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遠逹 張瑜
我是一個六年級的孩子,我像一只快樂的小鳥,在明凈湛藍的天空自由自在地飛翔,我又像是一株生機勃勃的小苗,在爸爸媽媽和老師們愛的溫室里茁壯地成長。在我的眼里,世界是那么和諧燦爛,人們是那么誠信善良。我以為,生活可以一直這么美好,可是……
這個國慶假,我和媽媽去貴陽大姨家玩,一直都沒見到還在讀高二的表哥。我剛開口問,大姨就抹起了眼淚。原來,從小就厥傲不遜,好逸惡勞又愛打架斗毆的表哥,因為染上毒品,在戒毒所幾進幾出,現(xiàn)在學(xué)業(yè)荒誤,在戒毒所里戒毒。姨父因表哥的事抑郁成疾,發(fā)展成肺癌晚期,在醫(yī)院里住院一年多了。我看到,不到五十歲的大姨滿臉憔悴,都發(fā)都白了。我的心里開始有了陰影。
毒品這個東西,我從來沒見過,我也不知道它是何種妖魔鬼怪,為什么會有那么人大的魔力,讓多少青春少年陷入它的魔掌而難以自拔,最終付出健康生命的代價;害多少父母血淚雙流,最終家破人亡。
“真愛生命,遠離毒品”、“莫沾毒品,莫交毒友”、“吸食毒品,害人害己”,這是我們的老師天天都在給我們進行的法制禁毒教育。為了讓我們知道毒品,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防毒禁毒的能力,我們的老師想盡各種辦法,對我們進行靈活生動圖文并茂的禁毒教育。如做手抄報、自作漫畫,讓我們更全面地了解毒品的危害;出墻報,黑板報,搜集名言警句等,提升我們對生命價值的認識;召開主題班會,組織我們對“毒品的危害”進行討論并寫心得體會,讓我們懂得自我保護的重要性;組織我們觀看以“拒絕毒品,珍愛生命”為主題的電影、錄像,引導(dǎo)我們感悟生命的脆弱,親情的可貴;組織我們參加與防毒禁毒有關(guān)的社會實踐活動,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毒品的危害,爭取家庭教育和學(xué)校教育相結(jié)合,對我們的活動空間進行有效定位,予以保證我們生活在一個無毒無污染的樂園,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別讓生命之花在毒品下夭折。
毒品是萬惡之源,“毀滅自己,禍及家庭,危害社會”這十六個字,淋漓盡致地控訴了毒品的罪惡。老師說,由于毒品的生理依賴性與心理依賴性,使得吸毒者成為毒品的奴隸,他們生活的唯一目標就是設(shè)法獲得毒品,為此失去工作、生活的興趣與能力。長期吸毒精神萎靡,形銷骨立,人不象人,鬼不象鬼。因此,有人告誡吸毒者:“吸進是白色粉末,吐出來的卻是自己的生命?!?/p>
通過禁毒教育主題班會我們還知道,一個人一旦吸毒成癮,就會人格喪失,道德淪落,為購買毒品耗盡正當(dāng)收入后,就會變賣家產(chǎn),四處舉債,傾家蕩產(chǎn),六親不認,“煙癮一來人似狼,賣兒買女不認娘:。家中只要有了一個吸毒者,從此全家就會永無寧日,就意味著這個家庭貧窮和充滿矛盾的開始。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往往就是吸毒者家庭的結(jié)局。另外,吸毒者為獲毒資往往置道德、法律于不顧,越軌犯罪,嚴重危害人民生命與社會治安。如今,吸毒成為可怕的社會毒瘤,在全世界蔓延,向青少年滲透蔓延,人類社會因此背上了沉重的社會包袱。
談古今,看東西,毒魔猖獗之下,艷麗的青春黯然失色,幸福的家庭瞬間毀滅。有多少含苞待放的花朵過早地凋謝,有多少風(fēng)華正茂的小苗過早地枯萎,有多少父母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我們老師曾經(jīng)組織我們觀看過一個關(guān)于禁毒的紀錄片,片中無家可歸露宿街頭的流浪漢,毒癮發(fā)作時痛不欲生的癮君子;跳樓慘死的少女;被喪心病狂的吸毒者殘殺的無辜者;父母因吸毒而入獄的孤兒的哭聲.……讓我們的心久久難以平靜。那一刻我們對毒品恨之入骨。我們一定要強大,一定要堅貞,一定要戰(zhàn)勝毒魔,絕不能讓生命之花在魔爪下夭折!
我們青少年是一個國家的希望,是一個家庭的未來,我們發(fā)誓,壯志凌云展翅飛,誓做禁毒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