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黎明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沈陽市京劇院原院長李麟童,1929年出生于遼寧省北鎮(zhèn)縣,國家一級演員。由于他技藝精湛,曾擔任中央電視臺舉辦的“中青年京劇大獎賽”“全國京劇票友大賽”評委,在全國京劇界享有較高聲譽。在幾十年的藝術生涯中,李麟童不僅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舞臺人物形象,還培養(yǎng)、提攜了許多京劇棟梁之材,為京劇事業(yè)做出了卓越貢獻。
在舞臺上摸爬滾打了大半輩子的李麟童,退休后認為,人不能閑著,年齡大了,也要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且喜歡的事情,這樣既能活躍身心、促進健康,又能為社會做點貢獻!正是基于這種認識,當遼寧電視臺《戲苑景觀》欄目邀請他擔任藝術顧問、節(jié)目策劃時,他欣然應允。雖然整天忙忙碌碌,但李麟童說:“每天想著為欄目出點子、參與節(jié)目錄制,徜徉在自己鐘愛的京劇藝術的海洋中,生活充滿了樂趣。生活充實,心情就好,煩心事自然少了許多,對于健康來講,這是最好的補品?!?/p>
2008年,國家教育部辦公廳下發(fā)了《關于開展京劇進中小學課堂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中稱,這樣做的目的是“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得知教育部的通知,年近80歲的李麟童經(jīng)過一番思索,來到沈陽市教育局,向有關領導詳細闡述了自己希望為京劇進課堂做點事的想法。
李麟童這份社會責任感深深打動了教育局領導,經(jīng)過研究,他們介紹李麟童先到市教育局直屬的省級重點學校東北育才學校做嘗試。李麟童來到東北育才學校,主管教學的副校長熱情接待了他。一番交談后副校長找來相關同志和音樂老師,與李麟童一起反復磋商,最后制訂出教學計劃。通常先由老師介紹當天所學唱段的劇情,然后開始教唱,最后李麟童講述相關戲曲知識和戲中人物身上的閃光點,將說戲與思想教育有機結合起來。為了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李麟童還在孩子們學會一段唱段后,根據(jù)唱段教孩子們京劇表演程式,親自示范,一個動作一個程式的教。盡管對耄耋之年的他來說有些累,但李麟童說:“和孩子們在一起,他們的朝氣時時感染著我,大大提高了我的精氣神,我也覺得自己年輕了許多?!?/p>
平日里李麟童喜歡舞文弄墨,經(jīng)常為報刊寫些與京劇有關的文章,他說:“寫文章,還要發(fā)表,就要認真動腦,不斷學習,這對大腦是很好的鍛煉。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它經(jīng)常保持活躍狀態(tài),人衰老得就慢。”退休后的幾十年里,不少報刊上經(jīng)??撬H有文采的佳作。2012年,83歲的李麟童還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歷編撰出版了《梨園滄桑六十年》一書,洋洋灑灑34萬多字,一經(jīng)出版立即贏得梨園同人的好評,也成為年輕演員們了解老一輩藝術家成長經(jīng)歷的教材。
如今已經(jīng)92歲高齡的李麟童,仍時刻想著京劇藝術的傳承,他說:“只要身體狀況允許,我還要為弘揚國粹多盡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