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菊 朱金明
【摘 要】“小組領學”讓學生站到教室的中央,領學組合作分享預習收獲,接受學習組的質疑并組織目標檢測。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巧妙地引導,讓不同層次學生在學習知識、發(fā)展能力的同時,體驗成功,收獲自信。
【關鍵詞】“領學制”;小組領學;合作分享;目標檢測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1)86-0014-02
【作者簡介】1.金菊,江蘇省泗陽雙語實驗學校(江蘇泗陽,223700)教科室副主任,一級教師,宿遷市數(shù)學學科帶頭人;2.朱金明,江蘇省泗陽雙語實驗學校(江蘇泗陽,223700)教務副主任,一級教師,宿遷市數(shù)學學科帶頭人。
葉瀾教授在《“新基礎教育”論——關于當代中國學校變革的探究與認識》一書中指出:在學校教育中,學科的獨特價值在于育人,在于學生的發(fā)展,學科應具有豐富和發(fā)展學生生命的意義。“領學制”旨在通過變革課堂結構,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德智并重,讓“全人教育”落地生根?!邦I學制”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小組領學”,主要是領學新知、答疑解惑、目標檢測。通過讓學生登臺領學展示,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本文以蘇教版五下《分數(shù)的意義》一課的教學為例,再現(xiàn)“小組領學”環(huán)節(jié)的具體實施過程。
一、分享體會,“領”新知
通過課前的深度預習與課始的研習交流,領學組已經(jīng)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準備登臺。此環(huán)節(jié)主要展示領學小組集體領學,雖然小組成員各有分工,但領學時相互補充、及時矯正,充分彰顯小組共同體的力量。
領學者1(組長):我來和大家分享我的探究單……請大家看第四幅圖,把一些圓平均分成3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用[13]來表示。我原來這里填錯了,看到一共有6個圓,涂色的有2個,就填了[26]。昨晚微信群討論時我們組同學提醒我,這道題不能看圓的個數(shù),要看分成的份數(shù)。
領學者4:我補充,要看這些圓被“平均”分成的份數(shù)。
領學者3:我也有補充,請大家看圖中的虛線,這里可以很清楚地看到6個圓被平均分成了3份,分母就是3,涂色的占其中的1份,分子是1,所以正確答案是[13]。
領學者1:關于“探究一”,我的發(fā)現(xiàn)是只要是平均分,都可以用分數(shù)表示。大家同意嗎?
領學者2:我發(fā)現(xiàn)在平均分的情況下,其中的一份就是幾分之一,其中的幾份就是幾分之幾。
師:同學們,你們認為誰的發(fā)現(xiàn)最能概括這4道題?
…………
師:是的,不管是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還是一些物體,只要平均分,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就可以用分數(shù)來表示。(完善板書)
領學者在充分預習與準備后,將自己的思維過程與大家分享,領學組成員互相幫助、互相補白,充分展現(xiàn)集體的力量。教師只在重點處加以點撥、總結或強調。學生通過登臺展示體驗成功、收獲自信,許多原本不敢表達的學生,在經(jīng)歷領學的體驗后,想表達,爭表達,盼著下一次領學。
二、答疑釋疑,“領”解惑
愛因斯坦說:“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蔽覈糯軐W家老子認為:那些最具智慧的圣人恰恰就像孩子,因為他們有好奇心,喜歡探索和刨根究底。“領學制”設置了“答疑解惑”環(huán)節(jié),目的是釋放兒童的天性,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每一堂課都有精彩問題誕生。如:
生1:分子和分母可以調換位置嗎?
生2:分子可以比分母大嗎?
領學者1:我來解答第一個問題。我想是不可以的,比如六分之二,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2份。如果交換位置就表示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6份,它們的意義不相同,所以是不可以調換位置的。
領學者4:我來回答第二個問題。我覺得分子可以比分母大,我在生活中看到過二分之三、六分之七。
師:其實,不僅有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數(shù),還有分子和分母同樣大的分數(shù),我們后續(xù)會學到。
學習組提出的問題主要由領學組解答,若領學組解答不出來,可以由學習組解答;若學習組也不會,則由教師出場解答。有時也可能會出現(xiàn)教師也解決不了的問題,那就課后師生一起查閱資料,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加強自身的知識儲備,以備不速之“問”。
三、共享檢測,“領”達標
目標檢測即課堂練習。交流目標檢測題是鞏固新知的必要環(huán)節(jié),一般指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進行解答,以此了解全班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
領學者4:大家看,這是我們組給大家?guī)淼哪繕藱z測題(如圖1),請大家思考一下。誰愿意和我們分享一下你的思考?……
“領學制”讓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教授者,而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向導;學生也不再是知識的接受者,而是主動的學習者、共同的“攜行者”,他們自主預習、深入探究,通過群體的力量解決問題,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共享成功的喜悅。“領學制”變學科教學為學科育人,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都能勇敢地探索知識、自信地展示自我,感受學習的樂趣。
35695005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