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田間煙粉虱種群對5種殺蟲劑的抗性監(jiān)測

      2021-06-15 14:29:22鄭慧新張友軍
      中國蔬菜 2021年5期
      關鍵詞:噻蟲嗪煙粉吡蟲啉

      談 星 鄭慧新 季 堯 謝 文 張友軍*

      (1 湖南農業(yè)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湖南長沙 410128;2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 100081)

      煙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屬于半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屬(Boykin &de Barro,2014;Chen et al.,2016),是一種世界性害蟲,難以治理(Costa et al.,1993;Brown et al.,1995)。煙粉虱于20 世紀40 年代末期在我國首次報道,90 年代后期開始在部分地區(qū)暴發(fā)成災,并迅速擴散(周堯,1949;張友軍 等,2011;褚棟 等,2012),目前在國內各省市區(qū)幾乎都有分布,并成為我國蔬菜、棉花、花卉等經(jīng)濟作物上最主要的害蟲之一。煙粉虱主要通過直接刺吸植物汁液、分泌蜜露誘發(fā)煤污病以及傳播植物雙生病毒等方式危害作物,給農業(yè)生產造成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Zhao et al.,2016)。其寄主范圍廣,繁殖能力強,繁殖速度快,同一作物、同一時間常出現(xiàn)各種蟲態(tài),這些都增加了煙粉虱防治的難度(Paul et al.,2011;Czosnek &Ghanim,2015;Sims et al.,2017)。

      目前國內外對煙粉虱的防治手段主要為化學防治,然而長期依賴化學農藥的單一防治手段,以及化學農藥的高頻率使用等使得煙粉虱對殺蟲劑的抗藥性水平逐年升高。早在1983 年就有報道蘇丹棉花上的煙粉虱對久效磷和樂果等農藥產生了抗藥性,之后世界各地陸續(xù)報道了煙粉虱對有機磷、有機氯、氨基甲酸酯和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等產生不同程度的抗藥性(何玉仙和黃建,2005;Basit,2009)。在我國,煙粉虱的抗藥性問題同樣日趨嚴重,監(jiān)測數(shù)據(jù)表明煙粉虱對其主要的防治藥劑均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藥性。王少麗等(2011)報道了湖南和北京兩個地區(qū)的田間煙粉虱對多種殺蟲劑產生了較高的抗藥性,其中北京地區(qū)的煙粉虱對吡蟲啉的抗性倍數(shù)超過了20 倍,湖南長沙地區(qū)的煙粉虱對吡蟲啉的抗性倍數(shù)超過了70 倍。楊鑫等(2014)的生測結果顯示,山東濟南和湖南長沙地區(qū)的煙粉虱種群對毒死蜱的LC50分別達到了1 017.37 mg · L-1和1 550.75 mg · L-1,且湖南長沙地區(qū)的煙粉虱種群對聯(lián)苯菊酯的LC50也達到了1 138.44 mg · L-1。福建省多個地區(qū)的煙粉虱對溴氰蟲酰胺和氟啶蟲胺腈達到中等抗性水平(Yao et al.,2017)。湖南、湖北兩個地區(qū)的煙粉虱對噻蟲嗪的敏感性逐年降低,2014 年兩地的煙粉虱對噻蟲嗪的LC50已分別達581.59 mg · L-1和574.41 mg ·L-1(Zheng et al.,2017)。鑒于煙粉虱的抗藥性問題日益突出,本試驗使用5 種殺蟲劑對2019 年采集的我國6 個省市的煙粉虱種群進行抗性監(jiān)測,旨在了解我國各地區(qū)煙粉虱種群的抗藥性情況,為田間煙粉虱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學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昆蟲

      野外供試Q 型生物型煙粉虱種群于2019 年4—10 月采集自廣西、浙江、湖南、陜西、新疆、北京等地田間,并在當?shù)亻_展毒力測定試驗(表1)。室內Q 型生物型敏感種群(LAB-Q)為2009 年采自北京地區(qū)一品紅植物上的種群。噻蟲嗪、阿維菌素以及溴氰蟲酰胺對該敏感種群的毒力測定結果前期已經(jīng)發(fā)表(Xie et al.,2014)。

      表1 野外供試煙粉虱種群來源

      1.2 供試殺蟲劑

      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東莞市瑞德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產品;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產品;17%氟吡呋喃酮可溶液劑,拜耳作物科學有限公司產品;200 g · L-1溴氰蟲酰胺懸浮劑,美國杜邦公司產品;1.8%阿維菌素乳油,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產品。

      1.3 毒力測定方法

      毒力測定采用指形管法,具體操作參照Feng等(2009)的方法。每種藥劑配制5 個濃度,每個濃度4 次重復,每組試驗設置一個清水對照。指形管為圓柱形無色透明玻璃管,管長7.5 cm,內徑1.5 cm。藥劑配好后,將直徑1.5 cm 的圓形甘藍葉片放入藥液中浸泡10 s 后自然風干,用鑷子將葉片放到指形管底部已經(jīng)晾干的瓊脂上且壓緊。每個生測管接入30 頭左右煙粉虱成蟲(不分性別),然后用棉塞推至距離管底甘藍葉片2 cm 處塞緊,生測管倒置于培養(yǎng)箱中〔溫度(26 ± 1)℃、濕度70% ±10%、光照周期L/D=16 h/8 h〕。48 h 后檢查、記錄玻璃管內死蟲數(shù)和活蟲數(shù),試蟲不能正?;顒踊虿粍右暈樗劳觥?/p>

      1.4 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

      生測結果采用PoloPlus 軟件計算。計算各地煙粉虱種群對不同殺蟲劑的LC50、95%置信區(qū)間、斜率以及標準誤。

      抗性倍數(shù)(RR)=田間煙粉虱種群所測LC50/室內煙粉虱敏感種群LC50

      抗性水平分級參照劉鳳沂等(2010)的分級標準:抗性倍數(shù)小于3.0 倍,為敏感水平;抗性倍數(shù)3.1~5.0倍,為敏感性下降;抗性倍數(shù)5.1~10.0倍,為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數(shù)10.1~40.0 倍,為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數(shù)40.1~160.0 倍,為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數(shù)160.0 倍以上,為極高水平抗性。

      2 結果與分析

      從表2 可以看出,6 個地區(qū)的煙粉虱對吡蟲啉的抗性水平總體較高,但是不同地區(qū)之間抗性水平差異較大。湖南長沙地區(qū)和新疆和田地區(qū)的煙粉虱種群抗性倍數(shù)分別為113.14 倍和53.22 倍,均屬高水平抗性,其他4 個地區(qū)的抗性水平處于14.74~24.89 倍之間,屬中等水平抗性。6 個地區(qū)的煙粉虱種群對噻蟲嗪的抗性水平均處于或低于低水平抗性,但LC50均較高,其中湖南長沙地區(qū)煙粉虱種群對噻蟲嗪的LC50最高,為609.29 mg · L-1(表3)。6 個地區(qū)的煙粉虱種群對氟吡呋喃酮、阿維菌素以及溴氰蟲酰胺的抗性倍數(shù)均小于3.0 倍,處于敏感水平(表4~6)。

      表2 田間煙粉虱對吡蟲啉的抗藥性監(jiān)測結果

      表3 田間煙粉虱對噻蟲嗪的抗藥性監(jiān)測結果

      表4 田間煙粉虱對氟吡呋喃酮的抗藥性監(jiān)測結果

      比較不同地區(qū)的煙粉虱種群對同一藥劑的抗性水平結果顯示,湖南長沙、北京昌平和新疆和田3 個地區(qū)的煙粉虱種群對6 種藥劑的抗性倍數(shù)相對較高。

      表5 田間煙粉虱對阿維菌素的抗藥性監(jiān)測結果

      表6 田間煙粉虱對溴氰蟲酰胺的抗藥性監(jiān)測結果

      3 討論與結論

      目前,化學農藥仍是防治煙粉虱的主要手段。吡蟲啉和噻蟲嗪等新煙堿類殺蟲劑是防治煙粉虱的常用藥劑,但是因吡蟲啉、噻蟲嗪及啶蟲脒等多種新煙堿類殺蟲劑之間存在明顯的交互抗性(王震宇,2011),加之不科學的使用方式導致煙粉虱對此類藥劑迅速產生抗性,且抗性水平逐漸遞增。在室內分別采用吡蟲啉和噻蟲嗪對煙粉虱進行抗性篩選30 代和36 代后,煙粉虱對這兩種藥劑的抗性倍數(shù)分別達490 倍和60 倍(Feng et al.,2009;Wang et al.,2009)。本實驗室前期研究結果也表明煙粉虱對新煙堿類殺蟲劑的抗性增長速度較快,其中2014 年山東和山西兩個地區(qū)煙粉虱對噻蟲嗪的抗性倍數(shù)分別達到了2012 年的3.0 倍和5.9 倍(Zheng et al.,2017)。本試驗結果表明,6 個地區(qū)的煙粉虱種群對吡蟲啉的抗性較高,對吡蟲啉的抗性倍數(shù)最高達113.14 倍(湖南長沙),最低為14.74 倍(廣西南寧)。6 個地區(qū)的煙粉虱種群對噻蟲嗪的抗性倍數(shù)不高,可能是用于測定噻蟲嗪敏感基線的種群敏感度不夠。湖南長沙、陜西安康、北京昌平和新疆和田的煙粉虱種群的LC50均超過400 mg · L-1,從LC50值來看噻蟲嗪對煙粉虱的毒殺活性很弱。由此,在防治田間煙粉虱的過程中不推薦使用吡蟲啉和噻蟲嗪。

      氟吡呋喃酮是拜耳作物科學有限公司研發(fā)的一種新型新煙堿類殺蟲劑,兼具高效、對環(huán)境友好、對蜜蜂安全等特點,目前還沒有氟吡呋喃酮與吡蟲啉和噻蟲嗪等其他新煙堿類殺蟲劑之間存在交互抗性的相關報道(Jeschke et al.,2015;Joshua et al.,2016)。褚棟和張友軍(2018)通過室內生測發(fā)現(xiàn)氟吡呋喃酮對海南多個地區(qū)的煙粉虱種群具有非常強的毒殺活性。陳敏等(2017)通過田間藥效試驗發(fā)現(xiàn)氟吡呋喃酮對煙粉虱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較長。本試驗發(fā)現(xiàn)同一個供試煙粉虱種群盡管對吡蟲啉和噻蟲嗪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性,但對氟吡呋喃酮仍然敏感。因此,在目前因煙粉虱抗藥性發(fā)展而導致吡蟲啉和噻蟲嗪等新煙堿類殺蟲劑防治效果下降的情況下,氟吡呋喃酮不失為防治煙粉虱的理想藥劑。

      阿維菌素主要用來防治植物線蟲病害、螨類和鱗翅目害蟲,在對煙粉虱防治過程中鮮有使用(Sheikh &Sayed,2015;Mushtaq et al.,2018)。本試驗結果顯示6 個地區(qū)的煙粉虱種群對阿維菌素皆處于敏感水平,與Zheng 等(2017)的監(jiān)測結果一致。這表明阿維菌素可以作為替代藥劑用于防治田間煙粉虱。另外,本試驗發(fā)現(xiàn)6 個地區(qū)的煙粉虱種群對溴氰蟲酰胺的抗性倍數(shù)均小于1,這與作為毒力比較的室內種群對溴氰蟲酰胺的敏感度不夠高有關。在Wang 等(2018)的研究中,溴氰蟲酰胺對其敏感種群毒力測定的LC50僅為1.57 mg · L-1,若與該數(shù)值相比,本試驗中6 個地區(qū)煙粉虱種群的抗藥性非常明顯,如湖南長沙地區(qū)的煙粉虱種群對溴氰蟲酰胺的抗性倍數(shù)達到了38.38 倍,已經(jīng)接近高水平抗性,而抗性水平最低的陜西安康煙粉虱種群對溴氰蟲酰胺的抗性倍數(shù)為5.63 倍,也達到了低水平抗性。從各地區(qū)煙粉虱種群的LC50來看,溴氰蟲酰胺對6 個地區(qū)的供試煙粉虱種群總體上具有較強的毒殺活性,柳洋(2015)和Zheng 等(2017)研究發(fā)現(xiàn),溴氰蟲酰胺對煙粉虱的卵和若蟲同樣具有較高的毒殺活性。因此目前在防治煙粉虱時溴氰蟲酰胺也可作為一種優(yōu)先選擇的藥劑。

      不同地區(qū)的煙粉虱種群對殺蟲劑抗藥性的產生與變化與本地區(qū)煙粉虱的發(fā)生程度和用藥歷史密切相關(褚棟和張友軍,2018)。本試驗采用5 種殺蟲劑對6 個地區(qū)的煙粉虱進行了抗性監(jiān)測,結果表明不同地區(qū)煙粉虱對5 種殺蟲劑的抗性水平均存在一定的差異,湖南長沙、北京昌平和新疆和田3個地區(qū)的煙粉虱對5 種殺蟲劑的抗性相對較高,因此在防治煙粉虱的過程中應從當?shù)貙嶋H情況出發(fā),合理科學地選擇和使用殺蟲劑,同時注意藥劑的輪換和復配,以最大程度地發(fā)揮殺蟲劑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抑制不同地區(qū)煙粉虱對不同殺蟲劑的抗性的提升。

      猜你喜歡
      噻蟲嗪煙粉吡蟲啉
      煙粉虱MEAM1和MED成蟲在辣椒上傳播番茄褪綠病毒的特性
      昆蟲學報(2022年11期)2022-12-28 02:44:18
      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劑的配方研制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3:42
      噻蟲嗪、吡蟲啉灌根防治蘋果綿蚜及砧穗組合抗性試驗
      河北果樹(2021年4期)2021-12-02 01:14:40
      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在蠶種生產上的應用報告
      噻蟲嗪在農田土壤中環(huán)境行為的研究進展①
      土壤(2020年5期)2020-12-10 05:44:40
      噻蟲嗪及其代謝物噻蟲胺在冬棗中的殘留動態(tài)研究
      近10年我國煙粉虱發(fā)生為害及防治研究進展
      植物保護(2018年5期)2018-12-05 10:36:16
      2017年巴西進口近8000t吡蟲啉價格上漲感受明顯
      推廣新型農藥噻蟲嗪防治甘蔗葉部害蟲突破14萬公頃
      中國糖料(2016年1期)2016-12-01 06:49:03
      在北京和河北局部地區(qū)Q型煙粉虱取代了B型煙粉虱
      植物保護(2010年6期)2010-11-30 03:12:32
      新丰县| 丹东市| 禹州市| 陇西县| 库伦旗| 汉源县| 汝阳县| 合肥市| 吴川市| 安新县| 峨眉山市| 苗栗市| 梁河县| 南岸区| 阳谷县| 宁乡县| 宝应县| 德庆县| 庐江县| 新蔡县| 南川市| 仲巴县| 西吉县| 灵台县| 石渠县| 乌拉特中旗| 奉贤区| 黑水县| 南澳县| 石狮市| 英超| 根河市| 台南县| 阿合奇县| 宁武县| 英吉沙县| 舞钢市| 东安县| 钟山县| 达州市| 东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