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艷
[摘 要]云課堂是一種新的教育趨勢。如何利用語文云課堂的海量資源和豐富、強大的功能助力傳統(tǒng)課堂,讓語文培優(yōu)變得更加有效呢?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在準備時應正確選擇工具,在實施時要優(yōu)化內容、重組時間、展開互動,在落實階段要引導家長配合。只有這樣,才能使基于釘釘?shù)恼Z文培優(yōu)教學更加有效。
[關鍵詞]云課堂;培優(yōu)教學;優(yōu)化內容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1)16-0014-02
語文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作業(yè)包括聽說讀寫等方面。目前,線上學習已成為一種趨勢。不少教師利用微信進行作業(yè)管理。微信群提交作業(yè)存在一些弊端。一是信息覆蓋后無法及時批改統(tǒng)計,且學生抄襲嚴重;二是微信的“小打卡程序”無法直接反饋給家長。相比較而言,釘釘則有不少的優(yōu)勢。釘釘“家校本”將各個互動平臺的零散功能集于一身,滿足了語文作業(yè)的多方面需求。如何利用語文“云課堂”的海量資源和豐富的功能助力傳統(tǒng)課堂教學,讓語文培優(yōu)變得更加有效呢?
一、準備:七彩云中選“好錦”
選“錦”看習慣之養(yǎng)成。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學習課程,閱讀、書寫等習慣的養(yǎng)成不容忽視。傳統(tǒng)教學可利用每天的早讀課督促學生養(yǎng)成誦讀的好習慣,也可利用午間靜讀培養(yǎng)學生閱讀課外名著的好習慣。線上學習如何使這些原本就該有的語文學習的習慣得到常態(tài)化落實呢?
釘釘“打卡”提供了這一條件。每天下午18:30教師利用班級群“打卡”功能發(fā)布當天的閱讀內容,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上傳背誦視頻,教師評價反饋,這樣讓閱讀打卡落地開花。教師評價大大促進了學生的學習,使背誦、閱讀的習慣在線上逐步養(yǎng)成。
二、實施:“巧書”云課寄君心
這幅“好錦”選定后,關鍵還得看教師怎么寫好云課這封“錦書”。這離不開教師對云課堂的有效掌控。
(一)優(yōu)化云課內容
想要得心應手地掌控云課堂,就要學會優(yōu)化教學內容。這是吸引學生的前提。
1.課前細挑選
大量的學習資源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作為一名“云老師”,自己仔細閱讀、觀看并進行甄別篩選很重要。我們可以精選市縣骨干教師團隊錄制的微課,并進行剪輯。首先,教師要對教材反復研讀,做到心中有數(shù);然后,觀看市縣團隊制作的微課并根據所備教學內容調整優(yōu)化。如,《漢字真有趣》一課,作業(yè)要求學生“把搜集的有關資料做成一張以‘漢字真有趣為主題的手抄報”。 由于這樣的主題太廣、內容太多,因此我們調整成“歇后語”“諧音”兩個主題。
2.課中時調整
計劃趕不上變化。課前教學內容優(yōu)化是一部分,但直播中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及時給予解決。如,學習《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時,我引導學生關注古詩背景,理解詩意。對“初聞涕淚滿衣裳”一句,幾個學生提出“裳”字為什么不讀“shāng”呢。為此,我及時調整教學過程,對這一詞語進行指導。
3.課后再補充
課前、課中、課后是教學的完整過程。云課內容的優(yōu)化還包括課后對學生課堂掌握情況的跟進補充。如,學完《村晚》后,學生總把“草滿池塘水滿陂”中的“陂”字寫成“坡”。于是,課后我進行了補充?!摆椤弊筮叺碾p耳旁表義,指池塘的邊岸;“坡”組一組詞語“土坡”,和“土”有關,所以是提土旁。
(二)重組云課時間
針對線上云課,教育部在多個文件中提到每天的學習容量要合適,線上一節(jié)課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這一要求是為了給廣大中小學生減負,防止因過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對學生身體健康造成的傷害。但是,語文一節(jié)課20分鐘夠嗎?僅閱讀就占了大半,我們也不可能拋下基礎差的學生加快節(jié)奏,更也不可能省略教學內容。因此,課堂評價、學生練習和作業(yè)反饋怎樣處理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對此,我們重組云課時間,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1.預學反饋2分鐘
本環(huán)節(jié)是指學生根據預學單先預習課文,完成字詞等基礎知識的學習,并在課上提出疑難問題。課上,教師針對預學單的共性問題進行教學,這就有效地節(jié)省了直播課上生字詞的學習時間。如,教學《草船借箭》一文時,我們先提供預學單(表1)引導學生學習,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2.微課互動3分鐘
微課互動3分鐘是指在釘釘直播授課時播放縣里統(tǒng)一制作的微課??紤]到學生已做好預學,所以20分鐘的微課,教師根據情況進行選擇性、歸納性講解。
3.課中游戲2分鐘
課中游戲2分鐘是整個語文云課堂的過渡環(huán)節(jié)??紤]到學生長時間對著屏幕影響視力,因此選取遠離屏幕進行休息的游戲。最常用的是閉眼猜成語、閉眼古詩接龍、閉眼生字組詞等,也可融入眼保健操、簡單肢體課中操等運動。這樣的課間游戲不僅讓學生的眼睛得到適當休息,鍛煉學生的記憶力和反應力,而且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云課這封“錦書”真正寫到學生心里去。
4.練習反饋3分鐘
筆者任教的班級學生語文基礎較差,加之多為留守兒童,家里留守老人無法監(jiān)管到位,這造成學生作業(yè)拖拖拉拉,有的甚至不做作業(yè)情況的產生。對此,我們設置了課堂練習及反饋3分鐘環(huán)節(jié)。課堂練習以教師事先設計的練習題和微課中教師布置的課后練習組成。針對共性問題進行反饋講解,個別基礎差的學生則再根據作業(yè)情況進行私下交流反饋。當堂練習當堂講,提高了學生作業(yè)的效率,解決了交作業(yè)拖拉的問題。
“預學反饋2分鐘+微課互動3分鐘+課中游戲2分鐘+練習反饋3分鐘”是語文云課時間重組后的模式。這樣的模式既保護學生的視力,又適當延長云課時間,學生能夠從容消化知識點,教師也能有效掌控課堂。
(三)創(chuàng)設云課互動
要想把云課這封“錦書”真正寄到學生心中,師生間的有效互動是離不開的。云課堂互動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幾種。
1.釘釘白板來析疑
在云課書寫生字筆順時,教師可用釘釘直播課的“白板”來幫助。打開白板,我們便可帶領學生一筆一畫地書寫生字筆順,這大大提高了生字教學的效率。此外,我們還可通過插入圖片和學生交流互動,并根據重點隨時寫下板書供學生做筆記。首先,教師在白板中直接導入學生已經做好的習題圖片;然后,根據學生疑問一邊在白板中講解,一邊圈出錯的地方并用文字輸入改在旁邊。這樣,有效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
2.申請連麥來暖場
云課堂因為沒有教師面對面的實時關注,學生難免走神。為讓學生聽課扎實有效,為檢測學生知識點是否落實或注意力是否集中,我們常常在群中提問,鼓勵學生申請連麥。閱讀測試時,答對的學生有小紅包獎勵;幫同學糾錯的學生也有積分獎勵。這不僅有利于學生保持注意力集中,滿足學生主動提問并與教師面對面互動溝通的要求,而且還營造了課堂互動的氣氛。
三、落實:緊依“驛使”傳錦書
云課堂中,找好釘釘這幅教學陣地的“好錦”是前提,教師巧妙掌控課堂是關鍵,但要想云課堂真正漲粉還得依靠“驛使”?!绑A使”是家長,他們的配合起著媒介溝通的作用,能讓云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樂學之地。
班級不少學生缺乏自覺性。為了讓培優(yōu)效果更好,讓家長更好地配合,我們制定了學習課程表(表2),家長按照課程表及時督促孩子進行學習。
為了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讓學習更有效,我們制定專門的語文學科課程表并發(fā)給家長,讓他們清楚明白孩子的學習進程,以便配合教師督促孩子的線上學習。
“云”中誰寄錦書來?如何利用云課堂的海量資源和豐富的功能助力傳統(tǒng)課堂,讓語文培優(yōu)變得更加有效?語文教師面對七彩云課堂,首先要覓得一塊線上授課的“好錦”,準備好教學陣地;其次要巧妙掌控課堂,吸引學生目光,不僅要優(yōu)化云課內容、重組云課時間,而且要展開線上互動。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語文作業(yè)更加有效。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