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宏
小時候我家住在大院平房里,鄰里之間都按照輩分和年齡排輩兒,孩子們之間也特別親熱。誰家有了大事,全院人一起出動幫忙,誰家大人工作忙,孩子就在鄰居家吃飯甚至留宿。那時的老院子里,總是彌漫著一股令人難忘的味道,那時的鄰里,總是充滿著一種割不斷的深情??呻S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人們都住進了樓房,加之現(xiàn)代人的學習和工作日益繁重,鄰里之間的關(guān)系變得越發(fā)淡漠,顯得生疏了。
五年前搬到現(xiàn)在住的小區(qū)正好臨近春節(jié),在家休年假的我?guī)е⒆訌某匈I東西回來,突然看到樓道里的煙頭和滿是塵土的扶手。我心里一動,決定帶著孩子一起清掃樓道,擦樓梯扶手。經(jīng)過我和孩子的一番辛苦忙碌,不僅使樓道干凈整潔了,而且路過的鄰居向我們表達了謝意,彼此之間也從陌生到認識。就這樣,我們和鄰居的關(guān)系拉近了不少。
愛人在銀行工作,每年春節(jié)前都會發(fā)很多大小不一的福字和窗花,我便帶著愛人和孩子挨家挨戶送給鄰居們。鄰居們對我們的來訪既驚訝又感動,有的鄰居沏了好茶款待我們,有的鄰居送給我家孩子糖果,還有的鄰居說以后有事要相互幫助。我們在帶著孩子一起傳遞美好祝福的同時,也打破了鄰里之間的陌生感。
第二年春節(jié)前夕,我再次帶著孩子掃樓道時,有的鄰居聽到動靜也帶著孩子出來一起清掃;鄰居吳伯是位業(yè)余書法家,看到這情景,他主動給每家每戶寫了春聯(lián);還有位鄰居的父親是攝影愛好者,他將父親拍得非常紅火喜慶的照片,用小相框鑲嵌起來掛在每層樓道的墻壁上作為裝飾……一時間,鄰居們紛紛行動起來,幾戶人家甚至自發(fā)地排起了“值日表”,每半個月定期帶著孩子清掃樓道、擦樓梯扶手。
從那以后,每當我打開樓棟對講門走進樓道時,都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溫馨、祥和,讓職場打拼的種種艱辛和生活里的些許不如意得到了緩解。
與此同時,鄰居之間的互動也更多了。吳伯在一個周末來到我家,說他想無償教樓棟里的孩子練硬筆書法,問我家孩子是否愿意參加。于是,我家孩子和其他9個孩子一起,成了吳伯的“入室弟子”。到了春節(jié),我們也會提上水果、牛奶、點心,登門對吳伯表示感謝;住在三樓的自由撰稿人小趙自發(fā)地承擔起給孩子們輔導作文、無償打印試卷和學習資料的任務,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疫情期間,在藥店工作的孫姐自費買了一些N95口罩,送給有孩子的鄰居們,并囑咐我們做好防疫工作,讓我們非常感動……
轉(zhuǎn)眼間春節(jié)又快到了,孩子突然變得神神秘秘的,沒事就關(guān)在房間里不知鼓搗什么。在我和愛人的詢問下才告訴我們,他和樓里的孩子們打算每人出一個節(jié)目,在大年初六表演給樓里的“家人們”看,現(xiàn)在正在緊張排練中。我聽后問他們打算在哪里表演。孩子讓我不用擔心,說一樓小菲的奶奶是樓長,已經(jīng)幫忙協(xié)調(diào)了居委會的活動室,到時候會通知樓里的“家人們”來看演出。
我非常欣慰孩子懂得了“家”的含義。家不僅是我們?nèi)谌说男〖?,更是樓棟里家家戶戶的“大家”。如果每個樓棟都能像我們這樣親如一家,社會就會更和諧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