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經(jīng)方治療血液病及其治療藥物副作用驗案4則

      2021-03-28 14:15:15王鳳曉胡冬菊肖匯穎郭子敬王永敏呂玉靜
      江蘇中醫(yī)藥 2021年8期
      關(guān)鍵詞:外邪紫癜柴胡

      王鳳曉 胡冬菊 肖匯穎 郭子敬 王永敏 呂玉靜

      (1.河北中醫(yī)學院研究生院,河北 石家莊 050091;2.河北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血液病科,河北 石家莊 050011)

      血液系統(tǒng)疾病大多為內(nèi)科難治性疾病,尤其是血液惡性腫瘤以及與免疫機制相關(guān)的血液疾病,其治療一般需要長期規(guī)律放化療或服用免疫抑制劑,但這些化學藥物在使病人受益的同時,也帶來一些副作用,如免疫抑制劑引起的復發(fā)難治的口腔潰瘍,蛋白酶體抑制劑、長春新堿類藥物引起的末梢神經(jīng)炎,化療及免疫抑制劑引起的發(fā)熱等,往往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及治療效果,甚至導致下一步的治療不能如期進行。西醫(yī)對于這些副作用的治療,療效欠佳。胡冬菊教授運用經(jīng)方治療血液病及其治療藥物副作用療效較好,現(xiàn)整理驗案4則如下。

      1 甘草瀉心湯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藥后口腔潰瘍案

      段某,女,37歲。2019年11月15日初診。

      主訴:口腔潰瘍2周,加重3 d?;颊?年前確診為再生障礙性貧血,于院外口服十一酸睪酮軟膠囊、環(huán)孢素軟膠囊治療,未采用中醫(yī)治療,病情相對平穩(wěn)。2周前咽部新發(fā)潰瘍,在家自服多種治療口腔潰瘍的藥物,潰瘍范圍仍持續(xù)增大??谇粰z查:舌尖、咽部多發(fā)潰瘍,咽部潰瘍創(chuàng)面直徑約2 cm,色紅。刻診:潰瘍處疼痛難忍,只可進流食,干咳,咳白痰,咽干,咽痛,心情煩躁,兩脅脹痛,納差,平素手腳發(fā)涼,二便可,舌紅、苔白厚膩,脈弦滑。西醫(yī)診斷:再生障礙性貧血。中醫(yī)診斷:髓勞(寒熱錯雜證)。治法:寒熱平調(diào)。方選甘草瀉心湯合升降散加味,處方:

      生甘草15 g,炙甘草15 g,黃芩10 g,黃連6 g,清半夏9 g,干姜9 g,制吳茱萸5 g,柴胡15 g,陳皮15 g,醋青皮12 g,蟬蛻15 g,炒僵蠶15 g,炒苦杏仁12 g,桔梗9 g,厚樸15 g,升麻30 g。7劑。每日1劑,水煎,早晚分服。

      11月22 日二診:患者口咽部潰瘍縮小至直徑1 cm左右,仍只可進流食,疼痛明顯減輕,稍咳嗽,無痰,納食較前改善,兩脅疼痛減輕,心情好轉(zhuǎn),說話時伴口氣。舌兩側(cè)較紅,舌苔較上次變薄。于上方加石膏30 g、青黛3 g,14劑。

      12月7日三診:患者諸癥緩解,潰瘍?nèi)?,可正常進食。予調(diào)整方子積極治療原發(fā)病。

      隨訪3個月,患者訴口腔潰瘍未復發(fā)。

      按:本案患者原發(fā)病為再生障礙性貧血,基本病機為髓??仗摗庋澨?,加之患者長期服用環(huán)孢素等免疫抑制劑,導致正氣更虛,外邪乘機入體。本證屬本虛標實,寒熱錯雜。免疫抑制劑為“藥毒”之品[1],可蠶食機體正氣,耗氣傷津,致虛火上炎,從而使虛火夾“毒火”共同為患,上犯口腔,故可見口腔多發(fā)潰瘍,疼痛難忍;虛熱郁于胃腑,而脾胃為氣機升降之樞紐,胃腑不降,脾氣不升,故見納差;正氣虧虛,外邪乘機內(nèi)入,虛熱上擾口咽,故見干咳、咳白痰、咽干、咽痛等癥;疾病長期不愈,治療不順,日久可致肝氣郁結(jié)、氣機不舒,則見心情煩躁、兩脅脹痛;中焦土虛,氣機難以外達,故見平素手腳發(fā)涼?!兜は姆ā吩疲骸翱诏彿鏊幉挥?,因中焦土虛且不能食,相火沖上無制。”結(jié)合患者疾病本質(zhì),此當“補土伏火”[2],不可妄投苦寒涼藥,遵照李東垣對于脾胃氣衰、元氣不足、陰火內(nèi)生引發(fā)口瘡者“當以辛甘溫之劑,補其中而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3]為基本治療原則,故以甘草瀉心湯為基本方平調(diào)寒熱;吳茱萸止痛效果較好,為經(jīng)驗用藥;《四圣心源》[4]指出“脾升則肝腎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則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滯”,故加升麻、陳皮以補中焦之虛,調(diào)理氣機升降;合升降散可升清降濁、散風清熱;肝郁可助火郁,故加醋青皮、柴胡、厚樸以疏肝理氣、順氣降火。二診時患者說話時伴口氣,舌兩側(cè)較紅,故加石膏以清胃熱,青黛以清肝火。藥證合拍,故療效顯著。

      2 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多發(fā)性骨髓瘤化療后肢體麻木案

      郭某,女,57歲。2019年9月20日初診。

      主訴:確診多發(fā)性骨髓瘤4月余,雙下肢麻木4 d?;颊?個多月前診斷為多發(fā)性骨髓瘤,行硼替佐米/地塞米松(硼替佐米2 mg,d1、4、8、11;地塞米松20 mg,d1、2、4、5、8、9、11、12)方案化療。4 d前患者出現(xiàn)雙下肢麻木遂來就診??淘\:雙下肢麻木,觸之發(fā)涼,平素畏寒,乏力,腰部酸痛,納差,不欲飲食,寐欠安,大便可,偶見便溏,小便可,舌暗、苔薄白,脈沉。西醫(yī)診斷:多發(fā)性骨髓瘤。中醫(yī)診斷:骨痹(氣血虧虛,營衛(wèi)不和證)。治法:調(diào)和營衛(wèi),活血通絡。方選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處方:

      黃芪15 g,桂枝10 g,白芍15 g,赤芍15 g,柴胡12 g,醋香附10 g,當歸15 g,川芎10 g,桑寄生15 g,續(xù)斷10 g,炒酸棗仁15 g,醋龜甲15 g,鹿角膠15 g,砂仁10 g,豆蔻10 g,骨碎補15 g,益智仁15 g。5劑。每日1劑,水煎,早晚分服。

      9月25日二診:患者訴服藥后下肢麻木減輕,觸之有溫熱感,腰酸減輕,舌體瘀斑減輕。繼服上方7劑。

      后隨訪患者訴服藥后癥狀消失,順利完成化療。

      按:本案患者原發(fā)病為多發(fā)性骨髓瘤,手足麻木是化療藥物引起的一種常見藥物劑量限制性不良反應[5],西藥對手足麻木癥治療效果有限。麻木表現(xiàn)于肌膚,氣血虧虛為發(fā)病之本,邪滯血脈為發(fā)病之標,故氣血虧虛、邪滯血脈致氣血不通、皮肉筋脈失養(yǎng)為本病基本病機。化療藥物亦屬于邪氣,在祛除內(nèi)生毒邪的基礎上,亦可傷人正氣,長期化療導致人體正氣更虛,氣血不足,外邪乘機侵襲,致人體營衛(wèi)具不足,營氣不足,故見下肢麻木、發(fā)涼,衛(wèi)氣不固故見畏寒、乏力;化療藥物傷及脾胃,故見納差;營衛(wèi)不和、陽不入陰,故見寐欠安;病久邪氣可內(nèi)舍于腎,故見腰部酸痛。治以黃芪桂枝五物湯化裁。黃芪補在表之衛(wèi)氣,以祛邪外出;桂枝溫經(jīng)通陽,助黃芪益氣固表;當歸、香附、柴胡、川芎補血行氣;砂仁、豆蔻行氣健脾;病久邪氣易內(nèi)舍于腎,故以桑寄生、續(xù)斷、骨碎補、益智仁、鹿角膠補腎益精;營血虧虛,加之精神緊張,勞力傷神,故加龜甲、酸棗仁養(yǎng)心安神;瘀久可化內(nèi)熱,故加赤芍以涼血活血。全方可達補氣養(yǎng)血、調(diào)和營衛(wèi)、心腎同治之功。

      3 柴胡桂枝干姜湯治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藥后發(fā)熱案

      李某,女,60歲。2020年8月5日初診。

      主訴:確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1年余,間斷發(fā)熱7 d?;颊?年多前確診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長期口服甲潑尼龍、環(huán)孢素治療, 7 d前因受涼出現(xiàn)間斷發(fā)熱,測體溫最高37.7 ℃??淘\:精神倦怠,乏力較甚,言語低微無力,全身酸痛,尤以背部為重,心煩,胸脅脹滿,口干、口苦,納差,寐差,小便渾濁,大便可,舌淡苔白,脈沉細。西醫(yī)診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中醫(yī)診斷:血勞(膽熱脾寒證)。治法:和解散寒。方選柴胡桂枝干姜湯化裁,處方:

      柴胡24 g,黃芩18 g,桂枝24 g,干姜3 g,炙甘草20 g,連翹30 g,石膏30 g,知母10 g,淡附片15 g,細辛5 g,麻黃10 g。3劑。每日1劑,水煎,早晚分服。

      8月8日二診:患者體溫正常,訴服藥后未再發(fā)熱,精神狀態(tài)明顯好轉(zhuǎn)。繼予上方3劑以鞏固。

      按:本案患者原發(fā)病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長期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治療,容易出現(xiàn)發(fā)熱,且反復難退,西醫(yī)因發(fā)熱再次使用激素退熱,如此形成惡性循環(huán)。本病病機為肝膽郁熱、脾虛有寒,屬津液損傷、半表半里的陰證。邪在半表半里,正邪交爭,故見間斷發(fā)熱;疾病本質(zhì)為虛證,加之藥物蠶食患者正氣,可使虛更甚,故見精神倦??;肝膽郁熱、津液不足,故見口干、口苦,納差;郁熱結(jié)在心胸,故見心煩、胸脅脹滿、寐差;血弱氣盡、外邪侵犯,故見全身酸痛。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患者病久正氣不足,邪氣由太陽傳入少陽,潛伏于半表半里之間,日久可致肝膽疏泄不利,氣血津液運行受阻,三焦不通,而少陽受邪易傳太陰[6],故選用柴胡桂枝干姜湯清上溫下、寒熱平調(diào)。柴胡主心腹腸胃中結(jié)氣,推陳致新,與黃芩為伍,解煩熱而治口干、口苦;干姜、炙甘草,調(diào)理中焦脾胃;病久精神疲憊,脈沉細,此為邪入少陰,加上長期口服激素,可激發(fā)機體貯藏的陽氣,病久及腎,日久可致少陰虧虛,故合麻黃附子細辛湯以助陽解表;患者口渴,可知津液已傷,故以石膏、知母清熱生津,同時輔以連翹清郁熱。諸藥合用,和解退熱,藥到病除。

      4 桃核承氣湯治療過敏性紫癜案

      張某,女,19歲。2020年7月14日初診。

      主訴:四肢皮膚紫癜2周,加重3 d?;颊?周前四肢皮膚出現(xiàn)紫癜,就診于當?shù)蒯t(yī)院,行相關(guān)檢查確診為過敏性紫癜,經(jīng)激素、抗過敏等藥物治療后明顯好轉(zhuǎn)出院,后繼服氯雷他定、甲潑尼龍治療,3 d前紫癜癥狀再次加重,遂于我院住院治療。刻診:雙上肢、雙下肢布滿紅色斑疹,如針尖大小,大者連成片,并伴有間斷腹痛,無關(guān)節(jié)酸痛,咽干咽痛,眼干,大便干,小便可,舌黯紅、苔黃,脈滑數(shù)。便潛血試驗(-),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30.8 mg。西醫(yī)診斷:過敏性紫癜。中醫(yī)診斷:紫癜風(血熱風盛證)。治法:祛風清熱,涼血活血。方選桃核承氣湯加減,處方:

      桃仁15 g,酒大黃6 g,桂枝15 g,鉤藤30 g,薄荷15 g,熟地黃20 g,防風30 g,牡丹皮30 g,梔子15 g,蟬蛻30 g,炒僵蠶30 g,茜草20 g,醋鱉甲30 g,紫草30 g,甘草12 g。7劑。每日1劑,水煎,早晚分服。

      7月22日二診:服藥后下肢紫色斑疹明顯消退,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較上次降低,腹痛次數(shù)減少,咽干咽痛癥狀減輕。繼予上方7劑。

      7月29日三診: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消失,斑疹明顯消退,且無新發(fā),只見陳舊性斑疹,其余癥狀均不明顯。于初診方去鱉甲,繼服5劑以鞏固療效。囑患者注意休息,飲食清淡,忌食羊肉、海鮮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隨訪半年,患者訴過敏性紫癜未復發(fā)。

      按:過敏性紫癜基本病機為血熱風盛,瘀熱互結(jié)。本案患者素體陽盛,合外邪可致熱迫血行,血不循經(jīng),故見皮膚紫癜;外邪侵襲,加之體內(nèi)熱邪上擾咽喉,故見咽干咽痛;血得熱易凝,瘀血內(nèi)舍腸胃,阻遏氣機,不通則痛,故見腹痛;瘀熱傷津,故見咽干、大便干;肝體陰而用陽,外邪引動肝火,故見眼干。過敏性紫癜病理因素主要為“風、火、毒、瘀”,而血熱內(nèi)瘀為其核心病理,瘀血既是病理產(chǎn)物,又是本病反復發(fā)作的重要原因[7],故選桃核承氣湯加減治療。方中桃仁善行血滯,祛瘀力強,大黃能下瘀血而祛瘀生新,大量涼血藥可使血行滯澀,故合桂枝以溫經(jīng)活血;鉤藤、薄荷疏肝瀉熱,使熱邪外達;梔子可增強清熱之功;牡丹皮、紫草、茜草涼血活血;鱉甲可助祛瘀退熱;臨床發(fā)現(xiàn),部分過敏性紫癜患者有感染外邪的前驅(qū)病史,風熱毒邪侵襲,正如《金匱要略》云“風傷皮毛,熱傷血脈……熱之所過,血為之凝滯”,故合防風、蟬蛻、僵蠶以祛除外邪,尤其蟬蛻、僵蠶兩味可升清降濁,對過敏性紫癜伴尿蛋白陽性患者有很好的療效。藥證合拍,故二診時繼續(xù)予原方治療。三診時患者基本痊愈,故于原方基礎上去滋陰潛降之鱉甲。全方共奏涼血活血、祛瘀瀉熱、表里同治之功。

      猜你喜歡
      外邪紫癜柴胡
      干眼環(huán)境病因及中醫(yī)外邪屬性的理論探討
      核桃柴胡間作技術(shù)
      河北果樹(2020年4期)2020-11-26 06:05:18
      說說過敏性紫癜
      從“外邪”探析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中醫(yī)藥防治
      HPLC法同時測定柴胡桂枝湯中6種成分
      中成藥(2018年10期)2018-10-26 03:41:02
      “外邪致中”還是“內(nèi)傷致中”?——說說“真中風”和“類中風”
      10 種中藥制劑中柴胡的定量測定
      中成藥(2017年6期)2017-06-13 07:30:35
      柴胡治療豬感冒癥的臨床觀察
      蒙藥治療干燥綜合征伴血小板減少性紫癜1例
      經(jīng)驗方治療急慢性咳嗽理論初探
      凤庆县| 崇仁县| 两当县| 托克逊县| 肃北| 大方县| 二手房| 武夷山市| 南澳县| 盐山县| 临沭县| 从江县| 镇沅| 永寿县| 彩票| 阜平县| 海门市| 福清市| 孝感市| 大理市| 贵德县| 台东县| 满城县| 丹寨县| 炎陵县| 麻城市| 类乌齐县| 秦安县| 家居| 宣汉县| 五指山市| 荔波县| 萝北县| 廊坊市| 九龙城区| 宜川县| 章丘市| 突泉县| 达孜县| 赣榆县| 扶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