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冰
楊陽在一家軟件公司做市場運營,手頭的工作量大、瑣碎,加班加點也搞不完。她去領導那申請招助手,但董事會暫時沒招人計劃,考慮到楊陽的事確實多,領導同意每個月給她多發(fā)1500元。這一千多元,幾乎把楊陽八小時之外的時間也買了,楊陽郁悶卻又沒辦法。
這時,好友小聶邀楊陽出去玩。楊陽很好奇,在出版社做編輯的小聶平時總有看不完的稿子,今天怎么這么清閑?小聶告訴她:“因為我學會找‘兼職了呀!”原來,小聶請了幾個文字功夫比較厲害的大學生做兼職,他們看完一到兩個校次,她最后把關。雖然花了點錢,但把自己解放出來了,而且工作質(zhì)量和數(shù)量都提高了,人輕松不少,收入比之前反而更高。
楊陽一聽,覺得很有道理,當天就開始梳理自己的工作,看哪些可以招聘兼職來做。
經(jīng)過慎重考慮,她決定先從公眾號排版與推送的工作開始嘗試招聘兼職。她在大學生聚集的幾個微信群發(fā)了招聘啟事,一下子就接到很多簡歷。最后,她選了一位設計系的女生,楊陽付給她每月600元。這位女生給多家公眾號和網(wǎng)站做兼職,技術很好,排的版面比楊陽排的還漂亮,而且她還利用自己手中的資源順帶幫楊陽做宣傳和推廣。
接著,楊陽開始著手招聘兼職制作PPT。一位財經(jīng)系的男生被錄取,每做一個PPT楊陽付200元,對方包修改,太過復雜的PPT適當加價。這位男生做出來的PPT美爆了,而且態(tài)度好,經(jīng)常為楊陽出不錯的點子。
后來,楊陽又招聘了一位兼職記者。楊陽出去調(diào)研時帶著她,調(diào)研時錄音,然后把錄音筆交給她整理,寫出初稿,最后由楊陽潤色修改,這樣省事不少。三個兼職,每個月的支出不到2000元,卻幫楊陽分擔了一大半工作量,他們還很感激楊陽。
楊陽工作上的出色表現(xiàn)令領導和同事們也驚訝不已,每天看她那么輕松自在,工作質(zhì)量卻這么高,一個人完成了幾個人的量。這樣的人,升職加薪當然快。
楊陽在聘用兼職學生的過程中,鍛煉了管理能力,她又利用解放出來的時間加強學習,形象、能力都提高不少,因此升職后做得更是得心應手。楊陽對兼職學生出手更大方,對方自然更賣力。
有一次,公司接到一個大項目,有大量的動漫作品要完成,時間非常緊,就公司的人手,根本不可能完成。有人提議從外面找兼職做,但短時間內(nèi)如何找到合適的人選?項目負責人焦頭爛額,甚至提議公司放棄這個項目。這時,楊陽主動站出來,說她可以幫助找到相應的兼職人員來做。
楊陽立刻找到她的兼職團隊,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項目,而且匯聚多人心思,作品很精彩,所以這個項目公司贏得很漂亮。董事會一再表揚楊陽,給她發(fā)了兩萬元獎金,且準備再次給楊陽升職,讓她來做產(chǎn)品部主管。
有同事妒忌楊陽,把楊陽一直以來如何找兼職的行為調(diào)查得清清楚楚,在領導那里全盤托出。誰知領導聽了很開心,說:“這可是管理才能啊,要重用!”沒多久,楊陽坐到了運營總監(jiān)的位置上。
如今,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而我們面對的工作不僅僅是流水線上的工作,更是繁雜的綜合事務。職場高手,不是靠自己單打獨斗,而是懂得借勢和合作,善于利用外部資源。楊陽通過聘用合適的兼職,成為了職場高效能的駕馭者。雖然付出了一部分薪水,卻取得了數(shù)十倍的回報。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敏寶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