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幼兒都有獲得表揚和受到肯定的需要,這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一種基本需要,這一需要能否得到滿足,對幼兒性格發(fā)展有著重大影響??捎袠O個別孩子在學習生活中總是受到批評、否定,讓其不自信、不開心,不能融入集體生活。
《規(guī)程》強調(diào)一定要“注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fā)展。”我們怎樣施教才能幫助幼兒健康成長呢?
班級中,總有那么一兩個經(jīng)常受到批評,同伴們否定的孩子,他們在集體生活中不能遵守一些基本的規(guī)則。比如:他們會把喝的水倒向別的小朋友、亂吐口水、經(jīng)常打小朋友、把同伴的書包弄得一地等等的壞習慣。于是,老師、同伴,都失去了耐心、友愛。對其言語,有時就會情不自禁的發(fā)泄。如:“你煩得很,你怎么回事兒?好討厭”等等。班級中有不好的事發(fā)生,老師一問是誰干的,其余小朋友就會異口同聲的喊出這個小朋友的名字。
針對有諸多不良習慣的孩子,我們老師怎樣施教才能讓其有所改變呢?
一、教師與家長多溝通教育問題
究其原因,孩子的不良習慣都是教育不力、不當?shù)慕Y果。比如家長一味的嬌寵,什么都聽孩子的,孩子是家里的王,孩子有不良行為習慣,也不及時制止、約束、管教。又比如有的家長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孩子就潛移默化的受教了。
記得一次放學路上聽到班級中一對爺孫倆的對話,男孩對爺爺說:“今天誰誰打我了”。爺爺說:“誰打你你就用腳踢,用嘴咬唄”。難怪,這男孩就是班級中特別愛動手打人的孩子,小朋友都不喜歡他。通過與男孩媽媽溝通,讓他認識到家里的這種教育讓孩子在集體生活中不能與小朋友友好相處,讓孩子過得不開心。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要一致,才能有效的幫助到幼兒。
還有一對母子放學后的對話,也讓老師哭笑不得。大班一男孩吃飯的時候一顆牙掉了,老師用紙給他包上裝在了書包里,放學后男孩對媽媽說:“我吃飯的時候牙掉?!眿寢屨f:“你的牙是不是摔掉的喲?”媽媽這樣反復問了男孩幾次。第二天早上男孩入園,老師問這男孩:“昨天你的牙齒怎么掉的呀”?男孩想了想說:“做早操的時候摔掉的?!眿寢寣⒆拥倪@種影響,孩子能不特別嗎?
總之,孩子的不良行為習慣與家庭教育有著很大的關系,老師要與家長及時溝通,讓家長意識到孩子不良的行為習慣,在集體生活中會給孩子帶來不快樂,不利于成長。讓家長重視孩子的教育,去發(fā)現(xiàn)教育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找到正確的教育方法、策略等。
二、教師的教育策略
有不良行為習慣的孩子通常都是受到批評、冷言冷語,導致他們顯得有點冷漠,對大人說的話也不理不睬,誰有點侵犯到他,他通常會暴力相向,想要化解這些,我想唯有愛。形成這樣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所以要糾正這些習慣,也不只是一次的有愛教育行動,就想要全部改變的。需要老師持續(xù)的有愛教育,這種有愛教育是:老師要用平等、平常或更加關注的態(tài)度去看待孩子,雖然這些孩子很是惹麻煩,讓人不省心,但請一定冷靜下來,否則我們的教育方法就有偏激。讓我們冷靜下來去了解這些孩子,這些孩子一樣需要關心,肯定。一樣希望自己表現(xiàn)好得到表揚,只是不當?shù)慕逃龑е滤荒芸刂谱约旱男袨?,甚至有些破壞性的行為,是為了引起大家的關注。為什么是有愛教育?首先對這些孩子少些怒視,多些微笑,去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一丁點的閃光點,去肯定他、多用激勵的語言感染他。引導同伴接納他、關愛他、幫助他、一同玩耍。有時親切的語言、溫柔的安撫要比嚴厲的批評、大聲的訓斥更能幫助到孩子。記得小班有個男孩,我第一次接觸他,他可以在做早操的時候、在走路的時候、在座位上的時候去打別的小朋友,老師拉都拉不開。班上老師反映,他經(jīng)常打小朋友,老師批評他的時候,喊他站著他不站,喊他坐著他不坐,倔強得很。午睡的時候,別的小朋友都睡了,他嘴里就發(fā)出聲音,老師招呼兩次也不停,老師一轉(zhuǎn)身他嘴里就又發(fā)出聲音,真的有些生氣的拉了拉他,還是要發(fā)出聲音,過了一會兒,老師靜了靜心,用手撫摸著他的臉,輕輕地告訴他,“我們不發(fā)出聲音了,把眼睛閉上睡覺了哈!”沒想到他很順從地沒有對抗,很快就入睡了。我也反思著:當孩子的行為舉動讓你很生氣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靜一靜,用心去體會孩子的心理需要,耐心引導他。對于需要老師幫助的孩子,多給機會,讓他幫老師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他沒“犯規(guī)”的時候多找他說說話,多對他笑笑。慢慢的,他也會感受到大家對他的喜愛、溫暖。讓他感受到與別人融洽相處的快樂。
三、樹立強化交往的規(guī)則意識
利用晨間接待孩子的時候?qū)λ趲拙?,如:“你今天和小朋友玩耍時不要去推別人。不打人的孩子,小朋友喜歡,老師也喜歡”等。
在一日活動中不斷的強化規(guī)則意識,游戲活動前都要提醒要遵守哪些規(guī)則,如打小朋友就暫停與小朋友玩耍,讓他意識到打小朋友的后果是自己不喜歡的,犯了規(guī)就會有一些懲罰。
通過看圖講故事,學習行為規(guī)則。如“大衛(wèi)去上學”等好的圖書,在吃飯前后帶著幼兒一起閱讀。
通過與老師的練習來糾正不良行為習慣,如:中班有一個男孩走路橫沖直撞,誰在他的前面,他會用肚子一頂,把別人頂?shù)降厣?,誰與他迎面走來,他不但不避讓,還會對撞過去,老師的說教不見成效。老師就和他來練習迎面走,讓他知道怎樣避讓。反復練習幾次,再多觀察他有沒有改變,一有改變就肯定他做得好,多關注他幾天,也收到了好的效果。
我想通過這些教育措施,這些孩子會越來越好的健康快樂的成長。
教育真是考老師的愛心、耐心、用心。只有教師擁有一顆愛心、耐心。用心地去對待每個孩子,就會影響教育出健康快樂的孩子。
攀枝花市實驗幼兒園?許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