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麗君
已經(jīng)過去的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全國人民的心里蒙上一層陰影,在“舉國抗疫”的大背景下,全國大中小學“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師生都上起了網(wǎng)課。當時,晉中藝校微信公眾號開設了“崔老師和你聊一聊”欄目,那溫暖可感的聲音驅(qū)散了疫情帶給學生的恐懼,那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滋潤著學生的居家學習生活??梢哉f,這個創(chuàng)意是中等職業(yè)學校思政教學的一個新思路。
“崔老師和你聊一聊”的主講人是晉中市藝術學校高級講師崔艷紅。崔老師是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她的聲音飽滿圓潤,吐字發(fā)音標準;她的思路縝密清晰,邏輯能力很強,在不知不覺中就能讓聽者沉浸在她的語言世界里。在談及為什么要在公眾號上開辟這個欄目時,崔老師說:“這個春節(jié)讓所有人過得終生難忘,特別是在得到延期開學的通知時,心里五味雜陳,不知所措。但接到李校長的任務時,突然覺得又有了方向。”原來,憑著經(jīng)驗判斷,校長李大龍早就意識到了不可能按時開學,如何讓不能到校的學生安心在家,他早已有了自己的想法?;趯Υ蘩蠋煹牧私?,李校長建議她在公眾號上開辟一個新欄目,在疫情防控中因勢利導,讓學生在社會這個大課堂中學習、成長,把線上思政教育開展起來。李校長說,“疫情期間我們也不便召集更多的人參與,你是咱們學校微信公眾號的具體負責人,也給全校學生主講過思政專題課,現(xiàn)在開學時間不確定,各專業(yè)上課時間也不統(tǒng)一,但學校對外應該有一個統(tǒng)一的聲音,有了這個聲音學生就不會恐慌,有了這個聲音家長就不會擔心?!备糁謾C崔老師看不到李校長的表情,但從校長的語氣中她能感覺到這是一個死命令,崔老師更覺得這是沉甸甸的責任,于是她一口應下了。
應下了任務,崔老師犯難了。是啊,晉中藝校的學生年齡跨度大,從10歲到18歲,怎么讓大家都愛聽呢?思政課不好講,講得太深,學生理解不了;講得太淺,教育意義達不到。這考驗著老師到底是有“真功夫”,還是“花拳繡腿”。功夫到了還不行,不僅需要一身會打的本領,還需要一張會講的嘴。好吧,就用這張嘴!說干就干,崔老師在兒子的幫助下,首先學會了用手機錄音。家里沒有打印機,但為了遵守“宅在家里不出門”的規(guī)定,還需要下載一個能把文本輸送到手機上的誦讀軟件;軟件不能配背景音樂,就用兒子的平板電腦放音樂,同步錄音。這些都解決了,還得學會將音頻轉(zhuǎn)化成MP3格式才能上傳到公眾號上。經(jīng)過緊張的學習,加上兒子手把手的輔導,正月十五這天,第一期“崔老師和你聊一聊”終于和全校師生見面了。七八分鐘的音頻雖然比不上在錄音棚的音質(zhì),但聽得很清楚。那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配上崔老師親切的聲音,道出了學校對學生延期開學后的要求和期待。音頻后面附有文本,年齡小的學生可以一邊聽音頻一邊看文本。就這樣,思政課“動”起來了,并且適應了不同學生的需求。
順應網(wǎng)絡時代,打造線上平臺。聊天室借助網(wǎng)絡,把思政課堂搬到線上,通過學校微信公眾號,打破時空界限,打破線下課堂的教與學模式,加強了彼此之間的互聯(lián)互通。雖然不能面對面進行教學,但是卻能心連心進行溝通。疫情期間,晉中藝校師生戴著的是口罩,打開的卻是耳朵。
怎樣把國家大事、民族大義和正處于懵懂期的藝校學子們聯(lián)系起來?崔老師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jīng)驗,針對學生的階段性發(fā)展特征,利用社會這個大課堂,從疫情中汲取豐富的素材,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小故事形式,把深刻的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出來,并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教會學生辨別是非,不斷傳播正能量,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三觀”。
有了這樣的認識,崔老師在聊天內(nèi)容的選擇上不斷融入先進文化、革命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她的每期聊天內(nèi)容都是因時因勢因地選取素材,疫情緊張之時,她每天關注央視新聞頻道,力爭把疫情最前沿的消息及時告訴學生。在聊天中,她時刻注意安撫學生的緊張情緒,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幫助學生辨別信息,教育學生不信謠不傳謠。疫情平穩(wěn)時期,她給學生講述發(fā)生在抗疫前線的感人點滴:獨自騎行300公里的甘如意,接送醫(yī)護人員上下班的快遞小哥汪勇,在逆境中成長的大連小伙蔣文強,等等。疫情得到控制后,她結合我國疫情防控成果與西方國家對比,用事實說話,讓學生在比較中了解中國制度的優(yōu)越性,把災難作為生動的教材,給學生呈現(xiàn)了別具一格的思政課。
臨近清明節(jié),崔老師從晉中歷史人物介子推談起,結合張伯禮父子聯(lián)手抗疫的感人事跡講“忠孝”文化;端午節(jié)前夕,從吃粽子開始講屈原其人,把愛國主義教育滲透在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拔逅摹敝v青年立志,“七一”講建黨歷史,“八一”講南昌起義,教師節(jié)講“懲戒教育”……當習近平總書記向人民英雄頒發(fā)國家勛章時,崔老師又列舉眾多人物,解讀社會熱點以及當下涌現(xiàn)出的英雄人物,讓學生明白并重新定義“英雄”的含義:無論是鐘南山院士,還是默默無聞的抗疫普通人,在這個社會,人人可以做英雄!
在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國作戰(zhàn)70年之際,聊天內(nèi)容又拓展到抗美援朝內(nèi)容,從《誰是最可愛的人》到《依依惜別的深情》,從《黃繼光》到《邱少云》,一個個經(jīng)典作品踏著時代的足跡來到學生身邊,講述著保家衛(wèi)國的深切含義,訴說著共和國的艱難成長歷程。毛澤東誕辰日又給“崔老師和你聊一聊”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學生時代的毛澤東》又開啟了一場新的專題。
豐富的聊天內(nèi)容不僅讓學生了解知識、增長見識,教會學生做人做事的道理,還寓教于“聊”,聊出情感,聊出高度,聊出胸懷,同時擺脫了以前的教條主義和本本主義,將時政課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緊密結合,啟發(fā)學生思考人生、熱愛生活,做一個“追光”的孩子。
習近平總書記說:“思政課教師扮演的是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角色?!蹦敲?,教師如何扮演好這一“角色”呢?
“學生看慣了老師一本正經(jīng)的嚴肅臉,聽慣了老師不厭其煩的老道理,教師這個‘智者角色讓學生敬而遠之。要想讓學生愛聽想聽,就要讓他們感到親切、感到溫暖。”崔老師說。
崔老師一開始就把聊天室的功能定位為“立足學生,面向大眾”。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抑或是更廣大的受眾群體,都可以通過關注微信公眾號去收聽。不論何時何地,只要打開微信公眾號,點擊“崔老師和你聊一聊”,就可以隨時隨地去聽,是晨起洗漱的早間新聞,是閑暇時光的茶伴侶,亦可是晚安之前的美好時光。無論是認真地聽一聽,還是“偷得浮生半日閑”的過眼云煙,崔老師都會用溫暖的聲音陪伴著你。
“崔老師和你聊一聊”至今已經(jīng)錄制了22期,這個別具一格的網(wǎng)絡舞臺,代表著晉中市藝校的氣質(zhì),而“聊”出來的思政課就像一個精美的名片,越來越多地展示出晉中藝校的獨特魅力。
(作者單位:晉中市藝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