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國學與人生
作者:傅佩榮
出版單位:東方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
ISBN:9787506090711
定價:38元
近年的“國學熱”將人們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關注推至一個新高度,國人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也逐漸被喚醒,并深刻地意識到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不僅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繁榮昌盛的重要支撐,也是國人不卑不亢、自強不息的力量源泉。雖然這方面的著作層出不窮,但關于“國學”的內涵與外延,專家學者眾說紛紜。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傅佩榮撰寫的《國學與人生》一書,堪稱是一部嚴謹、精深的著作。
首先,該書主旨明確,論述有力。如作者在引論中直接指出:“今日談論國學,必須面對兩大挑戰(zhàn):第一,如何跨越兩千多年帝王專制政體對自由思想的鉗制?第二,如何回應西方文化對理性思辨的要求?”作者一方面毫無保留地推崇中國文化中“理念”最精純的儒家、道家與《易經》,也對其他學派進行同情理解和客觀評論;另一方面深刻挖掘儒家與道家的哲學性,并且指出其他學派在理論體系構建上的不完整性。
其次,該書語言簡明,觀點凝練。如作者在闡述國學與人生的關系時,如此總結:“儒家提醒我們:1.對自己要約;2.對別人要恕;3.對物質要儉;4.對神明要敬”“道家期許我們:1.與自己要安;2.與別人要化;3.與自然要樂;4.與大道要游”“《易經》可以勉強用四句話來描述:1.存自己以誠;2.待別人以謙;3.觀萬化以幾;4.合天道以德”。言簡意賅地闡明儒、道、易的要義,通俗易懂,發(fā)人深省。
再次,該書思想廣博,重點突出。作者基于文化理念的關懷,對國人應有之國學知識進行追根溯源,詳細闡述了《易經》、《尚書》、《詩經》、禮儀、樂教,旁及《山海經》與天人之跡,并重點聚焦孔子、孟子、老子、莊子這四位中國大哲,繼而論及《大學》、《中庸》、墨子、荀子、韓非子、道教、佛教、三綱五常,還對同樣影響深遠的朱熹和王陽明進行剖析,為讀者厘清了國學的主要內容。
最后,該書格局開闊,觀照現實。作者所闡述的以古典思想為主軸的人生觀,切實契合現代人對理性解說的訴求。例如,作者從《易經》的象數之中闡發(fā)出“養(yǎng)成達觀心態(tài)看待自身處境”的啟示;揭示出《詩經》使人溫柔敦厚,禮儀之本在于真誠的心意,大同與小康是政治家該有的社會關懷與夢想。此外,對于當下熱議的“三綱五?!?,作者特別“辟謠”:這并非儒家思想。難能可貴的是,作者保持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欣賞所有出自真誠心意所建構的哲學與宗教,通過中西古今的勾連比較,為讀者提供了更為宏闊的學術視野以及與時俱進的現實觀照。
綜上,該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國學的基本理念以及國學的精髓與智慧,踐行了作者強調的“國學是要助人化解困惑,而不是制造更多迷霧”,對國學的解讀為“治學以修身”提供很好的范例,不僅探問傳統(tǒng)文化的智慧之源,而且關注當代人的生命困惑,充分展現了國學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重慶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財經學院 楊五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