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喜
意大利是美食的天堂,這一點毋庸置疑。去意大利旅游,只要隨便找個飯館坐下,打開密密麻麻地寫著前菜、頭盤、主菜、甜品的菜單,頭就已經(jīng)開始疼了。邊翻邊想,這得逼死“選擇障礙癥”患者啊。為什么上帝給了意大利人這么多關(guān)于美食的創(chuàng)造力,簡單點不好嗎?
意大利人的答案是:不好。
這里有著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日照,清新的空氣,很多作物天然就味美可口。意大利人也充分利用了這點優(yōu)勢,花費了大部分心思研究怎樣才能吃得更好、更天然、更美味。
就像我們的“八大菜系”一樣,意大利菜從北到南有上千種,味道和烹飪方法也千差萬別,再厲害的大廚也不能掌握這些菜的全部做法。因此在大部分人家里,都有一本叫做《IL?Cucchiaio?dArgento》(銀勺子)的“意大利美食圣經(jīng)”作為日常烹飪指引。這本厚得像磚頭的書風(fēng)靡意大利50年,里面有超過2000種不同菜肴的烹飪方法,還包括如何設(shè)計傳統(tǒng)的意大利菜單、不同地區(qū)菜肴的制作方法、如何布置完美餐桌等——在研究“吃”的勁頭上,意大利人可真是不輸中國人民。
和主打“高大上”貴族路線的法國菜不一樣,意式料理一直實打?qū)嵉匾浴皨寢尩奈兜馈睘橘u點,因為每個意大利媽媽都來自不同的地區(qū),又都從生活的經(jīng)驗中練就了一手好廚藝。而“媽媽料理”之所以吸引人,秘訣不在于絢麗復(fù)雜的烹調(diào)技巧,而是食材的組合和香料的選取。在我的兩次意大利之旅中,每位朋友媽媽做出的菜都不會重復(fù),味道也是千差萬別,卻又都保持著穩(wěn)定的高水準(zhǔn)。
在意大利,平民食品,甚至各種“窮人的食物”,因為接地氣、簡單易做還美味,廣受家庭烹飪的歡迎。比如,吃剩的意面用刀切碎,混合蛋液煎制,做成蛋餅的樣子,就搖身一變成為名叫“Frittata”的新菜;剩下的意式焗飯粘上面包糠做成丸子,又成了來自西西里的Arancini?di?Riso——這些都是意大利人在吃上“不裝蒜”的最好證明。
但也別誤會意大利人平日就是簡陋的“吃糠咽菜”,他們在下館子招待親朋好友的時候可相當(dāng)講究儀式感。意大利當(dāng)然有高檔奢華的餐廳,但人們最愛去的還是家庭氛圍濃厚的小館,一般多為家族生意——他們不在乎什么新派“分子料理”或者“Fushion風(fēng)”,而是采用老派的烹飪手法做出味道扎實的料理來。
一頓正統(tǒng)意大利菜是這樣組成的:
先來一杯烈酒開開胃;
隨后是開胃菜,可以選擇蜜瓜火腿、面包橄欖等;
頭盤為意大利面、意式焗飯或者意式奶酪餃子;
主菜可以選牛排、羊排或檸檬汁三文魚配烤馬鈴薯;
再然后是提拉米蘇、巧克力慕斯、西西里奶酪卷等餐后甜點;
最后還要一杯高酒精度的Lemoncello或者烈性白酒Grappa來幫助消化。
你以為這就結(jié)束了嗎?不,每個人還要吞下一杯苦澀卻味道醇厚的意式濃縮咖啡,這頓飯才算正式落幕。
看看表,天吶!三個小時過去了!
意大利沒有反季節(jié)蔬菜一說,人們會根據(jù)季節(jié)的變換選取不同的食物,因為他們相信當(dāng)季的食物才是最美味的,違背自然規(guī)律則是對食物的“背叛”。比如,我非常愛吃的雪菜沙丁魚意面在夏天就不可能找到,因為雪菜只在初冬上市;而夏日典型的食物當(dāng)屬混合了羅勒、芝士、松子、大蒜和橄欖油的青醬意面——羅勒是只在夏天生長的植物,自然不會出現(xiàn)在冬天的餐桌上。
美食作家殳俏曾非常貼切地描寫意大利人對于美食的態(tài)度:電影《好家伙》的男主角會在殺完一個人后跑回家繼續(xù)幫忙做番茄肉醬,隔一會兒又去另一處交接毒品,然后再回到鍋前繼續(xù)熬制。做飯跟謀財害命一樣重要,哪怕天上已有直升機(jī)盤旋,警察大呼“舉起手來”,他還是得先做好今天的肉醬意面。至于他的老大,則在監(jiān)獄里搞了一把剃須刀片切洋蔥,一邊數(shù)落手下,一邊切到至薄境界——要做一鍋好湯沒洋蔥不行,要蹲一個有意義的監(jiān)牢沒有一鍋好湯也不行。
而普通人雖然不會打打殺殺,對吃的執(zhí)著卻是相通的。沙發(fā)主人的媽媽曾和我抱怨:“我老公一點都不浪漫,每天就會問我下一頓吃什么,完全沒有任何甜言蜜語?!钡г箽w抱怨,隨后她就一臉自豪和幸福地準(zhǔn)備起自己的拿手菜——意式番茄魷魚筒了。
看來,中國的古老諺語“想抓住男人的心就要抓住男人的胃”,也同樣適用于意大利啊。
據(jù)網(wǎng)絡(luò)?編輯/王?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