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素琴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國的高中數學教育教學的發(fā)展也有了進步。數學是我們從小學到大學所學習的一門重要課程,尤其是高中階段的數學,它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由于這一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性格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做到因材施教,從而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胺謱臃ā笔且豁棻容^新穎的教學方法,它可以帶動學生的邏輯思維,促使不同層次學生的進步。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背景;高中數學;分層教學探討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普及和深化,作為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銜接的關鍵一環(huán)———高中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面對學生參差不齊的學習基礎,如何更為合理有效地開展教學工作,成為擺在廣大高中教師面前的一個難題。高中數學課程作為高考必考課程之一,學生的基礎的差異性顯得尤其突出,分層教學成為解決學生數學基礎差異的一劑良方,這與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所提到的“高中數學課程應具有多樣性與選擇性,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不謀而合。分層教學的實現過程主要包括選擇合適的分層依據(標準)、分層教學設計(教學內容的分層)、分層作業(yè)設計和分層教學評價等,分層教學設計是分層教學的實現中核心,是影響分層教學效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一、分層教學的概念
分層教學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對班級內部學生實施的分層教學。首先,教師通過和學生的接觸,對其有深入地了解之后,再根據學生的自身的學習情況以及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將學生劃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通過分析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這種因材施教的方法,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吸收到符合他們接受能力的知識,縮小了學生之間學習成績的差異,從而促進高中數學教學水平的提升。
二、優(yōu)化措施分析
(一)教師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針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
通常情況下,學生在高中數學課堂上學習到的成果往往都取決于數學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因此,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就應當提高自我的素養(yǎng),增強自身的知識儲備,樹立較強的學習觀念。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空余時間去深入學習一下專業(yè)知識,順應時代改革的變化,不斷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盡量穿插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將教學內容與學生身邊息息相關的內容相聯(lián)系,及時更改教學方案。除此之外,數學教師還可以與其他科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學習其他學科教師上課的一些方式,從各個方面來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由于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差異性,所以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這樣可以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學習感受。
(二)設計合理的課堂分層教學過程是核心
課堂分層教學設計是保證分層教學目標實現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分層教學實施的核心步驟。本人分層課堂教學設計的思路和步驟如下:首先,以提問的方式開啟課堂。提問的內容為上節(jié)課的知識要點和本堂課的情景導入問題,選擇答題對象的原則主要為主動舉手的學生,同時兼顧各層級學生學情。一般地,知識回顧方面的問題,重點照顧C層級的學生,使其有課堂的參與感,從問題的準確回答中獲取自信心;關于本堂課的情景導入相關問題則會主要詢問A層級學生,兼顧積極好學的B層級學生,使其獲得預習的成就感,養(yǎng)成預習的好習慣。其次,教學過程中注意突出針對各層級學生的教學目標。在設計好分層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如何循循善誘、分門別類地進行分層教學是整個教學工作的核心。筆者常用的做法是知識點講解立足于B層級學生,同時注重加強對A層級學生更進一步思考的誘導和對C層級學生的答疑解惑。再次,部分教學內容嘗試使用翻轉課堂。費曼學習法告訴我們:最好的學習方法是通過自己不斷的學習想辦法教會一個完全不懂該知識的人。在分層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就某些知識點開啟翻轉課堂,安排A層級學生提前預習并作為翻轉課堂的主講,起到對A層級學生學習能力的深度挖掘作用,同時也為其他學生樹立學習榜樣。最后,從課堂作業(yè)中了解分層教學目標的基本完成情況。分層課堂作業(yè)的設計可分為“ABC模式”和“一二三模式”兩類。所謂“ABC模式”,指的是針對A、B、C三個不同層級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yè),作業(yè)知識面和難易度緊扣該層級學生學情,此類作業(yè)設計的目的在于對分層教學目標的考核;而“一二三模式”指的是建立在同一個題干下面,將問題分為三小問,難度自易而難遞進,學生開啟挑戰(zhàn)模式,自易而難逐步完成作業(yè),此類作業(yè)設計的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不拘泥于自身所處層級。
(三)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主要以分層教學為主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影響下,教師的上課方式通常都是灌輸式的,學生在課堂上被動地接受知識。特別是針對于高中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壓力較大,基本上每天都處于題海訓練當中,大量的習題訓練之后就是教師的講解。這樣的教學模式雖然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但是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沒有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積極地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對于一些具有爭議的問題,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討論,最后整合學生的答案之后再下定論。教師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能幫助學生拓展自己的思維模式。教師對于教學大綱的設計通常就是讓學生明白理論知識的產生、根源,并能夠準確將其運用到實踐生活當中去。但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做到這樣的往往只是一部分中上的學生,做不到“知其然,亦能夠知其所以然”的學生大概就是部分差生了。教師的教學目標設計得越細致,就越能夠突出數學學科的合理性。因此,教師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
結語
分層教學法在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充分重視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彌補個人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不足,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此外,教師在分層教學中應注重對實際情況的分析,構建出比較完善的教學分層的體系。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馮恩洪.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3]李淑彬.高中數學個性化教學策略初探[D].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4]肖連奇.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