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龍
現(xiàn)代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在《論中學國文課程標準的修訂》一書中指出:“把整本書閱讀作為主體,把單篇短章閱讀作為輔佐?!焙沃^整本書閱讀?是不是將一本書或一套書,從頭至尾、一字不漏地讀完,就可以將其稱之為整本書閱讀?顯然不是。整本書閱讀,不僅要將一本書或一套書讀完,還要將其讀懂、讀深、讀透,積累書中的語言文化,汲取書中的精神內(nèi)涵等。
事實上,現(xiàn)如今,無論是在《義務教育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還是在小學語文教材中,都對整本書閱讀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諸如“閱讀鏈接”“快樂讀書吧”等,這些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教學板塊,無不指向整本書閱讀。薄弱的閱讀能力、狹窄的閱讀視域、生疏的閱讀方法等,是農(nóng)村小學中高年級在閱讀方面共有的“短板”。這些“短板”,同時也是影響農(nóng)村小學中高年級學生整本書閱讀效益提升的“拖油瓶”?;谶@些“短板”,農(nóng)村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師應該從“解讀背景、介紹文體和揭秘方法”三個方面入手,提升學生閱讀整本書的實效性。
一、解讀背景,為整本書閱讀奠基
作者生平、創(chuàng)作背景等知識,是學生讀懂、讀深、讀透整本書的前提與基礎。相比于城市小學中高年學生而言,農(nóng)村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知識面比較窄,所以在指導他們閱讀整本書時,教師首先要引領學生解讀整本書的背景知識。解讀背景,不僅能夠開闊農(nóng)村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知識視野,還能夠激發(fā)農(nóng)村小學中高年級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尤為重要的是,也能夠為農(nóng)村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讀深、讀懂、讀透整本書奠定堅實的基礎。
以指導農(nóng)村小學中高年級學生閱讀《紅樓夢》為例,首先,教師可以借助于微視頻、快閃等,向?qū)W生介紹曹雪芹生平以及《紅樓夢》的創(chuàng)作背景。家道中落、半生潦倒、一事無成,作為罪臣之后的曹雪芹,在友人的善意勸解下,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嘔心瀝血、專心著書,終于,寫就了《紅樓夢》這篇舉世聞名的鴻篇巨著。這是《紅樓夢》的創(chuàng)作背景,也是學生深入理解《紅樓夢》內(nèi)容的“墊肩”。
當然,在解讀整本書的背景時,教師一定要做到“適可而止”“點到為止”,一定要與學生的認知相符。否則,解讀背景,不僅不能為學生閱讀整本書奠基,還會削減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加學生的閱讀恐懼心理,打擊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二、介紹文體,為整本書閱讀搭橋
文體,即文章的體裁。文章的文體不同,其特征也大相徑庭。在閱讀整本書之前,讓學生準確辨識文體,有助于事半功倍地閱讀整本書。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只要學生能夠準確辨識文體,那么,他們就可以將文體的顯著特征作為整本書閱讀的一個切入點,視作整本書閱讀的一條蹊徑,進而讀深悟透整本書。從這個角度來看,介紹文體,就好比是教師為學生搭建的一座閱讀整本書的橋梁。
《昆蟲記》是小學四年級的必讀書目,從文體的角度分析,《昆蟲記》中的文章都屬于科普小品文。為了激發(fā)學生閱讀《昆蟲記》的興趣,以及提升學生閱讀《昆蟲記》的效益,教師首先可以向?qū)W生介紹這本書的文體——科學小品文。知識的普及性、語言的準確性,是科學小品文的顯著特征。科學小品文,說到底,屬于一種說明文。因此,科學小品文通常會以列數(shù)字、打比方、下定義、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言簡意賅、生動形象地表達科學內(nèi)容。當學生對科學小品文的文體特征有了清晰的認識之后,他們在閱讀《昆蟲記》時,就會以分析每一篇文章的說明方法為契機,深入淺出地理解每一篇文章中所蘊含的科學知識。
又如,在指導農(nóng)村小學五年級的學生閱讀《西游記》時,教師首先可以向?qū)W生介紹章回小說的特征。章回小說,依據(jù)其內(nèi)容,可以將其細分為歷史演義、英雄傳奇和神魔志怪。顯然,《西游記》屬于神魔志怪類章回小說。在章回小說中,每一章回的標題都對仗工整、整齊劃一,都是對本章內(nèi)容的高度概括……當學生對《西游記》的文體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在閱讀的過程中,他們就會通過分析每一章回的題目,猜測該章回的內(nèi)容,就會在理清章回小說線索的基礎上,脈絡清晰地閱讀。
顯而易見,在農(nóng)村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過程中,通過介紹文體,教師不僅能夠讓學生對整本書的內(nèi)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也能夠為學生閱讀整本書搭建一座橋梁,讓學生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少走歧路、歪路、岔路,顯著提升學生閱讀整本書的實效性。
三、揭秘方法,為整本書閱讀添翼
讓學生在具體、真實、大量的閱讀實踐中融會貫通、熟練掌握各種閱讀方法,是整本書閱讀的基本目標之一。盡管閱讀方法指導是課內(nèi)閱讀教學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但是,課內(nèi)閱讀的“舞臺”非常有限,學生沒有充分的實踐機會運用這些閱讀方法。因此,學生對于這些閱讀方法的掌握也就不夠熟練。整本書閱讀,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閱讀實踐機會??茖W、合理、有效的閱讀方法,是決定學生整本書閱讀效益的關鍵因素。在指導農(nóng)村小學中高年級學生閱讀整本書時,教師要在統(tǒng)攬整本書內(nèi)容的前提下,詳盡地向?qū)W生揭秘閱讀方法,據(jù)此為學生閱讀整本書添翼。
舉例來說,在指導農(nóng)村小學四年級的學生閱讀《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這本書時,教師首先可以從中任選一篇寓言故事,據(jù)此引領學生揭秘閱讀寓言故事的方法。以《畫蛇添足》這篇寓言故事為例,它主要是由兩部分內(nèi)容組成,即故事與教訓。在閱讀寓言中的故事部分時,要從“故事的起因、故事的經(jīng)過、故事的結(jié)果以及故事中的人物”等方面去分析、梳理。《畫蛇添足》這篇寓言故事的起因是:“一場畫蛇比賽,誰畫得最快、最好,就可以獲得一壺美酒?!边@篇寓言故事的經(jīng)過是:“一個人遙遙領先,畫得又快又好,但是,當這個人看到其他人還沒有畫好時,竟然洋洋得意地給自己已經(jīng)畫好的蛇添上了四條足?!边@篇寓言故事的結(jié)果是“畫蛇添足的那個人,盡管第一個畫完,但卻因為畫得不像,多此一舉,而未能喝到那壺美酒。”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寓言故事的教訓部分時,不僅要讓他們理解、感悟教訓的本意,還要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思考、拓展教訓的引申意義。
由此可見,當學生掌握了閱讀寓言故事的方法之后,他們在閱讀《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這本書時,就能夠真正做到讀深悟透,就能夠豐富自身的語言知識,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塑造自身的道德品質(zhì)以及從整本書閱讀中獲得更多的精神養(yǎng)料。
綜上所述,在指導農(nóng)村小學中高年級學生閱讀整本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解讀背景,能夠讓學生入情入境地閱讀整本書,進而讓學生讀得更深入;教師通過介紹文體,能夠讓學生事半功倍地閱讀整本書,進而讓學生讀得更省力;教師通過揭秘方法,能夠讓學生卓有成效地閱讀這本書,進而讓學生讀得更通透。當每一位農(nóng)村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能夠深入、省力、通透地閱讀整本書時,他們就會對整本書閱讀產(chǎn)生更加濃厚的興趣,他們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就會因全神貫注、富有成效的整本書閱讀而潛滋暗長、枝繁葉茂、搖曳生姿。
編輯/李 ?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