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同源琴曲的特征探究
      ——以嶺南《碧澗流泉》為例

      2021-05-15 01:17:50詹鈺婷
      黃河之聲 2021年3期
      關(guān)鍵詞:琴學流泉琴曲

      詹鈺婷

      引 言

      古琴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弦樂器,最早見于典籍《詩經(jīng)》中,有不少地方都提到了琴,《關(guān)雎》中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鹿鳴》中的“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雞鳴》中的“琴瑟在御,莫不靜好”等等,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古琴不僅是中國音樂藝術(shù)的一種,其古淡的音色、幽雅的旋律和空靈的意境所構(gòu)成的獨特音樂形象,成為文人士子們休憩身心、修身養(yǎng)性的良方,歷代文人士子和世外高人不斷修心古琴,不斷豐富拓展古琴音樂的內(nèi)涵和追求,由此形成了以琴器、琴曲、琴譜、琴學、琴道為主的琴學文化。琴曲是文人音樂留下的寶貴結(jié)晶,《碧澗流泉》就是其中的一首,隨著歷史流變,形成了《碧澗流泉》與《石上流泉》為代表的,同出一源的、呈現(xiàn)不同琴派文化風貌的“傳曲”。本文將從《碧澗流泉》譜本流變版本、譜本、段落、樂匯等要素進行比較,同源琴曲的音樂形態(tài)特點。

      一、琴曲流變考

      《碧澗流泉》是嶺南派的代表琴曲之一,來源最多的推測是見“古岡遺譜”的抄本,新會黃景星自小隨父學習古琴,并抄錄其父的“古岡遺譜”中的三十余首曲譜,加上其師何洛書傳授的十余首,訂編匯成《悟雪山房琴譜》四卷。后世留下《悟雪山房琴譜》主要為四個版本:一是道光十五年(1835)黃景星手抄本;二是道光十六年丙申(1836 年)原刊本;三是道光二十二年壬寅(1842年)重刊本;四是光緒十三年丁亥(1887 年)李寶光重刊本。據(jù)道光二十二年(1842 年)重刊本在卷一懷古、卷三鷗鷺、漁樵、碧澗題下,均注明“古岡遺譜”字樣,而光緒十三年丁亥(1887 年)李寶光重刊本,也標記了碧澗、玉樹、鷗鷺、雙鶴、懷古、漁樵等曲,傳自于“古岡遺譜”。因此推斷嶺南派《碧澗流泉》最早出自“古岡遺譜”,后收錄在黃景星《悟雪山房琴譜》中,經(jīng)歷百年的打磨,成為了嶺南地區(qū)極具地域?qū)傩缘那偾怼?/p>

      《碧澗流泉》在《悟雪山房琴譜》李寶光重刊本(1887年)中記載為朱紫陽所作,而譜本最早見于《琴學軔端》(1828)中,比《悟雪山房琴譜》中記載的《碧澗流泉》篇幅略小,《琴學·碧澗》凡五段,而《悟雪·碧澗》凡七段,《琴學·碧澗》第四段在《悟雪·碧澗》中,是以四、五兩段的形式分開記譜的,《琴學·碧澗》第五段在《悟雪·碧澗》中,用五、六段形式分開記譜的,所以《悟雪·碧澗》形式上多出兩段,從整體看,兩者譜字大體相同。

      而《石上流泉》相傳為春秋時期的伯牙或南北朝的劉涓子(約370 年—450 年)所作,最早收錄在《西麓堂琴統(tǒng)》(1549)里的《石上流泉》一直被嶺南琴家認為與其《碧澗流泉》為“同源”的作品。根據(jù)《琴曲集成》中記載《石上流泉》的梳理,發(fā)現(xiàn)《石上流泉》從明代的傳譜約有20 部之多,不同年代相傳的譜本隨著時間的變遷有一些差異,結(jié)構(gòu)最少五段到十段不等,從《琴譜正傳》到《琴學摘要》各個版本的段落傳承中并沒有明顯的規(guī)律性。

      目前《古岡·碧澗》與明清早期所存的《石上流泉》旋律指法上較多不同,通過對版本的一一比較,發(fā)現(xiàn)五段結(jié)構(gòu)的《琴書千古》、《琴學入門》、《枕經(jīng)葄史山房襍抄》、《琴學初津》、《琴學摘要》與《古岡·碧澗》旋律譜字較多相似,而《琴學·石上》與《古岡·碧澗》最為接近,《琴學·石上》為仲呂均商音曲,《碧澗流泉》也是仲呂均商音曲,兩者在調(diào)性、主干音上極為相似,從琴曲篇幅上看《琴學·碧澗》凡五段,而《古岡·碧澗》凡七段,《琴學·碧澗》第四段在《悟雪·碧澗》中,是以四、五兩段的形式分開記譜的,《琴學·碧澗》第五段在《悟雪·碧澗》中,用五、六段形式分開記譜的,所以《悟雪·碧澗》形式上多出兩段,這都證明同曲不同名的特征。

      由上可見,嶺南《古岡·碧澗》與清《琴學·石上》雖譜字、技法上有些區(qū)別,但旋律較為相似,本文則選取這兩個譜本分析古琴曲中常有的“同源”異名的情況。

      二、琴曲譜字分析

      嶺南派《碧澗流泉》由琴人不斷的打譜、傳抄變成今天廣為流傳的琴曲,本節(jié)采用比較音樂分析法,選取現(xiàn)今嶺南派傳承人謝東笑老師整理的《碧澗流泉》與詹澄秋、王迪記譜《琴學·石上》版本進行比較,分析兩首琴曲的異與同。

      (一)《碧澗流泉》與《石上流泉》樂句分析

      《碧澗流泉》是一首三段結(jié)構(gòu)的嶺南琴曲,全曲共七個部分,表現(xiàn)了山林幽澗,流泉泠泠;平緩時,迂回婉轉(zhuǎn),急峻時,嘈嘈切切,全曲頭尾呼應(yīng)?!妒狭魅啡鸀槲鍌€部分,也是一首三段結(jié)構(gòu)的琴曲,因此都可概括為有再現(xiàn)的三個部分,通過曲譜的對比研究,兩者在主旋律上有較多相似之處。

      例如引子部分,雖然《碧澗流泉》比《石上流泉》旋律、節(jié)奏方面更豐富一些,有大二度音程,尾部加花等手法,但是主要骨干音:“A,D,C”相同,所以為相似句子。如譜例1 所示:

      譜例1:《碧澗流泉》與《石上流泉》的引子

      第一部分的第一句,從譜面上看《石上流泉》的樂句更長,在《碧澗》上加了旋律的擴充;節(jié)奏上看《石上》用到了“X XX、X X XX”等《碧澗》沒有的節(jié)奏型。但主干音也有較多相似之處,落音都是在“D”上,所以為近似句。如譜例2 所示:

      譜例2:《碧澗流泉》與《石上流泉》的第一句

      通過筆者對比曲譜,發(fā)現(xiàn)全曲共有9 句相似,11句近似,以下不再一一贅述。筆者以骨干音相似,來判斷《碧澗流泉》與《石上流泉》的相似樂句數(shù)量,多處在骨干音的基礎(chǔ)上進行了樂音的擴充或縮減,使得雖然是同源琴曲,但彈奏出的風格極大不同。

      (二)《碧澗流泉》與《石上流泉》左手走音比較

      現(xiàn)代古琴彈奏時講究“聲少韻多”的手法,古琴的“韻”就體現(xiàn)在左手的“吟、猱、綽、注、撞、罨、搯、撮”等演奏手法上,結(jié)合譜本和音響,還有本人簡單的視奏兩首琴曲,對于兩首琴曲的左手走音進行比較,嶺南《碧澗流泉》對于左手的指法的“韻”使用較多,而詹澄秋彈奏的《石上流泉》相對較少一些,如下表所示:

      《碧澗流泉》與《石上流泉》左手技法比較

      上表可見,《碧澗流泉》比《石上流泉》更傾向使用“綽上、注下、吟、撞”這些左手走音手法,整體來看,《碧澗》比《石上》的“綽上”多了48 個、“注下”多了33 個、撞多了17 個,這些左手走音類似于“滑音”,《碧澗流泉》展現(xiàn)出廣東音樂的滑音特性,也展現(xiàn)了嶺南地區(qū)以溪流為主地域特點。而《石上流泉》曲風緩慢,更多用到了“猱”的手法,有種平和、清淡的風格,展現(xiàn)出一種長江廣流,綿延徐逝的特點。

      三、琴曲音樂分析

      古琴譜多為減字譜,而減字譜是一種記寫指位與左右手演奏技法為特征的記譜法,由于這種記譜方式不體現(xiàn)節(jié)奏和音樂細微的處理,所以需要琴家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領(lǐng)悟去解讀古曲,每位琴家個人領(lǐng)悟的不同,也就把同首古曲“打譜”出或多或少的區(qū)別,因此古琴音樂的發(fā)展手法和結(jié)構(gòu)趨勢,不像西方音樂的模式,而是根據(jù)樂曲的內(nèi)容和思想感情的發(fā)展而決定的,整體上看,古琴曲相對較散,看似形散卻依然有獨特的規(guī)律可循。

      本節(jié)對于琴曲的樂理分析兩首琴曲的曲體。其一主要以琴曲的樂段、調(diào)式結(jié)構(gòu)等靜態(tài)消息為主,了解嶺南琴曲指法譜子使用的特殊性;其二則結(jié)合音響對于琴曲的段落、樂匯等要素進行解析,總結(jié)嶺南《碧澗流泉》的音樂形態(tài)特征。

      (一)《碧澗流泉》曲體分析

      樂曲第三段,這一句是《碧澗》的水花手擬態(tài)的第一個動機,宛如水花打在石頭上,具體表現(xiàn)為“6 5 6 2|5 3 2 2”,左手“帶起”、“虛罨”、“爪起”、“搯起”、“雙撮”等手法,虛實結(jié)合擬態(tài)水花。

      樂曲的第四段,是《碧澗流泉》最精彩的一段,也是最耳熟能詳?shù)囊欢?,彈奏從慢到快,采用古琴中常用當然虛實結(jié)合的技法,左手的“虛罨、帶起、上十,下十二”等技法,以手擬態(tài)“泉水”叮咚聲。

      樂曲的第五段,第一句謝東笑老師特意整理有所改動,將“名十勾五,帶起,名十二勾五,帶起|名十勾五,上八半,帶起,名十二勾五,帶起”,改動為“罨十,帶起,罨十二,帶起|罨十,上八半,帶起,罨十二,帶起”,作為高潮部分的延續(xù)。

      樂曲的第六、七段,是前三段的再現(xiàn)段,節(jié)奏上增加樂音的時值,使得節(jié)奏舒緩而悠然自得。泛音尾聲結(jié)束,尾聲確定D 商是全曲的主要調(diào)式,按西方曲式分析為此曲有三段結(jié)構(gòu),第一二三段為呈示部第一部分,第四五段為展開部第二部分,第六七為再現(xiàn)第三部分。

      (二)《石上流泉》曲體分析

      詹澄秋彈奏譜《石上流泉》全曲為五段,與嶺南派謝東笑整理的《碧澗流泉》相比,少了兩段,但《石上流泉》的第二段對應(yīng)《碧澗流泉》二三段;第五段對應(yīng)《碧澗流泉》六七段,總體看兩首曲子篇幅相差不大;結(jié)構(gòu)上都是三段結(jié)構(gòu),商調(diào)式。因此不在過多贅述曲譜的分析,以下簡略分析曲體。

      樂曲第一段主要描繪了山的意向,結(jié)束在商音。第二段速度漸快,性格活潑,較《碧澗》旋律簡化,樂句有所縮減。第三段是樂曲的高潮部分,速度增快,左手技法為“抹七、注下、上十,下十二”等,“虛罨”的技法沒有《碧澗》中用的頻繁,但演奏整體上相似度較高。樂曲第四段,譜字為“名十勾五,爪起,名十二勾五,帶起|名十剔五,帶起,名十二剔五,帶起”,右手指法多處用到了“剔”,旋律還是和《碧澗》相似。樂曲的第五段是呈示段的變化反復(fù),最終縹緲的泛音起,結(jié)束音從羽音發(fā)展至商音結(jié)束全曲。

      (三)《碧澗流泉》與《石上流泉》音樂特點

      兩首曲子雖屬于不同琴派,總的來說,自始至終圍繞著“山”與“水”的意象展開,嶺南派傳承人謝東笑老師將《碧澗流泉》的三段分別解讀為:“開始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中間山水幻化,最后還是山,還是水”。而《西麓堂琴統(tǒng)》對《石上流泉》的題解為:“此亦伯牙所作。蓋其寓情山水,結(jié)盟泉石,恍若懸崖寒溜,跳珠瀑布,奪人心目。詳玩曲意,真天地同流之妙矣”①,可見都是圍繞山水為意境的琴曲。但由于地域的差異,詹澄秋彈奏的《石上流泉》是淡泊疏緩,下指堅實,具清雅之風;嶺南派《碧澗流泉》是山間的泉水、溪水,彈奏時講究靈動水的意向,兩者之間雖為“同源”曲,展現(xiàn)出不同的音樂風格。

      結(jié) 語

      全文對《碧澗流泉》和“同源”琴曲《石上流泉》的進行分析,其一通過現(xiàn)存版本的梳理,發(fā)現(xiàn)琴曲在清中后期的版本較為相似,其二分析曲體上,發(fā)現(xiàn)琴曲都是三段結(jié)構(gòu)、仲呂均商音調(diào);其三從譜面分析琴曲的指法、譜字、段落、樂句、調(diào)式等要素,體現(xiàn)了不同琴派的差異,嶺南琴曲喜用左手的“吟、猱、綽、注”,來填色樂曲的韻味,這些韻味展現(xiàn)了廣東音樂滑音的特性,也展現(xiàn)出嶺南地區(qū)人文地理風貌下描繪自然山水的風格;而《石上流泉》平和、清淡的風格,展現(xiàn)出一種長江廣流,綿延徐逝的特點,可見雖為同源琴曲,卻展現(xiàn)出各自獨特的風格?!?/p>

      注釋:

      ① 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會.琴曲集成[M].中華書局,2010 年第3 冊:157.

      猜你喜歡
      琴學流泉琴曲
      趙元任早期琴曲的“選(編、創(chuàng))曲配伴奏”思維分析
      樂府新聲(2022年3期)2022-11-21 08:37:36
      古琴名家査阜西的琴學活動及其貢獻述略
      當代音樂(2020年8期)2020-08-17 01:30:27
      琴曲《幽蘭》探微
      明朝琴曲的清商音與含半音五聲音階
      登翠微峰
      夜的鋼琴曲(六)
      琴童(2018年10期)2018-12-26 12:31:56
      過長春廟
      王夫之先生琴學修養(yǎng)探究
      戲劇之家(2018年36期)2018-03-30 03:27:18
      響水流泉落花來
      夜郎文學(2017年2期)2017-09-26 06:29:40
      顏元《四存編·性理評》琴學理念的現(xiàn)代闡釋
      人民音樂(2016年1期)2016-11-07 10:03:01
      固始县| 谷城县| 长沙市| 黔江区| 财经| 准格尔旗| 乡城县| 大田县| 大足县| 定日县| 巩留县| 米易县| 于田县| 六盘水市| 黔东| 丁青县| 桓台县| 龙山县| 陆河县| 峨山| 灵台县| 新竹市| 宜君县| 河池市| 宁远县| 长岭县| 拉孜县| 贵阳市| 德阳市| 民权县| 沙河市| 历史| 开封市| 石台县| 黄浦区| 宁城县| 石屏县| 中方县| 明星| 万载县| 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