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中學(xué) 義山
春意漸濃,我若在生活在家鄉(xiāng)的美麗鄉(xiāng)村,定是“廚房泠泠淘蕨菜,農(nóng)田汩汩潤桑麻”吧。
在我的故鄉(xiāng)開春的第一道山野美味,便是蕨菜。那是我的最愛。“堆盤催熟紫瑪瑙,入口嚼碎明琉璃。溶溶漾漾甘如飴,但覺餒腹回春熙?!边@是明朝人羅永恭口中的蕨菜。對我而言,少年時代采蕨的過程是非常難忘且快樂的踏春游春之旅。別看那山似乎就在門前,要爬上去采蕨菜,彎彎繞繞的小路加上爬山的過程也要走小半天工夫。天剛蒙蒙亮,頭一天約好采蕨菜的姑娘嫂子們背著竹簍,里面裝著早準(zhǔn)備好的干糧和水,一路有說有笑地就出發(fā)了。不長不短的隊伍,踏著清晨的露珠,沿途有各種花香相伴,偶爾惹來犬吠驚動飛鳥,一驚一乍的嫂子姑娘們的玩笑聲更歡了。
大家行至山腳,已是朝霞滿天,霞光映紅了李花和青青的草。大家找塊空地歇歇腳,放下背簍,擦一把汗水,拿出水和干糧,先吃飽喝足,攢足了勁才有力氣爬山。山間陽坡上的蕨菜最好,挺拔修長的菜桿子擎著一個個毛茸茸的小拳頭,密密麻麻直聳地鋪成一片,仿佛要聳到天上去。采回家開水燙了,用肥瘦相間的臘肉一炒,綠玉紅香,唇齒生津,滿嘴的春天味道直入肺腑。再涼拌,再做湯,曬干了冬天燉肉……不管怎么吃我都吃不膩味。
馬鈴山是伴著我長大的,我自然知道山里的蕨菜是采不完的。你掐掉一茬,隔天再長出一茬,更加鮮嫩水靈,不管怎么樣都掐不完。掐不完的蕨菜,長得又高又壯,秋冬用鐮刀一割,成了最好的燒火做飯的柴火。
沖進(jìn)山的媳婦婆姨們率先把她們的竹簍裝滿,一竹簍的蕨菜翠綠翠綠,看得喜人。她們累了躺在山坡上直喘氣,邊悠閑地看著姑娘們嘻嘻哈哈不緊不慢挑肥揀瘦。待休息過來后,她們的精神又變得飽滿起來。她們你一句我一句開始唱山歌了。一個唱:“喲嗬——嗬嗬——哎,登上高高的南山頭,采摘鮮嫩的蕨菜葉?!绷硪粋€接:“哎嗨嗨呀,沒有看見那個人,憂思不斷真凄切?!毕乱粋€再唱:“如果我已經(jīng)見著他呀,如果我已經(jīng)偎著他,我的心情就高興了……嗨嗨喲……”她們一個人一個腔調(diào),卻都歌聲響亮、清澈,傳得悠遠(yuǎn),山間的回聲此起彼伏,充滿了戲謔的味道,羞得姑娘們臉上紅霞飛。后來進(jìn)城讀書后,我讀到的《詩經(jīng)》里的句子,描述的正是與我們采蕨相似的場景:“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見君子,憂心惙惙。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p>
溫庭筠在他的蕨菜詩里說:“蜀山攢黛留晴雪,簝筍蕨芽縈九折?!蔽业墓枢l(xiāng)正是蜀山。而李白之“昔在咸陽城,唯餐獨(dú)山蕨”正觸痛我的思鄉(xiāng)情和思念蕨菜的心。昔年我在蜀中,年年春天有吃不完的蕨菜。如今在北方已生活二十多年,只能“日日思?xì)w飽蕨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