩個理由可以認(rèn)為,福建文書的編纂者并不直接知道《下部贊》或與其一模一樣的副本,因此沒有盲目復(fù)制它。第一個證據(jù)是摩尼教創(chuàng)始人摩尼的中文名字。這個名字在《摩尼光佛教法儀略》和絕大多數(shù)史料中都以“摩尼”的形式出現(xiàn)[9]105,這就是它出現(xiàn)在福建抄本中的形式;但是敦煌《下部贊》卻是個例外,因為它始終都寫作“忙你”。因此,如果我們將H160(稱贊忙你具智王)與平行的ZKW.1(W23133-24139)和ZKW.2(F21171-7)[7]125進行比較,后者都寫成“稱贊摩尼俱知王”,顯然摩尼的名字分別寫成“忙你”和“摩尼”。如果我們將《下部贊》與《摩尼光佛》抄本(例如H135和MG43/2-3)[2]472,[6]203圖6b進行比較,情況是相似的。因此,“忙你”這種寫法在《下部贊》之外的任何其他地方都沒有出現(xiàn)過(3)MG5:7有“恾示”,當(dāng)代校點者將其釋讀為“恾爾”,并將這種形式等同于“忙你”,例如汪娟與馬小鶴認(rèn)為:“爾”,原冊作“示”,當(dāng)系形近而謬誤?!盃枴蓖ā澳恪?,“恾爾”即《下部贊》之“忙你”,即指“摩尼”(參見汪娟、馬小鶴《霞浦文書〈摩尼光佛〉科冊的儀文復(fù)原》,《敦煌學(xué)》2016年第32輯第8頁注6)。林悟殊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參見《摩尼教華化補說》,蘭州大學(xué)出版社2014年版,第458頁注1),而楊富學(xué)和包朗認(rèn)為“示”是“尼”之訛,因此最終使摩尼的名字成為一個混合的名字,即“恾尼”或“忙尼”,將《下部贊》中摩尼名字的第一個字與通常形式的第二個字結(jié)合起來(參見楊富學(xué)、包朗《霞浦摩尼教新文獻〈摩尼光佛〉校注》,載《寒山寺佛學(xué)》2015年第10輯,第81頁)。在筆者看來,這兩個字都與《下部贊》的摩尼之名不同的事實表明,在某些時候,抄寫者(們)不認(rèn)識其中的摩尼之名。。如果這些福建抄本的編纂者手頭有一本傳抄無誤的《下部贊》,他/她不太可能不照抄其在《下部贊》中看到的寫法。另一個原因是,至少在一個案例中,福建抄本比敦煌《下部贊》更好。正如翁拙瑞(P.Bryder)已經(jīng)說過的,“在171行中,有一個抄寫者的筆誤。最后一行寫作‘十二者惠明莊嚴(yán)佛’,應(yīng)該是‘十二者莊嚴(yán)惠明佛’”[10]111。這首贊美詩(H169-H172)的內(nèi)在邏輯,以及摩尼教諸神的名字,使這一點顯而易見。然而,福建抄本《摩尼光佛》的寫法是正確的(MG49/2:十二者莊嚴(yán)惠明佛)[2]474。19世紀(jì)的福建抄寫者注意到一個在9世紀(jì)未被注意的錯誤并糾正它,是不太可能的。更有可能的是,他/她據(jù)以抄寫的稿本中已經(jīng)有了正確的寫法。

      圖6 《貞明開正文科》(F10081-6)

      二、福建文書中保存的額外的贊美詩

      如上所述,上面引述的“頌”或“贊”(4)這個中文術(shù)語最初是指印度的贊頌詩(stotra)體裁,但后來“與最初標(biāo)記為諷頌(gāthā,偈頌)或重頌(geya,祇夜經(jīng))的詩句混合在一起了”(參見張廣達《唐代漢譯摩尼教殘卷——心王、相、三常、四處、種子等語詞試釋》,載《東方學(xué)報》,2004年第77期,第104-105頁)。是七言四句(一“行”七字,一節(jié)四行)[11]9,在第一個和第三個七言之后用一個空格來直觀地標(biāo)記。因此,在福建文書中所有出自《下部贊》的四句(在原版中也有)都有這些空格,但在有些情況下,我們會碰到兩個七言詩句之間也有這樣的空格,而這在敦煌《下部贊》中是沒有的。在下文中,我將展示福建文書中一些在《下部贊》中沒有的實例,因此我認(rèn)為,它們來自另一個贊美詩集。

      (一)MG43-45(5)這部分的第一段已經(jīng)在筆者的Quotations from the Dunhuang Hymnscroll in the Chinese Manichaean Xiapu corpus一文中出現(xiàn)過。MG還包括其他類似類型的詩行(七言四行詩),筆者在這里沒有探討:MG14/8-15/3=MG60/7-61/2;MG60/5-6[=H303]、MG62/2-5、MG75/1-9、MG76/6-9、MG77/3-6、MG77/9-78/3、MG78/6-78/9、MG80/3-4、MG86/6-87/1。

      MG43是一個值得注意的例子(見圖2):如上所示,前兩行來自H135,第4-5行來自H127,而第8行(和MG44的第1行)引用自H030。因此,本頁有三個準(zhǔn)確的引文來自《下部贊》的三首贊美詩,而MG43的第6-7行在視覺上具有完全相同的結(jié)構(gòu),不見于敦煌摩尼教抄本:

      仰啟摩尼大圣尊,愿降慈悲哀愍我。

      早闡光明福德解脫門,舍除我等諸愆咎。

      第7行顯然包含兩個版本(圖2):“門”可以通過兩種可能的方式進行修飾:1.“福德門”;2.“解脫門”。由于所有其他各行都由七個字組成,因此很明顯,在這一行中,應(yīng)該讀“解脫”或“福德”,但絕不能兩者都讀(6)人們只能推測包含這兩個概念的可能的原因:這可能是因為這個小小的改變而被唱兩遍(盡管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指向這個方向);或者兩種傳寫有這樣的小差異,編纂者想將兩者都保留下來。。值得注意的是,在稍后將詳細(xì)審查題為《點燈七層科冊》的抄本中,遇到相同的兩行(1/3-4),盡管由于抄本已損壞,前面幾個字缺失了(圖3)。

      圖2 《摩尼光佛》頁43[6]203圖6b

      圖3 《點燈七層科冊》頁1 [4]7

      有趣的是,DQK第4行采用了MG兩種寫法中的第一種(福德門)。DQK這兩行的上半部分四個字殘缺,但是很容易借助《摩尼光佛》而復(fù)原。

      MG43/6-7:仰啟摩尼大圣尊,愿降慈悲哀愍我;早闡光明解脫福德門,舍除我等諸愆咎

      DQK1/3-4:□□摩尼大圣尊,降愿慈悲哀憫我;□□光明福德門,舍除我等諸愆咎

      從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損壞的DQK中,“啟”的下部和“闡”的左邊仍然可以看到。DQK的“降愿”應(yīng)作“愿降”,這證明MG版可能更正宗。

      四句七言(分兩行)而七言之間有空格的格式與其他行的情況完全相同;此外,這里應(yīng)用的術(shù)語與《下部贊》非常相似,這里我列出了完全平行的表達:“啟”(H041,H121-135,H139,H141,H142,H150,H152,H402);“大圣尊”(H063);“愿降”(H055、H185、H186、H262、H352、H403)搭配“慈悲”;“哀愍”(H408);“解脫門”(H017,H144,H344);“舍(……)愆咎”(H046,H121,H371)。

      這些特定的詩句(MG43/6-7=DQK1/3-4)上下文是出自《下部贊》(H030、H127、H135)三首贊美詩的精確引文,格式和使用的詞匯也類似《下部贊》,因此,在我看來,合乎邏輯的假設(shè)是:它們也必然出自類似的贊美詩集;這一行也在另一份抄本中被引用,這一行有相同的措辭,但沒有上述兩個選項,這一事實增強了存在另一個贊美詩集的可能性,這個贊美詩集可能包含《下部贊》的贊美詩,也包含相同形式的其他贊美詩。

      基于這個實例,人們能夠檢索出更多的可能出自《下部贊》異本的詩句。MG抄本就可能包含一些額外的這類詩句,與作為這一思路起點的詩句很接近。我著錄這些詩句(在下面的中文文本中寫作黑體)如下:

      MG44/2-46/5:

      MG44/2:寶光降福電光王,變化急于想念寂

      MG44/3:或出八地入十天,或入八地十天出

      MG44/4:復(fù)告冥空一切眾,大力敬信尊神輩

      [=H140/a-b]

      MG44/5:及諸天界諸天子,護持清凈正法者

      [=H140/c-d]

      MG44/6:天地本來真父母,草木花果是其乳

      MG44/7:天地覆載汝身存,因此養(yǎng)育得活路

      MG44/8:盈目瞻仰大慈尊,咸開善口替稱揚

      MG45/1:各承珍重廣大智,皈依能使夷數(shù)王

      MG45/2:普愿靈魂登正路,速脫涅槃凈國土

      [=H119/a-b]

      MG45/3:七厄四苦彼元無,是故名為常樂處

      [=H119/c-d]

      MG45/4:是故澄心禮稱贊,除諸亂意真實言

      [=H011/a-b]

      MG45/5:承前不覺造諸愆,今夜懇懺罪消滅

      [=H011/c-d]

      MG45/6:大圣每將解脫船,常在五濁來運載

      MG45/7:愿收我等入明宮,頂禮三常及五大

      MG45/8:惟愿今時聽我啟,降大威神護我等

      [=H206/a-b]

      MG46/1:任巧方便自遮防,務(wù)得安寧離冤敵

      [=H206/c-d]

      MG46/2:遂化先意降魔將,串佩五明為甲仗

      MG46/3:保護明界大慈尊,掃蕩魔軍除逆黨

      [MG46/4:稱贊再甦蘇,貞明及惠明,舍我諸愆

      MG46/5:咎,保護離災(zāi)殃,降大平安福

      除了最后兩行是一種很晚才加上去的后記,而且格式也不同,這幾節(jié)詩句的格式與《下部贊》本身的格式完全相同;此外,它們包含特殊的摩尼教術(shù)語,筆者將其分為三種類型:

      1.其他摩尼教典籍中的表述:八地、十天、明宮、三常、五大、先意、降魔將、魔軍、逆黨、五明、明界。在這里,簡短的講解可能會有所幫助。根據(jù)摩尼教體系,受造的宇宙有八地和十天,太陽和月亮被稱為光明宮(如H127:日月光明宮),是通向光明界的中間站,明界以三常和五大為特征:“三?!庇蓚ゴ笾?the Father of Greatness)、芳香空氣(the Fragrant Air)和寶地(the Precious Earth)組成,“五大”在這三者之外再加上十二永世(the Twelve Aeons)和永世之永世(Aeons of Aeons)[12]97-98,[13],[14]。初人(the First Man)在中國摩尼教文獻的術(shù)語中被稱為“先意”(T017、T146;H062;H124;H149;H369),他為了保護明界(例如H122;H234;H261;H275;H289;H294),被派去對抗魔軍(H054)的逆黨(H215),因此成為一個擊敗惡魔的將軍(降魔將:H218)。

      2.與《下部贊》形式略有不同的表述:電光王、夷數(shù)王。光明童女(the Virgin of Light)中文譯名的核心部分是不變的—即“電光”(H151),但有時會添加更多的頭銜:“電光明”(H126)和“電光佛”(H171)。霞浦文書多次加稱“王”或“王佛”:“電光王”(MG26/8);“電光王佛”(MG22/2),后一種形式出現(xiàn)在其他幾部霞浦抄本中(《冥福請佛文》《明門初傳請科本師》《興福祖慶誕科》《送佛文》)??偠灾巴酢?‘king’ or ‘royal’)的頭銜從未出現(xiàn)在敦煌本中,而是霞浦文本中的典型名稱,這表明該行的這一特定部分不太可能出自《下部贊》或類似的唐朝贊美詩集;如果最終能上溯到唐代原作,那么原先應(yīng)該是“電光佛”,后來“佛”必定被“王”所取代。

      3.有一種在其他文本中沒有出現(xiàn)但完全符合中國摩尼教術(shù)語邏輯的表述:“解脫船”。H017和H344有“解脫門”,H030有“解脫水”,H114有“解脫處”。此外,船舫(boats)、船(ships)和運渡(ferries)的比喻主要是用來指解脫者(the worthy ones)和光明分子(light)飛升明界所使用的交通工具[15],因此“解脫船”的表述看來明顯是摩尼教的,盡管它沒有出現(xiàn)在其他摩尼教文本中(7)然而,它確實出現(xiàn)在宗曉(1151—1214)的題為《樂邦文類》(T47n1969_p0230b08)的宋代佛經(jīng)中。。

      總而言之,這部分MG包含來自敦煌《下部贊》原來的詩句,其中散布著任何中國摩尼教經(jīng)文中都沒有出現(xiàn)過的詩句,但它們的格式和術(shù)語都與敦煌贊美詩非常相似。這些術(shù)語的絕大多數(shù)與唐代摩尼教經(jīng)文中的術(shù)語完全吻合,因此我猜想這些詩句最終也來自唐代另一種更大部頭的贊美詩集。

      (二)點燈七層科冊(DQK)

      順便說一句,上面引用的MG中的一些詩句與另一份題為《點燈七層科冊》(DQK1/1-7,2/1-3,見圖4)的抄本中的那些詩句是吻合的,這些詩句也以相同的格式排列,總是在第七個字后面加一個空格,這是敦煌《下部贊》的標(biāo)準(zhǔn)格式[4]107-108,DQK中還有一些其他詩句,恕不贅述(DQK6/4-7、DQK7/6-7)。

      圖4 《點燈七層科冊》1-2[4]7

      1/1-7.

      1□□□界內(nèi)外中,皆是貞明垂教誡

      2□□寶相三界內(nèi),是真實相光明眾

      3□□摩尼大圣尊,降愿慈悲哀憫我

      [=MG43/6]

      4□□光明福德門,舍除我等諸愆咎

      [=MG43/7]

      5[寶]光降福電光佛,變化及于想念寂(8)根據(jù)MG44/2,在這行的開頭構(gòu)擬了“寶”字,不過,在抄本上仍然可以看到“寶”字的底部。

      [=MG44/2]

      6或出八地入十天,或入八地十天出

      [=MG44/3]

      7□明命及四天王,令禁魔冤安世界

      2/1-3.

      1無上貞明廣自在,以明降暗禁生死

      2惟愿今時聽我啟,降大威神護我等

      [=H206;MG45/8;XQK4b/3-4]

      3任巧方便自遮防,無等安寧離冤地

      [=H206;MG46/1;XQK4b/3-4]

      最后兩行與H206相同,因此我們再次碰到已知的詩句和未知的詩句混合在一起的情況。此外,如前所述,DQK的某些詩句(未出現(xiàn)在《下部贊》中)確實與MG中的詩句相吻合:DQK1/3-4=MG43/6-7;DQK1/5-6=MG44/2-3;DQK2/2-3=MG45/8-46/1。其余的詩句沒有出現(xiàn)在任何其他經(jīng)文中。很明顯,只有雙行吻合,這看來是有道理的,因為霞浦抄本中的兩行構(gòu)成了敦煌抄本中的一行(每行有四句七言)。第二個實例是來自《下部贊》(H206)的引文,也出現(xiàn)在XQK(4b/3-4)中。這看來證實了這些雙行確實出自類似于《下部贊》的抄本的假設(shè)。

      雖然上述詩句互相吻合,但它們之間也有一些細(xì)微但重要的區(qū)別:《下部贊》寫作“電光佛”,而霞浦抄本幾乎總是加上“王”字,寫作“電光王”;然而,這里DQK例外地使用了敦煌本的寫法“電光佛”,可能是因為它引用了類似敦煌的抄本,即使在其他情況下,當(dāng)它不是引用時,它寫成典型的霞浦形式(DQK10/2:電光王佛)。雖然在DQK1/5中使用這個摩尼教神名的三個字形式的“電光佛”的原因,明顯在于七言句的結(jié)構(gòu)(4+3個字),但編纂者可以很容易地像在MG(44/2)那樣,使用“電光王”這三個字(9)MG和DQK之間的其他區(qū)別包括引人注目的“及”(DQK1/5)和“急”(MG44/2),其中DQK的寫法“及”看來更符合上下文的意思。。

      “光明眾”(DQK1/2)與敦煌本的術(shù)語逐字吻合(H127、H152、H195、H362、H377),“以明降暗”(DQK2/1)則至少與敦煌文書中的兩個表述相近:“以光明力降伏暗性”(T218);“明降暗”(H225)。

      (三)貞明開正文科

      更進一步的例子(10)在此不贅的例子(參見王丁《摩尼教與霞浦文書、屏南文書的新發(fā)現(xiàn)》,載《中山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8年第5期,第113-127頁)包括:W03014-7=F02013-6(第122頁);W04023-4=F03022-24(第122頁);W07037-9=F05037-9(第122頁);W22127-32=F20165-70(第125頁)=H160-163。來自福建省屏南縣題為《貞明開正文科》(ZKW)的抄本,該抄本有兩個版本(W和F),由王丁于2018年刊布[7]。

      如上所述,本抄本中引用了H140、H160-167和H193。上述情況再次出現(xiàn),我們看《下部贊》的一行詩句被抄寫成兩行(2×2×7個字),并且在一個獨一無二的實例中,我們看到了一首完整的贊美詩。根據(jù)王丁的版本,同一份抄本看來包含了幾行與MG中一樣格式的詩句(兩句七言,兩組之間有一個空格,盡管在某些情況下看不到空格),讓我引用兩份抄本的開頭,以《下部贊》的引文開始。

      1. W01001-6=F01001-6[7]122

      W01001滅除魔鬼毒難焰 其諸虛妄自然消

      [=H193a-b]

      F01001□□□□□□□ □諸虛妄□□□

      [=H193a-b]

      W01002借雜(11)這大概是敦煌《下部贊》“備辦”之訛。金底(12)這里的“金底”(和F01002)好像是個訛誤,《下部贊》作“全衣”。具押[甲]杖 利益童男及童女

      [=H193c-d]

      F01002然消(13)這大概是敦煌《下部贊》“備辦”之訛。金底具押[甲]杖 利益童女及童男

      [=H193c-d]

      W01003發(fā)大音聲相慰門(14)根據(jù)馬小鶴的意見,“門”為“同”(見F01003)之訛,楊富學(xué)等對此字未加校注(參見楊富學(xué)、宋建霞、蓋佳擇、包朗《屏南摩尼教文書〈貞明開正文科〉錄校并研究》,載《中東研究》2019年第2期,第29頁)。其聲猛亂如雷辰

      F01003發(fā)大音聲相慰同 其聲猛亂如雷庭(霆)

      W01004魔聞戰(zhàn)掉心膽雄 五坑崩塔(塌)毒山川

      F01004魔聞戰(zhàn)棹心瞻(膽)雄 五坑崩塔(塌)毒山川

      W01005民家因此戰(zhàn)得強 遂通善信奏明王

      [=MG19/7]

      F01005民家因此戰(zhàn)得強 遂通善信奏明王

      [=MG19/7]

      W01006勢至便化觀音出 直入大明降吉祥

      [=MG19/8]

      F01006勢至變出觀音佛 直入大明降吉祥

      [=MG19/8]

      這些屏南抄本的這部分(圖5)因此包含三個單元:

      圖5 《貞明開正文科》(F01001-6)

      (1)第一單元(W01001-2;F01001-2)相當(dāng)于《嘆諸護法明使文》中的H193,后面是另外兩單元七言四句,格式相同?!岸尽币辉~是暗宗及其所有相關(guān)事物的反復(fù)出現(xiàn)的特征[9]16-17,“毒難焰”一詞似乎是其變體,可能是一個訛誤,而敦煌版出現(xiàn)過“雜毒焰”一詞。這個毒的意念引出了第二單元中闡述的主題。

      (2)據(jù)我所知,第二單元(W01003-4;F01003-4)不見于任何其他漢文資料。這里描述的神話故事是一位神靈如雷霆般的呼號和魔族的反應(yīng),以及黑暗之地的毀滅?!拔蹇印币辉~是特定摩尼教概念的非常精確的措辭。它也出現(xiàn)在《摩尼教殘經(jīng)》(Traité)(T10)中,活靈(the Living Spirit,凈風(fēng))和善母(the Good Mother)降臨黑暗之地,拯救被困在那里的失去意識的初人(the First Man),從而將他從五坑中解救出來(“令出五坑”)。描述黑暗之地的H021也有類似的表述:“亦是惡業(yè)貪魔體,復(fù)是多形卑(=訴)斯;亦是暗界五重坑,復(fù)是無明五毒院。”這五個坑顯然與其他資料中提到的黑暗之地的五個世界/坑相同(敘利亞語:clm;帕提亞語:’hrywr;科普特語:(ptiou)nkosmos,tameia;希臘語:κσμοι,ντρα;拉丁語:antra)[16]48-49n.35(15)參見De moribus Manichaeorum 9,14;Contra Epistulam Fundamenti 28,1;In Enchiridion Epicteti 71.。以下引文證明了這一概念在各種非漢文資料中的存在。

      “但黑暗王國由五個庫組成……”(17)Psalm-Book(C.R.C Allbery.A Manichaean Psalm-Book,Part II, Stuttgart:Kohlhammer, 1938,p.9,pp.17-18): tmenterro hōs empkeke es?oop hentiou entamion...

      “……黑暗的五個深淵。”(18)Psalm-Book (C.R.C Allbery.A Manichaean Psalm-Book. Part II, Stuttgart: W. Kohlhammer, 1938,p.10,p.9): ptiou enoun empkeke...

      “……在黑暗之地的五個(世界)的五棵樹中?!?19)Kephalaia (H.J.Polotsky,A.B?hlig(ed.,übers.; mit einem Beitrag von H.Ibscher) Kephalaia I1.H?lfte(Lieferung 1-10), Stuttgart: W. Kohlhammer, 1940, p.48,p.15-16):hm ptiou p?ēn ethn ptiou [enkosmos ente] pkah empkeke.

      [(活靈The Living Spirit)]“為了創(chuàng)造那個偉大的結(jié)構(gòu)——新天堂,他填滿了死亡的五個溝渠并平整(它們)?!?20)M98/I/V/5-8(Mary Boyce, A Reader in Manichaean Middle Persian and Parthian.Texts with Notes,Téhéran-Liège: Bibliothèque Pahlavi; Leiden: E.J. Brill, 1975)text y; (A.W.Jackson, The Manichaean Cosmological Fragment M. 98-99 in Turfan Pahlavi, A.W. Jackson, Researches in Manichaeism.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Turfan Fragments, New York: AMS Press INC.,1965,pp.22-73[pp.32-33]):’wd r’z‘y / wzrg, why?t‘y nwg’br’pwrydn / r’y o h’n pnz knd’r ‘y mrg hngnd / ’wd h’mgyn qyrd.[18]226

      在初人(the First Man)局部勝利地降臨到黑暗之地之后,五坑即五個深淵,如同黑暗之地的毒性一樣,被毀滅了[19]。因此,屏南贊美詩中提到的五坑和黑暗王國的崩潰看來反映了對摩尼教宇宙起源說的高度熟悉。

      2.W13078-W14081 = F10081-6[7]123

      下一個例子(圖6)是兩部分抄本中保存的相同詩句,所以最終在屏南文書中一共出現(xiàn)了四次[7]122-123:

      W05030清凈喜慶大歡娛 愿從無上明尊降

      F04030清凈吉慶大歡喜 愿從無上天尊降

      W06031加彼天仙善神輩 在此無堂居往(住)者

      F04031加彼天仙善神輩 在此祠聽堂居住者

      W06032勸(勤)加踴躍相冥衛(wèi) 一切災(zāi)禍永消除

      F04032勤加踴躍相冥衛(wèi) 一切災(zāi)殃永消除

      W06033內(nèi)外安寧無障礙 廣慶勸(歡)榮新慶樂

      F04033內(nèi)外安寧無障礙 廣慶歡榮新慶樂

      F10081清凈喜

      W13078清凈喜慶大歡娛 愿從無上明尊降

      F10082慶大歡娛 愿從天(無)上明尊降

      W14079伽(加)被天仙善神輩 在此殿堂居住者

      F10083在此殿堂居住者 勤加踴躍相

      W14080勤加踴躍相冥衛(wèi) 一切災(zāi)禍永消除

      F10084冥衛(wèi) 一切災(zāi)禍永消除

      W14081內(nèi)外安寧無障礙 廣見歡榮新慶樂

      F10085內(nèi)外安寧無障礙 廣見歡榮

      F10086新慶樂

      編纂學(xué)方面的另一個有趣特征是,在第二種情況下,盡管詩句沒有正確排列在一行中,但仍小心地保留了空格。有些詞組類似于敦煌文書(無上明尊:T133、H047、H222;勤加:H189、H219、T169;踴躍:H208、H234、H292、T088、T316),一句七言(內(nèi)外安寧無障礙)實際上與H346c相同,但是,某些詩句(例如“在此殿堂居住者”)幾乎排除了該單元的所有部分直接出自唐代贊美詩集的可能性。

      3.W39232-4=F34266-9[7]127

      W39232日宮三寶第三尊 降魔伏(21)類似的F02013寫做“仗”,這是一個抄寫錯誤。毒寂滅神(22)類似的W03014和F02013寫做“寂鬼神”。上述詩句中的表述(寂滅)另有“滅,涅槃”之意,但在這里好像沒有意義,所以我把“滅”理解為神的修飾語,就像對仗的詩句中“明”修飾“門”一樣。

      F34266日宮三寶弟(第)三尊 降魔伏毒寂威(滅)神

      W39233愿降慈悲妙勝力(23)類似的W03015寫做“妙力會”。普收我等入明門(24)類似的F02014把“入明門”寫做“入明王”。

      F35267愿降慈悲妙勝力 普收我等入明門

      W39234永超苦海生死中 圣化神通復(fù)本宗

      F35268永超苦海生死中 安居常樂大明宮

      F35269卻還真寂無為境 圣化神通復(fù)本宗

      這是引文格式的一個獨特案例,因為乍一看W39232-4(圖7)是顯然沒有引用七言四句的唯一例子:在W39232-3之后只有一行,即只引用了《下部贊》格式的半行贊美詩,它并不對仗,因此總共只有三個空格,理論上空格的數(shù)量應(yīng)該是偶數(shù)。然而,如果我們看另一份抄本(F34266-68,圖8),這個異常格式的起源就變得很清楚了:抄寫員肯定漏掉那行的第二句(安居常樂大明宮)和下一行的第一句(卻還真寂無為境),從而導(dǎo)致抄漏了一整行(兩個半行),相當(dāng)于《下部贊》格式中的半行。因此,這個唯一的例子,對于通常的引用格式來說是一個明顯的例外,結(jié)果證明是一個抄寫錯誤,這證實這些詩句是從結(jié)構(gòu)上類似于《下部贊》的詩集中抄寫下來的。

      這段詩句的許多術(shù)語與敦煌經(jīng)書類似。太陽在漢文摩尼教文書中常被稱為太陽宮:“日月宮,二光明殿”(H389-390);“日月光明宮”(H127);“日月宮殿”(H398);“日月宮”(T014);“日月光明宮殿”(T120);“日宮”(T211)。

      與此類似,在敦煌文書中,“降魔”“伏魔”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類似的語境中:“明降暗”(H225);“能降黑暗諸魔類”(H187);“降魔伏外道”(H219);“降魔使”(H130);“降伏二種無明暗夜”(T201-202);“以光明力降伏暗性”(T218);“明使降魔”(T218);“降伏諸魔”(T219);“降魔勝使”(T110);“降伏魔怨”(T114)。

      此外,“愿降慈悲”在敦煌《下部贊》中出現(xiàn)過兩次(H262、H352;H035也出現(xiàn)了“降慈悲”,不過沒有“愿”字)。“明門”在《摩尼教殘經(jīng)》中出現(xiàn)了兩次(T327、T343),“苦?!背霈F(xiàn)在《下部贊》(H252,H406)中,“超”一詞也在類似語境中出現(xiàn)過:“超火?!?H085)。

      《下部贊》也提供了意思接近“復(fù)本宗”的詩句:“送還于本宗祖”(H245)?!鞍簿印?比照H276、H324、H335)、“常樂”(比照H119、H223、H266、H285、T200、H289、H316、T310、H337)、“明宮”(比照H127,H145)也都在敦煌文書中出現(xiàn)過。

      此處列出敦煌文書中的類似之處,以說明這些詩句在沒有逐字引用它們的情況下,與敦煌經(jīng)書的術(shù)語有明顯的相似之處,因此可以追溯到唐代。

      其他表述在敦煌文書中沒有類似的表達,但似乎屬于曾經(jīng)存在的術(shù)語庫。上述贊美詩中的“日宮三寶第三尊”,在現(xiàn)存敦煌文書中沒有看到與之對應(yīng)的中文,但看來是對第三使(the Third Envoy)的一個很好的描述,根據(jù)摩尼教的想象,他居住在太陽上(25)Kephalaia(IAIN GARDNER,The Kephalaia of the Teacher: The Edited Coptic Manichaean Texts in Translation with Commentary, Leiden: E.J. Brill,1995,P84):“(白天)的船上的三個寶座:一個是使者(the Ambassador)的寶座,第二個是大靈(the Great Spirit)的,第三個是活靈(the Living Spirit)?!?。

      基于手稿學(xué)特征和獨特的摩尼教術(shù)語,我提出了一些論證,即新確認(rèn)的福建文書不僅包含我們所知的《下部贊》引文,而且還包含出自另一個失傳的贊美詩集的引文,此贊美詩集可能可以追溯到唐代。無論這里討論的引文的確切來源如何,但它們肯定是漢文摩尼教贊美詩的重要樣本,肯定會為后代提供更多思考的資源。

      猜你喜歡
      摩尼教霞浦電光
      霞浦灘涂
      霞浦
      兩宋《五來子》曲與西域摩尼教淵源探——紀(jì)念選堂先生名作《穆護歌考》發(fā)表四十周年
      兩宋《五來子》曲與西域摩尼教淵源探——紀(jì)念選堂先生名作《穆護歌考》發(fā)表四十周年
      中和農(nóng)信霞浦金融扶貧尋訪
      社會與公益(2017年7期)2017-05-30 03:09:51
      關(guān)于唐寫本《摩尼教經(jīng)》的解讀
      電光聚合物薄膜傳感器及其電光性能
      材質(zhì)放大鏡電光閃耀亮片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2:27:25
      電光誘導(dǎo)標(biāo)在新嶺隧道改擴建中的應(yīng)用
      摩尼教經(jīng)典TⅡD和《占卜書》第十九段
      旅游| 郸城县| 海南省| 焉耆| 恩平市| 中江县| 瑞安市| 安庆市| 左贡县| 临泽县| 南通市| 林口县| 教育| 彰化市| 桑日县| 桃源县| 吴忠市| 永康市| 北流市| 华蓥市| 吉木萨尔县| 宕昌县| 江西省| 中方县| 辰溪县| 天全县| 宝清县| 襄垣县| 乌拉特中旗| 和平区| 乌鲁木齐县| 宣威市| 霸州市| 电白县| 个旧市| 太和县| 清涧县| 阳江市| 共和县| 苏州市| 桦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