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青
摘要:目的:研究在肝臟占位性病變中應用超聲造影技術,提高診斷準確率。方法:選擇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肝臟占位性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篩選共有68名患者納入研究范圍,使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guī)超聲診斷方法,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應用超聲造影診斷方法,對比兩個組的臨床診斷準確率。結果:實驗組患者的臨床診斷準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對比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超聲造影對肝臟占位性病變具有較強的參考價值。 結論:在臨床中通過應用超聲造影對肝臟占位性病變患者進行診斷,能夠快速明確患者病變的良惡性,針對性的提出治療方案,具有較強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診斷價值;肝臟占位;超聲造影
【中圖分類號】O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6-092-01
常規(guī)的肝臟檢查主要包括超聲檢查、肝功能檢查等。因為受腸氣干擾,機器分辨率,醫(yī)生經驗等多種因素影響容易出現診斷誤差,近些年來伴隨者超聲造影的不斷發(fā)展,在臨床中的應用日益廣泛,這一檢查技術具有靈敏度高,圖像清晰,副作用小等特點,給大部分肝臟疾病的早期診斷提供參考。筆者通過將超聲造影檢查應用到肝臟占位性病變中,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相關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新增68例肝臟占位性病變患者。通過對這些患者的回顧性分析,將常規(guī)超聲診斷結果,超聲造影診斷結果與患者穿刺活檢病理學結果進行比較,分析不同檢查方法對肝臟占位性病變的診斷準確率。
1.2.1 檢驗儀器
使用百盛esaote-mylab9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
1.2.2 測試方法
對所有患者進行肝臟常規(guī)超聲檢查及穿刺活檢,實驗組還要進行超聲造影檢查。以Sono-Vue為造影劑,e_saote_mylab90為彩色超聲診斷儀。(1)常規(guī)超聲:由兩名經驗豐富的醫(yī)生同時記錄和診斷肝臟病變。首先使用二維灰階超聲檢測病灶位置、大小、形態(tài)、數量、回聲特點等,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觀察病變的血流特點。根據以上特征做出初步診斷,判斷病變的性質。兩位經驗豐富的醫(yī)生同時診斷。(2)超聲造影檢查:實驗組取仰臥位,用5 ml 0.9% 氯化鈉溶液將Sono-Vue 造影劑溶解。搖勻后,將1.5ml sono-Vue造影劑注入肘部靜脈。整個成像過程在6min左右觀察,并存儲全過程動態(tài)圖像。(3)肝臟腫塊穿刺活檢:上腹部常規(guī)消毒鋪巾,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當腫塊在超聲屏幕上清晰顯示后,沿計劃穿刺路徑穿刺,將針頭引導至病灶前緣,對準患者的病變組織扣動活檢槍。第二次扣動活檢槍后,迅速拔出針頭,局部按壓止血,取出組織條,放入10%甲醛溶液中固定。穿刺后局部按壓5-10分鐘,包扎腹帶,休息8小時。
1.3 觀察指數
我們比較了良惡性病變對常規(guī)超聲和超聲造影的依從率。
1.4 統計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表示;計數數據用相位對數表示,相位對數用χ 2 校驗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
2. 結果
兩種方法對良性病變的診斷準確性不具有統計學意義(χ 2=1.368,P> 0.05),惡性病變,尤其是≤1cm的病灶對超聲血管造影的依從率高于常規(guī)超聲,有統計學意義(χ 2=7.141,P <0.05)。 1~3cm病灶依從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肝占位性病變是臨床常見病,包括多種良惡性病變。該病變種類繁多,發(fā)病機制復雜,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研究表明,早期確定肝臟占位性病變的性質有助于臨床治療,有利于疾病的預后。選擇有效的無創(chuàng)檢查可顯著提高肝臟占位性病變的診斷率,有利于患者的治療。超聲引導穿刺活檢避免了對穿刺路徑上血管、神經和重要器官的損傷。這是一種獲得組織病理學并做出明確診斷的方法。但相關研究報告顯示,由于腹部脹氣,皮下脂肪層較厚,合并脂肪肝等各種原因,常規(guī)超聲難以顯示清楚較小的病灶。腫瘤的內部結構千差萬別,形狀各異,往往有壞死灶的存在,導致假陰性率增加或穿刺失敗,進一步降低診斷準確性,還有可能引起出血,神經損傷等并發(fā)癥。超聲血管造影主要是利用造影劑的物理特性來提高超聲圖像的空間分辨率。同時也可以發(fā)現常規(guī)超聲無法清晰顯示的小病灶。此外,超聲造影檢查可以提高病理診斷率和取樣成功率。常規(guī)超聲往往會遇到一些不清楚的病灶邊界,常規(guī)超聲引導穿刺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會增加穿刺的風險。超聲造影可以發(fā)現常規(guī)超聲無法顯示的病灶,提高二維超聲無法清晰顯示的小病灶的檢出率。
4.結束語
進入新時期,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生活方式改變,導致近些年來我國肝占位病變發(fā)病率呈現出上升的趨勢,通過筆者的研究可以發(fā)現,良性和1~3cm病變對常規(guī)超聲和超聲造影的依從率沒有顯著性差異。但小于1cm的占位病變對超聲造影的診斷依從率高。超聲造影在診斷惡性病變和非惡性病變的診斷符合率均高于常規(guī)超聲,說明超聲造影在肝臟占位性病變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有效提高診斷準確率。該技術安全性高,由于造影劑是通過肺代謝,對肝腎功能不會加重負擔,故對老年人,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可以使用。因為無輻射,可以短期內重復使用,所以可以對臨床治療效果跟蹤隨訪,判斷預后,還可以評估手術切除或介入治療范圍是否恰當。綜上所述,超聲造影不僅可以提高肝臟占位性病變的診斷準確率,還可以提高穿刺活檢成功率,安全性高,可以對手術或介入治療效果評估,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何巖燕,劉烽,周振壽,戚婉.3.0T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在肝臟良惡性腫瘤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21,27(08):17-19+40.
[2]趙穎,孟成立.超聲造影診斷原發(fā)性肝癌的價值和增強CT對比觀察[J].中國CT和MRI雜志,2021,19(01):123-125.
[3]頡云霞.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在肝臟占位性病變診斷中的應用分析[J].甘肅科技,2020,36(22):156-157+94.
彭州市人民醫(yī)院 ?四川成都 ?611900