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威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心內科,河南 洛陽 471000
急性心肌梗死(STEMI)是指冠狀動脈急性閉塞導致血流中斷,從而造成局部心肌缺血性壞死,該病具有發(fā)病快、致死率高、預后差等特點,發(fā)病期及時搶救對患者有重大意義。隨著目前醫(yī)療科技不斷發(fā)展,治療STEMI方式較多,血栓抽吸是目前興起的一種治療手段,該方式是利用抽吸導管將血栓吸出的介入治療,但老年患者手術存在較大風險,且該方式易引發(fā)各種不良心血管事件,因此,治療期間給予關鍵藥物穩(wěn)定病情尤為重要。替羅非班是一種可逆性GPIIb/IIIa 受體拮抗劑,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有效改善心肌灌注及心肌缺血、缺氧情況,但對于使用方式存在較大異議[1-2]。因此,本研究探討替羅非班不同用藥方法對老年STEMI血栓抽吸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選擇2016 年8 月—2019 年12 月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收治的老年STEMI 血栓抽吸患者120 例,根據(jù)抽簽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各60 例。觀察組中男38 例,女22例;年齡62~78 歲,平均年齡(70.56±3.17)歲。對照組中男33 例,女27 例;年齡65~78 歲,平均年齡(71.25±3.33)歲。納入標準:經實驗室及心電圖檢查診斷為STEMI;均于發(fā)病12 小時內入院治療;經冠狀動脈造影顯示,至少有1 條血管狹窄程度>75%;均采用血栓抽吸治療;患者家屬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器臟嚴重功能障礙者;患慢性感染、免疫系統(tǒng)疾病或結締組織疾病等;患精神系統(tǒng)疾病;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兩組上述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確診后立即給予服用阿司匹林(黑龍江省地納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3022211,規(guī)格:300 mg)300 mg、硫酸氫氯吡格雷(Sanofi Clir SNC,H20150257,規(guī)格:300 mg)300 mg,迅速完成心電圖、血常規(guī)、血生化等相關檢查,確認無手術禁忌后,立即送入心導管室進行急診手術,根據(jù)冠狀動脈造影確認病變部位,采用血栓抽吸術,反復3~5 次吸出血栓后,再次造影確認冠狀動脈有無血栓征象。
1.2.1 對照組:經造影后,給予靜脈推注鹽酸替羅非班注射液(Correvio Australia Pty Ltd,H20150589,規(guī)格:50 ml:12.5 mg,以C22H36N2O5S計)10 μg/kg。
1.2.2 觀察組:經造影后,給予閉塞或重度狹窄冠狀脈開口處注射鹽酸替羅非班注射液10 μg/kg。兩組均持續(xù)給予0.15 μg/kg·min)劑量,通過微量泵靜脈持續(xù)泵入,連續(xù)使用36 h。
(1)不良心血管事件:對兩組患者進行為期6 個月隨訪,記錄6 個月內患者再次出現(xiàn)心絞痛、血運重建、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嚴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2)心功能:分別于治療前、治療1 周后,采用超聲心電圖對兩組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心室舒張末內徑(LVEDd)等心功能指標進行評估。(3)ST段回落程度:治療1周后,觀察兩組ST段回落程度,根據(jù)J 點后20 ms 計算ST 段回落程度,ST 段回落>70%為完全回落;回落在30%~70%之間為部分回落;回落<30%判定為無回落,并計算完全回落、部分回落總和。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3.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隨訪6 個月內,觀察組不良心血管事件總發(fā)生率6.67%低于對照組20.00%(P<0.05),見表1。
治療后,兩組LVEF 水平較治療前上升,LVEDd 水平較治療前下降,且觀察組水平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比較兩組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 例(%)
表2 比較兩組心功能恢復情況(±s)
表2 比較兩組心功能恢復情況(±s)
注:較同組治療前對比,aP<0.05
時間治療前組別觀察組(n=60)對照組(n=60)tP治療后觀察組(n=60)對照組(n=60)tP LVEF(%)40.42±10.46 40.33±10.58 0.047 0.963 59.54±12.07a 55.31±9.86a 2.102 0.038 LVEDd(mm)60.52±9.56 60.87±9.71 0.199 0.843 49.85±6.29a 54.58±6.87a 3.934<0.001
治療1 周后,觀察組ST 段總回落率98.33%高于對照組86.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比較兩組ST段回落程度 例(%)
STMEI 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xù)性缺氧缺血所致的心肌壞死,是最嚴重的一種冠心病類型,其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多與過度勞累、情緒激動、暴飲暴食等因素有關,該病多發(fā)于中老年人群,因目前人口老年化上升和日常生活不斷轉變,STEMI 發(fā)病率已成流行趨勢,且具有發(fā)病快、致死率高、預后差等特點,發(fā)病12小時內緊急治療對患者生命安全有重大意義[3]。臨床治療STEMI方式較多,隨著目前醫(yī)療科技不斷發(fā)展,血栓抽吸治療被廣泛應用,該方式雖可在治療期間通過導管引流出血栓,起到預防冠狀脈無復流等并發(fā)癥作用,但因老年急性患者病情危急,治療期間風險性極大,因此,在治療期間給予藥物穩(wěn)定病情尤為重要。有研究顯示,替羅非班對于治療STEMI有較大成就,該藥具有較強抗血栓性、改善心肌灌注等作用,但對于用藥方式存在較大爭議[4-5]。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心功能恢復情況及ST 段回落程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分析原因在于,替羅非班是一種可逆性GPIIb/IIIa 受體拮抗劑,屬于新型抗血小板藥物,該藥可與GPIIb/IIIa 受體結合,占據(jù)其交聯(lián)位點起到競爭性抑制血小板匯聚作用,促進冠狀動脈及心肌組織灌注恢復,該藥還具有可逆性、高選擇性等特點,是臨床效果最佳的抗血小板聚集藥物。該藥還可降低血清可溶性CD40 配體、缺氧誘導因子α 及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水平,從而降低血管炎癥反應,保護血管內皮[6-7];通過梗阻冠狀脈開口處注射可使藥物直達病變部位,冠狀脈及局部微循環(huán)內藥物濃度較高,提高藥物與GPIIb/IIIa 受體結合率,抑制纖維蛋白與GPIIb/IIIa受體結合,抑制冠狀脈微血管血栓形成,從而改善心肌灌注;替羅非班還具有藥效快的特點,通過閉塞或重度狹窄冠狀脈開口處注射可迅速抑制炎癥反應,保護血管內皮,從而改善心肌缺氧缺血情況,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率[8-10]。
綜上所述,通過閉塞或重度狹窄冠脈開口處注射替羅非班可有效降低老年STEMI血栓抽吸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改善心功能,提高ST段回落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