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普學旺帶世界去追故事的彝家赤子

      2021-03-18 08:57:18范春艷
      今日民族 2021年1期
      關鍵詞:彝文紅魚古籍

      □ 文 / 范春艷

      普學旺認為,漢族題材云南少數(shù)民族古籍是中華文化認同的特色產物和西南邊疆各少數(shù)民族人民與漢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見證,對加強和促進民族團結,增強民族文化自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重要意義。

      一群八九歲的孩子放了學,興高采烈地把書包一扔,相互邀約著,他們要跟著村里的老爺爺去放牛。長長的山坡上,領頭的牛脖上,鈴鐺搖搖晃晃,沿路灑下一串清脆的鈴聲。慈愛的老爺爺用悠長的語調給孩子們講故事:“上回我們說到哪里啦?說到那條多么好看的紅魚一下子變成了一個水靈靈的姑娘,給小伙子做飯……”孩子們則七嘴八舌地追問各種細節(jié),其中一個孩子眼睛格外亮,聽得格外認真……

      數(shù)十年后,云南省民語委辦公室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古籍文獻專家、云南省“云嶺文化名家”普學旺再度回憶起童年的這一幕,他說:“我覺得我一直沒有從那個山坡上走出來。感覺冥冥之中自有一份使命,我后來的許多成果都緣起于那個山坡,緣起于童年時放牛爺爺講述的故事。”

      山坡上的紅魚姑娘將他“送到”北京又喚回來

      1962年,普學旺出生在新平縣一個叫峨利莫的村寨,奶奶是一位彝族的巫師。他還沒出生,奶奶就去世了,但是奶奶用巫術給人治病,安慰村民心靈的神奇本領卻一直在家族中傳誦,也引發(fā)了普學旺對彝族文化極大的興趣。

      后來,當?shù)亟M建新村,普學旺的母親很有遠見,大力主張搬到了土地更多,離學校也更近的峨地左村,并把到了學齡的普學旺送進了離家不遠的小學。

      當時的小學由一所舊大院改建而成,孩子們周一到周六上午都要上課,周六下午就可以放假休息。休息的時候,大家都喜歡跟著村里的老爺爺去放牛,文章開始時的一幕,就發(fā)生在每個放牛的懵懂周末。

      普學旺說:“其實那個爺爺當時主要是知道我們走不動了,就用故事分散大家的注意力。直到現(xiàn)在,我都沒有再聽到比那個爺爺講得更動聽的故事了。”

      那個故事,就是當?shù)匾妥迕耖g有名的“紅魚姑娘”。當時懵懂的普學旺就覺得這個故事非常有意思,印象深刻。小學畢業(yè)后,考上初中的普學旺到了離家有4 個小時步行路程的老廠鄉(xiāng)中學就讀,每周還要回家自帶米菜。

      普學旺初中畢業(yè)后,正值1978 年恢復高考。成績很好的普學旺考上了玉溪師范學校新平班,并在畢業(yè)后成為了一名小學老師,再度回到了哀牢山下的新平縣鄉(xiāng)村,在幾個小學之間輾轉教書。

      普學旺(左三)一家人合影

      新平彝文古籍保存者施學忠

      山里的日子清苦,普學旺又撿拾起童年的愛好,和周圍的村民們來往玩耍,通過收音機了解山外世界的變化,種菜養(yǎng)雞,甚至還自學木工,給自己打了一整套木質家具,自得其樂。

      直到1982 年的寒假,普學旺和其他老師一起到鄉(xiāng)里開會,會議臨近結束時,主持會議的校長通知了一個消息:中央民族學院(現(xiàn)為中央民族大學)要招收一個彝文大專班,招收對象是掌握1000 個以上彝文單字的在職干部,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報考。

      其他人聽過也就算了,普學旺卻記在了心里。他說:“我當時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機會,彝文單字我知道一些,雖然還不到1000 個,但是村里的‘畢摩’(彝族社會中的神職人員和文化學者)是我的堂爺爺(爺爺?shù)奶眯郑?,我可以跟著他學?!?/p>

      回到家后,普學旺和母親一商量,覺得完全可行。于是母子倆一起去找了畢摩,請求畢摩教授普學旺彝文。對方很爽快地答應了,在接下來的4 個來月里,普學旺全身心地沉浸到了彝文的學習中,他拜托自己的爺爺找到了幾本易學的彝文古籍,把書桌搬到了生產隊閑置的倉庫里,刻苦學習彝文。為在短時間內學會更多的彝文,他一坐就是一兩個小時,坐疼了屁股,就搬來家里的枕頭墊在木凳上,繼續(xù)學習。

      然而,在學習中,普學旺卻遇到了一個困惑,有的古籍中彝文是從左到右書寫、從左到右閱讀;有的則是從右到左書寫、卻從左到右閱讀,到底怎樣才對呢?當畢摩的爺爺也說不清楚。

      直到考試前,也沒有誰能解答普學旺的問題。普學旺忐忑地到了考場,拿到試卷,才發(fā)現(xiàn)試卷中的彝文是從左到右書寫、從左到右閱讀,這才遵循試卷的書寫閱讀規(guī)則寫下了自己的答案。

      憑著刻苦的學習和考場上的隨機應變,錄取幾乎是意料之中了。很快,普學旺就收到了中央民族學院彝文大專班的錄取通知書,懷著喜悅的心情交接了工作,前往北京求學。

      當時的交通很不便利,普學旺只能從老家步行到鄉(xiāng)里,又乘班車到昆明,再乘三天兩夜的火車到了北京。一下車,就有四川的彝族師兄來接站,用一杯清冽的美酒迎接云南同學。

      在學校安頓下來開始學習,普學旺又遇到了難題——彝族支系眾多,各支系之間的語言差異較大,學校里沒有教授云南彝語南部方言的老師。

      難道就此放棄自己本支系的語言文字?可那是自己從小成長的土地,也是那里的文化積淀將自己送到北京的,而且南部方言的使用范圍覆蓋云南大部分區(qū)域。普學旺思索良久,實在難以割舍,于是決定日常在校學習老師教授的課程,假期則回家找家鄉(xiāng)的畢摩學習南部方言彝文。

      就這樣,普學旺如一只候鳥,在北京和云南之間往返,故鄉(xiāng)的彝族文化成為了牽在他心上最堅韌的線。

      當時,各地都急需文化人才。普學旺從彝文大專班畢業(yè)后,北京有研究機構拋出了橄欖枝,云南方面也開出不錯的條件邀請他回來從事彝族語言文字研究工作。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普學旺選擇了回到故鄉(xiāng)云南,自此扎根邊疆,為民族文化傳承奮斗至今。

      在時間的長河里追尋民族民間故事

      從彝文大專班畢業(yè)歸來,普學旺還不到30 歲,被安排在當時的云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下屬的云南省少數(shù)民族語文指導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工作。

      年輕的普學旺走上工作崗位后,第一件重要工作,就是整理童年時放牛老爺爺講述的“紅魚姑娘”的故事。依靠童年時的記憶和收集到的古籍殘本,普學旺將故事翻譯成漢文,用故事中兩個主人公的名字取名為《則谷阿列與依妮》,與另外兩個故事合編為《彝族愛情敘事長詩》出版,在當時的民間文學界引發(fā)關注,學界認為這個故事的藝術價值不亞于《阿詩瑪》。

      隨后,普學旺又多次返回故鄉(xiāng),走訪畢摩探尋“紅魚姑娘”的故事碎片,于2011 年專門出版了《紅魚姑娘》一書,書中詳細記載了“紅魚姑娘”的彝語長詩和漢語譯注,不僅為彝族語言文字學習研究提供了范本,更為普通讀者賞析“紅魚姑娘”的故事提供了方便,受到廣泛好評。

      后來,四川決定出版《彝族傳世經典》大型套書,希望得到普學旺的支持,他再次將“紅魚姑娘”的故事一一完善訂正,交付出版。翻開訂正的樣書,上面密密麻麻都是普學旺的筆記。他說:“我再也沒有聽到比這個更好的故事了?!t魚姑娘’不單單講了一個愛情的故事,還包含著正邪的較量、人性中是非黑白的糾結和樸素的正義觀念。”

      那條靈動的紅魚,那個靈巧的姑娘敢愛敢恨、純潔美麗的靈魂從遠古走來,透過一個孩子的心靈、一個學者的筆觸,擊中了很多人內心里的美好柔軟。

      這個故事的成功給了普學旺極大的信心,也讓他更加看重故鄉(xiāng)新平的文化價值——到底還有多少故事散落在新平的土地上,因時間久遠、文字不通而鮮為人知?普學旺開始發(fā)動身邊的親戚朋友收集新平民族民間古籍。

      今日新平(2018 年,新平縣城全景)張明坤 攝

      新平縣生活著彝、傣、哈尼、拉祜、回、白、苗等17 個民族,地理位置優(yōu)越,礦產資源豐富,公元前曾是古滇國、古哀牢國的屬地,三國時期就已經有明確的和中原地區(qū)往來的記載,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民間藏有豐富的文化古籍。普學旺的“召集令”一發(fā)出,收獲頗豐。來不及一一翻譯整理,普學旺就將收集到的古籍編號收藏,留待后續(xù)研究。因為藏品豐富,省內外一些研究機構開始找普學旺借閱或購買古籍的復印版本。普學旺從不吝嗇,總是積極給予支持。

      2008 年,他收到了一本格外厚重的古籍,還未來得及細看,就遇省外的機構上門求助復印一批古籍。普學旺復印了一批給省外同行,留下了古籍原件。他有些不好意思卻又慶幸地說:“當時我直覺這是‘好東西’,得留在云南,說不定是我們云南的一張文化名片呢。后來細細研究,果不其然,居然是清朝時期的《董永記》彝文抄本,是反映我們云南民族交往、民族團結的珍貴歷史文物?!?/p>

      這本《董永記》遠比其他地區(qū)流傳的版本長,情節(jié)更多,整本書是綿紙線訂卷軸裝,用彝文傳統(tǒng)的五言句式書寫,共11000 余行60000 余字。普學旺說:“這在彝文古籍中算是非常長的長詩了。眾所周知,董永的故事是一個漢族傳說,但是我們卻在彝族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清代抄本,這說明當時新平地區(qū)和中原已經有非常深入的交往交流了。這個故事應該是從漢族地區(qū)流傳到彝族地區(qū),感動了當時的彝族文化學者,就被記錄成彝文流傳至今。彝文的版本非常珍貴?!?/p>

      2010 年,經國家古籍保護專家委員會評審并報國務院批準,《董永記》的彝文抄本入選國家第三批珍貴古籍名錄。2014 年,普學旺主持的《董永傳說在西南的傳播與認同》在國家社科規(guī)劃項目中成功立項,并結項成為優(yōu)秀項目。

      受到《董永記》的啟發(fā),普學旺帶領團隊在云南發(fā)掘出了一大批漢族題材民族民間故事典籍,其中有彝文典籍《張四姐》《賣花記》《鳳凰記》《孔子》《唐王記》;傣文典籍《王莽篡位》《大孝記》《唐僧取經》《王玉蓮》《元龍?zhí)印贰秳偃f》《姜公釣魚》;白族典籍《柳蔭記》《王素珍觀燈》《白扇記》《丁郎刻木》《目蓮救母》等等。這些少數(shù)民族典籍來源于漢族正史或野史、古典小說、民間戲劇、神話傳說、宗教典籍等,無一不見證著云南各民族之間源遠流長的交往情誼和文化認同。

      把云南民族團結的好故事講給世界聽

      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yǎng)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普學旺認為,漢族題材云南少數(shù)民族古籍是中華文化認同的特色產物和西南邊疆各族人民與漢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見證,對加強和促進民族團結,增強民族文化自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普學旺正積極將各民族中流傳的漢族題材民間故事集結成書,翻譯出版了“漢族題材云南少數(shù)民族古籍譯注”叢書和“云南少數(shù)民族中華文化認同文獻翻譯典藏”叢書,在對相關古籍進行搶救保護的同時,普學旺決心為后人留下研究云南民族團結歷史的實物證據(jù)。

      同時,基于云南“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定位以及跨境民族眾多的現(xiàn)實,普學旺正收集整理云南跨境民族典籍,翻譯出版“中國與南亞東南亞跨境長詩”叢書。他說:“我想讓南亞東南亞從事民族文化研究的學者更加深入了解我們中國的民族文化、民族政策和民族發(fā)展現(xiàn)實,也想更深入接觸他們的文化和研究成果。這對雙方的交往交流都有長遠的意義?!?/p>

      據(jù)統(tǒng)計,云南有傣、壯、苗、景頗、瑤、哈尼、德昂、佤、拉祜、彝等16 個民族跨境而居。雖然分屬于不同的國家,但是國境線兩邊的民族在語言、文字、習俗等方面有諸多共性,部分傳統(tǒng)文字甚至是互通的,民族民間典籍相互傳抄、借鑒、共享的情況隨處可見。

      2018 年,在策劃“中國傣族長詩選譯”叢書出版事宜的過程中,普學旺在昌寧縣發(fā)現(xiàn)了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的傣文異本《十頭王》。這給了普學旺很大的啟發(fā)。他計劃在“中國傣族長詩選譯”叢書中,收錄一批長期流傳于邊疆傣族地區(qū)的民間精品長詩。

      為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云南民族團結故事,普學旺一直在路上。

      猜你喜歡
      彝文紅魚古籍
      出苗量增長30%仍暢銷!養(yǎng)殖面積、飼料容量再增!這條“網(wǎng)紅魚”開年拿下第一局
      當代水產(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4
      中醫(yī)古籍“疒”部俗字考辨舉隅
      彝文經籍《祭龍經·祭彩虹經》中的敬畏自然觀研究
      關于版本學的問答——《古籍善本》修訂重版說明
      天一閣文叢(2020年0期)2020-11-05 08:28:06
      《紅魚》創(chuàng)作感言
      紅魚
      關于古籍保護人才培養(yǎng)的若干思考
      天一閣文叢(2018年0期)2018-11-29 07:48:08
      貴州彝文信息技術研究概述
      中國信息化(2017年8期)2017-11-30 04:02:25
      我是古籍修復師
      金橋(2017年5期)2017-07-05 08:14:41
      黔西彝文文獻中的孝道故事
      大关县| 青田县| 鄂尔多斯市| 建宁县| 安溪县| 定西市| 获嘉县| 博爱县| 农安县| 灵武市| 深州市| 曲水县| 德清县| 和平县| 普兰店市| 宜川县| 遂昌县| 平湖市| 新田县| 容城县| 万盛区| 卫辉市| 新沂市| 庆安县| 贵溪市| 邹城市| 东乡族自治县| 钟祥市| 青铜峡市| 蚌埠市| 松溪县| 静安区| 太仓市| 玛曲县| 常德市| 哈巴河县| 揭西县| 雷波县| 宝兴县| 蒙自县| 富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