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
摘 要 當下短視頻APP在大學生群體中廣泛應用,在豐富大學生校園生活的同時,也給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了機遇和挑戰(zhàn)。本文探討了短視頻APP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可行性,并主要闡述了在短視頻APP背景下,教師、圖書館、社團以及高校創(chuàng)新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 短視頻APP 大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448?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2.071
Thoughts and Methods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hort Video APP
CHEN Li
(People's Police University of China, Langfang, Hebei 065099)
Abstract At present, short video APP is widely used in College students. It not only enriches college students' campus life, but also bring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feasibility of short video APP in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mainly discusses the measures and ideas for teachers, libraries, associations and universities to innovatively carry out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hort video APP.
Keywords short video APP;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近年來,由于心理原因引發(fā)的大學生極端事件頻頻見諸報端,不斷引發(fā)社會對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思考。如何盡早發(fā)現(xiàn)大學生心理危機并高效地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品質,成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對的重大問題。[1]配備心理輔導老師、開設心理健康課程、設立心理咨詢室以及救助熱線、校園海報宣傳等傳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易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對于新生代大學生而言,這些傳統(tǒng)模式缺乏吸引力,甚至懷有抵觸情緒,從而使他們的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大打折扣。
隨著移動通信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和大屏幕智能手機的普及,傳統(tǒng)媒體上單純的文字、圖片和音頻等傳播方式已不能滿足大眾胃口,抖音、快手等短視頻類APP相繼問世。因其以影像為載體短、平、快的信息傳播方式契合了當下人們快節(jié)奏的娛樂習慣,以及具備即時拍攝、編輯、傳播、背景音樂、特色濾鏡、道具和特效功能設置,且能安裝在隨身攜帶的手機中,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極大的吸引了95以及00后新生代大學生群體,他們的溝通和自我表達的形式更加靈活便捷。在此背景下,探討如何利用短視頻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2]
1短視頻APP概述
短視頻APP是一類以新聞、微電影、搞笑、創(chuàng)意等短片視頻為內容,通過互聯(lián)網技術傳播給受眾的應用軟件。[3]總體來說具有以下特點:
1.1受眾平民化
短視頻APP給平民百姓提供了展示自我,張揚個性的平臺。人人都可以通過短視頻APP平臺獲取最新資訊,構筑個人社交網絡,表達個人情感和觀點。[3]
1.2操作簡便化
用戶進入門檻低,只需免費注冊一個賬號,便可以便捷的拍攝視頻,同時選擇喜歡的背景音樂,無須相關專業(yè)知識和技術背景。[3]
1.3內容碎片化
短視頻播放時長短、作品眾多,傳播內容呈碎片化,更適合用戶在零散的閑暇時光觀看,提高了人們零散時間利用率和娛樂的便捷度。
1.4傳播快捷化
只需一臺智能手機,人們便可隨時隨的拍攝制作視頻并即刻上傳,其傳播速度與便捷性是傳統(tǒng)媒體不能比擬的。[4]
2 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5]
2.1環(huán)境改變
離開了熟悉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大學新生多會面對氣候難適應、飲食不習慣等各種問題。對新的環(huán)境、新的人際關系、新的教學模式不適應與周圍同學在習慣、個性、語言等存在明顯差異,很容易出現(xiàn)各種心理問題。
2.2學業(yè)壓力
大學生的學習壓力部分來自所學專業(yè)非所愛,加之教學模式、學習方式的轉變,造成很多學生長期處于沖突與痛苦之中。課程負擔過重,學習方法有問題,精神長期過度緊張也會帶來壓力,同時學習成績與各種榮譽和獎勵,甚至能否順利畢業(yè)掛鉤,使許多學習成績不佳的學生出現(xiàn)失眠、焦慮、精神抑郁等心理問題。
2.3人際關系
大學生都來自不同的地區(qū),他們的風俗習慣、語言、想法等都會有很大的差別,經常會出現(xiàn)一些矛盾,影響學生的心理,有些學生天生不善于交際,不敢在大家面前表現(xiàn)自己,所以很難有良好的人際關系,人際交往不理想會影響學生出現(xiàn)孤獨、憂郁的情緒,對心理健康也會造成影響。
2.4就業(yè)壓力
當前大學生的就業(yè)難問題十分突出,學生在畢業(yè)后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面對巨大的就業(yè)壓力,以及心理上的落差,許多學生都會出現(xiàn)焦躁不安、壓抑等情緒,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心理健康。
3 短視頻APP背景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和方法
短視頻APP作為日臻完善的手機應用軟件,功能豐富完備,對于新時代建設心理健康信息化校園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針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基于短視頻APP強大的功能設置和廣大的大學生受眾群體,從教師、學生、圖書館、社團等個人和組織角度出發(fā),探討了在短視頻APP背景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和方法。
3.1提升教師綜合素養(yǎng),充分利用“網紅”效應做好溝通交流
在短視頻APP問世之前,眾多“網紅”的文學創(chuàng)作、演講視頻通過網絡不斷擴散,他們憑借獨特的人格魅力、詼諧幽默的語言以及其中蘊含的人生道理,成為大學生熟知甚至崇拜的偶像。偶像的理念和觀點具備更強的感染力,更易使大學生接受并深刻反思自身存在的心理問題。[6]如今,隨著短視頻APP的問世,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應緊跟時代步伐,可通過短視頻APP平臺,憑借自身綜合素質和專業(yè)素養(yǎng),用心甄選視頻題材,運用推介、轉發(fā)、原創(chuàng)等多種方式,用開放、豐富、新奇的內容抨擊假惡丑,宣傳真善美,滿足大學生獲取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知識的需求,從而擴大大學生受眾數(shù)量并增強黏性,努力圈粉并成為有一定影響力的“網紅”。
在擁有了眾多粉絲之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作品擴散速度和影響范圍會不斷增加。但若要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還要花費心思做好與粉絲的互動工作。[7]首先,可通過評論、轉發(fā)、點贊、私信等功能區(qū)與學生和教師溝通交流,針對不同的困惑疑慮進行解難答疑,針對各類的吐槽埋怨進行勸解疏導,及時發(fā)現(xiàn)并關注心理異常學生,分類分級備案并采取積極行動將大學生心理異常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其次,開通視頻直播的方式與粉絲互動,主播的言語、神情、一舉一動都生動直觀地呈現(xiàn)在粉絲面前,互動會更有感染力,眾多粉絲通過彈幕與主播或其他粉絲進行及時討論,各種思想觀念會相互碰撞,在群體中產生巨大反響甚至轟動效應,促使大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心理健康問題,從而積極主動的解決心理健康問題。
3.2鼓勵大學生利用短視頻APP展示自我、紓解情緒
大學生處于不斷認識和提升自我的關鍵階段,他們感情豐富且易受他人言行影響,有展示自我并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尊重的需求。短視頻APP作為社交類新媒體軟件,為大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新窗口。通過短視頻的形式將才藝、裝扮、技能、學識等各種內容發(fā)布在APP上,從而獲取認可并樹立自信,同時在面對批評指責時,能夠坦然接受并勇敢做出改變,更加客觀認識和評價自己。
大學生在面對新的學習環(huán)境、人際關系、感情挫折、就業(yè)和學習壓力時,容易使學生出現(xiàn)精神緊張、焦慮、失眠、脾氣暴躁等現(xiàn)象。[8]在這一平臺上發(fā)表觀點、心情、想法,在互動過程中擴展人際關系,得到心理安慰,使內心不良情緒得到紓解。
3.3圖書館利用短視頻APP提高大學生心理自愈能力
圖書館作為高校的文獻信息資源中心,是學校素質教育的第二課堂,應充分利用這一獨特優(yōu)勢,設立短視頻APP賬號,通過這一平臺,利用好書推介、內容簡介、案例解說等方式將心理科普知識、心理現(xiàn)象解讀、心理危機預防、正能量故事、人生感悟分享等內容推送給大學生,同時確保推送內容的豐富多樣,兼顧專業(yè)性、實用性和趣味性,從而引導大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在閱讀中提升自我心理健康水平。
3.4學生會與社團利用短視頻APP提高自身影響力
當前,大學生社團組織日益增多,社團活動豐富多彩,給高校的校園生活帶來了新的氣象,如何利用短視頻APP更好的發(fā)揮大學生社團這個優(yōu)勢平臺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為新的關注點。學生社團多是由興趣愛好相近的同學組織而成,通過開展各種活動,豐富課余生活,增強綜合能力。設立短視頻APP賬號可以更好地宣傳社團文化,擴大社團影響力,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加入社團活動中,使大學生在社團這一大集體中通過社團活動緩解壓力、調節(jié)情緒、提升社交能力,有益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9]同時,非社團成員可以通過公眾號接觸到社團文化理念和活動信息,通過評論等互動形式增加參與度,并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增長見識,提升綜合能力,更好的面對和解決各種可能影響心理健康的問題。
3.5高校應加強監(jiān)督和管理
短視頻APP給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帶來新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短視頻APP提供的大量開放性信息資源開闊了大學生心理知識視野,但如果信息質量參差不齊,評論內容混亂無序,勢必會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所以,高校應成立專門組織機構,強化社團、教師、個人賬號發(fā)布內容的監(jiān)督,堅決嚴肅處理偏離主流價值觀的低俗庸俗、暴力血腥、謾罵惡搞等內容層,拜金主義、消費主義、享樂主義等觀念,建立視頻審核機制,對發(fā)布視頻內容嚴格審核,做好“把關人”。[10]
短視頻 APP中的作品時間較短,必須在內容和形式上不斷創(chuàng)新,做到與眾不同才能吸引大學生眼球,起到預想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所以,高效應強化管理,通過舉辦原創(chuàng)視頻評比活動、設立排行榜和評優(yōu)評先等形式鼓勵教師、大學生、社團組織等運用短視頻APP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創(chuàng)作積極性和作品質量,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高效開展。[11]
4 結語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極具專業(yè)化的工作,在網絡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式越來越多,內容也更加豐富。短視頻APP具有即時性強的優(yōu)勢,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心理教育工作者不能有效捕捉受眾的表情信息,遠不如面談更親切、具體、深入。因此,有必要強化管理,通過結合微信、QQ、報刊、雜志等傳統(tǒng)媒介,構筑信息化的心理健康宣傳、教育和咨詢的網絡體系,并靈活運用心理咨詢中心、心理健康教育課堂等傳統(tǒng)方式,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更加靈活多樣,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沐牧等.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創(chuàng)新[J].新媒在線,2015(6):131-132.
[2] 孟楊.APP: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興載體[J].安順學院學報,2017(4):88-91.
[3] 喬世震.短視頻 APP 的傳播及發(fā)展策略分析——以抖音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8(1):116.
[4] 李晨璐.抖音短視頻 APP 的發(fā)展與研究[J].記者觀察,2018(6):65-66.
[5] 孫英.高校圖書館建設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103-104.
[6] 孟楊.新媒體時代短視頻APP的風靡[J].傳播力研究,2018(8):113.
[7] 賈倩等.微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學報,2016(1):55-57.
[8] 齊億虹.新媒體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利弊分析[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16(2):75-77.
[9] 王從嚴.學生社團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2014(3):49-50.
[10] 張鋪秋等.淺析短視頻 APP 躥紅的原因及其發(fā)展策略——以“抖音”、“快手”為例[J].東南傳播,2019(2):122-124.
[11] 劉穎.談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下短視頻 APP 的傳播模式[J].新聞研究導刊,2018(1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