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老年慢性腎功能衰竭終末期重要的并發(fā)癥為高血壓,也是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臨床上有80%~90%的患者都伴有高血壓[1]。高血壓的發(fā)生加速了慢性腎病的進展,促進病情進一步惡化,也是慢性腎功能衰竭終末期患者合并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控制患者血壓的穩(wěn)定性是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終末期重要措施[2]。臨床上常用的降壓藥為苯磺酸氨氯地平,對患者血壓改善及血管功能改善有良好的效果,但是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高。左旋氨氯地平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對應體,成分主要是去除右旋體,用藥對比苯磺酸氨氯地平減量一半,可有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應用效果更好,且更安全[3]。本文選取本院90 例老年慢性腎功能衰竭終末期高血壓患者,分別應用兩種不同降壓藥物,針對臨床應用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現(xiàn)將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90 例老年慢性腎功能衰竭終末期高血壓患者,根據(jù)就診先后順序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45 例。實驗組男女比例為23∶22;年齡62~85 歲,平均年齡(75.12±4.38)歲;病程2~10 年,平均病程(6.41±1.48)年。對照組男女比例為22∶23;年齡61~84 歲,平均年齡(74.89±4.64)歲;病程1~9 年,平均病程(6.03±1.68)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經(jīng)臨床確診為接受血液透析的老年慢性腎功能衰竭終末期高血壓患者,收縮壓:140~180 mm Hg,舒張壓:90~120 mm Hg,神志清醒,無既往藥物過敏史;排除心腦血管疾病、血液疾病及腫瘤等,兩組患者均自愿參加本次實驗,且對本次實驗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224,規(guī)格:5 mg×7 片)進行治療,1 次/d,初始計量為5 mg/次,用藥1 周后,根據(jù)患者的實際血壓情況對其用藥劑量進行調(diào)整。實驗組患者應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施慧達藥業(yè)集團(吉林)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1083,規(guī)格:2.5 mg×14片]進行治療,1次/d,初始劑量為2.5 mg/次,治療1 周后,根據(jù)患者的實際血壓情況對其劑量進行調(diào)整。治療期間均密切關(guān)注并記錄患者的血壓情況,觀察患者是否出現(xiàn)頭暈頭痛、心悸、疲勞、腳踝水腫等不良反應。
1.3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以及臨床效果、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針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壓情況進行對比,血壓下降明顯證明臨床效果較好。治療前后分別抽取患者2 ml 靜脈血液送至檢驗科,對血肌酐及血尿素氮進行檢驗,數(shù)值沒有明顯上升證明效果較好。療效判定標準:舒張壓下降>10 mm Hg,且恢復至正常水平,或收縮壓下降>22 mm Hg 為明顯改善;舒張壓下降<10 mm Hg,且恢復正常,或收縮壓下降18~22 mm Hg為改善;血壓沒有改變或加重為無效??傆行?(明顯改善+改善)/總例數(shù)×100%??傆行试礁咦C明臨床療效越好。患者用藥后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從心慌、疲勞、頭暈頭痛、腳踝水腫四個方面進行對比分析,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發(fā)生不良反應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總發(fā)生率越低證明臨床療效越好。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收縮壓、舒張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比較(,mm Hg)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比較(,mm Hg)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肌酐、血尿氮素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水平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水平比較()
注:兩組比較,P>0.05
2.3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78%,其中明顯改善30 例,改善14 例,無效1 例;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0.00%,其中明顯改善25 例,改善11 例,無效9 例。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97.78%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200,P=0.007<0.05)。
2.4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44%,其中心慌0 例,疲勞1 例,頭暈頭痛1 例,腳踝水腫0 例;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0.00%,其中心慌3 例,疲勞3 例,頭暈頭痛2 例,腳踝水腫1 例。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4.44%低于對照組的20.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075,P=0.024<0.05)。
老年慢性腎功能衰竭終末期患者高血壓為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血壓主要表現(xiàn)為持久性或短暫性升高,患者在接受連續(xù)性透析過程中,血壓的變化不穩(wěn)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較大的威脅,所以控制血壓的穩(wěn)定性尤為重要[4]。預防血壓的升高,盡早檢查并診斷高血壓,對其高血壓情況進行相對應進行干預和治療,可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氨氯地平在臨床上屬于一種典型的鈣通道阻滯劑,是一種長效二氫吡啶類降壓藥物,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降壓類藥物,在臨床上應用對血管平滑肌與鈣離子細胞起到抑制的作用,其效果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上[5]。此類藥物是從常規(guī)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分子中提取而成,通過對右旋體的分解保留其左旋體的成分,不但可以有效控制血壓的變化,還可以減少用藥后不良反應事件的發(fā)生幾率,同時對于臨床應用效果而言,此類藥物是單獨應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藥物的兩倍以上。患者在服用此類藥物后,對藥效的吸收性比較好,并且服藥依從性比較高,每天只需要服用1 次,服藥后10 h 左右是發(fā)揮藥效最好的時間,堅持服藥1 周左右,可有效穩(wěn)定血液中的藥物濃度。目前,臨床上此類藥物已經(jīng)被廣泛用藥,尤其是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有顯著的效果,隨著患者對高血壓疾病認知的逐漸加深,確保用藥的安全性及保證降壓效果成為了更為重視的問題。氨氯地平其藥效較持久,且一直以平穩(wěn)降壓為主,所以在臨床上得到了多數(shù)患者的認可與應用。苯磺酸氨氯地平中含有等量的左右旋體,其中左旋氨氯地平是將氨氯地平中無藥理活性作用且毒性較大的右旋體去除后,保留具有藥理活性作用的左旋體。相比氨氯地平,其藥理作用是氨氯地平的兩倍,臨床降壓效果更理想,單獨應用氨氯地平左旋體可有效降低頭暈頭痛、心悸等不良發(fā)反應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左旋氨氯地平治療老年慢性腎功能衰竭終末期高血壓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壓情況,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對患者血肌酐及血尿素氮無影響,且臨床效果較顯著,具有臨床推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