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曉晴
摘要:2020年第二學期,是大班幼兒在幼兒園的最后一學年,也是幼小銜接的關鍵期。因為疫情期間,萌娃宅家,家長們在小朋友即將入小學的這個過程中,充滿著焦慮與困惑。我園開展了“云”調查,了解家長最關心最想解決的問題是什么?通過調查了解到家長最擔心的問題是能否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比例占到91.77%。對大班幼兒進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包含了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感、做事不磨蹭、有時間觀念等等。而在學習習慣中,家長最多反應的是幼兒做事磨磨蹭蹭、拖拖拉拉。針對這種現(xiàn)象,作為老師要重視,科學有效的引導孩子,絕不能讓磨蹭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關鍵詞: 大班孩子 磨蹭成因 對策
陳鶴琴先生說:“習慣養(yǎng)得好,終生受其益,習慣養(yǎng)不好,終生受其累。習慣,往往看似是一些毫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它對人的未來發(fā)展卻具有極大的影響,并足以改變人日后的命運。
一、班級幼兒做事磨嘰現(xiàn)象成因分析
(一)缺少時間觀念,導致幼兒磨蹭
馬來西亞的專家認為:“時間”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概念,很難通過解釋說明的方式,讓幼兒了解到它的意義。對于幼兒期的孩子,時間還是一個很抽象的事物,它的持續(xù)和流逝還不能夠讓幼兒完全理解。沒有時間觀念,是很多拖拉幼兒的根源。
蔡雨潔小朋友是大一班的女孩子,每次都是最后一個來幼兒園,老師跟家長溝通時,家長總是很無奈:“老師您快幫幫忙吧,每天都是早早地把她叫醒,可她吃飯總是慢悠悠的,吃完飯去穿個衣服鞋子也總是要催促好幾次,有時忍不住想幫助她也總是被她拒絕。跟她說時間來不及了,她總會說還很早呢!雨潔媽媽充滿了無奈與困惑。
像蔡雨潔這種情況的在幼兒園時有發(fā)現(xiàn)。這是由于缺少對時間的認識,沒有足夠的時間觀念,總覺得時間很充足。
(二)成人過多包辦,造成幼兒愛磨蹭
冬天穿衣,怕幼兒受涼,趕緊去幫忙;幼兒吃飯?zhí)吗I著,幫他喂飯。玩具太多,趕緊幫忙整理;為了省事,事事包辦。試想幼兒從小可以受到這樣的“優(yōu)待”,到了幼兒園教師不可能照顧得如此周細。
區(qū)角活動結束音樂聲一響起,孩子們開始把玩具放回整理筐。而李子辰是一聽到這音樂就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其他小朋友看見了,過來跟他說:“李子辰你自己玩的玩具要自己收?!弊映缴鷼獾暮暗?“我不愛收,你們幫我收吧”。老師跟家長反映子辰不愛收拾玩具,家長的反饋是:“他在家收拾玩具很慢,他奶奶每次都看不下去都幫忙整理的”。
(三) 能力沒有達到規(guī)定的要求,可能引發(fā)幼兒愛磨蹭
有時孩子做事磨蹭是因為他對所做的事情動作不熟練、缺少操作技巧所導致的。幼兒由于思維能力和身體協(xié)調能力處在發(fā)育之中,因此在完成某些動作指令時可能會出現(xiàn)笨手笨腳,手腳不協(xié)調的現(xiàn)象,因此給人的感覺磨磨蹭蹭。
午睡起來,全班小朋友都能很快的折疊好自己的被子并穿戴好衣服、鞋子。可是賴璽宇小朋友都要等到老師要組織去角色活動才做好這些事,中間還要保育員不斷的提醒。本來3分鐘能做好的事情,他要十分鐘才能做好。
像璽宇這樣的小朋友在幼兒園里并不少見,他們做起事情來,我行我素,不太注重別人的看法,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這些磨蹭不一定都是故意的,他們身體協(xié)調能力還不夠好,造成幼兒在傳達和整合信息時就慢半拍甚至一拍。
二、改善幼兒磨蹭習慣的對策
(一)在一日生活中以圖文表征法,引導幼兒形成正確的時間概念
幼兒在園有相對固定的一日生活作息。我們要做的是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通過具體的事件讓幼兒認識時間,懂得時間的重要性。
(二)制定作息時間表,約法三章
生活中合理安排時間,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有節(jié)奏。我們在認識時間的基礎上,要求幼兒同家長一起制定作息時間表,由每個幼兒介紹給全體小朋友聽。通過不斷完善,讓幼兒形成各自的、富有特色的生活規(guī)律。如:吳洛豪很胖,建議他早起慢跑兩圈;愛好跳舞、畫畫的幼兒,要寫上上課時間和游戲時間;還有的寫上幫媽媽做事的時間。有個幼兒口語差、膽怯,我們建議他每天定個時間給爸爸媽媽或布娃娃講故事,以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同時還有意識地強化一些關于時間的訓練,如,閉上眼睛感受一分鐘有多長,一分鐘可以做些什么事,通過翻日歷、月歷告訴幼兒月份或星期所要完成的任務。以便上小學后,不用大人催促就能按時起床、上課、做作業(yè)等,當幼兒建立起良好的時間觀念,懂得合理安排時間的人,做事怎么可能“慢”下來。
(三)不再包辦代替,鍛煉自主獨立
幼兒期是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期,必須創(chuàng)造機會讓幼兒動手操作的機會,不再為幼兒大包大攬,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
1.支持鼓勵孩子自理的要求
幼兒的好奇心很強,他們什么都不懂,卻很想懂。當孩子有這種自理欲望的時候,我們應該積極的鼓勵和表揚。當孩子看到父母洗菜時可能會說:“我也來洗?!边@個時候請您支持孩子的欲望,不要擔心孩子會弄濕衣服、玩水。你可以教給孩子洗菜的技巧,相信這個時候孩子一定會學得很認真,當然孩子還小可能洗得不干凈,但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進步,再表揚一句“你真能干”孩子肯定會很開心的。當然,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有失敗和失誤。而且通常是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失敗,才能獲得較大的成功,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失敗為成功之母”。孩子的成長也是如此,所以父母一定要給孩子犯錯誤的機會。
2.為幼兒創(chuàng)造獨立做事的機會
教育家蒙臺梭利十分重視幼兒獨立性的培養(yǎng),她說:“教育者先要引導孩子沿著獨立的道路前進”。例如:在區(qū)域活動時,我會請幼兒自主選擇區(qū)域,在區(qū)域活動中也會產(chǎn)生一些意見沖突,我不會馬上去解決,而是讓幼兒嘗試解決,如果幼兒實在解決不了,我會以旁觀者的身份幫助解決,在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孩子的獨立性。老師還可以建議家長要學會耐心引導,原則性問題不能妥協(xié),當幼兒做事磨嘰拖拉時,家長要嚴肅起來;“這是你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夠自己完成的,爸媽不會幫你完成的”。讓幼兒充分認識到:靠拖延、磨嘰是得不到幫助的。
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積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恰恰道出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道理。
廈門市同安區(qū)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