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春嶺
提起漢朝的樊噲( 前242—前189),恐怕許多人的第一反應(yīng):不就是那個殺狗的伙計嗎?的確,在滅亡秦朝和楚漢相爭的年代里,樊噲是作為武將的形象出現(xiàn)在歷史舞臺上的,特別是在鴻門宴上的表現(xiàn)更會讓人認為他僅僅是一介赳赳武夫。但事實并非如此。
據(jù)史料,樊噲,沛縣(今江蘇沛縣)人。西漢開國元勛,官拜大將軍,左丞相。真實的樊噲不僅是大漢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的第一心腹,楚漢時期僅次于項羽的第二猛將,更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大漢名將。
說樊噲是劉邦的第一心腹,是因為樊噲不僅和劉邦是老鄉(xiāng),同時還是跟隨劉邦起兵的第一批人。最重要的是,樊噲和劉邦還是連襟,關(guān)鍵時候,劉邦會認為還是一家人靠得住,事實上也是如此。
說樊噲是楚漢時期僅次于項羽的第二猛將,別的不說,單看“鴻門宴”上的表現(xiàn),連項羽都感到緊張和佩服,還有誰能比得上?
但要說樊噲智勇雙全,恐怕很多人都認為是顛覆歷史。其實只要認真讀一下史書中關(guān)于樊噲的記載,你還不得不相信。
樊噲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為業(yè),這也是他被人誤解的主要原因。樊噲與劉邦的私人關(guān)系很好,曾與劉邦一起隱藏于芒碭山澤間(今河南永城東北),后來與蕭何、曹參共同推戴劉邦起兵反秦。等劉邦做了沛公,便讓樊噲做了他的貼身護衛(wèi)官。
樊噲從此跟隨劉邦南征北戰(zhàn),先是攻打胡陵、方與,在豐縣一帶打敗了泅水郡監(jiān)和郡守的軍隊,后又平定了沛縣。與司馬橺在碭東作戰(zhàn)時,他表現(xiàn)英勇,一人斬十五首級,打退了敵人,被封為國大夫。抵抗章邯軍隊時,樊噲率先登城,斬二十三人首級,被賜爵為列大夫。此后經(jīng)常跟隨劉邦出征,常立戰(zhàn)功。攻城陽,下戶牖,破李由(李斯之子)軍,共斬首16 級,被賜上間爵。在圍攻東郡守尉的戰(zhàn)斗中,斬首14 級,俘獲11 人,得封賜五大夫。之后又破秦河間守軍,打敗趙賁、楊熊等的軍隊。后又多有斬獲而再加封賜。攻武關(guān)至霸上,樊噲率軍斬殺都尉1 人,首級10 個,俘獲140 人,降2900 人。
以上戰(zhàn)例,足以說明樊噲的勇猛。在接下來的勸劉邦還軍霸上和“鴻門宴”兩出戲中,樊噲更是表現(xiàn)了他的大智大勇和機敏善辯的非凡才能。
劉邦攻下秦朝首都咸陽之后,面對秦王朝留下來的美女、金銀財寶,立即被迷住了。于是,劉邦就讓手下人把所有的東西給自己搬過來,準備先享受起來。這個時候,樊噲站出來說:“沛公欲有天下耶,將為富家翁耶?凡此奢麗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還霸上,無留宮中!”后來張良也勸劉邦:“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愿沛公聽樊噲言!”劉邦除了會用人之外,還有兩大優(yōu)點,就是能分出好賴話和知錯就改,于是馬上還軍霸上,并與老百姓“約法三章”。
待項羽兵臨城下,劉邦自度勢單力薄,便與張良率一百多隨從親赴鴻門謝罪,樊噲隨往。項羽在鴻門設(shè)宴,酒酣之時,范增預(yù)謀殺害劉邦,授意項莊拔劍在席上獻舞,趁機刺殺劉邦,形勢萬分危急。于是,張良連忙出帳找到樊噲,把劉邦遇險之事告訴了他。
樊噲的闖入讓項羽等人高度緊張,于是考驗性地賜給一大碗酒和一條生豬腿。樊噲也不含糊,端起酒一飲而盡,然后拔出劍切肉而食。
別人害怕西楚霸王,樊噲可不管這些,酒足肉飽之后,居然扯開嗓門訓(xùn)斥起項羽來:“沛公先入定咸陽,暴師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聽小人之言,與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幾句話,不但說得項羽啞口無言,就連謀士范增也接不上話。
很多人都認為,在“鴻門宴”這場戲中,最出彩的人物不是項羽也不是劉邦,而是樊噲,其大智大勇、臨危不懼、收放自如的形象可以說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令人嘆為觀止。連后世的曹操在夸獎許褚時也說他是:“吾之樊噲也!”
樊噲因為“鴻門宴”上的突出表現(xiàn)深受劉邦的信任和器重,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后,賜樊噲為列侯,號臨武侯,升為郎中,隨漢王劉邦進入漢中。
劉邦在漢中站穩(wěn)腳跟后,用名將韓信指揮了還定三秦之戰(zhàn),從而拉開了楚漢戰(zhàn)爭序幕。在戰(zhàn)爭中,樊噲或者單獨,或者跟隨劉邦四處征戰(zhàn),英勇異常,常率先登城陷陣,斬殺、俘虜敵軍,因功被升為郎中騎將,封為將軍,賜杜陵的樊鄉(xiāng)為他的食邑。隨后,又隨劉邦追擊項羽,取陽夏,虜獲楚將周將軍的士卒4000 人,把項羽包圍在陳縣,大勝而歸。
項羽死后,劉邦稱帝。漢初,異姓諸侯王反叛不斷,樊噲成為征討叛軍的主將。先攻打反叛的燕王臧荼,俘臧荼,平定了燕地;后隨劉邦到陳,活捉有反跡的楚王韓信,平定楚地。更賜爵為列侯,以舞陽為食邑,號舞陽侯。又以將軍名義跟隨劉邦討伐并斬韓王信,與絳侯周勃等共同平定了代地;因擊退陳豨、曼丘臣軍,戰(zhàn)襄國,破柏人,先登,收取趙地清河、常山等共27 縣,被提升為左丞相。所部敗陳豨的胡人騎兵于橫谷,斬將軍趙既,虜獲代丞相馮梁、郡守孫奮、大將王黃等10 人。與諸將共同平定代地鄉(xiāng)邑73 個。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又以相國職率兵擊燕王盧綰,平定燕地18 縣,51 個鄉(xiāng)邑。劉邦因為樊噲功高,把他的封邑增至5400 戶。
樊噲不但勇冠三軍,而且還很懂得收斂鋒芒、韜光養(yǎng)晦,不像韓信那樣目空一切、居功自傲。韓信被劉邦擒獲后,革去王爵,貶為淮陰侯,按說這時他與樊噲是平級,甚至從當時的處境來說,樊噲要遠比韓信優(yōu)越。但韓信來拜訪他的時候,“噲跪拜送迎,言稱臣,曰:‘大王乃肯臨臣!’信出門,笑曰:‘生乃與噲等為伍!’”一倨一恭,高下立判,不過笑到最后的不是韓信!
別看樊噲在韓信面前很謙虛低調(diào),但在關(guān)系國家存亡的緊要關(guān)頭,樊噲一點都不蔫,該出手時就出手!
當初英布造反時,劉邦病重,討厭見人,詔令守宮侍衛(wèi),不準大臣入見,群臣中就連周勃、灌嬰這樣的人都不敢入內(nèi)。十幾天后,樊噲終于忍不住,帶領(lǐng)群臣“排闥直入”——推門徑直闖進宮中。劉邦這時正枕著一個宦官似睡非睡,看見樊噲帶人闖進來大吃一驚。樊噲見到劉邦后痛哭流涕地說:“始陛下與臣等起豐沛,定天下,何其壯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憊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見臣等計事,顧獨與一宦者絕乎?且陛下獨不見趙高之事乎?”(《史記·樊酈滕灌列傳》)說得劉邦笑著起來了。
樊噲一直跟隨劉邦左右,是劉邦的愛將。后來又娶了呂后的妹妹呂嬃,因此與皇帝的關(guān)系就更加密切了??墒怯幸焕陀幸缓?,就因為他是呂后妹夫,曾經(jīng)險些被劉邦殺掉。
盧綰反叛后,劉邦派樊噲率兵平叛。這時劉邦病重,有人詆毀樊噲是呂氏的黨羽,說皇上一旦駕崩,樊噲就會舉兵誅殺戚夫人和趙王如意這些人。劉邦聽到這話大怒,派陳平乘車送絳侯周勃替代樊噲統(tǒng)帥軍隊,還命令陳平在軍中把樊噲就地正法。陳平懼怕呂后,所以決定把樊噲押解回長安讓劉邦親自處決。陳平、樊噲回到長安時,劉邦已經(jīng)一命嗚呼了,呂后就釋放了樊噲,并恢復(fù)了他的爵位和封邑。
漢孝惠帝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89 年,智勇雙全的樊噲走完了他叱咤風云的人生路程,53 歲得以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