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湖南省遙感地質調查監(jiān)測所中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湖南長沙412000)
道路橋梁的結合與發(fā)展加強了我國各地的經濟交流,鉆孔灌注樁因具有較高的承載力、施工速度快且工程造價低,常常用于道路橋梁工程的樁基礎中。在實際施工中常利用旋挖鉆機或回旋鉆機進行鉆孔作業(yè),成孔效率高且孔身質量好,不僅能滿足干作業(yè)環(huán)境,還能滿足濕作業(yè)環(huán)境。本文將重點介紹鉆孔灌注樁的施工工藝,針對一些施工的重難點進行詳細分析。
鉆孔灌注樁是利用鉆機鉆頭的旋轉將巖土層切碎,成孔后在孔內放置鋼筋籠,最后澆筑水下混凝土形成圓柱狀的鋼筋混凝土結構。
鉆孔樁依據(jù)受力情況分為端承樁和摩擦樁。前者是以堅硬的巖石層作為持力層,通過樁身將地上荷載傳遞到持力層中,同時還依靠樁側的阻力承擔部分地上荷載,樁端的持力層多為砂類、碎石類土層及風化程度小的基巖;后者是利用樁身與土層之間的摩擦力承擔地上荷載,常設置在黏性土、沙土和粉土中。端承樁一般比摩擦樁的鉆孔深度大,以保證樁端阻力滿足設計要求[1]。
鉆孔樁在施工時對周邊土層的擾動較小,能避免地面發(fā)生較大的側移或者隆起,適用的地質地層類型較多。鉆孔樁為地下或水下作業(yè),屬于隱蔽工程,比較難控制成樁質量,只有嚴格控制鋼筋籠的制作吊放和混凝土的澆筑,樁身質量才能盡可能滿足設計要求。我國鉆孔樁施工雖起步晚,但發(fā)展快且形成了一套特有的施工技術方案,使鉆孔樁不僅能滿足地下作業(yè)要求,還能滿足水下作業(yè)要求。
在跨江跨海大橋建設中,以鉆孔樁作為橋梁的承載樁,不僅需要有高超的水下作業(yè)技術,還需要有優(yōu)良的抗?jié)B抗壓混凝土。在橋梁工程中,在承臺下部設置鉆孔樁,兩者共同承擔橋梁主要的荷載。在深基坑工程中,鉆孔樁不僅能做基坑的圍護結構,還能作為基坑底部的承重樁。鉆孔樁的成樁效果比水泥攪拌樁、預應力管樁要好[2]。
有三種鉆孔樁施工鉆機在實際施工中最常用,分別是沖擊鉆機、旋挖鉆機、回旋鉆機,第一種適合水下成樁和礦山作業(yè),第二種適合軟土層、粉砂地層和風化程度較大的巖層,第三種適合土質層和一些夾雜卵碎石的地層。旋挖鉆機與回旋鉆機均為切削鉆機。
1.3.1 沖擊鉆機
沖擊鉆機適合硬度大于7 級的巖石層,例如石灰?guī)r、花崗巖、砂巖等,沖擊鉆機是利用高頻率的液壓或氣動沖擊器將巖石擊碎成粉末狀,再通過氣流、水流將石粉排出。沖擊鉆機又可分為全液壓和氣動,后者的傳動力較差,前者的傳動損耗低且變速快,在市面上占主導地位。
1.3.2 旋挖鉆機
旋挖鉆機安、拆簡單,振動小且產生的噪音少,適用于市區(qū)的鉆孔灌注樁施工。旋挖鉆機是利用回轉底部的桶式鉆頭將巖層破碎,用鉆斗將碎渣提升到孔外卸土,循環(huán)鉆孔取土、卸土,直至鉆到設計孔深,成孔后需兩次清孔。采用多層的伸縮鉆桿能快速成孔,利用沖錘鉆可在堅硬地層中挖孔,使用擴大頭鉆具可進行孔底擴孔。
旋挖鉆機適用的地層較多,且適用于干挖和濕挖作業(yè)。干挖作業(yè)是利用非水介質鉆孔,鉆頭直接將渣土帶出,不需要泥漿護壁,避免環(huán)境污染。黏性差、比較松散的地層不能采用干挖作業(yè),應用泥漿護壁進行濕挖作業(yè),靜態(tài)泥漿護壁不僅能減少鉆孔對樁壁土層的擾動,還能適用于有地下水的土層。但是,如果地層有承壓水且壓力過大時不宜使用旋挖鉆機。
1.3.3 回旋鉆機
回旋鉆機是利用回鉆斗切削土層,再利用套管護壁并排出碎渣,可用于地連墻和樁基施工,適用于松散土層和微風化巖層。鉆機回轉有正循環(huán)和反循環(huán),前者是利用鉆具回轉切削巖土,同時通過泥漿循環(huán)流動,沖刷孔底將沖洗液連同碎渣一起流到沉淀池,泥漿沉淀凈化后可繼續(xù)循環(huán)使用,鉆頭不斷向下回旋,碎渣不斷隨著泥漿一起排出,直至鉆到設計孔深。后者是將碎渣隨著循環(huán)護壁的泥漿從鉆桿內腔排到孔外,形成一種反循環(huán)的排渣系統(tǒng)[3]。
某河道上需修建一座簡支橋梁,上部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梁,下部采用U 型橋臺和鉆孔灌注樁的組合結構,其中鉆孔灌注樁的直徑為1.2m,樁長為46.5m,灌注的水下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鋼筋籠長度為36.5m,采用分節(jié)加工再焊接,鉆孔灌注樁的不均勻沉降量按5mm 考慮。
鉆孔灌注樁應在基坑開挖和支護結構完成后再施工。如果鉆孔樁技術與其他地基加固技術(例如水泥土攪拌樁、管樁等)一起使用形成復合地基,應先使用其他技術進行地基加固后再進行鉆孔樁施工。施工前期應將工地進行封閉式圍擋,探明現(xiàn)場的既有管線位置并做好改遷工作。在河道或地下水豐富或地質環(huán)境不良的區(qū)域應先進行截流或基坑支護[4]。
2.2.1 樁位放樣
施工前應在設計圖紙上確定樁芯的X 坐標和Y坐標,使用全站儀和水準儀控制樁芯位置和樁頂高程,建立測量放樣數(shù)據(jù)網和高程控制網,對鉆孔樁進行編號以便記錄成孔澆筑等現(xiàn)場施工資料。
施工方根據(jù)建設單位提供的監(jiān)測要求,定出監(jiān)測點的位置,進行編號并做好保護措施。監(jiān)測點不能定位在河流、道路等位置。要定期監(jiān)控監(jiān)測點,如果監(jiān)測點遭到破壞時應重新測定并做好保護措施。施工現(xiàn)場需要用到精度較高的水準儀和全站儀。先利用CAD 軟件上的坐標法確定樁芯的X、Y 坐標,再通過測量儀器確定樁芯的位置,插入鋼筋并噴漆標識。監(jiān)測點和水準點定位的精度關系到后期的施工質量。
2.2.2 制作泥漿
在松散土層鉆孔時泥漿能保護孔壁。施工前應在現(xiàn)場開挖足夠容積的泥漿池和沉淀池,保證泥漿制作滿足鉆孔的需求。目前最常用的泥漿為膨潤土混合漿,混合漿由優(yōu)質膨潤土、純堿和纖維素混合攪拌而成。根據(jù)地層特點和以往的施工經驗選擇合適的泥漿配合比。泥漿用料簡單,配制攪拌速度快,進入孔里能快速在孔壁上形成保護層。新拌泥漿的各項指標例如黏度、含砂率、pH 值、比重等應滿足規(guī)范要求。攜帶碎渣的泥漿經過沉淀后,需測試各項指標,合格后才能再次使用。當泥漿的黏度、含砂率、pH 值和比重等各項指標都不合格且無法通過沉淀再次利用時,廢漿應用泥漿罐車外運到指定的泥漿回收點。
選擇高效、高速、低噪音的攪拌機拌制泥漿,制漿能力要滿足鉆孔的需求。泥漿面應高于地下水位但低于護筒頂面,防止泥漿外溢??椎啄酀{各項指標不合格證明孔底的碎渣較多,要再次清孔使孔底泥漿指標達到標準后才能澆筑混凝土。廢漿廢渣應運至指定處理站,不得隨意丟棄,以免污染環(huán)境。
2.2.3 鋼護筒埋設
護筒不僅能為鉆具起到導向作用,還能防止地表水滲漏和孔口塌陷,在吊放鋼筋籠時也能起到固定作用。護筒具有一定的強度,還要能隔水防滲,鋼材質的使用效果好且能重復利用。護筒長度為3~4.5m,厚度為10mm,護筒的直徑是根據(jù)鉆孔樁的直徑而定,一般比樁徑大0.2~0.4m。根據(jù)樁位確定矩形頂點位置埋設護筒。護筒中心和樁芯的允許偏差不大于50mm,護筒埋設時應控制筒身的垂直度和水平度,埋深過淺的話會影響護筒的穩(wěn)定性。需要注意的是,施工前應對場地進行有效調查,以免出現(xiàn)護筒下沉問題[5]。
2.2.4 鉆孔清孔
樁位復核無誤且埋好護筒后,鉆機就位將鉆具中心位置對準樁芯,保證導桿、回旋盤與護筒的中心線均在一條豎向直線上。鉆孔前應根據(jù)地層特點選擇合適的鉆頭,并檢查鉆頭規(guī)格及磨損情況。鉆孔時應記錄成孔的各項數(shù)據(jù)資料,如鉆頭轉速、樁頂標高、設計樁長、護筒標高等。如果地下地層比較復雜時,鉆孔的參數(shù)要隨著地層和孔深的變化及時調整泥漿配合比。鉆孔速度控制在0.15m/min 左右,鉆至設計孔深后進行孔底清淤,不得通過超鉆代替清孔,清孔后再次檢測泥漿的指標,終孔驗收合格后吊放鋼筋籠,最后澆筑水下混凝土。
鉆孔操作不當容易出現(xiàn)塌孔現(xiàn)象,常見的塌孔成因有:施工場地地質條件不佳,地下存在易下陷的流砂、砂礫層;施工期間由于部分因素所致的水頭損失,泥漿配合比不符或質量不達標等。
2.2.5 下放鋼筋籠
如果鉆孔深度較大,鋼筋籠長度也應隨之增大,可以采用分節(jié)依次吊放的方式下放鋼筋籠。鋼筋籠過長時要進行分段,如果將整段鋼筋籠直接吊入樁孔,容易導致鋼筋籠變形或者鋼筋保護層不足。常見的單根鋼筋長度為9m 和12m,其中施工最常用的鋼筋為9m。根據(jù)鋼筋籠和單根鋼筋的長度進行合理分段,分段的原則是節(jié)省鋼筋用料。吊放前應驗算整段鋼筋籠的重量以便選擇滿足吊裝要求的吊機。
制作鋼筋籠時應將箍筋與主筋焊接牢固,單面焊縫不小于10D,雙面焊縫不小于5D,控制加強筋的間距,在鋼筋籠的加強筋上綁扎墊塊以防鋼筋裸露在混凝土外。吊放速度不能太快,以免碰撞使鋼筋籠變形,分段部位用鋼筋套筒連接,鋼筋籠頂端焊接光圓吊筋并固定在護筒上。
2.2.6 下導管及二次清孔
鋼導管下放前進行外觀檢查,還要做密閉實驗,查看管身是否彎曲漏水。導管之間采用法蘭盤螺栓連接,下放深度不得高于孔底0.5m,也不得低于孔底0.3m,防止混凝土堵塞導管,孔底沉渣厚度不得超過5cm,二次清孔驗收合格后即可灌注混凝土。
2.2.7 灌注混凝土
第一次灌注混凝土的高度不得小于1m,根據(jù)樁徑計算出第一車混凝土的方量以保證導管底部埋入深度在0.4m 以上,防止導管內流入泥漿或地下水。為了確保成樁質量,澆筑前應做好混凝土澆筑計劃,保證鉆孔樁能連續(xù)灌注混凝土。灌注時應及時提升導管并保證埋入的混凝土深度在2~6m 之間,灌注完成后及時清洗導管,堆放至指定位置以便下次使用。
選擇具有良好的抗?jié)B抗壓性能的高強混凝土,灌注時應超灌且高度不得小于1m,根據(jù)鉆孔樁灌注方量確定試塊組數(shù),試塊制作后放置在標準養(yǎng)護室進行精心養(yǎng)護,灌注28 天后應測試抗壓抗?jié)B強度是否達標。
作業(yè)人員的質量安全意識直接決定了鉆孔灌注樁施工的質量,開工前應對進場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培訓,鉆孔灌注樁施工前應做好圖紙技術交底工作,做好現(xiàn)場作業(yè)人員的質量技術交底并形成書面文件。施工時應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和施工規(guī)范要求完成每道工序,實行“三檢制”,強化質量的檢查力度,未驗收合格前不得進入下一道工序,鋼筋籠分項工程屬于隱蔽工程,未經監(jiān)理工程師檢驗合格不得灌注混凝土。
樁孔位置和樁身標高應進行復核,鉆機就位后調整導向架的垂直度以保證樁身的垂直度,如果樁身出現(xiàn)偏斜易出現(xiàn)塌孔現(xiàn)象。鉆機施工時對周邊土層有擾動作用,要實時監(jiān)控周邊的監(jiān)測點及地面沉降情況,嚴格控制樁身的垂直度和孔底廢渣的厚度。如果鉆孔樁的數(shù)量眾多,施工完成后須再次核查樁位樁號以免錯位漏樁?;炷凉嘧⑼瓿珊髴M行養(yǎng)護工作,養(yǎng)護時間不少于1 周,灌注28 天后將試塊送至檢測單位進行抗壓強度實驗,抗壓強度滿足設計要求后才能進行鑿除樁頭作業(yè)。
灌注混凝土時應控制拔除導管的速度,保證導管埋深于混凝土內2~6m,留意導管的堵塞現(xiàn)象以保證混凝土的連續(xù)灌注。護壁泥漿應現(xiàn)拌現(xiàn)用,較長時間未使用時應再次攪拌均勻并檢測各項指標,泥漿過稀則無法在孔壁形成有效的保護層。成孔后及時將鉆頭提升至地面,以免鉆頭掉入孔底。清孔時間如果過短則無法將孔底廢渣清理干凈,清孔時間過長則容易塌孔,一般控制在2h 左右[6]。
鉆孔樁施工所用的原料主要有混凝土、鋼筋、膨潤土和纖維素。鉆孔樁埋于地下會受到地下水的侵蝕,因此灌注的混凝土應具有良好的抗?jié)B性能和抗壓強度,澆筑前核對商品混凝土的出廠合格證和配合比,檢測坍落度是否在標準區(qū)間內。如果澆筑前出現(xiàn)離析現(xiàn)象應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再次檢驗質量合格后才能灌注。
根據(jù)場地面積和工序安排,規(guī)劃好鋼筋的堆放區(qū)和加工區(qū)。鋼筋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容易生銹,鋼筋堆放區(qū)應盡可能搭設鋼棚遮擋雨雪。做好鋼筋的用料計劃并控制鋼筋的進場數(shù)量。未使用的鋼筋應及時做好覆蓋防潮工作,嚴禁直接將鋼筋堆放在地面,可用鋼架將鋼筋抬離地面至少20cm,且堆放數(shù)量不宜過多,以免鋼筋變形。
施工中合理安排各道工序,避免原料的浪費。鋼筋加工的先后順序可根據(jù)以往施工經驗確定,長短搭配加工能減少鋼筋廢料。混凝土超灌在1~1.5m 之間,超灌過多會增加商品混凝土的用量。原料應由專人專場管理,集中保存堆放,膨潤土受潮易變質,應保持材料管理倉庫的干燥整潔,避免原料變質或生銹。
鉆孔灌注樁作為道路橋梁工程中重要的承重基礎,施工環(huán)節(jié)眾多且細節(jié)要求嚴格,作業(yè)人員不僅需要提高自身的質量安全意識,還需要提升施工的專業(yè)技術水平。只有嚴格按照施工流程進行標準化施工,把好施工質量關,將驗收工作落實到位,才能將鉆孔灌注樁在道路橋梁工程中的價值充分發(fā)揮出來,從而為我國的道路橋梁事業(yè)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