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紀以來,木材以其特殊的優(yōu)越性被人們廣泛使用。具有優(yōu)美紋理的木材,對人們的裝飾有越來越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探索和研究木材紋理,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分別研究木材紋理圖案的提取方式和設計方法。在宏觀上,本文研究樹木表皮和年輪中面與線的美,以及其中包含的形式美法則。在微觀上,以木材導管為例,探索可行的導管設計方法,闡述其中關于點的美及其應用方法。最后總結木材美學對科學、經(jīng)濟、環(huán)境和人類情感的價值。
關鍵詞:木材;紋理;圖案設計;價值
中圖分類號:S78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07-00-02
0 引言
如今,人們身邊功能各異的木制品越來越多。木材源于樹木,多生長于青山綠水之中,自然環(huán)境中的樹木在幾千年文化的熏陶中被賦予了靈氣[1]。在快節(jié)奏的今天,人們本能地向往返璞歸真的生活,這是木材的文化內涵。木材有難得的優(yōu)越性。第一,樹木來自自然,廢棄的木材可以被自然或通過燃燒分解掉,木材具有可再生性和環(huán)保性。第二,木質材料的結構決定了它有天然的減震、保溫、隔音等功能,它能滿足人們對材料功能的大部分需求[2]。第三,不同的木材有不同的花紋和氣味,這些回歸自然的花紋和氣味賞心悅目。
1 木材的宏觀美
1.1 樹木表皮的圖案設計方法
在樹木的宏觀方面,我們肉眼可見的有樹根、樹皮、樹瘤、枝丫、年輪,等等。樹根常常被用于造型創(chuàng)作,而樹皮與年輪則被用于圖案與花紋的加工設計[3]。樹皮與年輪中天然的點、線、面,通過隨機地組合,便具有美的基礎[4]。
以梧桐樹為例,梧桐樹樹皮手感粗糙,顏色淺,多為淺棕色。梧桐樹常被當作行道樹栽種在道路兩旁[5]。因其獨特的生長方式,在樹皮脫落后,樹表會留下斑塊。在梧桐樹的生長季節(jié),其新生的樹皮快速生長,舊的樹皮就會破裂脫落,它薄薄的一層,像紙片一樣卷起,然后逐漸剝離,最終脫落。在樹皮脫落后,新舊樹皮之間便有了層次感,而且新生的樹皮顏色淺,舊的樹皮顏色深,年復一年,樹木上便有了多層次的色彩豐富又和諧的斑塊。這些斑塊顏色對比自然,邊緣線條清晰流暢[6]。我們可以選取其中優(yōu)質的形狀和圖案,利用高清相機拍攝需要的部分,然后利用計算機軟件對圖案進行加工[7]。例如,當這些天然的圖案在形狀上具有某種已經(jīng)存在的物體的特征,我們就可以通過基本的漸變處理,將原始的圖案外形變成一個已知物體的外形[8]。這些圖案可以應用到人們日常的服飾、室內的裝飾以及各種生活用品的設計中,它們不僅具有點綴生活空間的裝飾功能,還能使人們感受到原生態(tài)的自然氣息,給人們的生活增添藝術氣息[9]。
1.2 樹木年輪的圖案設計方法
剖開樹木,首先可以看到一圈圈的年輪。樹木的年輪,不僅可以反映樹木的生長習性和生長狀況,還可以反映樹木周圍生長環(huán)境每年的變化[10]。春季,樹皮內部的一層具有生長能力的細胞開始分裂,樹木便開始生長,由于環(huán)境適宜,樹木生長旺盛,此時木材的細胞腔大且壁薄,顏色相對較淺,我們稱這個時期的木材為“早材”;到了秋冬時節(jié),樹木的生長變得緩慢,此時木材的細胞腔小且壁厚,木材嚴密緊實,顏色較深,這個時期的木材被稱為“晚材”。這樣年復一年,樹干中便會形成一圈圈的圓環(huán),這些圓環(huán)便是年輪[11]。
木材的年輪圖案由線條構成,在不同的切面上,線條的重復、延伸和波折不同,這賦予了圖案自然靈動的韻律[12]。在標準的橫切面上,木材上深淺相間的線條一圈一圈地套疊在一起,組成一個同心的發(fā)射狀圖案。在徑切面上,木材的年輪為一條一條相對平行的線條,這些線條組合疏密不一。疏的部分,線條節(jié)奏安靜平緩;密的部分,線條節(jié)奏是激動靈活的[13]。當他們組合在一起并向同一個方向延伸時,會給人們帶來音樂般的節(jié)奏感。在標準的弦切面上,木材的年輪為一根根波動著的、充滿變化的線條,這些線條的組合有動態(tài)的活躍感,它既有曲線的變化,又有同軸的統(tǒng)一,充滿著跳動的韻律感,給人活潑的感受[14]。當標準的切面線條應用于大面積的空間中時,有生命力的木紋會空間增添豐富的層次感和靈動的韻律感[15]。在對美學圖案的探索中,我們還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甚至在不同的立體空間里切割木材,以此獲得更加豐富、更加有韻律的紋理圖案[16]。
當切割出特殊的合適的圖案時,便要對圖案進行藝術加工[17]。因為既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圖案的自然韻律,又要使它具有裝飾的功能,所以我們在使用計算機軟件對圖案進行藝術加工時,只需要對圖案進行簡單的打散和重構[18]。打散重構就是將圖案的具體形態(tài)分解開來,選取其中有特征的部分進行重新組合,這一過程可以充分反映出設計者對圖案的美學要求[19]。在木材美學的探索中,我們可以將未知的、神秘的線條通過自己的意愿和設計轉變?yōu)橐阎摹⑷菀桌斫馕矬w[20]。已知的形狀圖案不僅符合大多數(shù)人的審美標準,還包含了木材的紋理特征,它們有著自然的美感與神秘感[21]。通過旋轉、復制、拼貼得到的圖案是密集的、有條理的以及反復的圖案[22]。這些圖案可以用于小面積的裝飾中,如領帶、茶杯、桌布,等等[23]。
2 木材的微觀美
2.1 木材導管的作用和形式美
木材的微觀美指在顯微鏡下可觀察到的木材切片上的美學元素。木材由無數(shù)的微小細胞構成,在木材組織上,細胞們各司其職,同一類細胞組合在一起,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其特有的形狀特征便成了可觀察的木材微觀美學元素[24]。這些元素包括導管、木射線、木薄壁組織、管胞,等等。這些細微結構,會使人們擺脫對木材的固有認知,觀察到木材奇妙的結構,從而感知到在微觀世界里的木材的韻律美[25]。木材導管在橫切面上會呈現(xiàn)出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管孔,它們像一個個形狀多樣的點,稀疏或密集地組合在一起[26]。
2.2 木材導管圖案設計方法
管孔可以通過不同形式的分布和排列,組合出多種圓點圖案。在對這些圓點圖案進行設計時[27],我們首先可以通過顯微鏡找出圖案中特殊的形狀和組合方式,并對其進行拍攝,然后利用計算機軟件修剪、復制、旋轉、拼接這些圖案,使其符合對稱與平衡的形式美[28],最后改變圖案的顏色[29]。在微觀世界中,圖案微小且多變。曲線不規(guī)則的木材細胞經(jīng)過復制拼貼后得到的復雜圖案,會給人帶來神秘感;顏色的改變能賦予圖案更多的可能性,由不同顏色搭配而成的不同風格的圖案,會給人帶來視覺和心理上的美的感受。這些感受能促使人創(chuàng)造出多變的、多彩的圖案,并將它們應用到布料、公共藝術、彩色裝飾等方面的設計中[30]。
3 木材的價值
那些已知的從木材資源中提取并設計的具有美學效果的圖案,蘊含了自然造物的美和人類設計的美。把這些具有木材美學的圖案應用到服裝飾品、環(huán)境設計、生活用品等的設計中,不僅能帶來經(jīng)濟價值,還能滿足快節(jié)奏下人們返璞歸真的心理需求,幫助人們更加深入地認識木材。
4 結語
隨著人們對樹木需求量的不斷增長,全球的林地數(shù)量也在不斷減少,一些珍稀樹種也已滅絕,人們再也無法探索它們年輪中的秘密。亂砍濫伐和森林火災讓曾經(jīng)綠意盎然的地球腹地變得斑駁、丑陋。木材的美是自然的、復雜的、深刻的,人們對樹木的保護意識的樹立,可以從了解木材之美開始。我們要將木材之美運用到人們的生活中,讓木材之美不僅僅存放教科書里或顯微鏡下的圖像中。
參考文獻:
[1] 王碧洋,朱宇婷.論南京地鐵三號線《紅樓夢》主題壁畫設計[J].大眾文藝,2019(20):99-100.
[2] 季優(yōu)銘,朱宇婷.南京地鐵站壁畫藝術風格研究[J].大眾文藝,2019(20):94-95.
[3] 成明,朱宇婷.植物造景分析——以水花園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9(12):62-64,67.
[4] 李星怡,曹磊,竇逗.景觀一體化設計實踐與研究[J].大眾文藝,2018(19):125-126.
[5] 陳曉芙.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與城市品牌建立——以廣府廟會為例[J].藝術科技,2020,33(23):13-14.
[6] 李飛揚.差異化社會環(huán)境下象征主義的發(fā)展路徑——以古斯塔夫·莫羅、克利姆特為例[J].藝術科技,2020,33(23):65-66.
[7] 蔣幸珈.紫砂藝術與鑒賞[J].藝術科技,2020,33(21):21-22.
[8] 戴子涵.論現(xiàn)代技術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及發(fā)展趨勢[J].藝術科技,2020,33(20):161-162.
[9] 婁陽.淺談城市雕塑在中國城市建設中的作用[J].藝術科技,2020,33(21):111-112.
[10] 崔曄.極簡主義與中國元素在現(xiàn)代景觀中的應用[J].藝術科技,2020,33(20):163-164.
[11] 孫雨.舊有現(xiàn)狀下遺留建筑處理問題引發(fā)的深思[J].藝術科技,2020,33(21):163-164.
[12] 譚曉艷.徽派建筑在現(xiàn)代設計中的運用[J].藝術科技,2020,33(20):165-166.
[13] 徐金鑫.淺談展示設計中的新媒介設計應用[J].藝術科技,2020,33(20):171-172.
[14] 譚苗苗,魏思文.從貝聿銘的香山飯店看中國建筑的昔影新妝[J].藝術科技,2020,33(23):162-163.
[15] 張曼青,曹磊.生產(chǎn)科研型屋頂綠化景觀設計研究[J].建筑與文化,2018(12):90-91.
[16] 周錄燕.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與現(xiàn)代景觀設計的結合[J].藝術科技,2020,33(21):179-180.
[17] 劉思宇,曹磊,竇逗.城市家具規(guī)劃設計實踐與研究[J].大眾文藝,2018,(21):65-66.
[18] 于琪,曹磊.基于“生態(tài)城市”理念的居住區(qū)景觀設計可行性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23):103-104,112.
[19] 郁添淵,曹磊.探索新中式風格在室內設計的應用——以居住空間室內設計為例[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8(12):92-93.
[20] 石宇琳,曹磊.城市景觀設計中地域性元素的應用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0(20):76-77.
[21] 沈慧芳,劉思宇,曹磊,等.基于文化理念下的城墻導視系統(tǒng)設計——以南京城墻為例[J].大眾文藝,2018(23):60-61.
[22] 卜華成,于琪,曹磊.新式茶飲門店空間設計中的風格應用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9(09):114-115.
[23] 陰瑄,曹磊.淺析日本庭園景觀中的“立石”造景手法[J].美術教育研究,2019(22):82-84.
[24] 沈慧芳,徐舒珩,曹磊.中國傳統(tǒng)圖案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20(11):105-106.
[25] 唐明,曹磊.賽博朋克美學的視覺表現(xiàn)形式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0(22):56-57.
[26] 李鵬程,曹磊,竇逗.商業(yè)綜合體屋頂綠化設計方法研究[J].大眾文藝,2019(23):71-72.
[27] 李星怡,曹磊,竇逗.淺談現(xiàn)代別墅庭院景觀設計——以南京溧水區(qū)芳茵園庭院景觀設計為例[J].大眾文藝,2018(21):57-58.
[28] 朱瑤,徐晶,曹磊.論旅游鄉(xiāng)村景觀建設中的視覺生態(tài)觀——以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觀音殿村為例[J].大眾文藝,2019(18):73-74.
[29] 陰瑄,曹磊.基于歷史文脈與空間現(xiàn)狀的街道景觀提升模式研究——以開封市理事廳街為對象的設計實驗[J].大眾文藝,2018(21):89-90.
[30] 朱瑤,曹磊.歷史文化街區(qū)的傳承與城市形象傳播——以“老字號”集聚街區(qū)老門東為例[J].大眾文藝,2018(23):238-239.
作者簡介:劉云(2000—),女,安徽蕪湖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環(huán)境設計。
指導老師:曹磊(1978—),男,江蘇南京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環(huán)境設計。
指導老師:朱宇婷(1992—),女,江蘇南京人,碩士,助理實驗師,研究方向:環(huán)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