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穎婕
瓦下聽風(fēng),細(xì)語生煙。新柴濕木,舊巷新院,緘默。盡顯歲月無言。
總角之年,晨曦入戶。麥田里的幾根淺草,沾著蒼綠的青苔、昨夜的露水。新茶還在灶上,煙火裊裊。太爺輕快地點上一支煙,提鋤挽袖,推開斑駁的木門。帶著煙味的他臨走前總會摸摸我的小腦袋:“放學(xué)在巷子拐角等你喲!”暮色降臨時,我背著明黃色的書包,撒歡兒似的一路跑到巷子拐角,總會看見太爺急急忙忙將嘴里的煙卷拿下,好讓我給他一個親昵的擁抱。我的手攥著他的小指,我揚起嘴角,和太爺依偎著回家去。
金釵之年,白光淺影。時隔多年,太爺老了很多,雙鬢皆白。太爺提起鋤頭:“放學(xué)老地方等你?!睔堦栂拢?dāng)我一如既往地走到巷子拐角,卻沒看到那蒼老的身影,我疑惑著,朝巷子盡頭跑去。淡黃的麥浪里似乎浮著一襲白衫,我慌忙向太爺跑去。他回頭,吃驚地看著我,許久才反應(yīng)過來,傻傻地笑:“你瞧,我給忘記了,老了啊。”回家的路,是我牽著他走的。
碧玉之年,秋水長天。我本以為太爺?shù)倪z忘只是因為家務(wù)繁忙,或是老年人記憶下降,可是他接二連三地遺忘———忘記新煮的熱茶,忘記已收割的莊稼。直到有一天放學(xué),我走在他身邊,他卻詢問我的名字。無辜的眼神顯得那么陌生,那么無助。我突然意識到我的世界與他的記憶之間劃開了一道深深的裂縫。時間不會因為你的祈禱而停下腳步。角落的鐵鋤生銹,野草瘋長。太爺飛快老去,背影蹣跚,行走不便。
太爺不再與人交談,總一個人待在角落里。有人靠近,他要么害怕,要么拒絕。他雙眼渾濁空洞無神,生活也無法自理,被安置在小小的房間中。記憶的裂縫被撕開更大的口子,過去的記憶漸漸占領(lǐng)裂縫的邊緣。忘記晨起鋤地卻還念著那片麥田,忘記我的名字卻想著等我放學(xué)。與其說是患病,我更愿相信太爺只是太留戀過往的美好而不愿面對年老的現(xiàn)實,想回到從前。
又一個夕陽西下,太爺固執(zhí)地穿上布鞋,不顧家人勸阻,一路跌跌撞撞地走到巷子拐角。我悄悄地跟上,他卻停下腳步,望向?qū)W校,似乎等待著什么。他站了好一會兒,一動不動。我問太爺:“太陽都落山了,你怎么還在這兒呀?”他回答:“等……囡囡,放學(xué)?!蹦巷L(fēng)起,薄霧生,模糊了視線。雖然太爺無法感受現(xiàn)在,但我猜他的回憶是甜美的,會感到快樂。我愿常常拉起他的手,告訴他:“我會陪著您,太爺?!?/p>
縱使我與太爺被記憶的裂縫阻隔,但那份溫暖一直都在,填滿我和太爺共同的記憶,填滿生命的遺憾。
教師點評
文章處處都可見作者的匠心和筆力。全文的語言極具詩意,且對仗工整。每一段落開頭都以四字詞開始,暗示了歲月的流逝以及故事情節(jié)發(fā)生的變化,太爺爺從健壯逐漸變得年邁再到記憶力衰退,凸顯了時光的無情?!拔摇钡男那閺碾y過走向釋然,展現(xiàn)了親情的溫暖。幾代人之間親情的傳遞,關(guān)于遺忘和銘記的思考,都給了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極具現(xiàn)實意義。
(何欣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