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大班自主游戲時間到了,瑞瑞來到搭建區(qū),計劃用大塊積木搭建一個大炮。他找來圓筒積木當作炮筒,又找來一個可以把炮筒放上去的架子。瑞瑞把炮筒的三分之一處放到了架子上,另一頭放在地上。放好以后,瑞瑞跑到陽陽旁邊說:“陽陽,你快看,我的大炮搭好了,你能跟我一起玩打仗的游戲嗎?”陽陽回答道:“好啊,我這就拿著我的槍過去?!比鹑鸢雅谕材闷饋頊蕚鋵﹃栮栭_炮,可炮筒剛被拿起來大炮就倒了。二人隨后重新搭建了大炮,搭好后,瑞瑞抬起炮筒,大炮又倒下了。瑞瑞說:“大炮用一個架子不穩(wěn)固,陽陽你跟我再搬一個架子吧?!闭f罷,瑞瑞和陽陽又搬來一個架子,把炮筒的另一端也放到架子上。要開始打仗游戲了,瑞瑞第三次抬起炮筒,大炮還是倒了下去。瑞瑞說:“還是搭不住,怎么辦?”瑞瑞和陽陽兩個人在大炮旁邊發(fā)愁,悅悅拿來一塊小積木放在了炮筒的另一端,瑞瑞說:“這樣不行,大炮不用的時候可以,可是大炮在使用的時候需要拿起炮筒,一拿起來大炮就會倒?!?/p>
看到幾個人束手無策,我走過去問:“你們遇到什么困難了?需要幫助嗎?”瑞瑞說:“我們的大炮總是倒。”我接著說:“大炮為什么不穩(wěn)固呢?”陽陽說:“大炮比較粗,底座支撐不住?!蔽夷贸鍪謾C說:“我們來搜一搜,看看真正的大炮吧?!比鹑鹬钢鴪D片問:“大炮都有什么?”我回答:“炮筒、底座、瞄準器?!蔽蚁蛴變航忉屃舜笈诘幕窘Y(jié)構(gòu)后問:“我們可以用什么材料做炮筒、底座呢?”于是我和幼兒一起尋找合適的材料:方形積木、圓筒積木、長條積木。不一會兒,陽陽找到我:“張老師,大炮怎樣才能旋轉(zhuǎn)呢?您能和我們一起搭嗎?”我說:“可以啊,我們一起看看用什么材料能讓炮筒旋轉(zhuǎn)起來?!彪S后,我們一起找到了弧形積木、能夠卡住炮筒的積木,大炮終于搭好了。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教師在游戲中應觀察和分析幼兒在先,介入和指導在后。當幼兒遇到問題時,我沒有第一時間直接介入游戲,而是先觀察幼兒的搭建情況。自主游戲中的教師介入是充滿智慧的行為,我如何介入才能使幼兒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教師在介入幼兒的活動時,幼兒又發(fā)散出了其他問題,這時我應該如何兼顧兩個問題的引導?
(北京市順義區(qū)李遂中心幼兒園 張文靜)
尊重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
游戲過程中,教師認真觀察并詳細記錄了幼兒的語言、動作等,如瑞瑞在搭建大炮時選擇了什么材料,如何與陽陽合作游戲。同時,運用《指南》中的理念指導自己的行為,通過提問的方式引發(fā)幼兒思考,如“你們遇到了什么困難”“大炮為什么不穩(wěn)固”。從中可以看出,教師想通過介入推進游戲發(fā)展,這是值得肯定的。不過,教師直接用手機搜索大炮圖片,教給幼兒大炮的相關知識,這種做法違背了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幼兒需要在生活、游戲中認識世界,從而進行有意義的自我建構(gòu)。教師應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fā)展的連續(xù)性和階段性,支持和引導幼兒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fā)展。從“量變”到“質(zhì)變”需要一個過程,教師不能急于求成,應讓幼兒按照自己的速度和方式發(fā)展。
山東省利津縣第三實驗幼兒園? 張繼忠
提供足夠的創(chuàng)想空間
針對陽陽提出的大炮旋轉(zhuǎn)問題,教師和幼兒一起尋找弧形積木,會終止接下來可能出現(xiàn)的其他有意義的游戲情節(jié)。幼兒為了實現(xiàn)游戲意愿,會竭盡全力解決問題,常?!巴嬷猩恰?。教師應鼓勵幼兒,留給幼兒合作、思考的時間,使幼兒可以充分討論、實驗讓大炮旋轉(zhuǎn)的辦法。在順應幼兒天性的前提下,教師對幼兒的支持和鼓勵,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積極主動、好奇探究的學習品質(zhì),這樣的介入才真的是“潤物細無聲”。
山東省威海市市級機關幼兒園? 董彩波
豐富游戲材料,科學有效介入
搭建區(qū)是幼兒利用各種材料,尤其是低結(jié)構(gòu)材料開展物體形象塑造和生活場景再現(xiàn)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案例中的游戲材料只有積木,而且積木的形狀也不夠豐富,使幼兒的搭建問題遲遲不能解決。教師可以適當豐富搭建區(qū)的材料。教師的介入使游戲主題得以深化,當游戲重歸順利時,教師應立即退出游戲。過多的介入會阻礙幼兒自主性的發(fā)揮。幼兒是游戲的主體,教師的任務是點撥幼兒游戲,而不是幫助幼兒游戲。案例中第一個問題解決后,教師沒有退出游戲,而是指揮了游戲,使幼兒失去了解決第一個問題的興趣,導致幼兒拋出了第二個問題并直接向教師詢問答案。教師應在幼兒達到最近發(fā)展區(qū)之后,再推動幼兒進一步發(fā)展。在幼兒的游戲世界里,教師要科學有效地介入,不要做“不速之客”。
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鶴山鎮(zhèn)中心幼兒園? 竇海峰
融入幼兒,高效溝通
快樂是幼兒游戲的追求,融入幼兒是教育的有效方法。在案例中,教師詢問幼兒是否需要幫助,是以指導者的身份加入了游戲,而指導者相對來說處于高位,會給幼兒造成一定的壓力,從而限制幼兒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教師應該以同伴身份悄無聲息地融入游戲,在幼兒失敗之后,給予鼓勵,將自己想要告知的答案間接輸出,讓幼兒在探究中獲得答案,增強幼兒的自我認同感。幼兒高效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有限,在師幼互動中,建議將開放性提問和封閉性提問相結(jié)合,這樣既不會打斷幼兒游戲思路,又能加深師幼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
湖北省武漢市實驗幼兒園? 黃雪蓮
降低預設期待,允許獨特表現(xiàn)
教師要正確認識幼兒的發(fā)展與游戲之間的關系。如果教師對幼兒在游戲中的發(fā)展有著強烈的目標預設,很大程度上會形成控制幼兒活動的想法,從而想方設法地使幼兒達到自己的期望。在游戲中,教師的重點是為幼兒創(chuàng)設游戲的條件,給予幼兒更多的發(fā)展機會。在機會面前,幼兒想如何學習和發(fā)展,應由他們自主決定。面對幼兒的游戲困惑,教師應先觀察幼兒,進而了解幼兒的游戲意圖。如果幼兒因為經(jīng)驗不足導致游戲無法繼續(xù)深入,只是進行簡單的、低水平的重復動作,就要考慮豐富經(jīng)驗。如果幼兒只是短暫地轉(zhuǎn)移想法,但始終在同一個游戲主題下,教師就需要繼續(xù)觀察,等待合適的指導時機。
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qū)第二實驗幼兒園? 陳雅杰
單獨指導,保障每名幼兒發(fā)展
案例中幼兒兩次尋求教師幫助。第一次是大炮反復倒塌,游戲無法進行下去時,通過教師的有效介入,幼兒順利完成了搭建。第二次是陽陽主動尋求幫助:“怎樣才能讓大炮旋轉(zhuǎn)起來呢?”考慮到幼兒注意力有限,被打斷游戲后很難再次投入,教師可以對陽陽進行單獨指導,這樣既能提高陽陽的搭建水平,又不會打擾其他幼兒正常游戲,充分尊重每位幼兒的發(fā)展速度。給予幼兒充足的搭建時間后,教師應該以陽陽的提問為契機,自然延續(xù)到下一個搭建問題的探索中。幼兒在討論中幫助陽陽解決大炮旋轉(zhuǎn)的問題,能夠增強幼兒的搭建興趣,促進幼兒全面而又富有個性地發(fā)展。
山東省威海市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西苑街道辦事處中心幼兒園? 李淼
讀懂幼兒,提前做好準備
幼兒在搭建前有計劃,這種意識值得肯定。而在真實的搭建過程中,幼兒遇到各種困難,由此計劃被打亂。教師應提前了解幼兒的原有經(jīng)驗,提供支持幼兒搭建的有效策略。比如,在搭建前讓幼兒自主搜集一些大炮的圖片或視頻,了解大炮的外部特征和結(jié)構(gòu)特點,同時了解它們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先嘗試畫出自己想象中大炮的樣子,再進行搭建,在搭建過程中加強討論、反思和調(diào)整。
北京市順義區(qū)東興幼兒園? 杜海銘
責任編輯:陳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