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彭睿洋
我還未來得及長大,你就老了,這是最讓我寢食不安的事。
———題記
爸爸,你知道嗎?提筆無數(shù)次,我終于下定決心,在牛年的2月22日,我十三歲生日的時候,為你寫下這篇文章。
你五十四歲那年有了我,因此曾戲稱我為“楊五四”。雖是玩笑,但你對我的喜愛和寵溺可見一斑。
兒時,我連拼音的聲母韻母都記不完整,只能通過看圖,才能結結巴巴地讀完一篇童話。你要求我用鉛筆每天寫一則不限字數(shù)的日記,把所見所聞記下來,你說:“日記,就是要日日記,日積月累就成了個人的‘史記,對今后作文幫助很大。”
我背文章是從背詩開始的。那些看不懂的文字對于稚嫩的我來說,無異于天書。無論我認真背多久,總是背不下來。記得我背的第一首詩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蹦闩踔鴷谖颐媲?,一臉陰云,嚇得我大哭,越哭越背不出來,甚至讀不完整??蘅尢涮涞缴钜?,你終于放下書,嘆口氣,給我擦淚,準我睡覺。我歡喜入睡,以為逃出了“魔掌”。第二天清晨,剛起床就看見你已拿著書坐在客廳,我又哭起來。不知是不是淚水給了我靈感,抽抽搭搭間我竟神奇地把詩背了出來。你點點頭,放下書,看了我很久,嘴角掛著一點兒笑,卻又倏忽不見,恰似曇花一現(xiàn)。
自那以后,我每個早晨都在你面前背書,只渴望再見一次你笑的樣子,可惜總難如愿。那背下來的百十首詩,如今我已忘得差不多了,只有一句詩總在腦海里來來回回,忘也忘不掉:“敢求得汝力,但未忘父情?!?/p>
在結結巴巴的背誦中,我上了小學,滿以為從此可以逃出書的牢籠,把書一拋,歡天喜地。你卻遞給我一個曾在動畫片《葫蘆娃》中見過的東西,告訴我,這是一種樂器,名曰“葫蘆絲”。從此,楊家總傳出斷斷續(xù)續(xù)的樂聲,那定是楊家二小姐在練葫蘆絲。
我練葫蘆絲時你總歪著頭坐在我身旁,瞇著眼像在研究樂譜,偶爾神色舒展,但大多數(shù)時間是皺著眉頭的。我總是小心翼翼……幾年時光便在美妙的樂曲間一點兒一點兒消磨。我的技藝日益精進,慢慢發(fā)現(xiàn)其實你看不懂五線譜……回首往昔,我總會想起這樣的夜:我們并肩坐著,流淌出的葫蘆絲聲將我們緊緊包圍,直到舊時光變成漫天光點,像螢火蟲的微光,雖渺小,卻足夠溫暖……
我是在寄宿制私立學校完成小學最后兩年學業(yè)的。你和媽媽定期來看望我。你風塵仆仆地來,抱著胳膊坐在我的書桌邊,胖胖的臉綻開微笑,在燈光中恰似一朵盛開的千絲菊,眉眼難辨。你終于忍不住,打開了話匣子,不停地問我“飯菜吃得慣嗎?”“晚上睡得好不好?”我忍不住提高嗓門兒叫一聲“爸”,你就像個唯唯諾諾的孩子,訕訕地拱拱手,再也不說話,哪里還有當年說一不二的嚴父的樣子。見此,我鼻子一酸,強忍著不讓眼淚落下。
在翻書的間隙,我忍不住偷偷看你,你架著老花鏡,含著滿足的笑翻看我的獲獎證書。燈光昏黃,你的面孔掩在黑暗中,比平日多了幾分蒼老———你怎么可以這樣老去?
眼淚終于掉下來,我感到了溫暖,一如每次哭泣時你用厚實的手掌握住我雙手時的感覺。我惱恨時光在我身上流得太慢,在你身上淌得太急。
若我來不及長大,你便已老去,那我要怎樣追上你日漸蹣跚的腳步?
親愛的爸爸,我只愿,我可以從容長大,而你亦能慢慢變老。
教師點評
本文飽含深情地記敘了關于爸爸的幾件事,抒發(fā)了女兒對爸爸發(fā)自肺腑的深情。文章以“我”對爸爸的感情變化為線索,以個人成長為序,詳略得當?shù)貙懗隽税职謾z查“我”寫日記、背詩(書)、“我”學葫蘆絲、爸爸到??赐拔摇睅准虑?,思路清晰,層次分明。文章開頭以題記的形式點明題旨,采用倒敘的手法回憶往事,結尾照應題記。文章結構嚴謹完整,流暢自然,字字含情。
(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