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東,敬慧丹,黃灶明,李 晟△
(陸軍軍醫(yī)大學大坪醫(yī)院野戰(zhàn)外科研究所:1.泌尿外科;2.重癥醫(yī)學科,重慶 400042)
輸尿管結石完全梗阻腎積水是一種易導致腎功能損害的癥狀[1]。對于該癥狀,臨床主要以采取檢測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進行判斷,但往往該兩個指標的檢測靈敏度較差[2]。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蛋白(mALB)則是腎近曲小管及腎小球損傷早期臨床診斷的靈敏指標,該兩個指標對于機體腎功能的判斷具有一定應用價值[3-4]。對于單側輸尿管結石梗阻合并腎積水患者而言,NAG與mALB檢測或具有一定臨床意義。本研究探討單側輸尿管結石梗阻合并腎積水患者不同發(fā)病時間段尿液中NAG、mALB的水平變化,分析此兩項指標在病程監(jiān)測中的應用價值。
選擇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單側輸尿管結石梗阻合并腎積水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患者均經過B超、CT檢查及靜脈腎盂造影診斷為單側輸尿管結石梗阻合并腎積水。依據患者的發(fā)病時間分為A、B組,A組患者為腎絞痛發(fā)病在1~3 d,共42例,男30例、女12例,年齡26~57歲,平均(42.6±4.8)歲,結石大小0.7 cm×0.5 cm~2.7 cm×1.0 cm;B組為腎絞痛發(fā)病4~7 d,共58例,男42例、女16例,年齡25~55歲,平均(42.8±5.4)歲,結石大小0.7 cm×0.6 cm~2.8 cm×1.0 cm。兩組患者術前尿肌酐、尿素檢驗結果均處于正常水平,通過B超測定患側腎盂分離程度A組為(1.5±0.9)cm,B組為(1.7±1.0)cm。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靜脈腎分泌造影均未見梗阻側腎顯影,急性梗阻期間未行腎圖檢查。排除標準:存在孤立腎或嚴重泌尿系畸形患者;嚴重性糖尿病、腎盂腎炎、腎小球腎炎、高血壓患者;腎病綜合征、狼瘡腎炎患者;近期進行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或其他治療可能導致發(fā)生腎功能損害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本院學術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兩組患者均在行輸尿管鏡碎石取石術前1 d、術中及術后3 d采集尿液檢測NAG和mALB水平。其中,術前1 d采用留置尿進行檢驗;術中行輸尿管鏡碎石取石術,逆行插管進行尿液標本采集,并及時送實驗室進行檢驗;術后3 d自行排尿采集尿液標本送實驗室進行檢驗。尿NAG水平應用貝克曼AU64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配套檢驗試劑進行檢測。尿mALB水平通過膠體金法檢測,采用NycoCard Reader Ⅱ多功能全定量金標儀(挪威)進行檢測。比較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尿NAG和mALB水平變化情況。
A組術前1 d尿NAG水平與術中及術后3 d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術中尿NAG水平與術后3 d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術前1 d尿NAG水平與術中、術后3 d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相同時段尿NAG與mALB水平比較
A組術前1 d尿mALB水平與術中及術后3 d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術后3 d尿mALB水平與術中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術前1 d尿mALB水平與術中、術后3 d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術后3 d尿mALB水平與術中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術前1 d尿NAG水平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中、術后3 d尿NAG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前1 d、術中及術后3 d尿mALB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尿NAG與mALB水平變化在泌尿系結石早期腎損害臨床檢測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該兩項指標的應用可明確區(qū)分泌尿系結石腎損害患者與腎功能正常者[5-7]。臨床研究提示,在泌尿系結石合并腎臟早期損害中,尿NAG與mALB均存在高水平表達[8]。考慮可能是尿NAG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40×103,且主要集中于近曲小管、溶酶體、刷狀緣及細胞質中,加之NAG在血漿中的半衰期相對較短(5 min),同時不經腎小球濾過,因此,NAG在尿液中水平相對穩(wěn)定,在健康人的尿液中也可檢測到少量NAG存在,當腎小管上皮細胞病變或發(fā)生細胞壞死時,NAG的活性會明顯增強,導致尿液中的NAG呈現高水平。因此,尿NAG可用以評估腎臟病進展早期近曲小管上皮細胞的具體受損情況,可作為反映腎小管損傷的一個敏感指標[9]。尿mALB是溶酶體酸性水解酶的一種,其相對分子質量為69×103,當機體處于正常的生理狀態(tài),尿液中mALB水平極少,一般在3.20~22.60 mg/moL,且多數mALB不能通過腎小球濾過膜。此外,mALB同時自帶負電荷,其在尿液中的排出量與腎小球基膜的損傷程度存在正相關關系,因此,尿mALB可反映患者腎小球的功能障礙情況[10-11]。目前臨床研究發(fā)現,尿NAG與mALB兩項指標對早期腎損害的監(jiān)測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12-13]。
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患者術前1 d尿NAG水平與術中及術后3 d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術前1 d尿NAG水平與術中及術后3 d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尿NAG可監(jiān)測腎絞痛發(fā)病時間1~3 d患者的病情,而對于病程在4~7 d患者的病情難以起到有效監(jiān)測作用;A組術前1 d尿mALB水平與術中及術后3 d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術前1 d尿mALB水平與術中、術后3 d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前1 d尿NAG水平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尿mALB可用于監(jiān)測腎絞痛患者的病情程度,且不受發(fā)病時間影響。梗阻發(fā)生后的短期內(1~3 d),梗阻腎即發(fā)生早期損害,且尿mALB水平在反映腎代償損害方面更早于尿NAG。梗阻短期內所致早期腎功能損害在兩組間的差異較小,且梗阻解除后,兩組患者短期內腎損害程度恢復情況差異較小。本研究通過對1~7 d(1~3 d、4~7 d)內腎絞痛患者不同時間段的尿 NAG及尿mALB水平的比較發(fā)現,尿mALB水平相比于尿 NAG水平監(jiān)測能更早反映患者的腎損害病情;而梗阻所造成早期腎損害在短時間內差異較小,且在手術治療后這種腎損害癥狀在短期內存在,因此兩組患者在術后3 d均未見尿 NAG及尿mALB水平的顯著差異。對于不同時段單側輸尿管梗阻合并腎積水所導致梗阻側腎損害、健側的腎功能代償及梗阻解除后的腎損害恢復情況,可通過監(jiān)測尿NAG及尿mALB水平進行動態(tài)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