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艷萍
摘 要:小學語文這門學科是小學學習中重要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學習語文對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提升、字詞的積累以及閱讀和寫作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在快時代的社會背景下,讓更多的教育研究者開始注重課堂有效性的提升。如何為學生構(gòu)建有效課堂,提高他們的學習質(zhì)量,就成為當前教師需要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教學策略
有效課堂是教師合理利用多媒體、小組合作、分層指導、微課資源等多元化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趣味、生動的學習方式下,主動去思考、去探究、去記憶知識點,從而實現(xiàn)教學的有效性,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學生學習效果的一種學習方式。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依然使用較為傳統(tǒng)的學習方法,單調(diào)、枯燥的學習體驗并不能很好地刺激學生語文神經(jīng),學習效果得不到提高。對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教師要利用多種教學模式,為學生構(gòu)建有效課堂。下面,本文就對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方式進行探討。
一、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興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就說明,在學習過程中,興趣是一個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在語文課程的講解中,教師為了更快地完成課堂教學目標和任務,會使用“講授法”和“灌輸法”,就是教師講解的過程中眉飛色舞,學生處于被動的聽講狀態(tài)。這樣的學習方式是低效的,沒有從學生的興趣點入手,學生覺得學習是一種壓力,出現(xiàn)不認真聽講的狀態(tài)。因此,教師要找出學生的興趣點,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趣味情境,深入引起學生的學習注意,培養(yǎng)興趣,從而提升他們的記憶效果和學習質(zhì)量。
例如,在教授《秋天的雨》這篇課文的時候,由于文字是靜止的、抽象的,如果教師只讓學生通過閱讀來感受秋天的景象,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小學階段的學生并不能很好理解,同時,再加上枯燥的學習感受,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個時候,教師就轉(zhuǎn)變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將音頻、視頻等內(nèi)容展示給學生,用更加直觀、生動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教師將提前制作好的內(nèi)容播放給學生,在視頻的欣賞中,學生看到了擬人化的秋雨,學生的興趣非常濃厚,學習效果比較高。同時,學生聽到音頻中秋雨的聲音,對文本表達也產(chǎn)生了興趣,也都想深入到文本中,從文字語言中來體會不一樣的感受。通過利用多媒體,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趣味情境,讓學生在生動的感受中增強學習興趣,進而帶動學習效果。
二、問題引導,深入探究
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边@就說明,問題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重要來源。小學生的年齡小、生活經(jīng)驗不足、好奇心強,會有問不完的問題。而學生學習都是從問題開始的,經(jīng)過問題的引導,學生的自主思考和思維拓展都能得到提升。因此,在語文學習中,教師要掌握學生此時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能夠主動探究,提升語文思維。
例如,在教授《搭船的鳥》這篇課文的時候,為了讓學生能夠深入體會文章的內(nèi)容,感受作者的寫作情感和思想表達,教師就利用問題引導學生,讓學生深入探究和思考。教師先利用多媒體,將鳥兒的圖片、視頻展示給學生,用趣味的動畫引起學生的注意。接著,教師為學生拋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同學們,在你們的日常生活中,肯定見過鳥,你們喜歡哪些鳥?為什么喜歡?!蹦托穆犕陮W生的回答后,教師繼續(xù)引導學生:“今天我們要閱讀的文章是《搭船的鳥》,想一想,什么鳥能夠搭在船上而不飛走,能和作者近距離接觸。閱讀完課文后,想一想,如果你看到這樣一只小鳥立在船頭,你會產(chǎn)生什么想法?”將問題引導學生后,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小組分配,讓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分享給其他學生。通過利用問題引導的方式,讓學生深入探究文章的內(nèi)容,提升他們的思考能力。
三、開展評價,樹立自信
在有效課堂的構(gòu)建策略中,課堂評價環(huán)節(jié)不可或缺。經(jīng)過有效的評價后,一方面,教師利用激勵、表揚的方式,幫助學生獲得精神上的鼓勵與支持,有助于學生學習自信的培養(yǎng),樹立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另一方面,用評價的方式還能讓學生反思自己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通過教師的幫助下,發(fā)現(xiàn)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及時進行有效改正,從而完善自己的學習能力。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合理為學生進行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信心。
例如,在教授《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課文的過程中,當學生學習完這篇文章后,教師要有選擇性地評價學生,可以從學生回答問題的質(zhì)量、課堂聽講的態(tài)度、課前作業(yè)的完成程度以及學習效果的提升等方面,給予學生評價;或者,當學生出現(xiàn)學習的問題之后,教師可以用激勵的話語、鼓勵的擁抱,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尊重后,學生的學習動力也會明顯提升。通過開展評價的方式,能夠樹立學生學習自信,有助于他們綜合能力的提高。
綜上所述,有效提升語文教學質(zhì)量,改進教學方式是首要任務,教師要充分注重學生的實際情況,以有效教學為目標,組織學生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趣味、生動的學習環(huán)境中,能夠主動接受、記憶知識,對所學知識進行生動的記憶和深刻的理解,并且在不斷的運用中保持語文學習的動力,從而有效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實現(xiàn)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林景書.激發(fā)學生興趣,促進有效課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探討[J].教育觀察,2018(8).
[2]汪小美.激勵自主學習,打造有效課堂——構(gòu)建小學語文自主高效課堂的再思考[J].語文知識,2017(24).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北海市合浦縣常樂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