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美國的貨幣寬松在2021年會有哪些新動向?美股和亞洲股市投資機會分布是怎樣的?特斯拉的股價被透支了嗎?以及中國5G和造車新勢力有哪些價值在涌現(xiàn)?
帶著這些問題,《紅周刊》記者專訪了全球最大評級機構晨星的股票研究團隊。晨星亞洲股票投資總監(jiān)陳麗子認為,美股市場被樂觀因素所籠罩,“不要對前景和高估值過于亢奮”。但她同時指出,低估行業(yè)的投資機會相對要好一些,比如金融股。
其他晨星高級股票分析師也指出,騰訊代表的科技消費領域、5G領域以及部分車企都存在較好的投資機會。
《紅周刊》:您在2021年策略會上說,美股的高估值對亞洲市場來說是阻力,怎么理解這句話?
陳麗子(晨星亞洲股票投資總監(jiān)):我們的美國團隊認為美股被高估了,市場的交易價格高于我們給企業(yè)評估的內在價值。從美股來說,市場的高亢情緒中已經(jīng)包含了疫苗普及、接種率良好、2024年之前利率維持低位等樂觀因素,而且這些樂觀因素幾乎已經(jīng)全部體現(xiàn)在股價中了。所以我們的美股團隊認為,美股被高估了,雖然亞洲股市表現(xiàn)不如美股,但如果美股下跌,有可能打擊投資者們對所有股票的信心。
《紅周刊》:美聯(lián)儲稱將維持寬松貨幣政策,包括維持0%-0.25%的利率不變。您預計美國貨幣寬松政策的走向和影響是怎樣的?
陳麗子(晨星亞洲股票投資總監(jiān)):我們預計,民主黨領導的政府和國會將在最新經(jīng)濟刺激計劃的基礎上,再實行新一輪的財政刺激措施。這將為陷入困境的企業(yè)提供大量支持,讓企業(yè)在短期內能夠生存下去,能參與到今年的經(jīng)濟反彈中。
我們還預計,美聯(lián)儲將盡可能維持其高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直到通脹達到2%及以上。由于美國的利率接近1%,而世界大部分發(fā)達地區(qū)實行的是負利率,所以為了額外的收益,投資者們會愿意承擔更大風險,參與美股市場的投資。
我們預測,美國GDP在2020年下降3.4%以后,會在隨后幾年快速追趕,這種增長有一個大前提,就是疫苗在美國得到普及。反過來說,一旦疫苗被廣泛接種,利率的上升速度將超過預期,這也是本年度投資者們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
《紅周刊》:那么,亞洲股市遠景如何?
陳麗子(晨星亞洲股票投資總監(jiān)):在我們看來,對疫情的控制仍然是個關鍵因素?;厩闆r大體是這樣:最發(fā)達市場地區(qū)(13億人口)將在2021年實現(xiàn)群體免疫,欠發(fā)達市場地區(qū)(65億人口)將在2021年開始獲得疫苗,但疫苗接種的普及需要在2022年乃至2023年才能完成。如果疫苗的推廣速度不及預期,市場的流動性可能會枯竭。這種風險意味著我們仍應謹慎,不要對于前景和高估值過于亢奮。
總體上來說,我們目前的投資策略不會因此而改變。雖然疫苗上市的延遲可能會暫緩投資者們進入周期性板塊的步伐,但我們認為,對很多人來說,目前的風險回報還是比較良好的,被低估的行業(yè)依然是比較安全的投資對象。
由于我們身處亞洲,中美關系也仍然是市場的一個重要驅動因素。雖然中美關系可能仍將面臨挑戰(zhàn),這對亞洲市場來說也是一個風險。但我們認為,拜登總統(tǒng)的多邊外交政策更具有可預測性,這相應地減少了市場的不確定性。我們判斷,更清晰、更連貫的政策將有助于減少市場的波動性,而且政策明確會幫助那些受到貿易關稅和排除條款阻礙的企業(yè)。
《紅周刊》:據(jù)高盛分析,中國國內公司債券市場的違約率將從2020年的每月兩個增加到2021年的每月三至四個,這是否預示著金融政策在邊際收緊?
普雷斯頓·考德威爾(晨星高級股票分析員及中國經(jīng)濟委員會主席):我們確實看到,2020年債券違約事件開始增加,包括一些國有企業(yè),這導致投資者擔心中國政府可能不會支持倒閉的國有企業(yè)。我們預計隨著信貸的收緊,中國企業(yè)在2021年可能會面臨越來越大的償債壓力。
中國的信貸增速在2020年第四季度開始下降,我們預計這種情況將在2021年持續(xù)下去。我們對信貸增速的下降并不感到意外,因為在2020年下半年,貨幣政策收緊,而主要市場利率開始上揚。
正如我們所預料的那樣,中國的金融政策已經(jīng)從上半年的逆周期調節(jié)和流動性注入轉為優(yōu)先考慮風險控制和金融穩(wěn)定。政府借貸減少、貨幣政策收緊以及對高風險借款行業(yè)(即房地產開發(fā))的限制,都將導致2021年信貸增速放緩。以中國的收入水平來說,它的債務水平是非同尋常的,因此中國需要從債務驅動的增長戰(zhàn)略中抽身,以維持金融穩(wěn)定。
《紅周刊》:相比美股,您怎么看A股和港股等市場的估值水平?
陳麗子(晨星亞洲股票投資總監(jiān)):總的來說,某些行業(yè)和板塊可能被高估了,但其他的一些沒有被高估。例如,航空航天、國防、零售服裝、周期行業(yè)估值相對較低,因為它們的復蘇相對滯后。估值較高的板塊目前有三個:必選消費、科技和工業(yè)板塊。但總的來說,亞洲市場沒有美國市場那么貴。
《紅周刊》:在亞洲,你們2021年看好的板塊有哪些?
陳麗子(晨星亞洲股票投資總監(jiān)):晨星亞洲股票研究團隊的研究對象包括在中國香港、中國大陸、日本、新加坡注冊和(或)上市的公司,以及部分在臺灣地區(qū)和韓國上市的公司。我們的市場估值基于我們在亞洲地區(qū)覆蓋的300只股票的內在價值和公允價值,還要通過長期關注和自下而上的分析來確定。我們認為亞洲市場的估值整體合理,也有足夠的流動性來維持其在2021年的活力,但我們對一些被高估的板塊保持相對謹慎的態(tài)度。
隨著經(jīng)濟恢復正常,周期股應當會受益于2021年經(jīng)濟的強勁反彈。我們建議關注風險回報更具有吸引力的領域。我們的首選板塊之一是金融股,特別是中資銀行。此外,我們也很喜歡澳門博彩股。
另外,我們對中國經(jīng)濟的長期看法是,增長將呈放緩下滑趨勢。大部分容易賺錢的模式已經(jīng)都走通了。隨著中國人口結構的老齡化,惟一的增長動力可能是財富效應帶來的消費。我們長期看好發(fā)力國內消費領域的公司,比如騰訊和阿里巴巴。
《紅周刊》:你好,丹,我知道你關注中國TMT行業(yè)。騰訊股價最近一個多月漲了35%以上,且連續(xù)創(chuàng)新高,這是否會削弱其投資價值?
丹·貝克(晨星高級股票分析師):在我們看來,騰訊是一家寬護城河公司,這意味著,騰訊在其龐大用戶群體及網(wǎng)絡效應的支持下,具有長期維持超額利潤的競爭優(yōu)勢。我們對騰訊的公允價值估計為658港元,因此目前它的估值是合理的。
我們認為,與阿里巴巴相比,騰訊受中國政府反壟斷指南的影響更小,這可能會促使一些投資者從阿里巴巴轉投騰訊,因為其受到的監(jiān)管風險可能更小。
《紅周刊》:5G也是A股的重點,伊藤你認為5G領域的哪類企業(yè)值得長期持有?
伊藤和典(晨星高級股票分析師):我們認為,元器件制造商很有可能成為亞洲5G產業(yè)的最大贏家。由于5G技術創(chuàng)造了對組件的需求(尺寸、功率、規(guī)格和可靠性),組件數(shù)量的強勁增長是可以預見的。因此,目前領先的公司很有可能成為最大贏家。
以3G時代向4G時代過渡的情況作為參考,電信運營商不太可能從5G的發(fā)展中受益太多。智能手機制造商也是如此,我們預計人們對智能手機的需求不會大幅增加(隨著4G到5G的升級,對智能手機的需求會有小幅增長)。所有主要的智能手機供應商都已經(jīng)生產了5G手機。華為的困境與5G有關,之后可能會產生更大的影響;而小米則很可能成為一大受益者。
我們認為,對于智能手機來說,組件與下列功能相關:1.更快的數(shù)據(jù)傳輸。2.更好的電源管理。3.更快的處理速度。4.更大的數(shù)據(jù)存儲。這些都將從5G發(fā)展中受益。毫米波傳輸?shù)牟捎脛t可能會給射頻(RF)模塊、無源元件,以及液晶聚合物(LCP)提供更多機會。雖然對5G發(fā)展的高期待一定程度蘊含在市場中,但我們也關注臺積電、SK海力士和村田制作所等公司的長期增長機會。
對于基站,我們認為采用更小的小區(qū)和陣列天線將是處理毫米波傳輸?shù)年P鍵。因此,我們對多層陶瓷電容器、GaN功率放大器和天線等元件的長期增長持樂觀態(tài)度。村田制作所、大洋電機和穩(wěn)懋半導體將成為我們分析對象中的長期贏家,因為毫米波的應用可能會為它們帶來穩(wěn)固的收入增長。
《紅周刊》:具體談談個股,比如特斯拉,其內在價值如何?汝哲你的觀點是什么?
蘇汝哲(晨星股票分析師):晨星給特斯拉的定價是每股306美元,對比現(xiàn)在800多美元的股價,至少有一半空間有回調的可能。
《紅周刊》:你們是怎么測算特斯拉價值的?
蘇汝哲(晨星股票分析師):我們是基于現(xiàn)金流折現(xiàn)的模型做出的判斷。特斯拉2020年銷量近50萬輛,我們假設特斯拉在未來十年銷量增長6倍,到達一個每年賣出300多萬輛電動車的水平,這是一個相對很樂觀的預期了,在這樣的預期下,再乘以高單位數(shù)的利潤率,按照現(xiàn)金流折現(xiàn)法得出的合理價格差不多是306美元/股。
關鍵是其中的利潤率,我們看傳統(tǒng)車企,例如寶馬,利潤率只有高單位數(shù),所以對于特斯拉,我個人看不到利潤率可以達到遠超傳統(tǒng)豪華車企的水平,但市場上似乎有些人看到了不一樣的情況。
《紅周刊》:特斯拉當前股價遠高于306美元,可以做空它嗎?
蘇汝哲(晨星股票分析師):做空是很困難的事情,就像最近游戲驛站身上發(fā)生的事一樣,做空潛在的風險是無限大的。另外,做空也要對時間把握得特別準確,因為融券本身是有成本的。
我覺得查理·芒格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就是有一些公司看著覺得好就買,有一些公司看著不行就賣。還有第三類的公司,是看著太復雜,很難給一個結論說是買還是賣,這時候就可以把它放到“太難”的一堆里。
《紅周刊》:有觀點認為,特斯拉有顛覆手機成為下一代智能終端的可能,您覺得呢?
蘇汝哲(晨星股票分析師):我覺得大家如果愿意每天在車里待10個小時——不排除這種可能性。但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車主每天平均用車時長,我沒記錯的話是50-60分鐘,和人平均每天上洗手間的時間差不多。但在手機上,我們平均花6個小時,因為在使用時間上的巨大差距,消費者愿意在其上面付出的意愿也是不可比的。
《紅周刊》:國內車企方面,北汽、華晨股價不斷下跌,吉利、長城股價不斷上漲,這是一種分化的開始嗎?
蘇汝哲(晨星股票分析師):股價是一方面,北汽和華晨它們內部有很多問題,華晨的核心產品是寶馬,北汽的核心是奔馳,華晨寶馬和北汽奔馳這兩個品牌都不會沒落,只可能越做越好。因為華晨寶馬背靠的是寶馬集團的技術,奔馳背靠的是戴姆勒全球的技術,這些公司都是比吉利和長城銷量高很多的公司,它們也有很多資源投入電動化和智能駕駛的研發(fā)中,所以這兩個品牌在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為什么股價表現(xiàn)得很低迷?首先是它們都有一個虧損嚴重的自主品牌,華晨的一個自主貨車品牌連年虧損,北汽底下的北京品牌也處于虧損狀態(tài),其實東風也有相同的問題,也是自主品牌做的不好。所以拉低了整個公司的財務狀況和市場估值。
相比之下,吉利、長城的自主品牌的盈利情況比國有車企的自主品牌好很多。如果廣汽和華晨自主品牌未來有反轉的趨勢,股價肯定也就會跟上來。
《紅周刊》: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空間和確定性在哪里?
蘇汝哲(晨星股票分析師):確定性就是從銷量來說的話,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會繼續(xù)高速增長,這是確定性所在。
市場空間方面,這些作為最先布局的企業(yè),具有明顯的先發(fā)優(yōu)勢,未來的增長空間也是確定的。但我認為,很多現(xiàn)在大家看到的造車新勢力,估值已經(jīng)相對較高了,即使未來這些公司的基本面仍有提升,但可能仍無法滿足投資者對企業(yè)基本面的預期。
例如蔚來現(xiàn)在的市值是871.49億美元,吉利的市值是2892億人民幣(約合447億美元),蔚來的市值幾乎是吉利的一倍,所以我擔心,大家目前雖然都認同蔚來的增長會很好,但長期利潤要超過吉利還是很難的,因此不確定性還很高。
《紅周刊》:中國造車新勢力是否被高估了?
蘇汝哲(晨星股票分析師):我認為造車新勢力的估值已經(jīng)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其實中國造車新勢力的估值很大一部分是被特斯拉帶上去的。考慮到特斯拉走到了一個不合理的水平,中國的造車新勢力的估值也自然而然地在一個與基本面背離的位置。
《紅周刊》:您看好哪家汽車公司?
蘇汝哲(晨星股票分析師):我覺得華晨是可以的。在投資上看一家企業(yè)的投資價值,簡單來看就是性價比。華晨目前的估值只有4倍左右,估值和企業(yè)質量相比,是一家性價比很高的公司。華晨寶馬的銷量增速也很快。從長期的確定性和空間來看,寶馬在電動車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在這個賽道上是很有實力的一個選手。
(本文所涉?zhèn)€股僅做舉例,不做買賣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