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吳士尹
假的真不了,黑的白不了。真相水落石出的一刻,誰為公眾利益著想,誰在做正確的事,大家就會選擇和誰站在一起。
幾句閑言絮語,隨風遍滿東南;
不算文思所及,見笑各位看官。
數(shù)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斕斑;
一盞香消茶冷,半生身老心閑。
眾所周知,多年來,高速收費一直是個“招黑”的行業(yè),可謂“人在崗亭坐,鍋從天上來”。前不久,又有“黑鍋”往咱收費員頭上扣,有意思的是,這次不但沒砸著,還反彈回去了。
日前,一輛大貨車運輸蘋果途經(jīng)陜西安康白河高速收費站,欲走綠色通道卻遭收費員阻攔,司機便用手機錄下現(xiàn)場片段上傳至短視頻平臺,引發(fā)網(wǎng)友熱議。
短短20多秒的視頻,雙方在對話中透露出一個關鍵信息:蘋果是腐爛的??吹竭@兒筆者就心知肚明了,這些年,收費站因收繳矛盾上新聞并不罕見,“背黑鍋”也是家常便飯,可詳細查證后,基本無“實錘”。無論救護車也好,消防車也罷,亦或是救災車,只要不予免費放行,原因大多出在車方。要么是忘帶證件,要么是手續(xù)不全,要么是根本不符合減免規(guī)定。說白了——只要收費站不讓你免費過,八成是你“有問題”。這不,拉著“不鮮活”的產(chǎn)品卻非要走鮮活農(nóng)產(chǎn)品綠色通道,讓你過才怪!
這次事件事實清楚,基本無爭議。但值得一提的是,陜西高速對這起糾紛的處理可稱為“教科書級別”,不但確保了“應征不漏,應免不收”,還順手在輿論場上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
首先,態(tài)度端正,應對得體。收費員全程操作合規(guī),使用了執(zhí)法記錄儀和查驗設備,并拍照留存證據(jù)。面對司機偷換概念式的提問——“你就說我拉的是不是蘋果?”當班收費員不容對方狡辯糾纏,抓住要害,一句“你這是爛蘋果,不能免”,一劍封喉,絕不給司機后續(xù)在網(wǎng)上混淆視聽留下“把柄”。最該點贊的就是態(tài)度,不卑不亢,語帶威嚴。筆者一直反對在收費站設什么“委屈獎”,對遵規(guī)守紀的司乘,當然應該笑臉相迎;對涉嫌違法亂紀、胡攪蠻纏的人來說,委屈求全就是縱容,必須義正言辭,維護行業(yè)尊嚴和政策的嚴肅性。
其次,發(fā)聲及時,正面回應。事件發(fā)生次日,陜西高速集團白泉分公司收費管理科副科長第一時間接受媒體采訪,在詳細介紹事件來龍去脈的同時,重點解釋國家及本省相關政策,不但說清了“為什么不免費”,還很好地向公眾進行了一波行業(yè)科普,為自己正名,為公眾釋疑,為行業(yè)發(fā)聲,一刀切斷負面輿情的引線,干凈利落。
或許有讀者會說,前面兩項只是“常規(guī)操作”,雖然給力但不算驚艷。那不妨再看看本次事件處理中,收費站還完成了哪幾項“加分動作”。收費員向司機解釋政策時,了解到這批爛蘋果是要用來釀酒的,為制止腐爛水果流入市場,危害公眾食品安全,他們果斷選擇請警方介入調查,在完成好本職工作同時,還積極擔負起高速企業(yè)的社會責任,樹立了行業(yè)的良好形象。于理,他們依法辦事,滴水不漏;于情,他們心系公眾,讓廣大網(wǎng)友在辨明是非曲直后,主動選擇和他們站在同一陣營,向違法行為說“不”。從公眾利益角度切入,這場輿論戰(zhàn)還沒開打,收費站就已贏得了先機。
果然,這口“黑鍋”不但沒扣在收費員頭上,反倒把當事司機砸了個正著。網(wǎng)友們紛紛在評論中為收費員堅持原則、確保公眾食品安全的正能量行為點贊;一致譴責當事司機惡意拍攝、誤導公眾的行為,認為拍攝者應公開向收費員道歉,主動消除不良影響;不少網(wǎng)友還認為,有關部門應深度介入此事,一查到底,并借此契機形成長效機制,防止類似腐爛變質食品流入市場。
假的真不了,黑的白不了,回頭看陜西高速的輿情應對,既沒有花哨的招數(shù),也沒有心機和套路,擺事實,講道理,贏在真誠,贏在正義。少數(shù)別有用心的人可能永遠不明白,如果不占理,搞再多“道德綁架”,最終只會被現(xiàn)實吊打;用爛蘋果“碰瓷”,只會攤成一地稀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