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生, 王紅利
(河南郟縣畜牧局,河南 平頂山 467100)
口蹄疫的病原是口蹄疫病毒,該病毒最大特點是變異性強。根據(jù)病毒的血清型,目前已知全世界有A、0、C、南非I、南非Ⅱ、南非Ⅲ、亞洲I型等7個主型[1],以及65個以上亞型。0型口蹄疫為全世界流行最廣的一個血清型,我國流行的口蹄疫主要為0、A、C3型及ZB型(云南保山型)口蹄疫病毒(FMDV)有7個血清主型,每個主型內(nèi)又有若干個亞型,不同主型無交互免疫性;同一主型內(nèi)的不同亞型之間中有部分交互免疫性。病毒對干燥抵抗力很強。
口蹄疫發(fā)生后,經(jīng)2~3 d,即可波及全群,如緊急防治不嚴,可造成大流行。
該病潛伏期1~7 d,平均2~4 d,病牛精神沉郁,食欲減退,反芻遲緩,閉口流涎。開口時有吸吮聲,體溫可升高到40 ℃~41 ℃。發(fā)病1~2 d后口腔唇內(nèi)側與頰部黏膜以及齒齦、舌面發(fā)生大量水皰,此時流涎增多,含有白色泡沫,常常布滿嘴邊[2]。采食、反芻完全停止。水皰一晝夜內(nèi)破裂,形成淺表、邊緣整齊的紅色糜爛。水皰破裂后,體溫降至正常,糜爛逐漸愈合,全身病況隨之好轉。在口腔發(fā)生水皰的同時或稍后,蹄冠及指(趾)間的柔軟皮膚也發(fā)生水皰,并很快破裂糜爛,隨后逐漸結痂愈合,若糜爛處感染而化膿,形成潰瘍、壞死,甚至引起蹄匣脫落。有時水皰發(fā)生在乳頭皮膚,能引起乳腺炎,乳產(chǎn)量下降。若僅口腔發(fā)病,經(jīng)一周左右即可治愈;如蹄部出現(xiàn)病變,病程可延至2~3周。死亡率很低,一般不超過1%~2%,此為良性口蹄疫。惡性口蹄疫多發(fā)生于犢牛,臨床上一般看不到特征性水皰,主要表現(xiàn)為出血性腸炎和心肌炎,死亡率很高。有些病牛在水皰病變逐漸愈合的過程中病情突然惡化,全身衰弱,肌肉發(fā)抖,心搏動加快,節(jié)律不齊,食欲廢絕,反芻停止,行走搖擺,站立不穩(wěn),往往心肌麻痹而突然死亡,死亡率達25%~50%。
觀察牛的蹄冠、蹄叉、乳房、舌面等部位是否出現(xiàn)水泡或者糜爛的狀況,精神和食欲上是否有下降的情況。當病毒細胞侵入到牛體中,牛蹄會出現(xiàn)溫度升高、牛蹄的外殼會有不同程度的受損或脫落,嚴重的肉牛會導致四肢無力而無法站立,水泡破裂后會出現(xiàn)黃色或渾濁的液體,涎液增多掛于嘴邊呈引縷狀;惡性口蹄疫時可見虎斑心,為進一步確診可采用分子生物學診斷、血清學診斷等。
嚴格執(zhí)行衛(wèi)生防疫制度,保持牛床、牛舍的清活、衛(wèi)生;糞便及時清除;定期用2%苛性鈉對全場及用具進行消毒。加強檢疫制度,保證牛群健康。不從病區(qū)引購牛只,不把病牛引進入場。為防止疫病傳播,嚴禁羊、豬、貓、犬混養(yǎng)。
預防接種是預防口蹄疫發(fā)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口蹄疫疫苗是一種滅活苗,是防治口蹄疫的發(fā)生、流行最主要的武器之一。預防口蹄疫的疫苗有牛O型口蹄疫滅活疫苗,豬O型口蹄疫滅活疫苗,牛羊口蹄疫O型鼠化弱毒疫苗等。
口蹄疫并沒有特效治療藥物,只要避免牛繼發(fā)感染或繼發(fā)心肌炎,同時保證牛營養(yǎng)的攝入多可以耐過,??谔阋叩闹委煼桨?,主要針對于??谇缓吞悴繚?,減輕牛的疼痛感、加快潰瘍部位恢復,讓??梢哉2墒澈驼玖?,能吃了營養(yǎng)上來了,便有較大可能耐過口蹄疫。
口腔出現(xiàn)水泡前,對病畜要加強飼養(yǎng)管理及護理工作,每天要用鹽水、硼酸溶液等洗滌口腔及蹄部。要喂以軟草、軟料或麩皮粥等。口腔有潰瘍時,用碘甘油合劑(1∶1)每天涂搽3 d~4 d,用大醬或10%食鹽水也可。蹄部病變,可用消毒液洗凈,涂紫藥水或碘甘油,并用繃帶包裹,不可接觸濕地。
5.2.1 大青葉、青蒿、板藍根熬糯米粥喂服。
5.2.2 采用黃連1份、明礬2份、青黛1份、兒茶3份、高錳酸鉀3份,共為細末,每包10 g備用。每包加溫水500 mL,每次往口腔倒100 mL即可,每天2次,適量高錳酸鉀用水涂抹于蹄部患處,每天2次,直至恢復正常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