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帥 李鵬 郭文博 張揚眉
(1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 2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發(fā)展計劃部)
美國東部時間2021年2月18日15:55,“火星2020”(Mars 2020)探測器攜帶毅力號(Perseverance)火星車,在經(jīng)歷“恐怖七分鐘”的進入、下降和著陸(EDL)過程后,最終成功著陸在杰澤羅(Jezero)環(huán)形山。接下來,毅力號將在火星表面工作至少1個火星年(687個地球日)。該任務的科學探測目標為探尋火星過去的宜居條件,探索火星表面遠古的生命痕跡,并采集火星巖石和土壤樣品,將其存儲在容器中,供未來的火星任務帶回地球。
“火星2020”任務屬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火星探測計劃”,任務目標主要是探測火星的宜居性,尋找生命存在的痕跡,采集樣品等待后續(xù)任務帶回地球,測試火星大氣制氧技術,為未來載人任務做準備。“火星2020”任務由美國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管理,成本高達27.713億美元,其中規(guī)劃成本為3.976億美元,研制與發(fā)射成本為20.362億美元,運行成本為3.375億美元。
“火星2020”探測器由三部分組成,包括巡航級、EDL系統(tǒng)和毅力號火星車。毅力號是NASA迄今為止建造的體積最大、質量最重的火星車,繼承了好奇號(Curiosity)的設計,質量為1025kg。毅力號還攜帶了一架名為機智號(Ingenuity)的火星直升機。該直升機研發(fā)和運行費用約為8500萬美元,質量為1.8kg。
2020年7月30日,“火星2020”探測器搭乘宇宙神-5-541(Atlas-5-541)運載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fā)射。經(jīng)歷近7個月的巡航階段后,探測器到達火星。
按照飛行計劃,2021年2月18日15:38,巡航段分離;15:48,探測器以約19500km/h的速度進入火星大氣層頂部;15:49,探測器底部熱度達到峰值,約為1300℃;15:52,在超音速狀態(tài)下打開降落傘,準確的時間基于新的“距離觸發(fā)器”(Range Trigger)技術;開傘后約20s,EDL系統(tǒng)底部分離,火星車可以使用雷達確定距地面的距離,并利用“地形相對導航”(Terrain-Relative Navigation)技術尋找安全著陸點;15:54,EDL系統(tǒng)中連接降落傘的后殼分離,“噴氣背包”(Jetpack)利用反推發(fā)動機減速并飛向著陸地點;15:55,毅力號火星車利用“空中吊車”(Sky Crane)以大約2.7km/h的速度著陸在火星表面。
毅力號著陸過程
上述時間為地面團隊收到信號的時間,對于“火星2020”探測器而言,這些時間需要提前11分22秒(地火通信所需時間)。
著陸后,毅力號開始進行初始檢測以及為期約30天的試運行,包括部署桅桿和高增益天線、開始拍攝著陸點圖像、升級火星車飛行軟件、對所有儀器進行健康檢查、機械臂測試、短暫行駛測試、放下保護直升機的托板等操作。之后,毅力號將尋找一塊平地部署機智號直升機,然后毅力號將行駛至安全位置,機智號則將在約30天時間內進行一系列測試飛行。在完成直升機測試飛行后,毅力號將開始探測活動。
火星著陸探測是當前難度最高的航天任務之一,成功率不到50%。截至2021年2月,全球共實施了47次火星探測任務,其中著陸和巡視任務為22次,包括火衛(wèi)一(Phobos)采樣返回任務“福布斯-土壤”(Phobos-Grunt)。在已實施的21次火星著陸和巡視任務中,有15次成功進入火星大氣,僅有9次任務完全成功著陸。美國實施的10次著陸任務全部進入火星大氣,僅失敗1次,其余9次全部成功;蘇聯(lián)/俄羅斯實施的9次著陸任務僅有3次進入火星大氣,火星-3(Mars-3)成功完成了著陸,但只返回了20s的信息,并不算完全成功;歐洲實施的2次著陸任務全部進入火星大氣,但均以失敗告終。
“火星2020”探測器成功完成了全球第九次火星著陸,再次證明了美國在火星探測,特別是EDL技術方面的絕對領先。著陸火星的毅力號火星車質量為1025kg,是迄今最大的火星巡視器。在此之前,共有4輛火星車成功著陸火星,分別為10.5kg的索杰納號(Sojourner)、185kg的機遇號(Opportunity)和勇氣號(Spirit)、以及899kg的好奇號。
美國火星探測的科學戰(zhàn)略演化
經(jīng)歷了半個世紀的探測,人類對于火星基本物理參數(shù)、空間與表面環(huán)境、地形地貌與地質結構、表面物質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認知,已經(jīng)從全球遙感探測向表面和巡視探測進行轉變,目標也從探測行星環(huán)境向尋找水過渡,進而轉變?yōu)閷ふ一鹦巧圹E。2011年,NASA宣布美國的火星探測從“追蹤水的痕跡”正式轉變?yōu)椤八褜ど盘枴薄?011年“火星科學實驗室”(MSL)之后任務的科學戰(zhàn)略目標主要是“尋找生命信號”、“探測適居性”和“為載人探測做準備”?!盎鹦?020”的任務目標完全對應于上述科學戰(zhàn)略目標,除保存樣品之外,主要是探測火星宜居性、尋找生命痕跡以及為未來載人火星任務做準備。
為完成科學目標,“火星2020”攜帶的毅力號火星車的著陸地點為杰澤羅環(huán)形山,該地區(qū)經(jīng)歷了濕潤、干涸、再濕潤、再干涸的變化過程。約35億年以前,有河道水流經(jīng)過該環(huán)形山壁,形成一個湖泊,河水攜帶附近區(qū)域的黏土礦物質進入環(huán)形山,但之后該湖泊逐漸干涸。在該地區(qū)的“濕潤”時期,可能曾出現(xiàn)過微生物。因此毅力號有可能在河床中尋找到相關證據(jù)。此外,毅力號還將為火星地質學和氣候研究提供重要數(shù)據(jù)。
杰澤羅環(huán)形山是尋找古代微生物生命跡象的理想場所,但由于該地區(qū)地勢不平坦,存在著陡峭的懸崖、沙子、巨石和撞擊坑,對于著陸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傳統(tǒng)的火星減速方式都采用了大氣制動、降落傘和制動發(fā)動機相結合的方式,而質量較大的好奇號和毅力號采用了“空中吊車”技術?!翱罩械踯嚒毕啾扔诒池摶鹦擒嚨闹懫鞫裕恍枰彌_機構、火星車駛離著陸器的系統(tǒng)等,對于結構強度要求也低,因此可以有效降低著陸系統(tǒng)的質量,提高火星車質量在整個探測器系統(tǒng)的比重;“空中吊車”還可以持續(xù)工作到火星車著陸,避免發(fā)動機對火星表面的影響,減小最終著陸的速度并提高著陸精度;同時,“空中吊車”與火星車的組合體重心較低,更加穩(wěn)定,不容易發(fā)生側翻,同時對于地形要求也低,可以提高著陸的安全性。
由于毅力號的著陸地點—杰澤羅環(huán)形山布滿陡峭的懸崖、沙子、巨石和撞擊坑,對著陸精度有著更高的要求,因此NASA在利用好奇號成熟著陸技術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二次創(chuàng)新,包括“距離觸發(fā)器”和“地形相對導航”,有效提高了著陸精度?!熬嚯x觸發(fā)器”技術是一項設置降落傘展開時刻的技術,即選擇合適的時刻啟動釋放降落傘的“觸發(fā)器”,從而將著陸橢圓的范圍減小50%,達到約10km?!暗匦蜗鄬Ш健奔夹g通過“拍攝降落圖像、對比星載地圖、及時避障”等步驟,精確操控著陸最后階段,可使著陸器具有“眼睛和地圖”的功能。
下降過程中的毅力號火星車
機智號直升機
毅力號是首個攜帶樣品存儲系統(tǒng)登陸火星表面的探測器,將首次鉆取并存儲用于采樣返回任務的巖石核心樣品,計劃采集至少30份樣品。與好奇號鉆取打磨巖石不同,毅力號將巖石芯切斷為粉筆大小,并放置在樣品管中存儲起來,等待未來的取樣車將樣品帶走,這將為未來火星采樣返回任務邁出第一步。同時,毅力號攜帶的機智號將成為世界首架在火星大氣中飛行的直升機,以及首架在地外星體表面進行受控飛行的飛行器。一旦該直升機此次任務取得成功,則可以將該技術應用到未來的深空探測任務中,以完成拍攝分辨率更高的圖像、進行地形勘測、向其他探測地點運送有效載荷等任務,極大提高探測的效率和科學回報。毅力號的著陸還將為NASA的洞察號(Insight)任務提供幫助,其著陸產生的地震信號,可能被洞察號探測到,這也將是首次利用一個探測器“傾聽”另一個探測器著陸在地外天體上。
作為NASA最新的旗艦級火星探測任務,“火星2020”代表了美國最高的技術水平,其著陸采用的多項新型技術以及后續(xù)試驗的火星直升機和火星大氣制氧技術,都將為未來無人或載人火星探測奠定基礎,是當前需要重點關注的技術。“火星2020”邁出了美歐火星采樣返回計劃的第一步,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正積極推動后續(xù)任務發(fā)展,火星采樣返回可能成為主要航天大國新的競爭焦點。
毅力號傳回的首張彩色火星表面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