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甑子場寫意(四篇)

      2015-07-17 17:46:23
      百花洲 2015年3期
      關(guān)鍵詞:凸凹客家人

      甑子場寫意(四篇)

      踏著小說的大道入場

      邱華棟

      從臺島返京待了兩天就到了洛帶古鎮(zhèn)。

      說是一路乘飛機、坐汽車幾千里到的,我卻認為是踏著小說的康莊大道一路走進古鎮(zhèn)的。

      這部小說叫《甑子場》。

      沿著一本小說的文字走到一個去處去的經(jīng)歷我是有過的:沿著《喧嘩與騷動》到過美國密西西比州北部“郵票般大小的故土”,沿著《巴黎圣母院》到過法國西堤島,沿著《日瓦戈醫(yī)生》到過莫斯科紅場,沿著《老人與?!返竭^古巴海明威故址,沿著《紅高粱》到過膠東高密東北方向的幾處鎮(zhèn)街……

      說是到這些地方,實際上到的卻是虛構(gòu)與真實的模糊地帶、可疑地帯。模糊與可疑,正是策動我腳步的理由。

      據(jù)詩人凸凹講,他的長篇小說《甑子場》是以洛帶鎮(zhèn)的歷史地標場景、傳奇故事和過去人物為原型創(chuàng)作的。因為這個原型的原因吧,洛帶鎮(zhèn)的街場甑子場就成為《甑子場》學(xué)術(shù)研討會的落地會址。

      作為與會嘉賓,我們住進了場鎮(zhèn)上的藝庫酒店,住了倆晚上。待在甑子場的兩三天時光里,我除了主持《甑子場》學(xué)術(shù)研討會這樁正事,大部分時間干的都是閑事:逛了清代遺物廣東會館、江西會館,空氣都帶水的濕地公園,各派建筑交集一處的博客小鎮(zhèn),客家博物館,川劇博物館,掛歷博物館,弘陶書院,人眾擠人眾店鋪連店鋪的老街,文軒連鎖書店;看了恍若天外之物的巨大無朋的客家土圍子,惜字如金的字庫塔,玻璃藝術(shù)展,女子龍舞,客家民俗歌舞,幽默搞笑的川戲;吃了供銷社飯店、藝庫伙食團、哲學(xué)故事酒館等處的煙熏鴨、油燙鵝、雞樅菌、烏魚片、九斗碗、傷心涼粉等。

      不想再敲鍵盤把這些雜七雜八林林總總的吃喝玩樂一一錄敘了,否則,成流水賬了。

      別說,洛帶的多元文化還真有點流水賬的味道。聽凸凹講,洛帶有三國文化、古道文化、宗教文化、移民文化、碼頭文化、文人文化、山地文化、客家文化、建筑文化,以及囊括各地外來文化的“大客家文化”。除了詩人、小說家、編劇,凸凹的身份辨識系統(tǒng)里還有本土文化專家一說。

      不管這文化那文化,在甑子場,最能抓我身體官能和精神的,總是客家文化那部分,連街鋪上那些很民間的豆豉、豆瓣、豆腐乳、咸菜等客家吃食都讓我隨時生出買一大堆帶回北京的沖動。

      流連在甑子場,眼睛東瞅西望,沒人知道我在看啥,其實我在滿街的游客縫里尤其老屋檐下尋找那些身著本地衣飾、吐納異族般口音的客家人,具體來說,就是尋找扣兒、安、魚兒、禾、蛋、象、烏、珍、雪兒、指導(dǎo)員、瞎眼算命人、師爺……對了,還有葉開喜歡的菜,還有至今失聯(lián)的馬。他們都是《甑子場》里的人物,都是在《甑子場》那個客家小鎮(zhèn)上出得氣、扒得飯、喝得酒,活得有生氣有故事的主兒。他們都去了,但他們的足印還應(yīng)留在場子上的,他們的聲音還應(yīng)走在空氣中的,他們的氣血還應(yīng)團在光陰里的。

      在甑子場,我只與他們是熟人。踏上洛帶的土地,當(dāng)然要見他們。

      遺憾的是,沒能見到。那天,我專門去叩訪他們。我冷得發(fā)抖,便返回酒店房間裹了厚衣,再行前往。但很快,紅日乍現(xiàn),陽光抖擻起來,燦燦爛爛。這是蜀犬吠日的地方少見的好天氣。但正因為這個無遮無攔一目千里的好天氣,那些行走在時間深處的氤氳隔面的人物,哪里還有他們的影兒呢?見這樣的角色,據(jù)說要等到雨天,有輕風(fēng)、有薄霧的傍晚的雨天。

      那天是圣誕節(jié)前夕。再過幾天,是洛帶的“解放日”12月27日。六十五年前的那天,洛帶還沒解放,還沒解放的洛帶居民真如《甑子場》描寫的那般一點感覺不到變天已然來臨?

      在甑子場,也沒見到女子茶社、六月茶社、鳳梧書院,也沒刨到要了安的命蛋的命的那兩?!盎ㄉ住薄Ul把它們收了去藏了起來?

      看來,還得來。

      甑子場活動結(jié)束,就該返京城的,但卻改簽了機票,飛去了西安。臨時接到的西安一個帶國際字眼的活動邀約,改變了既定行程。這樣,甑子場之行,就變成了我打馬在兩個著名帝都之間的一次轉(zhuǎn)場、一回喂馬、一夜下榻。

      去了甑子場,再去,就不可能迷路了。甑子場就半臥在成都平原與龍泉山脈的交割線上。從山脈的這頭馳馬山脈的那頭,或從山脈的那頭縱馬山脈的這頭,都能一頭闖進洛帶的場子里,讓安鋪設(shè)的青石板路,響起嘚嘚馬蹄聲。

      之所以有馬的聯(lián)想,乃因為三國時期的甑子場外,是蜀權(quán)政權(quán)放牧軍馬的草場和生產(chǎn)皮革制品的基地?!澳袃阂?dāng)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后漢書·馬援傳》)行走在“文出洛帶”這個地方,卻有一股子武烈的英雄氣浮升于周遭的氣場中,恐怕出處在這里了。

      “一個作家能寫多少,能寫到什么高度,大致是有定數(shù)的。因為每個作家的寫作資源是有限的,不是無限的。凸凹這次是將自己的寫作資源用到了極致,寫出來了他的代表作—《甑子場》。我就是在看《甑子場》的時候,在腦子里浮現(xiàn)出‘四川小說’的概念來的。阿來的小說,自然是一種‘四川小說’。而《甑子場》,我看,也是典型的一種‘四川小說’,也就說,小說里天然地有擺龍門陣的味道,有豪俠氣、傳奇性,有歷史感,有一股子野氣,人物的命運在歷史的深處起伏,這是一個江湖世界,人來人往,在演出一種活劇。這活劇中人物的命運是最重要的?!边@是我合上《甑子場》后,說的幾句話。

      甑子場到底有幾多資源,到底能提供給《甑子場》幾多資源,不實地勘察,我是懵然而無數(shù)的。

      在旅游古鎮(zhèn)一夜間轟轟隆隆突然冒出遍布神州大地的今天,我是難得為一個鎮(zhèn)子寫字吆喝的,今天寫下的這兩千字,依然不是寫給旅游鎮(zhèn)的,而是寫給鄉(xiāng)野上的一處集鎮(zhèn)、一爿街場,寫給《甑子場》與甑子場嚴絲合縫扣疊的那一部分。

      終生為客

      顧建平

      最早知道“客家人”這個名詞,和“湖廣填四川”這段歷史,還是在中國的紅司令朱德《我的母親》一文中。

      我家是佃農(nóng)。祖籍廣東韶關(guān),客籍人,在“湖廣填四川”時遷移四川儀隴縣馬鞍場。

      為何要填四川?有史料記載是張獻忠在四川殺人如麻,婦孺不留,也有人說是清兵鎮(zhèn)壓所致,清初統(tǒng)治者夸大其詞栽贓給張獻忠。但張獻忠在四川濫殺無辜,史籍記載在在皆是,肯定不是憑空捏造。近些年,四川屢屢發(fā)現(xiàn)新的萬人坑,張獻忠屠四川又引起了歷史學(xué)家的研究興趣。

      在成都近郊龍泉驛區(qū)洛帶古鎮(zhèn),我第一次感受到客家文化在四川的巨大存在。此前我對洛帶鎮(zhèn)的全部認識,都來自詩人成都凸凹的長篇小說《甑子場》,小說中屢屢提到的會館,如今依然坐落在洛帶古鎮(zhèn)上。這里共有廣東會館、江西會館、湖廣會館、川北會館四大外地會館,還有客家博物館、客家公園,這里婚喪嫁娶的禮儀是客家風(fēng)格的,美味佳肴尤其豆腐菜是客家風(fēng)味的,說的話依然是客家的詞匯和語音。

      在洛帶鎮(zhèn)的廣東會館,東西墻上寫著一位名叫笑秋的人的兩首詩:

      豫閩粵川皆吾家,

      勤耕苦讀勇開發(fā)。

      鄉(xiāng)音無改東山下,

      百里桃林香客茶。

      這首是丘壑題壁的。另一首笑秋自撰自書:

      嶺南尊我客,

      客本中原根。

      根育成材樹,

      樹逢盛世春。

      兩首詩言簡意賅地記錄了客家人的歷史。細看兩邊墻上的字,書法相近,“丘壑”或許正是笑秋,這位笑秋本身也是居于西蜀東山下的客家人。

      會館內(nèi)的柱子上的對聯(lián)也寓意頗深。我兼任著《中華辭賦》的總編輯,對詩詞楹聯(lián)有著本能的關(guān)注:

      云水蒼茫,異地久棲巴子國;

      鄉(xiāng)關(guān)迢遞,歸舟欲上粵王臺。

      另一幅:

      江漢幾時清,且向新宮傾竹葉;

      羅浮何處是,但逢明月問梅花。

      家國之憂,故土之思,盡在這些文辭之中了。

      我在北京讀書求學(xué)然后工作、娶妻生子,至今居京已經(jīng)三十一年了。前些年我跟父母開玩笑說,我現(xiàn)在在哪兒都是客人。在北京,因為是第一代北京人,鄉(xiāng)音未改,行為做派跟北京“土著”或者第二、第三代北京人有明顯的區(qū)別。因為北京的包容性,新北京人完全可以不管不顧老北京的風(fēng)俗禮節(jié),因此也不可能從內(nèi)心對北京產(chǎn)生歸屬感,美學(xué)上的故土詩意只是在瞬間涌現(xiàn)又瞬間消失。在我的家鄉(xiāng),雖然父母、兄姐、親朋居住在此,但父母已經(jīng)把偶爾回鄉(xiāng)的你當(dāng)作客人一樣對待?;蛟S我今后的生活始終游離于我所居住的地域,在每一個地方都是客人,終生作客,終生都心系遠方。

      客家人本來居住在中原,后來遷徙到閩粵,再在明清之際填四川。起初視中原為故土,現(xiàn)在嶺南又成了鄉(xiāng)關(guān)。

      一首著名的唐詩,一直歸在賈島名下,也有人說是貞元間詩人劉皂所作,詩句道出了人心中鄉(xiāng)情的微妙變化:

      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xiāng)。

      其實,我們從人類寄居于地球這一角度看,故土之思都是相對的。航天員在太空第一眼回看地球,對這個飄浮于太空中的藍色星球便會產(chǎn)生無限眷戀,對于人生困擾頓時釋然、達觀。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起句便說: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

      人生不過百年,安居不動無以了解世界,飄浮無根則如云如絮不知所之。客家人千百年來從中原到東南,到西南,到東南亞,到世界各地,為了生存不停遷徙,但是語言習(xí)俗是客家人文化的根,走到哪里帶到哪里。客家人對自身傳統(tǒng)的珍視,也是對中華文化的珍視。我在洛帶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

      初冬時節(jié),洛帶的空氣中有四川盆地常見的潮濕清冷,早晨坐著電瓶車游覽洛帶濕地公園,看得到周圍忽聚忽散的薄霧,草地和樹葉上、水邊的蘆葦上,覆蓋著薄薄一層白色的霜。我在江南水鄉(xiāng)長大,長期羈旅京城,這薄霧這白霜已經(jīng)久違了,忍不住驚奇贊嘆。陪同我們游覽的一洛帶人隨口吟出詩句:“這就是《詩經(jīng)》里所說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贝_實,我已經(jīng)許久沒見過覆蓋著白霜的蘆葦了,為生計忙于奔走,離詩的世界越來越遠。

      新年初,中華辭賦雜志社在京主辦迎新春詩賦詠誦會,我把《詩經(jīng)·國風(fēng)·秦風(fēng)》里的這首《蒹葭》選為詠誦篇目的第一首,潛意識中可能因為那天早晨所見到的洛帶濕地,因為文雅風(fēng)趣隨口吟出詩句的那位洛帶人,因為客家文化豐盈的甑子場,讓我重新體驗到悠然思遠的詩意情懷。

      帶著晴天去洛帶

      葉 開

      2010年秋第一次來洛帶,就有一種親近感,那時不知是什么原因。

      在古街上走,看人看風(fēng)景,吃一碗傷心米粉,是美好的記憶。傷心粉讓我額頭冒汗,貌似傷心,實際幸福??刺旌芩{,看風(fēng)很軟,看女子很可人。洛帶女子溫和,不翻白眼,不扭捏,自然大方。這種分寸感,只有本鄉(xiāng)本土的悠久傳統(tǒng)才能孕養(yǎng)。她們是洛帶土地長出來的,如那滿山的桃花,和山間的流水,不是很特意,但令人溫暖。

      朋友們都說,成都很少能見到晴天??墒俏覂纱蝸?,天空都很干凈,能看出去很遠。第一次淺嘗輒止,未嘗不好;這一次隨《甑子場》而來,深入了解,更增添幾分好意。我跟朋友說,我到哪里都帶著晴天,這是天氣的好意,但也跟心情有關(guān)。在洛帶,適合開開心心、慢慢悠悠地閑逛。不要思慮太多,也不要太出世。在洛帶,要隨意,要平和。人世間的溫暖,并不需要做出一副猛烈的態(tài)度。為此,我寫了一首詩《帶著晴天去洛帶》:

      來洛帶一定要帶著晴天

      帶著一個人的夜晚

      在驛路途中邂逅

      十五年前的少年

      來洛帶一定要有好心情

      在江西會館喝茶

      去龍泉山看看桃花

      一遍遍開過了

      又一層層地落下

      來洛帶一定要成為詩人

      吃一碗傷心米粉

      涼拌千年歲月的火辣辣愛情

      唐朝少女成長在山旁水邊

      客家兄弟兒女忽然成行

      后來我明白為何有如此感受了,原來洛帶是客家人的聚居區(qū)。

      我也是客家人??图胰伺c客家人天然相親,千百年來的漫長遷徙歷史已進入我們的血液,成為我們的基因,還因為我們有共同的語言。在英文中,客家人、客家話叫作Hakka??图胰俗叩侥睦锒际强图胰?。據(jù)說我們曾是最純正的原漢民,但這種最純正,因為歷朝歷代避亂的遷徙,變成了一種非正宗,反而是五胡亂華之后的異族夷族,變成了那些地方的主流了。就這樣,客家人在自己的故鄉(xiāng)流浪。

      這樣的遷徙,是為了躲避戰(zhàn)亂。另一方面也是主動的,是客家人主動尋找更安定、更美好生活的一種熱望在驅(qū)動我們前行。在一百年前,甚至更早,客家人就漂洋過海,來到了世界的各個角落??图胰穗S身帶著故鄉(xiāng),在哪里都能落地生根,在哪里都是原鄉(xiāng)人,又都是客家人。客家文化是洛帶的秘密之一,這種特殊的文化,讓洛帶具有特殊氣質(zhì)。我也因此知道洛帶女子大氣的原因了??图遗硬皇敲苁亻|閣的千金,她們是行走在土地上的精靈。

      洛帶古鎮(zhèn)有一座廣東會館,是來自廣東的客家人建造的。要從一條中等寬度的巷子走進去,在古色蒼蒼的墻頭上看到洛帶的天空。廣東會館保護完整,有宏大而沉靜的風(fēng)格,比一般的建筑也更疏朗、更大氣。不遠處的江西會館,又是另一種風(fēng)格,磚瓦縝密、回廊安靜。

      洛帶古鎮(zhèn)的客家博物館是一座福建土樓式建筑,里面收藏了很多珍貴的資料。近現(xiàn)代很多改變歷史走向的人物都是客家人。在近現(xiàn)代幾乎每一個關(guān)鍵的時刻,都有一個客家人出現(xiàn),力挽狂瀾。如鄧小平,也是客家人。他以特殊敏銳和寬闊的視野,打開國門,讓封閉三十年的中國出現(xiàn)在全世界面前,讓我們知道圍墻之外,還有如此廣大的世界。

      客家人不僅有闖蕩的勇氣,有寬闊的視野,還有包容的心胸。

      這是行走在中國大地的一個奇特的族群,他們的故土不斷搬遷,他們的文化一直蔓延。歐洲也有一個遷徙的民族,猶太人??梢哉f,猶太人就是歐洲的客家人。

      客家人沒有自己的經(jīng)典,不像猶太人那么文化集中地體現(xiàn)在自己的經(jīng)書里。但客家人有對文化的特殊敬重。在洛帶古鎮(zhèn)的中樞,你可以看到重新修復(fù)的磚塔。不知道的會以為是小型浮屠,但這卻是一座客家人特有的字庫塔。洛帶朋友介紹說,客家人敬重文化,尊重文字,過去,他們會把所有寫著文字的紙張都搜集起來,投于字庫塔里焚燒。

      這種態(tài)度,讓客家人心目中的文化,成為一種類乎宗教般的情感。

      從洛帶鎮(zhèn)到甑子場

      蔣 藍

      1999年,我結(jié)束了在成都幾個地方的租房歲月,終于在東郊十陵鎮(zhèn)買了一套住房,別人覺得距離市區(qū)偏遠,我慶幸這里清凈,只有蝴蝶、蟬和蜜蜂會打擾我,阿門。

      我經(jīng)常出沒于菜市,與滿口客家方言的農(nóng)民討價還價,一來二去,我才知道我居住的位置,就是客家東山五場的區(qū)域。東山五場為石板灘仁和場、清泉鎮(zhèn)廖家場、洛帶鎮(zhèn)甑子場、龍?zhí)端侣∨d場和西河場,方言如包谷酒燒刀子一般凜冽、辛辣、回甘。一天因為事情耽擱了,直到晚上八點才去菜市,還有兩個人守著菜攤子。他們說,我一直沒來,所以他們等著。進入初冬了,我想買生姜,農(nóng)民干脆讓我自己到地里去挖,價錢很公道??图胰说墓⒅?,可見一斑。一來二去,我漸漸熟悉這個地名源自明太祖朱元璋之皇室家族陵墓群的地方。一條小河將社區(qū)隔開,水面的房影被電纜線維系,如同泡漲的風(fēng)箏。從樓頂遙望,我逐漸知道晚稻與玉米,陽光下那厚薄不一的金黃。有時,也有野鴨從水底竄出,從油菜花叢突然展翅騰空。

      一天黃昏,我騎摩托車走老路來到洛帶鎮(zhèn)。那時的洛帶就像一個矗立在霧氣里的孤零零的舊夢。無邊的小青瓦房、木頭門板,凸凹不平的石板路,就像進入歷史的甬道。這里擁有蜀漢王族遺跡的宿地,團聚四散的風(fēng)水,青草沾滿露水,蓬蔽了小道。我推想那時王侯的模樣,以及王妃曳地的衣裙,估計他們也將埋怨這淫濕的季候,難以頻繁踏春。將捂藏了很久的情事,不散熱地,在對方的身體上鋪開……

      外面飄起了毛毛細雨,我坐在鎮(zhèn)門口的小酒館里喝羊肉湯,看那些一邊吃油炸胡豆一邊打紙牌的人。他們對桌子外的世界毫不關(guān)心,無論是呼嘯的中巴,還是女人甩牌時,蕩過來的香氣。穿過石板路的腳印,總是一層又一層地覆蓋。各有各的心事,或者出走,或者買醉歸來,但雨水改變著泥土的塑性。

      我走到鎮(zhèn)口之外的夜幕里。自西而來的東風(fēng)渠,送來的卻是雪山的冷意,可以看見逆風(fēng)的柳樹,將那銀子的頭發(fā)高高拋直。細雨之后,夜空被洗亮了。龍泉山的高空,有干凈的星座,我聽見有人在嚶嚶哭泣,也聽見魚蹦躍的破水聲……

      在這之后,我來洛帶的次數(shù),就像它的大規(guī)模翻修與轉(zhuǎn)身,頻率越來越高。洛帶鎮(zhèn)越來越現(xiàn)代化景觀化,甑子場越來越遙遠和古舊,宛如一個沒來得及拆除的孑遺。一個地名的陰面與陽面,似乎被一層石板隔開了。

      2014年年底,我來洛帶參加作家凸凹長篇小說《甑子場》研討會,凸凹是一個讓甑子場的石頭說話的作家。在漢語詩界,詩人凸凹實至名歸。凸凹在外的名氣要大大高于在成都的魏平。凸凹數(shù)十年浸淫于詩歌,詩集連續(xù)出版,尤其是他詩作標題里均帶有“或”字的命名,有棱有角,有點桀驁不馴、一峰獨立的意思。他的命名學(xué)里具有一個木工墨線式的向度:魏平—未平—凸凹。這容易理解。其實,這當(dāng)中隱含了另外一個命名“偽平”—假裝平和、裝好好先生,他內(nèi)心裝滿了來自故土大巴山脈的石頭、巖鷹與塊壘,不用詩歌與燒酒猛力沖刷,就不容易露出崢嶸的頭角。

      如果說駕馭著“凸凹詩體”的凸凹,以大器晚成的淬煉和大氣,在圓熟的技法之上展示了詩者的獨立、自由向度,以及永無休止逼近事物本質(zhì)的勇氣,那么,著手于小說的凸凹,還會變嗎?幾年前我注意到凸凹開始寫影視劇本、中短篇小說,比如詩事小說《顏色》,他保持了一個詩人對文字的敬畏,更可貴之處還在于他把那些存留在記憶里的史料、往事、哀痛、血淚,毫無保留地交給了敘事。他試圖用超越現(xiàn)實的敘事方式,在對歷史經(jīng)驗的提煉中,以嘲諷、暗喻來面對歷史、現(xiàn)實及未來世界的不可知和不確定。針對他新近推出的《甑子場》《大三線》兩部共近70萬字的長篇小說,著名作家、《人民文學(xué)》雜志副主編邱華棟認為:“《甑子場》可以說是一種帶有某種非虛構(gòu)色彩的新歷史小說。在對歷史的撥云見日的探尋中,在對個體生命價值的追尋中,我看到了歷史的溫度和心跳。這樣的小說是不多見的,屬于‘四川小說’那宏大文脈的系統(tǒng),并拓展了這一文脈的空間,成為最新的一個收獲。”

      我感興趣的還在于,小說名字為什么不用洛帶鎮(zhèn),而是用甑子場。

      “甑子”之名并非蜀地俗稱,而是古意盎然。用甑作炊具在黃帝時代就開始了?!稄V韻·古史考》曰:“黃帝始作甑?!钡綉?zhàn)國秦漢時期,甑子已遍及民間?!妒酚洝ろ椨鸨炯o》記述項羽的軍隊破釜沉舟之舉:“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北砻鬈婈犑怯酶c甑作為炊具,不過最初的甑應(yīng)該是土陶制品,甑字的偏旁為“瓦”,可以為證。至于土陶甑的樣子,近年成都平原大舉出土的瓦器、陶器里,應(yīng)該有。

      甑子場也作甄子場、鎮(zhèn)子場,訛音所致。洛帶鎮(zhèn)在晚清時節(jié)就被稱作甑子場,凸凹使用這個地名,目的在于彰顯小說的場域,更靠近這一地緣。當(dāng)然,這個地名的來歷卻早在千年之前。我推測,那一定是場口有幾家制作甑子出售的商販,為洛帶掙來了這個手藝的名頭。其實,洛帶古鎮(zhèn)名字的由來有三個傳說,其中一個是:

      洛帶鎮(zhèn)早名甑子場。場內(nèi)有一池塘,塘中有一八角井為海眼。井水為龍王口中所吐,味極甘甜,泡茶最好。井通東海,有鯉魚出沒,據(jù)說肉味鮮美,食之可益壽延年。蜀漢太子阿斗聽說了,擇一黃道吉日,率眾太監(jiān)來到甑子場八角井旁。但見一條條金色鯉魚穿石洞于水井和池塘間游進游出,煞是可愛。太監(jiān)脫靴下得池來,撲騰半日,終無斬獲,急煞阿斗。卻聞身后一聲叫好,一尺長的大魚隨一白發(fā)老者釣竿甩動,劃一弧線,飛出井來。阿斗眼紅,老翁卻不賣。太監(jiān)動手強搶。魚落阿斗手中而不甘,奮力擺尾,阿斗連人帶魚跌入池塘。魚兒穿石洞又游進了八角井。阿斗得而復(fù)失,和衣跳入井中。那魚卻鉆進海眼,回東海去也。阿斗被眾太監(jiān)拖起,忙亂中腰帶卻掉入井底?;仡^欲找老翁算賬,已無人影,老翁坐釣處僅余一白綢帕,上書一詩:“不思創(chuàng)業(yè)苦,孺子太荒唐。帶落八角井,帝運終不昌?!卑⒍纺樕F青,揉亂綢帕擲于井中,堵住了海眼,井水從此變渾、變苦。后人遂改甑子場名為落帶鎮(zhèn),后來又嫌“落”不吉利,演變?yōu)槁鍘ф?zhèn)。

      傳說雖然附會極多,但洛帶鎮(zhèn)的“洛”,似乎也并沒有帶來多少好兆頭。甑子場的名頭并未消失,它在風(fēng)雨飄搖的晚清“咸魚大翻身”,紅燈閃爍揚名立萬,這不是偶然的。

      1902年年底,因為叛徒出賣,來自石板灘的紅燈教女壇主廖觀音在甑子場不幸被威遠前軍幫帶段方成抓獲,被急急解送成都,四川提督岑春煊感到終于除去了心頭大患。后來在提督衙門提審,1903年1月15日,才有了轟動朝野的裸體斬首。隆冬時節(jié),那個在成都下蓮池出現(xiàn)的粉藕一般的身體,身首異處了。血,是那妖嬈的紅蓮花么?如果這樣的血尚沒能將甑子場的名頭凝固,那么凸凹的小說《甑子場》,則讓民國時代一個女人與四個男人的糾葛,轟然讓甑子場的甑子,蒸煮出了一籠熱氣騰騰的人血饅頭。1950年7月,國民黨軍統(tǒng)特務(wù)、少將廖宗澤利用客家身份在甑子場糾集土匪劉幺胡子、一度向解放軍投誠的劉倉林等,成立成都、華陽、新都、金堂、簡陽五縣反共救國委員會。月底,川西反共救國軍第六兵團與劉倉林部在石板灘暴亂,被人民政府鎮(zhèn)壓。1951年3月6日,廖宗澤被俘虜。值得注意的是,廖宗澤也是華陽縣石板灘人氏(參見辛智:《廖宗澤其人》,《新都文史》第三輯,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四川省新都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86年版,第102—109頁)。凸凹的《甑子場》,恰恰著眼于這一段刀鋒與火藥淬煉人性的歷史。

      這讓我漸漸感到,這個甑子場,分明就是一個祭壇。

      2014年12月21日,即《甑子場》討論會當(dāng)天上午,我和與會作家們參觀了位于“中國藝庫”的系列博物館。在昔日青瓦白墻的洛帶鎮(zhèn)糧站倉庫,如今已改造成了博物館場地,成都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掛歷展恰好在這里舉行。從最久遠的來自1915年的掛歷,到難得一見的月份牌……題材涉及人文歷史、武俠文化、自然風(fēng)情等等,各式各樣的掛歷讓大家一飽眼福。洛帶鎮(zhèn)鎮(zhèn)長雍峰對我說,這次掛歷展既是為中華武俠文化節(jié)而舉辦,更主要的是豐富成都市民的文化生活,展出的掛歷多達110個專題,1200多件。

      掛歷博物館的水泥地面上,尚可看到巨大的美術(shù)字體的白色油漆標語:“積極行動起來,開展全力打擊黑惡勢力的專項斗爭?。?!”“全區(qū)人民共同努力,建設(shè)和諧的……”從標語成分來看,時間并不久遠。但寫在水泥地板上,縱列十幾米長,昭示了昔日公家糧站的高昂斗志與激情,但是否起到了“避鼠”“鎮(zhèn)邪”“祛惡”的作用,就不得而知了。參觀的人流站在水泥地板上指點江山,我看到了收藏家宋廣福,他正在為參觀者講解外國掛歷的來歷與故事?!斑@次帶到成都來的掛歷,是從我收藏的2萬多幅掛歷中精選出來的?!彼螐V福一邊忙著整理掛歷,一邊告訴我,此次展出的掛歷包括祖國風(fēng)光、工藝美術(shù)、名家書畫等,為了助興武俠文化節(jié),武俠掛歷是其中的重點,隨后他向我們展示了“水滸故事”、“中國功夫明星”的掛歷。

      如果說,掛歷收藏就是收藏時光的形象,那么在洛帶鎮(zhèn),我逐漸感覺到,古鎮(zhèn)不像從西洋舶來的掛歷,它其實是一個老皇歷,要用一種外道者聽不懂的方言,才可能讀得懂它的滄桑與妙曼蜂腰。

      從糧站博物館出來,新開工的建筑工地翻出的土地一如凝血。我看見墻后有幾株楓樹,按理說早應(yīng)凋零了,奇怪的是它們的樹葉依然火紅,微風(fēng)一起,抱成一團。紅楓是美麗的觀葉樹種,其葉形優(yōu)美,紅色鮮艷持久,枝序整齊,層次分明,錯落有致,樹姿美觀,宜布置在草坪中央,高大建筑物前后、角隅等地,紅葉綠樹相映成趣。幾個攝影家在拼命搶鏡頭,就像在抓拍接吻的美女。我想,嶺南人多數(shù)都要敬九黎族的首領(lǐng)蚩尤,或吹牛角,或敬楓神。楓神來源于蚩尤被殺,他的木枷丟在自己的地界上,長出大片楓樹……

      美目盼兮的人置身這樣的土地,自然要落帶。我的確感受到甑子場的蒸騰血氣。

      猜你喜歡
      凸凹客家人
      草 原
      散文詩(2022年12期)2022-11-11 04:08:07
      草原
      可換凸凹模技術(shù)的應(yīng)用研究
      模具制造(2021年7期)2021-09-14 00:27:36
      客家人
      寶藏(2021年7期)2021-08-28 08:17:34
      闖蕩牙買加的客家人
      真實與虛構(gòu):穿越時間與象征之霧林
      蚯蚓之舞
      詩林(2016年5期)2016-10-25 07:03:48
      行酒
      神州民俗(2016年5期)2016-06-13 10:18:44
      寧化石壁:客家人的第一中轉(zhuǎn)站
      福建人(2015年11期)2015-02-27 10:23:59
      加工球軸承防塵蓋用凸凹模的改進
      哈爾濱軸承(2013年2期)2013-10-11 03:11:38
      西乌珠穆沁旗| 兴安盟| 澄迈县| 福泉市| 新巴尔虎右旗| 沽源县| 武冈市| 大邑县| 墨竹工卡县| 黑龙江省| 弥渡县| 两当县| 钦州市| 麻江县| 全州县| 临桂县| 栖霞市| 汨罗市| 怀仁县| 行唐县| 兴安县| 玉门市| 延川县| 桑植县| 临江市| 海兴县| 吉隆县| 康马县| 无为县| 南充市| 浦城县| 留坝县| 汝州市| 盐城市| 扎鲁特旗| 东至县| 鄱阳县| 山西省| 虹口区| 乐都县| 谷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