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語文是一門與生活聯(lián)系較緊密的人文屬性學科,調(diào)查研究顯示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語文短板是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方法有待于創(chuàng)新。為了讓小學語文教學綻放光彩,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方法成為廣大教師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當下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小學作文教學的生命力是創(chuàng)新,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寫出好文章。
一、作文命題貼近生活
小學作文不要求學生使用過于華麗的詞匯,只要能流暢表達、適當運用成語、典故即可。而且小學正是學生寫作的啟蒙階段,教師在這一階段應盡可能將寫作與生活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對寫作產(chǎn)生親切感。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例,教材中涉及到父愛母愛的情感類、景物描寫類,諸如此類教學內(nèi)容與生活聯(lián)系緊密,在此基礎上布置作文題目,可以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最大程度實現(xiàn)寫作的意義。同時,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盡可能將寫作命題向?qū)W生的興趣愛好靠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教師與學生都是課堂活動的參與者,要創(chuàng)新寫作教學方法,首先需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作文命題要貼近生活,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也符合新課標對語文教學的要求。
二、留心觀察生活
作文的靈感源于生活,學生受年齡和經(jīng)歷的影響,很少留意生活中的事。為獲得寫作靈感,積累寫作素材,教師需要加強指導,讓學生通過觀察生活獲得感悟,這也是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方法的一個方向。
比如,教師可以將教學場地安排在操場上,組織學生利用課堂幾十分鐘的時間觀察校園,發(fā)現(xiàn)平常沒有注意到的角落。游完一圈后,在操場的草坪上集合,讓學生圍坐成一圈,暢談自己的感受,大家一起交流,互通有無。如此一來,學生不僅學習興趣高漲,還學會了觀察生活,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
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很快,但學生可以慢下來,停下腳步,觀察生活,能收獲到課本上接觸不到的東西,收獲豐富的感悟,以用于日后的寫作中。教育最忌諱“受人以魚”,教師直接將知識傳授給學生,不如學生自己體會來得更實在,觀察生活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
三、表達生活感悟
若能將在生活中獲得的感悟融入到作文中,讓真情實感流露于字里行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作文水平,讓讀者產(chǎn)生共鳴。表達生活感悟是最基本的寫作方式,也是小學生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寫作方式。
為了創(chuàng)新小學作文教學,教師要不斷引導和鼓勵學生,調(diào)動他們寫作的積極性。比如,組織學生“游操場”后,要及時夸獎學生的表現(xiàn),并加強寫作指導,讓學生在課下思考如何將今天的活動收獲寫成作文。學生擁有充分的時間構(gòu)思作文,也有了足夠的素材。待學生的作文完成,教師要盡可能地多鼓勵、少批評,提升學生的作文自信心。
不論現(xiàn)在的寫作水平如何,每個學生都有成為“寫作高手”的潛力。語文不像數(shù)學一樣,答案是客觀的、固定的,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有更多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可以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在作文中,特別是感悟類作文,不限制主題,學生可以自定寫作思路,非常靈活,適合學生寫作。
四、加強課外閱讀,積累寫作素材
除了通過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外,學生還需要增加閱讀量和詞匯量,通過課外閱讀的方式增加知識儲備?,F(xiàn)在,課內(nèi)、課外的界限越來越弱化,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課外閱讀,讓學生有額外的收獲。
比如,教師可以每個月拿出一節(jié)課的時間作為讀書時間,讓學生將自己的課外讀物拿到學校與其他同學共享,在班級內(nèi)形成良好的讀書風氣。還可以開展課外讀物推薦會,讓學生站在講臺上推薦自己喜歡的書,激起學生閱讀的欲望。長此以往,學生的知識儲備會越來越豐富。
這種借助課堂時間開展課外閱讀素材積累的活動,是對小學作文教學方法的一種創(chuàng)新,可以調(diào)動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為避免學生帶到學校的課外書被其他同學損壞,教師需要提前做好心理輔導工作,讓學生明白損壞他人讀物是不對的,從而為讀書活動的開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為了保證作文教學的與時俱進,不斷提升作文教學的效率。首先,教師應將教學內(nèi)容生活化,通過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了解生活,最終在作文里表現(xiàn)生活。其次,教師要重視補充和積累課外知識,讓學生通過閱讀積累寫作方法和優(yōu)美語句,從而提升作文水平。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永無止境,需要教師的不懈努力和學生的充分理解,相信小學寫作教學效率定能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